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來論】那邊「國民待遇」,這邊「黃安條款」

2021-02-22 華廣網

文/雁默

臺灣工程師、臺海時評家

大陸當局有意開放臺灣人在大陸的國民待遇,臺灣則進一步封鎖」中國人」在臺灣的」國民待遇」。這裡指的中國人,就是自認為是中國人的臺灣人。 

日前黃安回臺動手術,綠營酸民不爽了,批鬥黃安都住在大陸,卻回臺享受價格相對低廉,醫療品質相對好的健康保險。 

於是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有酸民提案,「全民健保,長年旅居國外者,退保期間過長者,不得成為納保對象」。超過五千網民連署通過後,」衛福部」回應將會研議此案。 

黃安不爽了,嗆「我是唯一被民進黨點名的人,乾脆叫黃安條款得了」,並喊冤「我人雖在大陸,但每個月的健保費還是照繳啊,這跟我住哪裡有關係嗎?」 

提案酸民的理由是:「健保本來應該是給予在臺灣生活、就業、工作的人們保障,若舉凡「擁有中華民國國籍」者都可以享用,實在有違公平正義,即使我們口口聲聲要保障人權,也不應該是所有人一體適用。」,「若能成功遏止」出國享福、回國濫用國家資源」者,一年應可省下1.4億元。」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針對此事提出修法,民進黨議員王世堅則反嗆黃安,「這條修法就是衝著黃安,過去國民黨縱容這些」黃安們」,他們吃臺灣,用臺灣,卻罵臺灣,糟蹋臺灣,這次修法是應當的」。 

嘖嘖,多麼義正詞嚴啊。 

我喔,實在不喜歡黃安,此公雖為統派,但實在笨得要死,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常常壞事,光是周子瑜事件,黃安就不知道幫臺獨加了多少分了。

然而,就事論事,既然黃安每個月都有繳保費,憑什麼因為長期居住於島外,就不能享有健保?我不太懂,你投保任何醫療險,會」限制住居」嗎? 

臺灣健保是跟」戶籍」綁在一起的,現行規定,只要有所謂「中華民國國籍」,每個月都繳納保費,就可享有健保。 

平心而論,有許多旅居海外的臺灣人(尤其是健保費用高昂的美國),常常是生病了想回臺醫療,才臨時繳保費,健康時就退保,這對每個月都得按時繳納保費的民眾而言,確實不公平。 

但重點是,黃安每個月都有繳保費啊,幹嘛針對他呢?

因為中國人嘛,在臺灣就是」人權失效」。 

這又不是今天才發生,老早就有這種問題了,現在才去修法,難怪被認為是「黃安條款」。酸民的提案內容動輒「出國享福」,「回國濫用」,民進黨民代動輒「吃臺灣,用臺灣,卻罵臺灣,糟蹋臺灣」,這樣的情緒性針對,還厚臉皮講人權,說其無恥還算太客氣了。 

此案立即有網路名嘴反駁,若修法,看似懲罰黃安們,實則懲罰自己。我就這麼反問了,最好你們酸民就不要到海外就業創業,屆時為臺灣拚稅收,每月繳保費卻被停掉健保福利,讓我看看甘之如飴的評論好不?

現在臺灣有超過五成的年輕人想去海外拚人生啊,不要說去大陸了,若是乖乖順從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跑去馬來西亞工作,把你健保幹掉你覺得合理嗎?更不用說長年在大陸工作,為臺灣拚外匯的製造業者了。 

所以呢?民粹懲罰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自己吧,是不是豬?而那個煞有其事還接受愚蠢提案的」衛福部」,以及想騙選票圖利的民代林俊憲,是不是連豬都不如?

關於此,臺大醫院副院長的建議我認為比較合理:

1. 按月繳納保費一年後,才能復保。

2. 一次繳清一年的保費,也要三個月後才能復保。 

如此可以有效降低「健康時退保,生病時才繳錢」的不公平現象。 

這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屬於」國發會」,成立至今已兩年半,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許多民粹得離譜的提案,淪為執政黨」去中」,」仇中」的另類工具。例如上次講的」鞭刑」,還有「調整時區」,「禁掛五星旗」等搞笑反民主的提案。 

提案內容的天馬行空,不僅止於」仇中」,還有諸如「高中國中小學上課時間改為朝九晚三」,讓家長崩潰反嗆小孩下課誰照顧?送去安親班誰付錢?以及反噬執政黨政策的「還我七天假」,搞得大家都很崩潰,所以早有民眾,甚至民進黨員都提議廢掉此單位。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的提案,目前為止有2392件未成案,成案的提議僅101件,提案內容有違反人權的,違」憲」的,亂七八糟,所以大部分提案換到的官方回應,通常也是官話敷衍,根本浪費人民納稅錢。 

我說黃安啊,也算一號人物,有幸能被民粹點名批鬥,拿臺灣人的利益換得幹掉你的爽度。但還是必須說,這麼low的民粹,你還用暴氣回擊,所以說你笨。最好的方式,就是公開表示樂觀其成啊,拍手叫好啊,把那些在海外的臺獨羅列出來接受民粹曝曬,要死大家一起死,這不是比較聰明嗎? 

唉~這世道啊

相關焦點

  • 提案修改「健保法」,引臺商擔憂
    民進黨「立委」擬提案修正「健保(醫保)法」,杜絕如藝人黃安等長期住在境外卻依然享有健保者,被島內稱為「黃安條款」。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日報道,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提案修改「全民健康保險法」,一年內在臺灣沒有住滿183天、無法提出收入證明及沒有繳稅紀錄者應改列為健保的「第七類」,以防止臺灣健保資源被濫用。
  • 【臺灣新聞】臺圖「去中華」化 恐無法參加奧運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海外網及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立法機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查「國民體育法」草案時
  • 學歷貶值薪資縮水 臺灣青年「登陸」求突圍
    對工作不滿意的年輕人選擇跳槽,可跳來跳去,薪資總難見起色。臺灣1111人力銀行調查還提到,剛畢業的大學生中雖有35%待業,但有近三成人已跳槽1次以上。而已找到工作的職場新人,目前平均也換過1.6份工作。在離職原因中,「不滿意薪資福利」、「低成就感」、「升遷機會小」位列前三。
  • 【谷阿莫】關於臺灣網路用語「懶叫比雞腿」
    那今天的主題就再來介紹一個,臺灣很常用的網路用語,我有時候也會在我的影片中提到,但好像滿多大陸網友聽不懂的臺詞,就是「懶叫比雞腿」首先你要先知道什麼叫「懶叫」,這是閩南語、潮汕話中,用來形容男生殖器的一種稱呼,覺得我講話太文言文了是嗎,簡單來說「懶叫」就是「陰莖」的意思。
  • 中國流行「翻白眼」,印度卻是「拋媚眼」 |觀察
    「翻白眼專業教程」3月13日上午,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接受媒體訪問。一名穿紅外套的女記者發問將近一分鐘,其實只是一句話的問題,即「對海外資產推出哪些監管機制」,她竟然擴展長至百字,語調抑揚頓挫,情感充沛,如同朗誦表演。
  • 短評│臺灣低薪「自己害的」
    這名畫家覺得心血被糟蹋,痛陳臺灣人凡事只要便宜就好,低薪現象可說是「自己害的」。 臺灣物美價廉,多年來GDP成長雖停滯,但以物價水準來衡量,消費者購買力在國際仍居前茅。民眾人在福中不知福,往往出國消費才嚇一跳。而臺灣人對CP值特敏感,對價格錙銖必較,但求俗擱大碗,政府對水電交通等費用也不敢輕易言漲。如此惡性循環,凡事「向下看齊」。
  • 【臺灣來論】當臺灣人說:「我們終於贏大陸了」
    文 /雁默臺灣工程師、臺海時評家鑑於最近臺灣西部空汙嚴重
  • 臺灣「車輪餅」
    臺灣街頭巷尾都吃得到的「紅豆餅」又叫「車輪餅」,是一般大眾喜愛的點心,才一個銅板的價錢,臺灣人極具想像力,創造出多種口味,豐富了車輪餅,
  • 探訪臺灣首家「性」主題餐廳
    前幾天賤客跟臺灣的朋友在網路上聊天,高雄今年新開了一家以「性」為主題餐廳
  • 【谷阿莫原創】關於臺灣常見用語「靠杯」
    既然講到靠杯,那今天就決定要來介紹「靠杯」這個詞了。首先你要知道,「靠杯」是閩南語、潮汕話,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哭爸」,那什麼是哭爸勒,就是為爸爸而哭嘛,通常在一些悲劇場合,像譬如你爸死了,你去參加他的葬禮時,你是不是就會哭,而且哭的很傷心,這就是哭爸,你死媽媽的是後就會哭母。
  • 近九成在陸臺灣民眾反對健保汙名化修法
    以下是聯合新聞網的報導原文:近九成在陸臺灣民眾反對健保汙名化修法2020-03-06 23:05 聯合報 / 特派記者林則宏/上海即時報導民進黨立委林俊憲擬提案修改全民健保法,增訂「黃安條款」,以大幅提高在海外工作與生活國人的健保費。
  • The new beginning-「最」還是「醉」或是「罪」
    老闆的意願是所有都要「最」,後面很久以後,我跟我的三個女人說過,我其實不喜歡「最」,我們也沒辦法做到所謂的「最」。例如一個掌門人找到的新合作夥伴,對方號稱首富,掌門人跟丁師姐聽說也跑了很久把這個首富談下來合作意向。首富給我們提出了幾樣條件,要去渡假、最豪華的安排,要去最有名Augusta打球,而且都非會員組團,最高規格。但什麼是「最」呢?
  • 又有大陸臺生欲入黨,你知道臺灣有幾個「共產黨」組織嗎?|獨家
    張立齊張立齊在《我從臺灣來,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一文中公開表示,自己從2014年到2016年都遞交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申請書,參加黨課培訓、進行思想匯報,他周圍很多認同中共的臺灣青年也都自覺貫徹落實黨的綱領、黨章
  • 專訪臺灣「老爹」,反獨鬥士許歷農 |獨家
    臺灣人尊稱九十九歲許歷農上將為「許老爹」。10月6日,臺北,應約去建國北路二段一幢大樓拜訪「老爹」。在軍人節前一天,即9月2日,這位前「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自撰公開信發布,以《九十九高齡老人的真心話》為題,表明他不再反共而開始促統的理由,「始終要跟著道理走」。
  • 一秒學會「臺灣辦公室常用英文」
    臺灣的辦公室也不少這些譯音的詞彙哦,但,有些小編還真的沒猜到呢!你呢?聽說臺灣有些有點奇妙的辦公室文化,比方說其中一個就是對於英文的「倚賴」程度,像是一進公司就要你取個英文名字、提供一個英文名字,大家叫來叫去也是用英文名字,很可能你跟這人共事一整年還不確定他中文名字叫啥這種狀況…再來就是一個講話都要中英夾雜的狀況,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是實際上你會發現「辦公室英語」根本就是一個特殊文化,
  • 全臺灣都在問的「臺灣黑熊真的站起來了嗎?」
    ,模樣彷彿是真人假扮‧‧‧相信大家一定都逛過動物園,動物毛茸茸的可愛模樣超級療癒~有趣的反應更是逗得民眾開懷大笑,近日有民眾在二二八連續假期造訪高雄壽山動物園,逛到臺灣國寶級動物「臺灣黑熊」區時,一隻原先坐著的熊熊突然「熊熊」站起來,站姿像極了人類,引來網友質疑真假,懷疑是工讀生裝扮的‍‍‧‧‧‍‍。
  • 【臺灣ㆍCRS】臺版肥咖條款來了 比美更嚴
    路透臺版「肥咖條款」來了,財政部今(16)日將發布「金融機構執行共同申報及盡職審查作業辦法」,非本國的稅務居民帳戶金融機構將進行清查,並將在2020年第一次與其它國家或地區,進行稅務用途金融帳戶資訊交換。受此影響,高資產人士、跨國企業、跨國職務多地領薪人士的薪資與資產配置等資訊,將進入全面揭露的時代。
  • 重啟「百年老店」國民黨?專訪臺灣前副領導人吳敦義 獨家
    在臺灣,國民黨黨魁選戰升溫,將由「三強鼎立」變為「五雄爭霸」。5月20日將舉行黨主席選舉投票,未來四個月將呈現國民黨內要角的權力起落。繼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吳敦義、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前國民黨立委韓國瑜宣布參選後,剛辭去國民黨首席副主席的詹啟賢,已在作是否參選的最後評估。換言之,國民黨主席選舉局面開撕,這「五大天王」共逐,包括一位現任黨主席、三位曾任或現任副主席。
  • 全球反避稅 臺版「肥咖條款」來了|聯合報臺商版1116曬新聞
    「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草案力拚立院本會期過關,未來農田水利會會長將改官派,不僅藍營、地方質疑「拔樁」,綠營前臺南縣長蘇煥智也痛斥違憲。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周針對臺灣投資「五缺」提出解方,但歐商認為政府太過樂觀,尤其在「能源安全與轉型」一項;歐洲商會執行長何飛逸說,臺灣想在二○二五年達到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兩成目標,還有許多前提,亟須簡化政府官僚程序,加速再生能源業者申請流程,同時加強投資綠電基礎設施,但這些到目前幾乎都還沒做到。
  • 不受震動條款影響 阿妹跨年嗨呼「跳起來」?
    臺北市政府日前才核可臺北小巨蛋防震63分貝的「阿妹條款」,如今天后張惠妹跨年夜確定獻聲「2016臺北最HIGH新年城」,可望當著市長柯文哲的面,率臺下至少40萬粉絲「跳起來」,雖然目前歌單仍未確定是否納入「三天三夜」,但憑「妹神」的超強號召力與渲染力,外界都好奇是否又將引發北市府周遭住宅與商家的「大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