美好的周末又要到來了呢~有沒有一點小激動?而此刻地球的另一端,荷蘭人民的心情已經不能用激動來形容了,簡直是瘋狂!瘋狂!瘋狂!因為他們期盼已久的兩位特殊的中國「大使」——熊貓寶寶「武雯」和「星雅」,於昨天凌晨抵達荷蘭。現場等候大熊貓的民眾比腦殘粉接愛豆還興奮,數十家媒體也隨時準備好捕捉最激動人心的畫面▼
另一邊,熊貓寶寶已經在來的路上啦,瞧瞧這陣仗!印有萌萌噠胖達頭像的專機▼
十幾輛警車引導▼
簡直是皇帝出巡好嗎?兩位小皇帝剛被移出艙門就引來陣陣歡呼,到了歡迎大廳,等候許久的民眾和工作人員徹底沸騰了▼
你以為只是陣仗大?no no no,來看看兩隻胖達在荷蘭的新家。
熊貓館外觀▼
生活區▼
甚至未來的產房都準備好了,怎麼跟家長催婚一樣▼
整個熊貓館堪比中式皇家園林▼
看到這裡知著君基本可以確定,「武雯」和「星雅」是到荷蘭登基去了。
提問時間:2017年4月14日
[最佳回答] 投胎做大熊貓
AlexBoogie 9999……999條好評
接下來經過一個月的適應期,兩隻胖達就要跟荷蘭人民正式見面啦!
這早已不是我們第一次送熊貓寶寶出國門了,早在唐朝就有向日本贈送大熊貓的記載。派熊貓大使出訪也成為了我國獨特的外交方式——熊貓外交。
熊貓外交是指中國大陸開展外交工作的一種特殊方式,通過贈送、巡展或商租借熊貓,來發展對外友好關係。最著名的「熊貓外交」是1972年尼克森訪華時,熊貓作為國禮入住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這也打開了中美兩國蜜月期的良好開端。隨著大熊貓數量的不斷減少,我國於1982年宣布不再對外贈送大熊貓,而改為「租借」。1941年至今,已經有29只胖達寶寶出任大使啦!這些租借的大熊貓在租借期滿後會回到祖國,而這也往往是外國友人最不想看到的畫面。
▲2010年,美國群眾冒著大雪前來送別熊貓「泰山」
▲飼養員們送別旅美大熊貓「寶寶」
本次出訪的「武雯」和「星雅」將在荷蘭生活15年,成為代表中荷友誼的大使。中國特有的動物那麼多,我們為什麼一言不合就送(借)熊貓?
「萌」已經成為了全球通用的文化語言,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都難以抗拒可愛小動物的萌萌噠暴擊。還記得去年9月在成都集體亮相的23隻熊貓寶寶嗎?
簡直就是一鍋按大小排列的糯米糰子,好想咬一口><
更讓全球人民為止癲狂的是今年2月份上傳到Facebook iPanda頻道的一個短視頻,熊貓奇一緊抱飼養員奶爸大腿不放▼
奶爸忙著插竹子,把小胖達拎到了臺子上▼
可是人家就想抱著奶爸嘛▼
為你我用了所有的力氣,漂洋過海地來看你▼
奶爸虐我千萬遍,我待奶爸如初戀▼
五十幾秒的視頻,轉發僅兩天,點擊量就破億了▼
別說歪果仁,知著君的心都要被萌化了好嗎,下輩子做不成大熊貓,當個大熊貓飼養員也不錯吶~
走出家門去國外賣萌的胖達更是從來沒輸過。還記得新年伊始,推特上的「全美最萌鎮館動物」之戰嗎?起因是美國國家動物園發的一隻小海豹照片引來了全美動物園和水族館的不服,紛紛po出自己的「最萌鎮館動物」,簡直是一場大混戰▼
最後亞特蘭大動物園坐不住了,賣萌界扛把子出場▼
此推一出,世界都安靜了,全美動物園紛紛向胖達萌勢力低頭。
「好吧都可以回家洗洗睡了-。-」
「亞特蘭大贏了吧?」
「嗯…這個基本沒法超越了!」
所以,在這個看臉的世界,胖達毫無懸念地成為了最能代表國家形象的「中國符號」,屢屢被送出國門。可能幾十年前,歪果仁所知的中國符號還停留在Bruce Lee,Jackie Chen,但隨著中國符號在全球擴張它的影響力,更多的能夠代表中國形象的符號進入了全球視野。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我們的大熊貓!
▲老外眼中的中國符號
和熊貓一同領銜代表中華文化的還有龍、長城。
(調查數據來自寰行中國)
更讓我們欣慰的是,外國人眼中的我們已經不再是戴著鬥笠在耕田的落後農業大國,我們的一些現代的產物也甚至也佔據了外國友人的生活(比如微信)。隨著我國大國地位的不斷攀升,熊貓、龍、漢語等中國符號已經成為了全世界都在緊追不捨的「大熱點」。Jimmy choo搶著把胖達印在鞋子上▼
夢工廠急著塑造中國俠客▼
維密不惜變身「紅高粱模特隊」▼
連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川普全家都粉漢語▼
而這其中,熊貓是眾多國家符號中當之無愧最具感染力的一個。這些中國符號固然都有很鮮明的代表性,但大多數符號與國外的文化、思維方式存在著不小的鴻溝。比如京劇,需要對中國戲曲有個大致的了解才能略知一二,而且就算帶外國友人親臨現場看戲,由於語言、文化等障礙,也未必能看得懂;再比如兵馬俑,想讓外國人明白什麼是兵馬俑,恐怕還得從「很久以前中國有個皇帝」開始講起。唯獨大熊貓,不需要任何解釋,憨態可掬的形象能夠一秒鐘撩到你,無論來自哪裡,什麼膚色講什麼語言。熊貓的形象就像它想要傳遞的和平友好的概念一樣,能夠快速地深入人心,被全世界接受。
這並不是說其他的中國符號就不重要,相反,所有的中國符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讓世界矚目。或直截了當,或逐漸滲透,在話語權爭奪日益激烈的今天,國家符號某種程度上就是國家的名片、國際地位的保障。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重視我們自己的國家符號!
中國的國家形象通過各個渠道在世界舞臺上站穩了腳跟,這得益於我國諸多的「軟實力」。提到軟實力,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我們的「第一夫人」外交,但其實,很多我們接觸較少甚至不知不覺進行著的「軟實力」都起著同樣不可小覷的作用。而這其中,中國符號首當其衝。拿漢語來說,全球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2500餘所學校開設了漢語課程。
▲美國小學開設的漢語課程
全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可這並不只是學漢語那麼簡單。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最佳方式莫過於學習她的語言。事實是,全世界都開始熱愛中華文化,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已經是大勢所趨,而外國友人最初了解中華文化的衝動可能就源於這些鮮明而有力的「中國符號」。中國符號是不軟的「軟實力」。
一百年前的今天,中國還是西方國家眼中的「東亞病夫」,中國符號李小龍的出現,讓世界都知道了中國功夫。同樣地,「中國製造」在外國人眼裡一度定義為了大批量生產的次品,「Made in China」等同於「不可信賴」。
▲圖片來自網易新聞
而如今,華為等國產品牌已然成為了許多外國人眼中質優價廉的代名詞,一度成為市場「黑馬」。今年年初,國際數據公司IDC、SA、Counterpoints發布了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數據,華為以不到10%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三,打破對中國製造的刻板印象的同時,也為「中國創造」爭了一口氣。像華為這樣的國家符號近年來層出不窮,它們成功展現了當今中國的負責、創新的國家形象,讓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熊貓寶寶作為中國最萌的國家符號,不只是會賣萌,更擅長的是向全世界擴展我們的影響力,展現友好的大國形象。這些特殊的熊貓「大使」作為及其瀕危的物種,肩負著國家責任,給全球人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為我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是名副其實的國家「英雄」。向全世界輸出像大熊貓這樣的中國符號,是在構建我們與世界緊密相連的重要紐帶。
最後,祝「武雯」和「星雅」在荷蘭努力賣萌!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