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加過來都會問到:我每天吃很少了,為啥還不瘦呢?
往往這時候我都會讓他們先去完完整整的記錄一下一天都吃了啥,再來找我。
為啥呢?
因為,食物影響身材的關鍵是熱量,而不是體積。
並不是體積小的食物,熱量就低。
也不是說每天只吃體積小的食物,就能瘦。
我們每天可以吃的熱量是有額度限制的,超了就會變胖,所以決定我們是否變胖的是熱量,而不是食物的多少。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自己每天吃得少,往往是因為他吃的東西,不是他認為的吃的東西。比如說我們很多人覺得只有吃三餐才叫吃飯,三餐以外的都不叫吃飯,這是沒有道理的。
所有進嘴的食物都是有能量的,都會讓你長胖,所以我們要看自己吃得多還是少,就要關注所有進嘴的食物,飲料、湯、小零食等等都要包括在內。
想要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吃的少,建議先進行2天的飲食記錄,吃一個就記一下,不光是吃的,喝的也有能量,也要記下來,包括菜湯。
只有我們完完整整的把一天所有進嘴的東西都記錄下來了,才能準確的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是吃得少。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確實是吃得很少,但所吃食物熱量高!
比如說很多人減肥就是不吃早餐或晚餐,但是餓的時候會找零食吃。
零食的熱量普遍都是很高的,所以雖然確實是吃得很少,但攝入的熱量卻很高,一個不小心就超量了。
如:麥麗素,4顆,100千卡;
士力架,1/3條,100千卡;
.......
餓的時候,就吃這麼一點,自己覺得很少,沒什麼量,殊不知攝入了快一碗米飯的熱量了。
同樣的熱量,有些食物多到能把人撐死,有些則連塞牙縫都不夠......
薯片和土豆,薯片548大卡/100g,土豆77大卡/100g,薯片不僅熱量高、飽腹感低,還沒啥營養。表面上是吃得少了,殊不知熱量早已超標。
所以小塊的、量少的東西,並不一定熱量就低;少吃/不吃晚飯也不一定就能瘦。
想減肥,需要關注的是熱量,而不是吃的食物多少。
吃得少≠能量少≠瘦。
只有達到能量負平衡,即:攝入總能量<消耗總能量,才能真的瘦下來。
關於如何準確知道自己每天攝入了多少能量?可以在本子上進行每天的飲食記錄,計算熱量;或者用熱量減肥法來進行記錄,自動幫你統計熱量。
綜上,不要再認為吃得少就能瘦了,瘦不下來先用熱量減肥法弄清楚自己每天攝入的熱量,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