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鈴、拐杖、無人機、嬰兒車……西安人在地鐵丟的東西到底多奇葩?!

2021-02-24 西安吃喝玩樂逛

又一次在地鐵裡搞丟銀行卡之後,

西安人在地鐵裡都丟了些啥?

到底在哪丟的?

能找回來嗎?

去哪找?

懷揣著滿滿的好奇心和耐心,

我扒光了西安地鐵2020一整年的遺失物清單,

一共整理出1321件物品,

嘿,還真的發現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於是有了本期《地鐵遺失物詳細調查報告》。


*遺失物數據來源於【西安地鐵運營號】中失物招領板塊。

 

1321件遺失物品中,

各種各樣的卡&證以壓倒性數量博得頭籌,

佔總量的30%

說起來雖然有點難以相信,

但西安人在2020丟得最多的既不是長安通,

也不是什麼學生卡老年卡,

而是以壓倒性數量獲勝的

238張身份證。

 

而在2020年4月12日,

就這麼普普通通的一天,

也不知道是什麼神秘的磁場的吸引,

北大街站居然一口氣撿到了10張身份證!!!

 

只要你能想出來的證件,

西安人都敢丟給你看!

 

在2020年的12個月裡,

我們不是已經丟了東西,

就是在丟東西的路上馬不停蹄,

果然,

人類的本質就是丟三落四

 

 

讓我看看哪個月丟的東西最少?

2月啊,

這個月因為疫情幾乎都在家裡,

那沒事兒了。

 只能說不是不丟,

時刻未到。

 

而這些袋子、包包裡的東西,

可謂是豐富多彩。

 

 雖然丟的東西不同,

但西安人對顏色的喜好卻很一致。

 

我梳理了一下遺失物品top3的顏色,

(證&卡除外)

其中「顏色」這一欄顯示,

白色的袋袋,黑色的包包和黑色的電子產品,

是西安人的心頭好。

 

對於丟東西,

你可能會覺得,

塑膠袋子小雨傘之類的,多大事,

這就有點小看西安人了。

 

其實每10件遺失物品,

其中有1件就是昂貴的電子產品

 

 

其中,

手機共95臺。

哪怕記錄不是很完整,

28臺蘋果以微弱的優勢領先27臺華為,

OPPO緊隨其後,

居然還出現了多年不見的Nokia……

 

這意味著什麼呢?

那當然是西安人海納百川的氣度!

別問了編不出來了,

再問就是摳!!

令人好笑的是,

在一臺iPhone6的失物招領中,

詳細地描述了手機殼上寫著

「很想休息 不 你沒錢」

也太真實了吧哈哈哈。

 

除了電子產品,

還有各種金銀珠寶Nikon相機

甚至還有一臺無人機

真是讓人忍不住疑惑,

這也能掉?

更讓我好奇的是,

失物招領描述中的鍍金手鍊之類的,

不知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這些昂貴物品還算正常,

但有些東西的畫風顯然與地鐵站格格不入

不信你看——

而在地鐵上丟掉的書,

除了學生們的課本,

其他都讓人不明覺厲——

在這個行動支付廣泛普及的時代,

大家的錢包裡什麼都有,

就是沒有錢。

 

西安人現金的遺失情況,

最低是1元

可憐的躺在一個黑色錢包裡;

最高是4000元

出現在人流最高的小寨站。

 


當然,

遺失物品件數和線路客流量一定有關係,

畢竟人多又擠,哪能不掉。

 

讓我們找來地鐵客流量數據,

(抽取2020年11月1日)

來驗證一下。

…… 


嗯?

 

2號線,你不對勁!

 *西安地鐵客流數據來源於@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微博

 

2號線,

不愧是人流量最大的線路,

以遺失物數量之多、價格之貴、品種之豐富,

完爆其他線路,

妥妥的「土豪線」沒跑了

 

跟2號線比起來,

兄弟1號線顯然省錢得多,

搜遍所有記錄,

1號線丟失的物品只佔總數的13.6%

而且其中35%的站點做到了,

0遺失物記錄!

 

看完線路,

讓我們把視線轉向各個地鐵站。

 

地鐵整天運作不停,

有些遺失物的遺失地難免不好確定,

比如被一車帶走了什麼的……

但就算是不完全記錄,

有幾個站的表現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說,

小寨的朋友們的表現尤其亮眼,

請欣賞——

感覺在小寨丟的東西

多到都可以辦一個展覽。

別說了,

馬上蹲點小寨站,

爭取早日發家致富哈哈哈。(開玩笑的)

 

其實在地鐵站裡,

也就那麼幾個地方最容易丟東西,

比如將東西放在安檢機的傳送帶上,

如果是開口狀態,

裡面的東西就會很容易掉落。

衛生間裡能發現什麼遺失物呢?

或許比你想像中的還要豐富。

尤其是手機佔了其中32%

所以還是那句話,

一定要看好隨身物品哦!

面對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不知道撿到的工作人員

會不會有一種開盲盒的感覺——

你永遠不知道打開一個包包or袋子,

裡面會露出什麼。

 

丟了咋辦?

 

別擔心,

西安地鐵兜住你,

 

每日未領取的遺失物都會公布在

「西安地鐵運營號」公眾號裡的

「失物招領」頁面,

除了去地鐵站詢問,

也可以用手機查查看~

不得不說,

西安人太能丟了也太敢丟了,

平常坐地鐵還是注意一點,

畢竟丟東西真是件挺煩人的事情,

對吧?

 

 

寫在最後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剛找回丟失在地鐵上的銀行卡。

 

本來也沒抱多大希望,只是去服務中心問了問,當時工作人員登記了信息,然後還告訴了我說公眾號上每天會發布失物招領,讓我留意一下。

結果第三天,我在查詢的時候就看到了丟失地點和我相同的銀行卡失物招領信息,打電話詢問後驚喜地發現——就是我丟的那一張!

不過偶爾會出現打開失敗的情況,可以換個時間再試試。

在我拿到銀行卡後,我突然對一個問題產生了好奇心——西安人都在地鐵裡丟過什麼東西?然後我就去翻了60多頁的失物招領信息,一條條總結出1321條信息,於是有了這篇文章。我自己整理的時候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希望你看過也會覺得有趣,更希望大家都能有順暢的地鐵之旅,別再丟東西啦!

法律顧問:北京市京師(西安)律師事務所 黃競之律師

點擊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寶媽帶雙胞胎外出坐地鐵,下樓梯時「咬牙」抬嬰兒車,網友:心疼
    在網上一則媽媽帶著雙胞胎孩子出來坐地鐵的視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視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媽媽的身體非常的瘦小,天氣還很冷,所以她穿著還是比較厚的,身上還背著一個雙肩包。而手上更是抱著一個孩子,右手還推著一個嬰兒車,裡面載著另外一個寶寶。有坐過地鐵的人都知道,地鐵的人潮是非常擁擠的,尤其是在下樓梯的這一段路程,這位寶媽全程都是咬著牙齒抬著嬰兒車下去的。
  • 媽媽帶雙胞胎趕地鐵,下樓梯艱難抬起嬰兒車,網友:淚目
    01"母親帶寶寶趕地鐵,費力扛嬰兒車"他們可能還沒準備好,就要準備迎接新生命了。父母不只是生育了兒女,還負責把他們養大成人,可謂是創造了新生命又把他們栽培成才,所以父母的偉大是無以言表的,說父母是全天下最偉大的人也不為過。網絡上流傳了一組年輕寶媽帶雙胞胎孩子趕地鐵,下樓梯時艱難地抬起嬰兒車的照片。而這組照片很快在網上火起來,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網友直言:感到淚目。
  • 西鹹新區:連通東西 始向未來——西安地鐵5號線試乘體驗
    12月8日,西安地鐵5號線迎來一批客人:前來進行試乘體驗的媒體和部分市民。連通東西的超長線路、智能化的站臺服務、彰顯文化的空間設計和地鐵座椅上的那抹清新綠色,都讓試乘者們對這條線路充滿了興趣。西安地鐵5號線是西安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第二條東西走向的主骨架線路,該線路西起創新港,東至西安東站,全長45.26公裡,共計車站34座。受國鐵西安東站建設整體方案影響,先期計劃開通馬騰空站至創新港站,含車站31座,共計41.6公裡。
  • 點評西安地鐵2號線運動公園站的名不符實:運動公園在南面一站
    西安地鐵2號線有一個名稱比較」奇葩「的站點——運動公園站。運動公園站附近並沒有運動公園,而在南面一站。由於運動公園地鐵站的」名不符實「,因此西安地鐵出現了這種現象:到運動公園不要在運動公園站下車,距離西安運動公園最近地鐵站,其實是南面的行政中心站。下面就是西安地鐵2號線運動公園站和位置。
  • 奇葩!情侶地鐵上男子當眾吮吸女友胸部 呻吟聲太銷魂驚呆乘客
    奇葩!情侶地鐵上男子當眾吮吸女友胸部 呻吟聲太銷魂驚呆乘客 網絡配圖簡直太有傷風化了,赤裸裸的在公眾場合幹這種事真是不太好,地鐵上這麼多人,老人小孩看到情何以堪啊?奇葩!情侶地鐵上男子當眾吮吸女友胸部 呻吟聲太銷魂驚呆乘客 網絡配圖據臺媒11月26日報導,地鐵內禁止喝水、吃東西,相信臺灣民眾早就相當習慣,當然懷孕的媽媽不在此限,任何人不得禁止或妨礙婦女於公共場所哺乳。不過現在有網友PO文,直擊臺北地鐵車廂內有情侶公然在座位上「吃東西」。奇葩!
  • 美國的快遞服務到底有多反人類?10天到貨算奇蹟,東西不壞算我輸
    圖中是小偷趁主人不在家,正在偷快遞的情形。於是我常常一個人搭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去拿包裹,下車後找郵局就要找上半個多小時,等到拿到快遞以後,再一個人默默地扛回家。長途跋涉加扛個大箱子,半天下來,我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肉體與靈魂都被摧殘得連親娘都認不出來。
  • 荷蘭到底有多開放?看看他們的「地鐵無褲日」,讓人看了面紅耳赤
    一提到歐洲和美國等一些國家,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開放自由。這些國家的人都是比較的信仰自由,並且也是思想上極為的前衛潮流。還要說起哪個國家最為開放,那麼必須要說一說荷蘭,荷蘭的開放程度可謂是當今世界上最厲害的,就是連日本也難望其項背。想要知道荷蘭到底有多開放,那麼你一定要去看一看他們的地鐵。
  • 西安首條郊區地鐵:9號線,把兵馬俑拉回西安
    西安距離臨潼到底有多遠其實,西安距離臨潼並不是很遠, 也就30多公裡,但是,西安人去臨潼確實不是很方便,坐公交車必須要到火車站去,而且公交車收車很早,要不就在火車站坐去臨潼的小中巴 ,但是, 許多人,包括我,對這些小中班沒有啥好印象。如果沒有事,一般不去臨潼的。
  • 西安地鐵表演很賣力,可惜演砸了!
    西安地鐵表演很賣力,可惜演砸了! 喬志峰 西安地鐵忽忽悠悠就火了!上熱搜、引熱議,承包了無數網友這兩天的笑點! 到底咋回事?
  • 寶媽:「花錢買了一輛嬰兒車還要假裝是朋友送的,真搞笑!」
    一、小孩子到底能不能用舊的嬰兒車?很多新手媽媽會關心,二手嬰兒車會不會對小寶寶造成不良影響?小孩子到底能不能用舊的嬰兒車呢?其實用是可以用的,只不過有些講究。1、看誰送的。我兒子出生後,一共用了兩輛嬰兒車,都是別人送的。一個是我侄子用過的,那種大型的可躺的嬰兒車。第二輛是我姐姐送的,也是我外甥女用過的,相對小型的車。我兒子1歲之前,一直用著我侄子家給的那輛紅色嬰兒車,因為1歲之前,寶寶躺著的時候多。
  • 剛剛,西安地鐵6號線「星空藍」亮相!一波高清大圖來了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大家期待的西安地鐵6號線列車終於亮相了!趕緊跟隨896記者一同探訪6號線到底「長什麼樣子」~6號線一期工程電客車每節車長19.5米,寬2.8米,高3.81米,整列車額定載員1460人,最大載員為2062人,座席256人。
  • 西安地鐵最尷尬的站名,你能分清到底是哪裡嗎?
    現如今,中國的道路越來越多了,馬路邊的高樓大廈更是多到數不清。在這樣的城市中生活,一不小心就迷路了。這時候,名字就閒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是有一些地方的命名卻是特別繞口的,讓人捉摸不透啊!
  • 白髮奶奶步履蹣跚玩丟手絹 拐杖也扔了笑得像孩子一樣
    白髮奶奶步履蹣跚玩丟手絹 拐杖也扔了笑得像孩子一樣時間:2020-09-21 23: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髮奶奶步履蹣跚玩丟手絹 拐杖也扔了笑得像孩子一樣 一個人年輕時的娛樂有多豐富,那麼他老年時的娛樂生活就會有多充實。
  • 西安地鐵5、6、9號線三線齊發!中鐵一局助力西安地鐵加速成網
    2020年12月28日西安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正式開通運營隨著3條新線的開通西安軌道交通首次實現1年內新增運營裡程83公裡創下西安地鐵開工建設以來的最高紀錄中國中鐵一局新運、電務、建安、城軌、物貿公司分別參與了西安地鐵5、6、9號線的建設為加速西安地鐵成網
  • 西安地鐵3號線將提前開通 成為西安史上「最美地鐵」!
    全世界只有不到 1% 的人關注了西安樂居你真是個特別的人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打仗式擠公交又將逐漸回歸,想想下周就將迎來學生開學
  • 我們去地鐵銀行醫院探了探
    張女士表示,殘疾人和健全人一樣都是普通群體,希望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家能把我們當作普通人來看待。 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秘書長遲揚贊成張女士的觀點。 一名推著嬰兒車遊園的市民表示,自己常來團結湖走走環湖步道,「一路都有平地,挺方便的」。團結湖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孫女士介紹,遊客可在遊客中心免費借用輪椅、拐杖。 陶然亭公園的無障礙設施更齊全。「全園共設34處無障礙設施,包括無障礙坡道、通道、無障礙衛生間等。
  • 帶孩子也能騎行 可變身自行車的嬰兒車
    所以最近,一家專門跟自行車拖車「較勁」的加拿大公司,發明了一個讓你不用開車,也可以帶你的寶貝兒去遠方的交通工具——Salamander Bicycle Stroller可變形為自行車的嬰兒車!因為通過簡單的操作,就可以讓你在嬰兒車和自行車之間隨意轉換,連孩子帶大人可以一起「偷懶」了,媽媽們逛街也更舒服——畢竟推著嬰兒車一家店一家店的逛可不是啥輕鬆活兒。
  • 開往景區和高校的西安地鐵5號線來了
    2020.12.8地鐵5號線因貫穿西安東西走向,連接多個高校及景點,而備受關注的西安地鐵5號線,今天開始試乘了。以綠色為主色調,充滿著活力與靈動,讓人眼前一亮。地鐵5號線先期計劃開通馬騰空站至創新港站西安地鐵5號線是西安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第二條東西走向的主骨架線路,該線路西起創新港,東至西安東站,全長45.26公裡,共計車站34座。車輛採用B型車,6輛編組,最高運行速度80公裡/小時,全線計劃投入67列電客車。
  • 西安地鐵5、6、9號線開通在即!沿途竟有這麼多美景!
    地鐵5號線地鐵5號線是西安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第二條東西走向的主骨架線路,西起創新港,東至西安東站。青龍寺櫻花種類繁多,共有100多種。每年3月底櫻花盛開,春色滿園,奼紫嫣紅,風光異常。至今,青龍寺仍以它傳奇的歷史角色和美麗的靜謐風景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
  • 西安喜迎地鐵5號線,設立11座換乘站,當地百姓「有福了」
    西安喜迎地鐵5號線,設立11座換乘站,當地百姓「有福了」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古代長安帝王說的理由, 西安是許多文物遺蹟和歷史遺蹟,西安是兩個非常深的文化沉積物,也是西安的旅遊城市,也是西安風採的病魔,每年有數十萬遊客來西安一睹西安,為了看西安的風採,我們熟悉的兵馬俑來自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