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日本戰列艦長門號遭受了兩枚原子彈的轟炸

2020-12-16 薇米筆記

歷史上最突出的偶然的機遇是赫赫名人、偉大人物的間歇出現。——阿倫·尼文斯(美)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025字,閱讀約5分鐘

日本戰艦長門號(())二戰期間不僅開啟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輝煌時代,也見證了舊日本帝國海軍的徹底覆滅。

太平洋假想戰"一號艦"

長門號是日本第一艘脫離英國影響而自行設計的戰列艦。

20世紀20年代前後,日本逐漸將美國視為未來最大的敵人,出於爭奪太平洋的考慮,日本從1915年開始模仿英國的"無畏"級和"無敵"級,先後引進和模仿了"金剛"、"扶桑"、"伊勢"等戰列艦。

1920年,舊日本帝國海軍在軍費已經佔國家總預算1/4的情況下,提出未來要建設所謂的"第八艦隊",即到1927年擁有8艘戰列艦和8艘戰列巡洋艦,艦齡不到8年。

長門浩

"長門級"戰列艦首艦"長門"號是日本人勒緊褲腰帶下水的"八八艦隊"首艦。這艘戰艦搭載了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中口徑最大的410毫米炮(四合二),滿載排水量超過4萬噸。

不僅如此,"長門"號還擁有高達26節的航速,是當時最快的戰列艦。

根據日本海軍的命名原則,"長門"的名稱來源於舊日本長門國。

攻擊珍珠港的命令是從長門號上發出的。

1920年11月25日,"長門"號完工交付,第二年,"長門級"的第二艘戰艦"睦尾"號交付。

然而,根據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日本海軍的主力戰艦噸位被限制在31.5萬噸,主炮不允許超過406毫米。

"長門號"

於是,"長門級"的兩艘戰艦"長門"號和"陸奧"號自然成為日本海軍艦隊中的最強者。

它們與主炮口徑406毫米的美國"科羅拉多級"戰列艦(3艘)和英國"納爾遜級"戰列艦(2艘)一起被稱為最強大的七艘戰艦(BigSeven)。其中,"長門"號的噸位和速度在7艘軍艦中排名第一,自然成為日本民眾崇拜的對象,並成為聯合艦隊20多年來的旗艦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作為"長門"號旗艦的同時也是艦隊司令的山本五十六。1941年12月2日,著名的"新阿爾卑斯1208"密電正是從"長門"號戰列艦發出的。6天後,日本海軍機動艦隊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太平洋戰爭期間無所事事。

為戰爭而生的"長門"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表現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平庸。

儘管艦載機在偷襲珍珠港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在日本帝國海軍決策者的頭腦中,仍然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大炮思維。

"長門"號船員

戰爭初期,出於主力艦隊決戰的幻想,長門號、陸戰號與新建的大和號、武藏號一起被凍結,停泊在廣島。

1942年2月,排水量達7萬噸的"大和"號取代"長門"號成為日本海軍艦隊的新旗艦。

6月,中途島戰役爆發,"長門"號與"大和"號、"睦尾"號一起被編為主力艦隊,準備進行第二波打擊,即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剩餘的6艘戰列艦。

然而,中途島海戰最後的主角是航母艦隊決戰,當"蒼龍"、"加賀"、"赤城"、"飛龍"四艘航母沉沒的消息傳出後,遠在300海裡外的山本五十六倉促撤退。

山本五六

"長門"號一槍未發就結束了首戰。

此後,"長門"號再次出現,是1944年6月的菲律賓海戰,當時日本帝國海軍已經日益走到了窮途末路。

在這場被稱為史上最大規模航母決戰的海戰中,被編入"B部隊"的"長門"號不僅毫無作為,還被美軍飛機擊傷。

4個月後的"雷伊泰灣之戰"中,"長門"號再次最後一次參戰。

戰鬥中,長門號三次遭到來自航母上的美軍飛機攻擊,共被8枚炸彈擊中,造成90名船員死亡,211人受傷。"長門"號共發射了99枚主炮彈和653枚副炮彈,但均未成功。

"長門號"

戰鬥結束後,一度被視為海軍希望的"長門"號跑回了日本本土,直到戰爭結束。

0201、最後,美國被"槍斃"了原子彈。

巴頓曾說,他希望自己"在最後一場戰鬥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擊中"。

縮在橫須賀的"長門"不僅在太平洋戰爭中一事無成,也沒有像"大和"、"武藏"那樣執行自殺任務。最終,在戰爭結束時,"長門"號無意中成為日本海軍序列中唯一倖存的可以出航的戰列艦。

然而,等待它的,將是更加屈辱的命運。

1945年10月,"長門"號被移交給美國海軍,作為戰敗的補償。由於戰前名氣很大,日本民眾自發組織起來,呼籲美國人把"長門"留在日本。可以想像,美國人自然不會理會這樣的要求。

次年6月,美國人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組織了一次原子彈試驗,以測試原子彈對海軍艦隊的破壞力。

長門在蘑菇雲的左下方。

這次實驗被稱為"十字路口行動"(OperationCrossroads),退役的美國海軍"長門號"(USSNagato)和戰列艦"內華達號"(USSNevada)、"阿肯色號"和"獨立號"。航母一起,被靜靜地停泊在爆炸現場,等待著最後的命運。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長門"先後搭載了兩顆原子彈。

其中,7月1日首次空爆後,距離引爆點1.5公裡的"長門"完好無損。7月24日第二次水下爆炸後,距離起爆點約900至1000米的"長門"號僅向右舷傾斜了約5度。直到7月28日深夜,心有不甘的"長門"號掙扎了4天後,終於因船艙進水沉入水下。

舊日本帝國海軍已成為歷史。

這裡是《薇米筆記》,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歌德(德)

相關焦點

  • 長門號:整個二戰期間籍籍無名 戰爭結束後挨兩枚原子彈沉入大海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日本海軍能動的軍艦已經所剩無幾,比如戰列艦方面,日本海軍唯一能航行的就剩下長門號了。而且這艘戰列艦的最後命運也令人感慨,沒有在二戰炮火中被擊沉,反而在戰後挨了兩發原子彈,沉沒在大洋之中。
  • 這艘戰艦是珍珠港事件罪魁,兩枚核彈才炸沉它,竟因此成美軍救星
    二戰前,長門號和陸奧號與英國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以及美國三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並稱為當年世界海軍七巨頭,而且長門號自1920年服役後,一直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直到1941年大和號服役。但和一直因保密而十分神秘的大和號不同,長門號多年中一直被日本視為國民偶像而人氣極高。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早期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艦長,大多由大佐擔任,不過二戰時代,舊日本海軍的軍銜,實際上是將官、上長官(同佐官)和士官(同尉官)等劃分,因此還有些稱呼不容易理解;其實不只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甚至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都是大佐擔任。
  • 日本「長門」級戰列艦的前世今生和悲苦的命運
    日本的「長門"級戰列艦共建造了二艘,首艦命名曰「長門",第二艘命名「陸奧」。這兩艘艦從建成服役,到沉入海底,都沒有建立什麼大的功勳,尤其是第二艘「陸奧「。縱觀「長門"二艦的生滅,真是應了他們共同的級別定名「長門」:怨氣彌天、悲苦莫名。比中國漢代古典名篇《長門賦》裡的怨氣濃重萬倍,也不知日本人為什麼喜歡用這不祥二字命其國名、定其艦名。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3月才剛剛下水服役屬於二戰初期英國最先進戰列艦之一。"的破壞力,當夜登陸島上的3000名日軍先頭部隊在榛名號戰列艦與金剛號戰列艦炮擊結束後,隨即對美軍機場發起了衝鋒最終被美軍守機場的外圍機槍火力據點屠殺得乾乾淨淨,儘管榛名號戰列艦在瓜島表現得還可以,但沒過一個月由於登島陸軍的戰敗最終只能作為斷後戰列艦掩護,島上的日軍的撤離工作,期間又挨了美軍戰機幾發的航彈,回到了日本本土進行維修,這一次維修榛名號戰列艦也成為金剛級戰列艦唯一有安裝雷達系統的戰列艦。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法國在二戰後研發的飛魚反艦飛彈,打到了密蘇裡號戰列艦上,也會被反彈回去。密蘇裡號戰列艦的主炮為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共有9門,最大射程為42公裡,所使用的MK8型穿甲彈彈丸重達1225公斤,能夠在14.5海裡的距離上將381毫米的垂直裝甲射穿。此外,還有100多門高平兩用炮、高射炮。
  • 長門號的一生,二戰日本海軍永遠的旗艦,即使是核爆也沒能摧毀她
    大部分玩家對於遊戲中R系VII級戰列艦長門(鯊)都不陌生,她曾是第七代聯合艦隊旗艦,作為舊日本海軍(IJN)的驕傲,其歷史上的地位甚至超過大和!而且作為戰爭結束時IJN唯一還能動的戰列艦還兩次欣賞人工太陽!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長門號的一生。
  • 列表比慘:大和號的日本「姐妹」們二戰中的下場
    【話說軍世】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日本海軍共有10個級別24艘戰列艦服役,此外有10艘繳獲的戰列艦曾在日本海軍服役;從1913年到1942年開始計算的29年裡,日本海軍共建成戰列艦12艘,是日軍參加太平洋戰爭的主力戰艦,本文僅統計參與到二戰時代的日本戰列艦,以及它們的各自結局
  • 1946年,被美軍繳獲的長門號戰列艦,開到太平洋當原子彈測試靶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海洋是各國爭奪的焦點,就拿太平洋地區來說,美國與日本都想要得到更多資源,但日本海軍自知海上實力不如美國海軍,於是他們制定了八八艦隊計劃,既動用國力建造大量大型戰艦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話說軍世】說到日本戰列艦,大和號總是最先被提起得到,畢竟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其代表著火炮戰艦的巔峰,不過大和號的戰績乏善可陳,實在拿不出手,沒有和其他戰列艦對戰過,雖然說被認為擊沉過一艘護航航母,不過後來美軍資料顯示,這艘航母是被日軍其他戰列艦擊沉的,因此如果說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排名,大和號確實提不起勁兒來。
  • 長門級戰列艦,日本國民精神的象徵,未立寸功最後被兩顆原子彈擊沉
    當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戰列艦時,你首先能想到的是那一艘軍艦,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和號戰列艦。這艘無論是在哪個平臺的海戰遊戲都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同時也是海軍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軍艦,因為它直到現在還保持著兩個世界紀錄。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而當時日本海軍除在秘密建造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之外,已經有兩艘超級戰列艦在1920年就已經建造成功服役於日本海軍,這就是當時引起美國和英國為之震撼的日本長門級戰列艦,日本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步入工業化強國之後一個標誌性產物,當時各國海軍普遍戰列艦主炮都是在360毫米左右,而日本長門級戰列艦卻第一次將410毫米主炮安裝在戰艦艦體之上,成為當時主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建造歷程 命名很有深意 大和級戰列艦是以日本首都所在地的古國名命名,日本舊時首都為奈良屬於大和國。日本當時首都為東京屬於武藏國。預備首都松代屬於信濃國。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歐洲這邊的德國在一戰結束之後面臨著賠款割地,再加上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引發很多人不滿導致右翼勢力上臺成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國」。由於受到1919年籤的《凡爾賽合約》限制德國海軍在一戰後僅保留了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自衛,相關後續艦必須在老艦下水20年後才可開工建造,且新艦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
  • 揭秘二戰日軍為何害怕「華盛頓」號戰列艦
    這一令人生畏的火力配備可以媲美「五大」——即美國在該條約籤署前建造的最後五艘戰列艦。    但是,「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有一項例外條款,即如果3個初始締約國中的任何一個未能批准該條約,那麼對火炮的口徑限制可以升至16英寸。日本最後沒有籤署條約,因此14英寸的限制並沒有得到推行。英國皇家海軍籤署條約後就開始為其喬治五世級戰列艦配備14英寸口徑火炮,因此無法改變它們的構造。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巨炮+飛彈的組合使新依阿華級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飛彈戰列艦。1991年1月的海灣戰爭中,密蘇裡號和威斯康星號分別組成戰列艦編隊駐泊波斯灣,兩艘艦共向伊拉克的戰略目標發射了數十枚戰斧巡航飛彈,還用406毫米主炮轟擊了科威特南部的伊軍炮兵陣地。
  • 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它的結局如何?
    二戰時期隨著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巨大成功,航母的作用被開發出來,從此以後航母成為海軍最仰仗的軍艦,而作為紅極一時的戰列艦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我們今天就以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為例講述它悲慘的結局。二戰最強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但只有2艘大和級戰列艦隻有大和號和武藏號建成,本來計劃建造4艘但最終只完成了這兩艘。大和號是1941年12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武藏號是1942年8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
  •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二戰重武器之最:32米巨炮史上最長,270米戰列艦比大和號還長! 信濃號在服役後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僅僅航行了17個小時便被美軍潛艇發射的4枚魚雷擊沉,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記錄。
  • 衣阿華號領銜,世界各國著名戰列艦真實影像圖集
    它是世界上最晚服役/除役的幾艘戰列艦之一德國海軍俾斯麥戰列艦和早期驅逐艦的模型尺寸對比,可以看出戰列艦體型之大,是今日主流的驅逐艦噸位的數倍。英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是典型條約戰列艦。於吳海軍工廠作最後舾裝的日本「大和」(1941年9月20日)。圖片右側為航空母艦「鳳翔」,而在中央稍高位置、三號炮塔上方為食品補給艦「間宮」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
  • 現代化的戰列艦能抵禦二戰航母空中打擊嗎?
    戰列艦上的防空火炮也相當密集以美軍的戰列艦為例,「衣阿華」級戰列艦裝有127毫米的MK12型副炮10座,每座兩門;四聯裝40毫米口徑博福斯機炮15-20座,20毫米高炮60門,總計160門炮。二戰美軍裝備的40毫米博福斯炮而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副炮和高炮加起來一共有192門,堪稱是一個對空的「火刺蝟」,但是在實戰中,「大和」號遭到美軍艦載機的輪番轟炸直至沉沒,據統計僅僅擊落了9架美軍飛機,還有資料稱,這9架美軍飛機其實是被日軍驅逐艦的高炮擊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