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問:如果把劉備集團看作一個江湖幫派,諸葛亮無疑是羽扇輕搖的軍師,五虎上將中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應該分任什麼堂的堂主?
在《三國演義》出現之前的平話小說中,蜀漢五虎上將的長相是這樣的:關羽面如重棗,張飛面如鍋底,趙雲面白如玉,馬超面如青蟹,黃忠面如古銅。
五虎上將的臉色,正好符合了五行相生相剋之說:東青木,為木葉萌芽之色;南赤火,為篝火燃燒之色;中黃土,為地氣勃發之色;西白金,為金屬光澤之色;北黑水,為深淵無垠之色。
這樣一看,就一目了然了:劉備為蜀漢幫主龍頭老大,關羽為赤火堂(或叫朱雀堂)堂主,張飛為黑水堂堂主兼暗堂刑堂堂主(張飛領司隸校尉,管監察),趙云為白金堂(或叫白虎堂)堂主,馬超為青木堂(或叫青龍堂)堂主,黃忠為后土堂堂主。
劉備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身邊還跟著「白紙扇(鵝毛扇)」軍師諸葛亮,這就是一個江湖一流幫派的標準配置。
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既然五虎上將的五種臉色暗合五行,那麼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關羽張飛能不能打贏黃忠馬超?
在《三國演義》裡,有兩場難分勝負的單挑對決,分別是長沙城外關羽戰黃忠,葭萌關前張飛鬥馬超。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關羽和黃忠真刀真槍比拼難分勝負,如果黃忠也有一匹好戰馬,也是有可能戰勝關羽的,但是老年黃忠對戰壯年關羽,時間長了未必吃得消。
張飛以逸待勞,在體力上佔了上風,但是他逼得馬超使用暗器,說明張飛的長矛已經讓馬超感覺到取勝無望。
這兩場對決,都以握手言和告終。如果按照這四個人的臉色,用五行相生相剋來定勝負,還是難分高下,因為關羽和黃忠:「天地之性,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 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虛, 故土勝水。」
這樣看來,張飛能克制關羽,關羽能克制趙雲,趙雲能克制馬超,馬超能克制黃忠,黃忠能克制張飛,成了「虎吃人、人吃雞、雞吃蟲、蟲咬棒、棒打虎。」
因為關羽與黃忠、張飛與馬超並不相剋,所以他們之間的對決,永遠不會有結果,要是讓趙雲對戰馬超,那麼馬超可能就不用李恢勸降,早就被趙雲擊敗生擒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五行不但相剋,而且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這樣一看就容易理解了:火生土,故而諸葛亮讓關羽對戰黃忠,屬於火生土,能夠成就黃忠美名,也能為劉備拿下長沙並收穫一員悍將;讓張飛對戰馬超,屬於水生木,也不是讓兩個人一決生死,而是讓馬超體面地歸降。
看到這裡,我們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看似巧合的五虎上將對決,居然也暗合五行相生相剋原理。
五行之道,玄而又玄。筆者是五行門外漢,不敢獻醜進行深入解讀,但是按照《三國演義》的記載,我們似乎也能看出關羽確實可能打不過張飛。
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跟新版電視劇演的不同,在《三國演義》原著中,張飛跟呂布大戰五十回合,並沒有露出敗相,是關羽急著立功,這才造成了「三打一」的不光彩戰況。事實上張飛單挑,一點都不懼呂布,後來張飛跟呂布一對一單挑,一百回合都不分勝負。
關羽跟袁術手下第一悍將紀靈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張飛出戰,沒用十個回合,就大喝一聲,把紀靈挑落馬下。
有人說關羽跟紀靈對戰,是手下留情了,但這不符合邏輯:劉備主動向朝廷請戰,帶著關羽「奉詔」討伐袁術,肯定是想畢其功於一役的,能夠斬殺紀靈,關羽肯定不會放過。三十回合沒拿下紀靈,關羽心中是有遺憾的,所以他才不依不饒地叫紀靈再次出場。
紀靈知道自己五十斤的大刀跟關羽的八十二斤大刀對砍,最後被砍死的肯定是自己,所以不管關羽叫罵他都不肯再次出戰。這就說明了一點:紀靈確實打不過關羽,但關羽用盡全力,也不能在三十回合之內斬殺紀靈。
至於趙雲能不能拿下馬超,通讀《三國演義》我們就會知道,馬超對趙雲是心存忌憚的:「玄德在城上管待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龍已斬二人(劉璋部將劉晙馬漢)之頭,獻於筵前。馬超亦驚,倍加敬重。」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劉備請馬超在城樓上喝酒,其實就是想讓馬超觀戰:「馬孟起你別牛,派我三弟翼德出戰是給你面子,要是派趙子龍上場,你就沒機會坐在這裡喝酒了!」
劉備進位漢中王,分封四方將軍,也是前將軍關羽,後將軍黃忠,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基本(不是完全)暗合五行四象,趙雲後來升任中護軍,跟四方將軍正好並列五虎上將。
前人智慧,深不可測,還真不是筆者這樣的門外漢可以隨便亂說的,所以這些問題就要提請讀者諸君發表高見了:劉備諸葛亮設置四方將軍和中護軍,是不是參考了上古五行四象之說?按照五行相生相剋原理,趙雲是否可以擊敗馬超?
在筆者看來,要是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趙雲好像比關羽張飛更能打,馬超跟趙雲對決,恐怕是要兇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