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極不尋常的一年,遼寧共青團為踐行新時代青年工作要求,把握青年脈搏,切實增強團內機關與廣大青年的密切聯繫,開展了「五走進」系列參觀踐學活動。一年來,團省委機關全體人員走進了企業、走進了部隊、走進了英模、走進了基層、走進了高校,從抗美援朝鴨綠江畔感受紅色基因的傳承到走進部隊感受踐行雷鋒精神的英模力量,從建設「離海最近的草原」領會彰武治沙精神的初心使命到高校師生間的調研交流感受高校團建團學的育人實效,從歷史的崢嶸歲月中感受英烈事跡談勵志感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從區塊鏈技術實踐應用和鑄就國防科技進步中感受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勵志向上勇擔時代責任。
組織機關幹部參觀了省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和東北大學東軟研究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優勢產品,聽取了創新中心關於區塊鏈應用成果的詳細介紹,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申德榮教授作了「區塊鏈技術與實踐應用」的專題輔導。通過此次活動,大家紛紛表示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努力提升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振興發展的能力。
組織機關幹部參觀部隊雷鋒文化陳列館,通過現場觀看和講解員的介紹,大家深入了解了雷鋒的成長過程和雷鋒精神的形成過程,切身感受到雷鋒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釘子」精神、赤膽忠誠的愛國主義精神、樂於助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勤儉創業的艱苦奮鬥精神,對雷鋒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組織機關幹部赴彰武治沙精神幹部學校參觀踐學,通過開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離海最近的草原」主題黨課教育、聆聽「遼寧好人、時代楷模」原北甸子村黨支部書記董福財感天動地治沙生涯的先進事跡、觀看《彰武治沙精神》紀錄片等活動,大家實地感受到了初心變恆心、大漠變綠洲的奇蹟,也被劉斌、董福財等老一輩黨員幹部帶領彰武人民治沙抗沙始終如一守初心、一如既往擔使命的強大精神力量所深深震撼。組織機關幹部參觀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在抗美援朝紀念碑前,開展了「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陳德忠」主題團課、重溫入團誓詞、向紀念碑敬獻花籃,以及遼寧省團員教育培訓基地(青少年教育培訓基地)授牌儀式等活動,進一步引導機關幹部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作出更大貢獻。
組織機關幹部赴省檔案館參觀「致敬最可愛的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檔案文獻展」,通過觀看檔案文獻、歷史圖片、視頻等資料,大家深深地被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頑強、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所激勵。組織機關幹部參觀和平區紅色影視教育基地,觀看電影《金剛川》,大家一致表示,要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切實做到篤行實幹、砥礪奮進,為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在瀋陽理工大學,機關幹部首先參加了校青馬書吧揭牌儀式,團省委書記張寶東和校紀委書記李芸為校優秀青馬學員代表贈送了《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並與學生們進行了親切交流,勉勵他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寄語精神,努力學習,增強本領,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隨後,機關幹部參觀了校兵器博物館和兵器廣場,觀看了校青年工作展示,並圍繞強化思想引領、推動科技創新、活躍校園文化、深化社會實踐及志願服務方面的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站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和進軍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遼寧共青團將自覺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基本遵循,緊緊圍繞聯繫服務青年,深入思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青年一代的歷史責任和共青團的職責使命,找準工作的有效結合點和關鍵著力點,團結帶領全省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為實施「十四五」規劃和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貢獻青春力量、彰顯奮鬥擔當。
通過參加團省委機關開展的系列踐學活動,使得我更加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紮根人民、奉獻國家,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強勁、持久的青春動力。
通過此次系列踐學活動,讓我對黨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英模無私奉獻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革命先烈視死如歸、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做到「知行合一」,為更好的服務青年,做好青年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從彰武戈壁的沙漠植綠到鴨綠江畔的青春之歌,從觀看《金剛川》重溫抗美援朝的崢嶸歲月到走進高校了解象牙塔內的團學工作,我們回顧歷史從抗美援朝到民族復興實地感受了英烈事跡和我黨取得的輝煌成就,我們面向未來從紅色記憶中汲取信仰力量,仰望崇高,砥礪前行,勇擔時代之責,讓青春真正綻放出絢麗之花。
參加團省委機關組織開展的「走進基層」「走進高校」「走進英模」等系列參觀和踐學活動,讓我感到很震撼、很熟悉、很鼓舞,震撼的是科技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熟悉的是我們有著共同的理想——為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鼓舞的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要更加增強自己的使命擔當,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