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字經》之「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有感

2020-12-15 阿強的第二人格

原文第25、26句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出自《三字經》、王應麟

原文解釋

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麼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麼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作者見解

正常解釋來看,好像講的是常識,但我覺得王應麟應該也是看玄學之類的,後面的原文天幹地支什麼的因該就可以知曉。

第25句:

「三才者,天地人」

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呢?先有「無」,後有「天地」,然後才有「人」。

1.天道規則,天氣變化規律,有什麼?

天、澤、火、風

2.地道規則有什麼?

地、山、水、雷

3.人作用是什麼?

人可以使用天地規則改變萬物,填海掘山,利用水火改善生活,利用風發電,雷的話目前好像還沒那個能力引導,因為沒有物質能承載那個力量。除非先弱化雷再利用。

4.人無敵了?

其實不是,山澤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能改變一部分,水火無情,水災火災我們還是無法完全抵抗,暴風,天雷,地震都是我們無法抵抗的。天地人是法則,也是客觀存在的,可以互相影響互相因果糾纏從而達到不同的結果。但沒法完全控制。也許只有湮滅「無」之後它們所有才化為一體歸於法則本源。

第26句:

「三光者,日月星」

它講的是,不管是什麼東西,影響我們的就3種。我們現代人都知道日月星其實就是一種東西而已。而古人是沒發觀測到的,那麼他們眼裡,日月星代表著什麼?我覺得就是,陽、陰和縹緲之力(希望、或者自己)太陽月亮是可以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的,而星辰呢?應該也是會影響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

陰陽可以代表地天,星星呢?人,所以說是日月星其實是除了表達它們也可以是天地人外,它們同等重要,是平等的。人不只是人,也代表著變化,變化之力,陰陽的調和之力。

陰陽我可以舉個簡單例子給在座的聽:

1.小孩眼裡只有黑和白,所以他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卻有時候會犯錯。

2.大人眼裡除了黑白還有灰。這部分灰除了貪慾還有人心所向。所以成年人做事比較穩妥儘量是方方面面做到位,我們可以看到大人很少犯大錯。即便犯錯也是沒把持住內心,犯了貪慾之過。

結尾語

所以,我們把這引申到人身上的話:

第一類:人生觀、價值觀、尊卑禮儀禮貌。

第二類:知識、利益。

第三類:世間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前倆者的配合之後得到的第三類三者同等重要,也就是說它向世人表示著孩子的做人也重要,讀書也重要,學會做人和讀書,在為人處世上才會做出合理的決定。當然了,這種說法有千千萬,玄之又玄。選擇合適的一種去理解就可以了。希望我的個人見解能讓朋友們意識到,育兒的各方面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三字經》品讀之十三——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原汁原味】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通俗釋義】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天地那麼大,人何以與之相提並論呢?《說文解字》曰: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又見《禮運》曰:人者,其天地之德;人者,天地之心也。
  • 三字經原文1
    三字經原文12011-10-26 16:34:4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 【三字經】讀三字經有感
    【三字經】讀三字經有感2012-07-02 10:47:5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字經》這本書說它難又不難,說它簡單又不簡單,在幼兒園時我就開始讀它。它能用簡簡 單單的幾個字表示出許多道理。比如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讓孩子讀《三字經》,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3)介紹日常事物(天地人、日月星)。(4)介紹應該學習的經典和學習順序(經子通,讀諸史)。(5)介紹歷史朝代變遷(考世系,知終始)。(6)拿成功事例對兒童進行勸學(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能夠在古代多種蒙學教材中勝出、得以長久流傳,《三字經》在文本上有它的特殊之處——三字句體,易於誦讀;字義淺顯,易於理解。
  • 【經典傳唱】王力宏演唱《三字經》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三才者,天地人。
  • 一位天罡奇門遁甲研究員的深度闡釋,三問篇中蘊含的天地人的真相
    初聞三問不知所云,再聞三問若有所思,三聞三問大夢方醒。一問曰天,二問曰地,三問曰人,三問其實就是闡述天地人三者關係,若《客師萬言歌》是解開天罡遁甲的鑰匙,那三問則是習得天罡遁的基礎。所謂天地人和即天時地利人和,古往今來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個處世觀念,道家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依大地的規律行事、大地依天的規律運行、天依道(宇宙的根本規律)運行,而道,也就是宇宙的根本規律是什麼?是自然而然,無為。戰國時期莊子在《齊物論》中更進一步指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三字經》說「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其實,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一個,下聯是:「三才天地人」,上聯據說是蘇東坡對出來的。 也就是說,下聯第一個字用了「三」,上聯就不能用了,否則就簡單了,「三光日星月」,《三字經》裡都有了。 但是不用「三」的話,後面拿什麼對「天地人」呢?
  • 《三字經》成為幼兒園和小學教材,不合適
    《三字經》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6個部分:1、強調學習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2、介紹基本倫理(融四歲,能讓梨);3、介紹日常事物(天地人、日月星);4、介紹應該學習的經典和學習順序(經子通,讀諸史);5、介紹歷史朝代變遷(考世系,知終始);6、拿成功事例對兒童進行勸學(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 《三字經》原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 《三字經》起名:100個滿腹經綸、好聽儒雅的啟蒙好名!
    這句話細細讀來,非常像現實生活中父母在我們耳邊反覆講了許多道理,那時我們聽不懂,長大後才知為人父母的不易。表達出語重心長的愛,寓意孩子才華橫溢,懂事機敏。恆華出處:曰岱華,嵩恆衡-三字經全文-三字經這裡的華是華山,講的也是「五嶽」,在文中只是單純的作為「地理」知識的普及,作為名字「華」有樸實無華,引申淳樸真實,自然不作。而「恆」是長久之義,引申持之以恆,堅定不移。
  • 國學三字經起名:120個三字經裡的名字,個個雅致脫俗有寓意
    《禮記》裡面有這麼一句話:「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人生就如同江河,在江河之上有百艘船競爭著向前行駛,然而只有奮力划動船槳的人才能走在前頭, 所謂天道酬勤就是這個意思。《三字經》作為國學啟蒙著作,對寶寶的人生有著不小的啟發,家長朋友不妨從《三字經》中為寶寶取名,如果不知道怎麼取,可以看看下文江南易林整理的120個出自《三字經》裡的寶寶名字。
  • 說「天地人」——世界最初的模樣|原典說課·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
    因為我們的世界始於「天地人」,宇宙之中,「天地人」為大,所以古人對「天地人」充滿了敬畏,把「天地人」稱為「三才」。我們小時候讀《三字經》,其中的一句便是「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盤古開天闢地」和「女媧造人」是從遠古時期流傳下來的神話,它們當然不是對「天地人」的科學解釋。
  • 古詩詞強化訓練,一年級經典三字經文段,逐步講解
    子不教,父之過。父僅僅只是指父親麼?國學經典,逐步講解,讓大家對三字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理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 有內涵的男孩名字:用三字經為寶寶取一個獨特稀少有內涵的好名
    用《三字經》為寶寶取名,就是一個另闢蹊徑的取名方法。《三字經》語言簡練,但是內涵豐富、寓意深遠,短小的篇幅裡含有深刻的寓意。家長朋友如果能夠用《三字經》為寶寶取名,一定可以取一個獨特稀少的好名字。江南易林整理了160個精選自《三字經》裡的好名字,個個獨特新穎、內涵深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些美名吧!
  • 《三字經》全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幹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曰岱華,嵩恆衡。
  • 讀《三字經》之「若梁灝,八十二。~有為者,亦若是。」有感
    有為者,亦若是。—出自《三字經》、王應麟原本解釋宋朝有個梁灝,在八十二歲時才考中狀元,在金殿上對皇帝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不如他。像這樣的兩個女孩子,一個懂音樂,一個會做詩,天資如此聰慧;身為一個男子漢,更要時時警惕,充實自己才對。唐玄宗時,有一個名叫劉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歲,就被推舉為神童,並且做了負責刊正文字的官。讀書學習,要有恆心,要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學習上,才能真正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