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記者 鄧雅靜 通訊員 宋博
來源 | 國資瀟湘融媒
12月25日上午,湖南省國有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省國資集團」)在長沙正式掛牌,成為繼興湘集團後省國資委改組的省屬第二家國有資本運營平臺。湖南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陽望平出席掛牌儀式並講話。湖南省國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新保致辭,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華軍主持儀式。
△掛牌儀式現場。
△陽望平(左一)與胡新保(左二)共同揭牌。
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賦予的新使命,原湖南國資公司改組湖南省國資集團後,將在省國資委授權範圍內履行國有資本出資人職責,以資本為紐帶、以產權為基礎開展國有資本運作,服務深化國企改革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承擔執行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工作部署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責任,主要發揮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平臺、國企改革推進服務平臺、國有股權投資與運營平臺「三個平臺」的功能作用,充分利用「資產池、資金池、股權池」,提升市場化運作的規模與能力。與省屬其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及產業集團實現協同發展、差異化經營,更好服務「三高四新」戰略落地,助推湖南經濟社會發展。
據悉,湖南省國資集團正在編制與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相銜接,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和全省國資國企改革路徑相契合,與國有資本運營平臺建設實施方案相配套的「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按照規劃,到2025年,力爭公司資產規模達到300億元,投融資規模達到200億元,信用等級達到AAA,資產證券化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更高、盈利能力更強、資產質量更優、社會貢獻更大。
2015年4月,湖南國資公司在全省深化國企改革的時代背景下成立,承載著歸集、整理、盤活和處置省屬企業低效無效資產,推進企業改革改制、重組整合、職工安置、遺留問題處理和維護穩定的使命責任。五年多來,按照省國資委「接得住、穩得了、管得好、流得動、發展好」的要求,堅守「國有資產整合者、國企改革推動者、國有資本經營者」的功能定位,從虧損近1億元轉為盈利1億元,淨資產從752萬元增至13.14億元,資產負債率從99.52%降至69.43%,繳納稅費從1347萬元增長至1.68億元。
胡新保在致辭中強調,湖南省國資集團將緊緊圍繞省委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主戰場,打好國企改革深化、戰新產業培育、新發展格局構建、重大風險化解的主動仗,打造國有資本運營和國企改革的主力軍,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國資國企改革服務、國有股權管理與運營的功能作用,致力成為省屬存量國有資產價值提升和變現的「加工廠」、 省屬國企混改的「推動者」、全省產融融合和區域聯動發展的「助力器」,將湖南省國資集團建設成具有行業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一流省級國有資本運營平臺。
陽望平在講話中指出,國資國企改革是國家經濟改革大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增強企業活力、市場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改組湖南國資公司為國有資本運營平臺,是深入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要舉措,是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發揮國企主力軍作用的必然選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陽望平強調,湖南國資公司更名為湖南省國資集團後,將承擔起經營管理國有資產、服務推進國企改革、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等更為艱巨的責任和使命。湖南省國資集團要把國有資本運營平臺的定位、功能、職責、目標、措施規劃好、落實好,穩步推進各項改革發展工作,真正做到「進」而有為,「退」而有序;要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不斷加強集團的能力建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對子公司的管控模式,突出主業主責,壯大國有資本。
湖南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等廳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以及湖南省國資集團黨委班子成員參加掛牌儀式。湖南省國資集團員工及15戶所屬企業代表共同見證掛牌。
責任編輯 | 談 馨
執行主編 | 白 鄴
主 編 | 謝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