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資管發行的23隻產品均未向中基協備案 三名責任人被警告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快看 | 和合資管發行的23隻產品均未向中基協備案,三名責任人被警告

  隨著多個地方證監局啟動2020年私募機構的現場抽查工作,多家私募機構收到罰單。其中,未辦理基金備案手續是被罰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圳市滙豐大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凱恩斯投資、江西世行大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均因此被罰。

  最新公開的信息顯示,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合資管公司)也出現此類違法違規行為。

  根據中國證監會山西監管局6月12日公開的信息,和合資管公司存在以下違法事實:2018年1月18日至6月30日,和合資管公司發行23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產品,募集資金共計27.13億元,涉及投資者1222名,均未依法依規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辦理備案手續。

  和合資管公司的行為違反了《私募基金辦法》第八條規定,構成了《私募基金辦法》第三十八條所述的行為。

  對和合資管公司發行私募資產管理計劃產品未辦理備案手續的違法違規行為,時任和合資管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袁錦瀅,時任和合資管公司總經理蔣毅堯,時任和合資管公司合規負責人郭寒冰,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依據《私募基金辦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山西監管局做出以下決定:1、責令和合資管公司改正違法行為,給予警告,並處以3萬元罰款;2、對袁錦瀅、蔣毅堯、郭寒冰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萬元罰款。

  根據天眼查信息,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為和合期貨有限公司的資管子公司,公司於2015年11月18日完成工商註冊登記,11月30日獲得中國期貨業協會頒發的公司設立並予以登記備案證明。和合期貨現擁有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席位,能夠代理國內所有上市的期貨品種,為客戶提供交易、結算、交割、諮詢、培訓等方面的服務。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快看|和合資管發行的23隻產品均未向中基協備案,三名責任人被警告
    其中,未辦理基金備案手續是被罰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圳市滙豐大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凱恩斯投資、江西世行大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均因此被罰。最新公開的信息顯示,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合資管公司)也出現此類違法違規行為。
  • 中基協推出四項私募基金備案便利措施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記者羅逸姝)《經濟參考報》4月16日刊發題為《中基協推出四項私募基金備案便利措施》的報導。文章稱,為了促進私募基金在疫情防控期間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推出四項私募基金備案便利措施,包括放寬備案時點,對私募股權及資產配置2019年報不做強制審計要求,精簡備案所需材料以及持續為抗「疫」、扶貧、紓困基金提供綠色通道等,以提高備案效率,發揮私募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流向中小微企業的作用。
  • 承諾收益、未披露重大事項,這些私募被中基協取消會員資格
    3月2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一連公布四份紀律處分決定書,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華領」)、阜興系下的上海意隆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意隆」)和上海西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西尚」)、山東創道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山東創道」)、廣州匯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匯騰」)均被取消會員資格,公司相關負責人被加入黑名單
  • 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發行資產管理計劃未履行備案程序案...
    袁錦瀅,男,1984年9月出生,時任和合資管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住址:山西省太原市勝利街。  蔣毅堯,男,1984年9月出生,時任和合資管公司總經理,住址:上海市普陀區。  郭寒冰,女,1971年4月出生,時任和合資管公司合規負責人,住址:上海市浦東區。
  • 11月備案1298隻私募資管產品 金額創年內單月新高!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12月23日,中基協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11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298隻,設立規模1210.04億元,創今年以來的單月新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今年前11個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0336隻,設立規模9072.4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9.15%和22.55%。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每年最後一兩個月,新增的產品規模往往都會較大,尤其是最後一個月,都會超過1000億元。以此來看,今年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備案的私募資管產品新增規模大有可能突破1萬億元。
  • 實控74個帳戶違法操縱10隻個股 旭誠資管被罰1.58億
    近日,證監會網站發布了對福建旭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誠資管」)及其相關人員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其堪稱是為數不多的典型違法案例。《證券日報》記者依據處罰判決書發現,旭誠資管實際控制的兩類帳戶(產品和個人帳戶)總數高達74個,違法操縱個股達10隻,被罰金額高達1.58億元,稱得上是違法金額較高的案例之一。此外,記者從中基協網站未能查到有關旭誠資管的登記和產品備案信息。
  • 二季度企業ABS排名來了:這三家規模均超千億元;一家信託公司意外...
    3家基金子公司和1家信託公司躋身前20日前,中基協披露了二季度企業資產證券化業務月均規模前20名數據,即當季各月末這20家管理人企業ABS業務規模的算術平均。據統計,二季度這20家管理人合計存續規模達12196.37億元。
  • 中基協出手,知名機構華信超越、永柏聯投徹底栽了!
    繼上次一次性公布38家私募機構被註銷後,中基協再次公布了20家「期限屆滿未提交專項法律意見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至此,十月份已有58家私募機構被註銷。中基協指出,已註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相關法律、自律規則和基金合同約定,妥善處置在管基金財產,依法保障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 7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備案產品共1173隻 規模達826.96億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實習記者 李海媛)9月3日,中基協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備案7月月報。數據顯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173隻,設立規模為826.96億元。
  • 私募大整頓利劍高懸 中基協一日註銷59家私募機構
    9月25日下午5時,中基協在官方公眾號一口氣發布了《關於註銷上海帝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33家不能持續符合管理人登記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公告》和《關於註銷第二十批公示期滿三個月且未主動聯繫協會的失聯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公告》兩則公告,對上述兩種類型、總計59家私募機構進行了註銷公告。
  • 中基協公布第三十五批22家疑似失聯私募機構名單,「中興系」私募上榜
    「失聯(異常)」私募機構滿三個月仍未辦理相關待辦任務並按要求提供籤章材料的,中基協將依據《關於優化失聯機構自律機制及公示第十一批失聯私募機構的公告》註銷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時隔幾個月之後,中基協今年第三次公布失聯私募名單。
  • 神秘私募兩年備案38家影視基金:投的都是大明星大製作 行為異常低調
    《金證券》記者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披露的信息發現,大部分影視私募基金都是「曇花一現」,管理人備案一兩隻後,便再無消息。但這麼多影視私募基金中也有一個例外——一家叫做北京天華君澤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天華資本」)的私募,竟然成為發行影視基金的大戶,2年備案了38隻產品。
  • 中基協會長正式「換帥」,洪磊「交棒」何豔春
    2014年10月轉戰中基協之後,洪磊的思路和打法和之前相似。面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私募市場,他帶領中基協頂著巨大的壓力不斷完善、優化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和市場化信用機制建設,2018年和2019年先後發布新版私募備案要求,建立私募基金管理人異常監測和註銷機制,還從信披、內控、投資等多個方面對私募行業展開監管。多措並舉之下,構築了行業自律管理的基石。
  • 中基協:託管人為基金行業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日益凸顯
    中基協:託管人為基金行業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日益凸顯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見習記者解旖媛 發布日期
  • 企業ABS存續規模突破2萬億 11月新增備案規模超2000億再創單月新高
    圖片來源:攝圖網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今日晚間,中基協披露的11月企業資產證券化備案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共備案確認164隻,新增備案規模合計2066.50億元,創單月備案規模新高
  • 中基協:註銷17家私募機構 錄入誠信檔案資料庫
    中基協:註銷17家私募機構 錄入誠信檔案資料庫 2020
  • 持牌私募30億巨雷背後:75隻基金,募資近86億,連續踩雷上市公司
    廠長翻看了各媒體的報導,在中基協網站等網站查了資料發現,故事還是用的那個資金池、挪用、承諾高收益的模板,但其中幾個細節,還是蠻有參考價值的。近30億資金未兌付據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檢察院的通報顯示,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匯能金控共發行75隻私募基金產品,總募資85.94億元,返還投資者人本金總計55.85億元,未兌付資金總計29.53億元,吸收1507名投資人的資金。
  • 中基協註銷50家私募管理人登記,多家機構背後閃現同一身影
    昨日(12月18日)晚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公布了關於註銷甘肅正煜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等50家期限屆滿未提交專項法律意見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公告。公告信息顯示,這50家私募存在異常經營情形,且未能在書面通知發出後的3個月內提交符合規定的專項法律意見書,中基協將註銷該50家機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並將上述情形錄入資本市場誠信檔案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