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戰艦是珍珠港事件罪魁,兩枚核彈才炸沉它,竟因此成美軍救星

2020-12-23 迷彩派軍評

多年來,美國海軍一直憑藉世界第一的艦隊成為美國最主要兵種。而所有美國海軍官兵看到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內一面早已陳舊不堪的舊日本海軍戰旗時,卻都會升騰起濃烈的感激之心,而這面日本軍旗曾經的主人正是日本當年偷襲珍珠港的元兇戰艦之一!

長門號戰列艦曾代表日本乃至亞洲最高造艦水平

珍珠港事件作為美國海軍史上最慘重失敗,被美國視為國恥,那麼美國海軍為何會如此反常態對元兇之一如此感激呢?故事就要從上世紀20年代說起,當年新崛起的日本竭力發展強大艦隊抗衡美國,其典型代表之一就是長門級戰列艦。該艦8門主炮口徑高達410毫米,開創了世界先河。比起英美同時代戰列艦,長門級的速度可達26.5節,機動性具有優勢。在上世紀30年代改裝後,其炮塔正面和彈藥庫裝甲厚度分別達到457毫米和500毫米!且隨著新型91式穿甲彈的配備,長門級的火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二戰前,長門號和陸奧號與英國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以及美國三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並稱為當年世界海軍七巨頭,而且長門號自1920年服役後,一直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直到1941年大和號服役。但和一直因保密而十分神秘的大和號不同,長門號多年中一直被日本視為國民偶像而人氣極高。

長門號在二戰後期飽受空襲,最終被美軍繳獲

太平洋戰爭前,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一直在長門號的指揮室策劃對美軍基地珍珠港的襲擊,並在這裡正式發布了襲擊珍珠港的命令。當日軍飛機在千裡之外的夏威夷發出突襲成功的無線電信號時,長門號直接接收了這條信息並傳遞給日軍大本營。從這一角度來看,長門號自然也是珍珠港事件的元兇,自然被美軍恨之入骨。然而由於日本自己用航母艦載機的方式開啟了太平洋戰爭,不但讓美國海軍立刻因此醒悟轉型,而且也讓長門級、大和級等戰列艦的主炮就此基本失去用武之地,以至於這些戰列艦長期駐紮後方,被諷刺為駐島艦隊。直到1944年該艦才在雷伊泰灣海戰中首次得到主炮實戰射擊的機會,卻戰績寥寥。1945年大和號在特攻中被美軍艦載機擊沉,而長門號則由於燃料匱乏躲過一道送死的結果。但美軍隨後大量艦載機的轟炸卻讓包括長門號在內的所有日軍殘存艦艇倒了大黴,7月18日長門號作為瀨戶內海最明顯目標遭到集中攻擊,雖然由於防雷網使其避免被空投魚雷擊沉,但美軍多枚炸彈卻擊斃了其艦長。

第一枚原子彈空爆後,長門號作為靶場最大目標損傷輕微

然而長門號的損傷卻相對有限,戰力也並未受到太大影響,甚至在日本投降前夕還差點因為一次並不存在的敵情而幾乎再次出擊。廣島長崎相繼被美軍原子彈摧毀後不久二戰結束,長門號曾在對峙中迎來密蘇裡號戰列艦等諸多美軍艦艇進入東京灣,並見證了日本投降儀式,不久後長門號作為美軍的巨型戰利品被接收,其戰旗也被美軍繳獲並送入博物館。同時美軍弗林斯上校成為了長門號投降後新的艦長,半年後才得到了命令:將該艦開往比基尼環礁作為十字路口核試驗的靶標。此時長門號所有主炮塔依舊完好可用,雖然因空襲導致進水兩千噸,但並未影響其從日本航行到比基尼環礁的航行。據記錄此時長門號使用4座鍋爐和兩個外螺旋槳,最大速度只有10節。在1946年7月1日第一枚空爆原子彈投下前,美軍報告其另外6座鍋爐之所以無法運轉只是由於長期沒有保養而非損壞。此時的比基尼環礁雲集了眾多退役的美軍艦艇,長門號、日本輕巡洋艦酒匂號以及德國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在其中備受矚目,誰也不會想到不久前戰場上的宿敵要在此共同面對原子彈的恐怖威力。

先後經歷兩枚原子彈和大型水雷洗禮後的長門號表面上幾乎沒傷痕

這次代號十字路口的核試驗背後代表著美軍未來的軍種之爭:由於原子彈和戰略轟炸機在戰爭中出盡風頭,有高層認為大艦隊在原子彈面前不堪一擊,完全可以將其裁撤,未來美國海軍可大規模縮編只保留潛艇和輕型艦艇。這種觀點自然被美國海軍將領們憤怒駁斥,他們聲稱核武不是萬能,戰艦在核彈衝擊波面前不會脆弱不堪。雙方的爭論一直持續最終導致美軍決定收集退役艦艇,以測試其在原子彈空爆和水中爆炸時的生命力,而另一方面,美國海軍此時也未忘卻珍珠港的苦痛,自然希望摧毀長門號這個元兇。在雙方複雜而又充滿矛盾的想法中測試最終在1946年7月1日上午九點開始,一枚當量兩萬多噸TNT的原子彈在目標上空160米處引爆,球狀衝擊波以每秒鐘5公裡的速度迅速撲向四周。原本美軍將長門號放在試驗區中心,因為核武萬能論支持者和海軍艦隊派的代表都希望以此徹底將其摧毀。然而原子彈落在距離長門號左後方1400米處空中爆炸後,檢查者卻發現長門號損害十分輕微,只有部分閥門洩露,主測距儀掉落,建築主體幾乎沒有損壞的痕跡,其炮塔內零件受到破壞。更難以理解的是,內華達號戰列艦在內的美軍艦艇的建築鍋爐都已七零八落或故障,而長門號此前能動的4臺鍋爐沒有任何損傷!甚至身著防護服的美軍再次登上長門號開啟其7號鍋爐後,它依舊工作整整2天之久直到人工關閉!此時連美軍艦艇設計人員都提出要借鑑長門號的動力系統結構,將其用於以後新型戰艦的設計,日本軍艦在戰敗後當靶標時意外成為美國軍艦的借鑑對象,只能讓日本設計師五味雜陳。

近年某水下科考隊對長門號螺旋槳的特寫拍攝

由於空爆對艦船的破壞遠不如預期,所以美軍如期展開了後續測試,為確保長門號沉沒,美軍還在其船底安放了大型水雷。7月25日清晨,一枚同樣當量的原子彈在水下30米處引爆,原子彈在水下引爆會迅速製造能量巨大的水下衝擊波,對艦船的破壞力遠超空爆,而長門號距離爆點只有800米。幾百萬噸的海水以80公裡的時速衝向長門號和其他美國戰艦,不久後美軍戰列艦阿肯色號和航母薩拉託加號相繼在幾小時內沉沒。然而蘑菇雲和巨浪消散後,長門號再度現身的形象讓人再度震驚,除了因衝擊波和水雷引爆而傾斜兩度後,其炮塔和建築依舊幾乎完好無損且依舊沒有沉沒跡象!據說消息傳回日本後,一些原日本軍官聲稱兩枚原子彈可以摧毀廣島長崎兩座城市,卻無法擊沉長門號,這是因為昔日無數戰死者的亡魂拼命拖住長門號不讓其沉沒,一時間蠱惑了很多日本民眾,使得他們哭著向遙遠的比基尼方向遙拜。後來某日本造船工程師評價一艘日本貨輪因製造不合格發生斷裂事故時吐槽:今天日本造船的質量比當年長門號等海軍艦艇猶如雲泥之別。而美軍也改變了對長門號的態度,其艦隊支持者暗中甚至祈禱希望長門號不要沉沒,他們很清楚這艘昔日宿敵如果最終撐過兩次原子彈洗禮,就徹底證明大型戰艦在核時代的生命力,那麼自己引以為傲的大艦隊也將得到保持,後續的艦艇製造也不會遇到阻礙。

當年美軍從長門號繳獲的這面日本軍旗一直陳列在博物館裡

此時長門號已被大量沾染核塵埃的海水衝刷,輻射指數高的驚人,任何人靠近都很可能因此喪命,所以美國海軍將其拖走搶修或自行鑿沉的計劃無法實現,進而只能讓長門號聽天由命。在接下來的三天裡,長門號的進水依舊十分緩慢,直到29日才加快傾斜,當30日太陽升起後人們才發現長門號已在此前的黑夜裡某個時刻悄然沉沒。一名精通日本文化的美國軍史作家後來這樣吹捧:頑強至極的長門號猶如一個武士在無人知曉的時刻悄然自盡,這正是以光榮之死實現的永生。如今,長門號的殘骸只有尾部斷裂,雖然整個船體朝下沉沒,但當初山本五十六策劃襲擊珍珠港的指揮室所在地艦橋卻依舊完好,對美軍不啻一種無聲的諷刺。但也正是由於長門號在兩枚原子彈測試中的生命力,讓美國自己的大型艦隊得以繼續獲得重視並維持規模至今。所以直到今天,美國海軍很多將領都將長門號這一昔日的宿敵視為避免自己失業的恩人。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日本著名的「掃把星」戰艦,先後「克」沉數十艘戰艦
    瓜達爾卡納爾海戰:戰列艦兩艘、驅逐艦四艘1942年11月12日,為了消除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美軍飛機場對日本海軍造成的威脅,日本海軍出動「霧島」和「比睿」兩艘戰列艦準備對該島機場進行炮擊,「雪風」號和其他13艘驅逐艦及輕巡「長良」號便擔負著這兩艘戰列艦的護衛任務。
  • 被疫情折磨的美國人,終於聽到一好消息,二戰傳奇戰艦竟被找到了
    而在珍珠港事件中,內華達號戰艦更是一戰成名,10枚炸彈和一枚魚雷的衝擊都沒有將其搞垮,當時美軍和這艘艦船配合默契,它為美軍扛下了炮火,美軍將其擱置在淺水區域防止沉沒,也使得這場戰役中的傷亡損失大大降低。這艘艦船在這次的戰役之後,自然也是受到了不小的損害,於是美軍隨後對其進行了修復。
  • 這艘妖孽日本戰艦開掛了!7枚炸彈8枚魚雷聯合強颱風才將其摧毀
    但按條約規定,日本的重巡洋艦建造份額早已用盡,因此日本藉口其5艘老舊的輕巡洋艦即將退役,急需新的輕巡洋艦作為替換,因此將建造4艘排水量各為8500噸的最上級輕巡洋艦。 然而珍珠港事件中日軍航母艦載機瞬間重創了美軍戰列艦部隊,一時間讓熊野號在內的諸多日軍水面艦艇失去了用武之地,也讓美軍立刻醒悟後重新確立了以航母戰鬥群為核心的新時代海戰思維。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熊野號曾編入日軍南下艦隊並在孟加拉灣參與了對英國航運的攻擊,並擊沉多艘運輸船。
  • 美軍也感到害怕了,一枚波塞冬能滅一半航母,珍珠港或將重演?
    時間追溯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2小時內出動354架飛機偷襲了珍珠港美軍基地,炸沉了美軍艦艇40多艘,炸毀飛機200多架,斃傷美軍4000人。此戰,讓美國意識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重要性,時任羅斯福總統不得不宣布,加入對抗日本法西斯的戰爭中。
  • 這艘傳奇戰艦終於在海底被找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曾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兩次核爆試驗的美國「內華達」號戰列艦沉沒之後其位置一直成謎,近日一支水下探索團隊終於在深海找到了這艘傳奇戰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期間,「內華達」號扛住了10枚炸彈的轟炸和1枚魚雷的打擊,艦員反應迅速,讓該艦在淺水水域擱淺,從而避免沉沒。隨後這艘戰列艦得到了修復,並參與了1944年的諾曼第登陸行動,在美軍士兵登上海岸時,使用艦上356毫米口徑主炮對岸上的德軍工事發起打擊。
  • 這艘戰艦曾因重傷錯過中途島海戰,卻在馬裡亞納海戰中被魚雷擊沉
    翔鶴號航空母艦三視圖很快,日本海軍就制訂了第三次軍備擴充計劃,這份計劃中列入了一大批在條約時代無法建造的戰艦,光是主力艦級別的大型戰艦就有4艘之多,包括2艘大和級戰列艦和2艘翔鶴級航空母艦。翔鶴號和姊妹艦瑞鶴號一起組成了第五航空戰隊,由於五航戰的艦載機部隊有大批來自一航戰和二航戰的老飛行員作為骨幹,且提前利用日本海軍其他航母開戰了飛行訓練,所以五航戰編成後很快就形成了戰鬥力,翔鶴號也就順理成章的參加了對珍珠港的攻擊行動。在珍珠港事件中,翔鶴號共派出53架艦載機參與攻擊,而這53架飛機奇蹟般地無一損失,全都順利返迴翔鶴號。
  • 偷襲珍珠港解讀
    1941年12月7日早晨,日本海空軍在2個小時內派出351架飛機偷襲美國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的主要海空軍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美國軍隊對此毫無準備,損失慘重,被擊毀擊傷美軍艦艇40餘艘,其中戰列艦8艘,被炸毀炸傷飛機260多架,斃傷美軍4000多人。美軍主力戰艦「亞利桑那」號被炸彈擊中沉沒,艦上1177名將士全部殉難。此次事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
  • 中途島航母大戰,日本航母炸一次即沉,5分鐘就沉了3艘,美約克城號...
    1942年6月4日,從美國企業號航母上起飛的33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分成2個中隊分別攻擊日本的赤城號航母和加賀號航母,接踵而來的17架從約克城號航母上起飛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攻擊了蒼龍號航母,短短5分鐘,在美軍的一次攻擊下,日本的三艘航母被徹底炸毀,全部報銷。
  • ——珍珠港遊記
    最後,為了確保擴大戰果日軍還派出了5艘「甲標的」微型潛艇,準備潛入港內對美軍戰艦發射魚雷。1941年10月30日從空中拍攝的珍珠港:正中間是海軍的福特島機場(Pearl Harbor/Ford Island NAS)美軍方面雖然意識到美日戰爭一觸即發,但是卻沒有想到日本人敢於派出航母直接偷襲珍珠港。
  • 珍珠港事件:沉睡的巨人被喚醒
    日軍對珍珠港製定了詳細的戰備計劃,美軍對日軍的威脅卻沒有足夠的重視。山本五十六的計劃派出日本全部可用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空襲夏威夷的珍珠港。到了1941年9月,日本共有六艘航空母艦可以滿足遠赴夏威夷作戰的要求,它們分別是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這六艘航空母艦分成三個航空戰隊,由南雲忠一中將負責指揮。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為了解決問題,日本嘗試與美國協商,但美國提出的要求是日本必須從中國撤軍,對日本來說這是不可能接受的條件。於是,日本最終決定孤注一擲向美國發起挑戰,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位於西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是日本南進擴大戰爭的主要障礙,日本妄圖通過摧毀美國海軍主力,從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日軍為了襲擊珍珠港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進行了周密準備。
  • 97歲珍珠港事件倖存者去世,所在戰艦遭日軍轟炸,千名戰友陣亡
    據美國廣播電視公司新聞網2月17日報導,1941年珍珠港事件中一位倖存者唐納德·斯垂頓(Donald Stratton)在上周六(當地時間2月15日)去世。 唐納德·斯垂頓離世後,在世的「亞利桑那」號戰艦倖存者僅剩兩名。
  • 參與偷襲珍珠港的蒼龍航空母艦
    1934年11月20日,作為日本第一艘並未經過任何改造、從最初圖紙繪製階段便作為戰機搭載艦設計的正規航空母艦,蒼龍在吳海軍工廠開工。1935年12月23日,蒼龍艦體下水,但受當年第四艦隊事件影響,又追加補強結構工程,直至兩年後的1937年12月29日才最終竣工。總體而言,蒼龍的設計是成功的,成了後來日本航母設計之典範。
  • 這級戰艦在珍珠港事件中遭到重創,卻以勻稱優雅的姿態重返戰場
    ;水下防禦體系過於薄弱,難以對抗魚雷攻擊;而最重要的是,當時大口徑艦炮的射程越來越遠,在超過15公裡交戰距離上,炮彈的落角很大,這就對戰艦的水平裝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德蘭海戰的細節很快就被美國海軍獲知,為了在未來美國海軍可能參與的海戰中降低損失,美國人立即開始對照英德兩國海軍總結出來的問題調整新型戰艦的設計。
  • 珍珠港事件的背後:是誰把日本的「宣戰」變成了「偷襲」?
    二是襲擊行動要擊沉美國停在珍珠港的三艘航母,最大化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但我們如今仔細回顧,大家都知道,山本五十六的這兩個目標一個也沒實現。要知道二戰時期,兩國交戰,不宣而戰這是違法國際法的。根據記載,日本飛機轟炸了歐胡島上所有的美軍機場和許多在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包括那裡的戰列艦。地面上幾乎所有戰機被摧毀,只有少數得以起飛和還擊。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喪亡。
  • 259架艦載機和27艘潛艇擊沉7萬噸戰艦,消滅2498名官兵
    此次觀閱式的地點選在了東京灣,參訓的37艘船隻不僅有日本本國的,還有美國的海岸警衛隊船。這一幅美、日兩國船隻共處同一海灣的和平畫面,不禁讓人想起了曾經號稱「不沉之艦」的日本大和號是如何在美國的轟炸機下沉入海底。
  • 日本國民偶像戰艦死得冤,一戰未打神秘爆沉,真相卻被一直隱瞞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航空母艦成為前線作戰的主力,一向被視為"決戰橫綱"的戰列艦反而坐了冷板凳,"陸奧"號雖然參加了中途島海戰和瓜島戰役,但始終沒有碰上與美軍戰艦交火的機會,碌碌無為地在錨地裡打發時光。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艘偶像戰艦沒有經歷過一場真正的戰鬥,就稀裡糊塗地自爆沉沒了!
  • 他促成了「珍珠港事件」 ——日本間諜吉川猛夫揭秘
    筆者走過去,將右眼對著長長的望遠鏡,從密密麻麻的屋舍向西南方向望去,停泊著太平洋主要艦隊的珍珠港盡收眼底。這簡直是再理想不過的偵察點,當年吉川猛夫無意中發現這塊寶地時,內心該是怎樣的驚喜。這臺望遠鏡孤零零地架在窗前,它將珍珠港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默然看在眼裡,它見證了吉川猛夫當年充滿傳奇色彩的潛伏歲月。
  • 海洋中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戰艦墓地」
    再隨後,它又參加了越南戰爭,於1976年退役封存,並於1993年和1995年兩次被當作廢品出售,但兩次都因購買者遲遲不能付款而被海軍收回。2006年5月17日,拆除所有武器系統的「奧裡斯坎尼」被拖至佛羅裡達70千米外的墨西哥灣,爆破專家在它的關鍵部位放置了炸藥。隨著幾聲巨響,這艘巨大的軍艦緩緩沉入海底,這是美國海軍與環保署和其他生態保護組織商定的計劃,將「奧」艦炸沉建造人工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