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15:22:03 來源:威海新聞網
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這是黨的十九大後獲批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三年來,威海將新舊動能轉換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構建具有威海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展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威海擔當,即日起,Hi威海新聞客戶端推出新舊動能轉換成果巡禮系列報導,展示各區市、各產業的重點工作和取得的典型經驗,探索威海市企業發展和產業集聚的「振興密碼」。
12月8日上午,榮成藍潤水產內傳來貨車引擎的陣陣轟鳴聲;從-60℃的超低溫冷室取出的金槍魚「渾身是寶」——魚肉做成魚柳,魚皮魚骨提取膠原蛋白肽,一條金槍魚在這裡化作了能吃能看又能美白的多種產品,從榮成發往世界各地。
近年來,藍潤水產實現從「製造」向「智造」的改變,像極了榮成新舊動能轉換的滄海桑田。
海洋經濟佔據榮成市經濟總量的60%,海洋是榮成「發家」的源頭,也是榮成發展最大的優勢和機會所在。去「舊」向「新」、減「量」求「質」,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以來,榮成市不斷推動傳統養殖向海洋牧場、近海捕撈向遠洋漁業、海洋食品向生物科技、訂單銷售向大宗交易、修造船向高端裝備的「五大轉型」,倒逼海洋這個主導產業轉型升級。
不斷創新的「智慧芯」,正在主導著榮成包括海洋在內的產業走向轉型升級的道路。2019年,全市遠洋捕撈產量達到30萬噸,年造船能力已佔據全國市場的70%以上,317艘專業遠洋船隻寫下了「榮成製造」的名字……一系列求精向深的發展,讓這裡成為全國最大的冷凍調理食品、海帶食品、海產罐頭生產基地。
隨著產業向「質量」轉型而來的,還有榮成愈發開放的發展態度。依託石島、龍眼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10個一類開放作業港區和350公裡開放岸線,榮成市持續放大港口、航線、通關在開放發展上的獨特優勢,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外貿發展環境。
對外轉型主導產業,榮成善於求變;對內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榮成敢於「自省」。
11月6日下午,隨著文件蓋上最後一個章,榮成名駿房車1000輛旅居車生產項目的相關土地手續辦理完成;為此興奮不已的除了企業負責人,還有「領跑」了10天的「掛包」幹部。
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榮成市創新改革服務企業工作機制,為80家骨幹引領企業實行「掛包」服務,並建立規定和個性化搭配的「5+X」指標評價體系,根據企業發展狀況對水、電、地等要素資源實施差別化供給,推動資源向高效益企業集聚。目前,榮成市部門審批環節壓縮96%,口岸進口通關時間僅為全省平均值的1/7。
有質量、有效率,更有推動新動能的澎湃「動力」。2020年夏天,武漢理工大學威海研究院在榮成「落戶」;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當下,這座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將為區域發展帶來新動能。
摒棄傳統的要素投入方式,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啟動以來,榮成更加注重科技、人才、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打包」引進了海參、海藻、貝類三大全國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服務聯盟,制定14項人才支持政策,以人才的智力驅動,激發新一輪動能轉換。
如今,榮成全市境內外上市企業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和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74家,5億元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子基金正在推動新一輪研究成果轉化;三年裡,榮成收穫的不止是一串串成績,更收穫了發展的不竭動力。
12月7日,石島重工總工程師郭春義收到了一條來自非洲的好消息——送往盧安達的8臺大型分離器順利交款。據介紹,僅僅8臺機器,公司就賣出了2000萬元!
與同行業「大腕」相比,2010年建廠的石島重工還顯得有些「年輕」。就在兩三年前,由於市場波動,企業還處於連年虧損的階段,可自從企業改變了發展思路後,不僅扭虧為盈,還一舉拿下了全省「轉精特新」企業、「瞪羚」企業等一系列稱號。
這是怎麼做到的?郭春義有話要說:「這個年頭,要是還做普通設備,早就掙不到錢了。」在石島重工工作了6年,郭春義見證了企業「節節高」的轉變,也明白企業轉型的秘訣——要製造,就要朝著核心和關鍵裝備方向發展,做其他人做不了的事情,而想要完成這一過程,就必須向科技和人才求動力。
送往盧安達的這八臺大型分離器,就是石島重工轉型的鮮明寫照。
「我們生產的設備可不比通用模具,必須是『點單』式的製造。」郭春義說,分離器作業時要懸浮於20米深的水下,非洲也不比國內,不論是溫度、壓力還是作業環境,對製作材料和加工工藝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轉型中的石島重工將目光投向了高校。2019年,接到訂單的郭春義遠赴江蘇,找到江蘇海洋大學的教授團隊,共同對訂單展開研究。歷經3個月的研發,企業和高校組成的50餘人的研發團隊終於成功實驗出了耐高壓、耐腐蝕的雙相鋼,企業攻克了雙相鋼的製作難題。半年後,總計超過千噸的分離器製造完畢。
企業轉型的「動力來源」可不止這一所高校。浙江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眼下,企業已與數家高校籤訂合作協議,並通過合作、實習等多種方式將人才留下來;就連郭春義自己,也是石島重工從大連「挖」來的行業專家。
明確的目標、充足的人才,讓石島重工連續掌握了裝備精度、焊接、整體熱溫度處理等多項關鍵技術,並順利打開了國內國際市場的大門。2019年,企業出口海外產品佔比達20%,所生產的產品遠銷世界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大型壓力容器製造能力已邁入全國第一梯隊行列。「即使和一重、二重等央企比起來,我們的產品也能『掰掰腕子』!」郭春義嘴角上揚,堅定而自信。
眼下,企業還有6個億的訂單正在製造,各大生產車間火光四濺、機械轟鳴,年初制定的5億元營銷額已唾手可得。向科技要動力,向創新求轉型,郭春義說,明年,企業還要申報省級工程實驗室,在技術研發的道路上繼續邁步向前。(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匙亮 通訊員 林曉飛 薑蓉蓉 傅文娟/文 資料圖)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