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材料,各類機械器械,都離不了鐵的參與。
在人體內,鐵元素也同樣重要。以它為核心元素構建起來的血紅蛋白,是血液中承載氧氣的唯一「物流車」。
體內缺鐵,意味著全身缺氧,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
如果你經常頭暈乏力、面無血色、氣喘籲籲,患有缺鐵性貧血症,建議儘早補鐵。那究竟吃什麼能補鐵呢?
本文,楚熊老師為你詳解。
鐵元素:血細胞的核心成分
肺部吸入的氧氣,在肺泡上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形成一種結合產物,使血液的顏色變得鮮紅。這就好比一個個快遞被安置在了快遞車上。
當器官需要氧氣時,這些結合血紅蛋白則又會釋放氧氣,血液顏色則重新變得暗紅。
由此可見,血紅蛋白在身體氧氣運輸中承擔著關鍵作用,而血紅蛋白離不了鐵元素。就好比人體骨骼離不了鈣元素一樣。
但生活中,很多人體內缺乏鐵元素,或者因為失血過多而缺乏鐵元素,這就會造成缺鐵性貧血,給全身氧氣供應帶來挑戰。
哪些人容易缺鐵?這4類人最易中招
1. 孕期或哺乳期女性
這兩個時期非常特殊,為了滿足胎兒快速生長的需求,人體的血容量會大幅增加,以便輸送更多氧氣。
但這樣一來,鐵元素就可能會供應不上,導致血液中的單位血紅蛋白數量降低。
2. 大於6個月的幼兒
嬰兒在出生後頭6個月儲存了足夠的鐵。6個月以後,人體對鐵的需求量增加,母乳中的鐵不能滿足嬰幼兒需求,可以給寶寶使用鐵強化的嬰幼兒奶粉,以及添加其他富鐵輔食。
3. 青春期女孩
青春期女孩因愛美常會控制飲食或者節食,但同時,她們處於快速生長期,這就容易造成缺鐵的發生。
建議每個孩子都不要盲目節食。
4. 月經量大的育齡女性
月經量大的女性容易出現缺鐵。道理很簡單,每個月一次的大量失血,會白白流失很多鐵元素。一旦飲食中鐵攝入不足,血液中的平均鐵含量就會越來越低,帶來氣血不足的困擾。
例如:臉色蒼白、四肢冰涼、虛弱、乏力、嗜睡等。
該如何補鐵?這幾種食物堪稱人體「鐵礦」
補鐵,食補優於藥補。因此,除非是特別嚴重的缺鐵性貧血,日常只需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就好了。而食物中的鐵元素可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來自動物食品,這類鐵元素的存在形式與人體血紅蛋白接近,更容易被吸收。而植物中的鐵元素則是非血紅素鐵,鐵元素很難被吸收,但聊勝於無。
1、補鐵的最佳選手:血紅素鐵
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物包括:動物血製品、肝臟、瘦肉。
特別是動物血製品,每天吃上100g就能輕鬆滿足女性日常所需。鴨血比較常見,含鐵量也十分突出,可以多吃。
2、這些蔬菜也富含鐵,不妨多吃
除了動物性食物之外,菠菜、芹菜、香菜、油菜也富含鐵元素,儘管它們所含的鐵是非血紅素鐵,但在吃蔬菜時,也會攝入大量維生素C,可以增加鐵元素的吸收率。
3、嚴重缺鐵的需要服用補鐵劑
對於有些人已經被確診為貧血疾病的患者來說,單靠食物補充鐵元素可能已經來不及了,這個時候補鐵劑就派上了用場。
市面上的補鐵劑基本分為兩種:無機鐵和有機鐵。
無機鐵主要是硫酸亞鐵,這種成分對胃腸道的刺激較大,食用之後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不過它經濟實惠,市面上很多補鐵產品中都含有這種成分。
有機鐵主要有琥珀酸亞鐵、乳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焦磷酸鐵等,這些成分對胃腸道副作用小,吸收率比較高,鐵鏽味也比較小,人群接受度也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