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律師,我會接鮑毓明的案子

2020-12-23 我一個人的視角

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律師用盡渾身解數幫辯護人洗脫罪名的經典片段,動不動一箱子錢擺在面前,那時候真的也有個夢想當律師,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憑藉巧口如簧替自己人洗脫罪名,拿了錢,替人消了災,名利雙收。

普及一下,其實形成這種偏見,不僅是大眾對於律師這個行業不甚了解,還有很多香港影視作品的「鋪墊」,港臺電影裡的律師,基本都把一個為了錢,顛倒黑白的律師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也正是因為港臺影視的誤導,很容易給大家留下對律師的偏見。

其實我們普通大眾對律師的真實生活情況又不甚了解,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律師。

所以當我們提到律師,都覺得他們是港劇這樣的形象,「吃了原告吃被告」等等,為了錢黑了良心。

其實在真實的法庭中,是與這種港風影視作品相去甚遠的。

且不說辯護理由,僅僅在法庭上站起來走動,煽動和擾亂庭審秩序,法官直接會用庭審指揮權,讓該律師歇息幾天。

而我們看的影視劇裡,那些律師說的振振有詞時,不但在法庭閒庭信步而且有意無意去挑釁對方律師,從而得以激怒對方。

舉個例子,世紀大盜張子強,為了續命,為了洗脫罪名,聘請57名律師為其辯護,結果呢?仍然判處死刑!!!!

不是說在現實中律師就「沒用」。

而是說律師只能守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把不是他的罪,從指控中摘除出去。不能因為大家覺得一個人是「壞人」,就把他沒做過的事情強加在其身上。

因為這不符合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

舉個例子似乎更容易理解。

就像有一天因為肚子餓,你偷了一個女孩的錢包。

女孩帶著凌亂的衣服報警,指控你盜竊,還猥褻了她。

大家都覺得你是壞人,不允許律師們為你辯護。

可是他們忘記了,你只應該承擔盜竊的責任,而不應該承擔猥褻的責任。

因為你根本沒有做過這件事!

不能因為大眾覺得你是壞人,就讓你承擔不屬於你的責任。

因為如果這種風氣發展下去,是否別人覺得你是「壞人」,就可以把所有罪都強加你頭上?

這就不是法律了,如果單憑一張嘴甚至幾百張罪說你有罪,就可以導致你百口莫辯。這不是法治社會了,而成了人治。

因為律師維護的是合法權益,所以對於剛才這個例子,律師要做的就是對猥褻部分,進行辯護,表示犯罪嫌疑人並未進行猥褻。

對於確實是犯罪嫌疑人做的罪行,比如這個例子中的盜竊,如果證據確鑿,律師反而一般都會主動建議嫌疑人認罪認罰。

當然,如果證據不足,那律師也就有權力辯解說可能犯罪的不是這個人,律師會守護他辯護人的合法權益,即便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壞人。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所有人覺得一個人有罪,就不去幫他辯護了,畢竟,證據不足的冤案,一旦判決,就會被關進監獄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果是冤假錯案,對當事人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嚴重後果。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這誰頂得住?

其實律師並沒有通天之能,更不能顛倒黑白。

這個案子其實除了被情緒化大眾無限放大之外,真的沒啥區別。

中興高管鮑毓明只是嫌疑人,具體啥情況誰TM的知道?

反正網上說話基本也不用負任何責任,情緒化大眾被廉價的道德感驅使著,一個個倆眼瞪著說啥的都有,別說一個個說的都跟真的似的。

反倒是我,第一沒看過卷宗,第二也沒有見證事情的經過。

即便我是個律師,也和吃瓜群眾並無二致。

說多了都是瞎猜。

首先,就目前我們掌握的事實和證據來說,我們不能排除一切合理懷疑地證明鮑毓明犯有強姦罪行,當然你可以說這種可能性很大。

但是即使可能性很大,我們也不能據此就判定他必然有罪。

「有罪推定」是一種有害的思想,因為它反應了一種單方面強調懲罰犯罪,而忽視保障人權的傾向。

很多刑事案件的嫌疑人都不比鮑更高尚,「搶劫罪」「故意殺人罪」這樣的幾個短語就可以總結無數殘忍、暴虐、沒有人性的惡行,但這些嫌疑人無一例外都是有律師辯護的。

說到最後還是一個道理:律師沒辦法顛倒黑白。律師只能摘除不屬於嫌疑人的罪行,讓他受到的判決合理與公正。

說得更高尚一點,律師的存在是維護法治和正義的。有律師,判決才能更加公平公正。

所以你以為刑辯律師們在「顛倒黑白」,其實律師只是在拉回嫌疑人合法的部分。該是他的罪,仍然會由其承擔。

我覺得如果我擔任鮑毓明的辯護律師,並不是一件恥辱的事情,更不應該譴責,正是控辯雙方來回拉扯,還原事情的真相,法官才能合理定案。

這才是合理與正義的法治。

至於那些香港影視作品裡的律師們,看看就好。

相關焦點

  • 王振華案:陳有西律師為什麼會接這樣的案子?
    人們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除了大家認為判決罪行太輕之外,我們更多的要關注王振華案的辯護律師陳有西,明明知道王振華案不是簡單的案件,因為他不僅涉及到被告一方上市公司董事長背景,更多的是關注未成年兒童的犯罪方向,而且涉及到的是甚至可能是介紹賣淫,也可能是強姦等罪行,但是為什麼陳有西律師最終決定接下這個案子?到底是為了律師費1200萬,還是為了博得一個名聲?
  • 哪些案子不能接:一堂律師必看的執業風險防範課
    但是,在這裡筆者卻希望執業律師從執業初期就要養成不要什麼案子都接的習慣,更不能因為自己剛出道,沒有案源,經濟不濟,生活困難就什麼案子都接,有些案子接不得就千萬不能接。執業律師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要保護自己就要先從拒絕接受案件開始。哪些案件不能接呢?第一,當事人太自以為是的案子不能接。
  • 律師判斷一個案子能不能接主要看這四個方面!
    相信律師在接案子之前都會先分析案情,那麼如何判斷一個案子能不能接,我們就以刑事案件為例,來從四個方面來講講。第一步,根據了解到案件及證據情況,這個案件有沒有一定的辯護空間。有空間,律師才能發揮作用;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程序又沒有問題的案件,請律師也未必有什麼用。例如,在一個人涉嫌把毒品裝進保險套吞下肚子裡去,進行人體運毒,這種案件一般就沒有什麼空間,一般就是判十五年有期徒刑。
  • 關於律師接案——法官交流篇
    筆者:如果原審是您信任的法官,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嗎?W法官:多少會有一種如果是這個法官的話,「不應該有大問題吧」的感覺。對於代理律師寫的東西也一樣,「如果是這位律師的話,案件應該基本靠譜」。這是我個人的真實想法。筆者: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律師有名或者跟您關係好嗎?
  • 鮑毓明案當事人通話錄音曝光:我等你到畢業,你不要再無理取鬧
    01懸念最近,最引人關注的案子,必然是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案了這個案子引人關注的元素真的是太多了,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及公安部已經聯合派員赴山東就該案的偵查工作進行督導。從目前的形勢看,雖然輿情一邊倒地站在了被害人這邊,不僅不計其數的網友關注,而且各路明星大咖也紛紛聲援,但從已經被媒體報導的證據上看,鮑毓明是否能夠被入罪,尚有不小的懸念。
  • 鮑毓明與南風窗隔空論戰,知名律師:韓...
    7日,知名律師於卉梅在網絡上發布視頻點評認為,即便鮑毓明新公布的聊天記錄證明韓某母親、韓某同意結婚,鮑毓明仍不能免除刑責。鮑毓明發文質疑南風窗文章早在8月中旬,一則顯示由微信用戶「鮑律師BaoLaw」所發布的朋友圈截圖廣泛傳播,有媒體記者證實為鮑毓明所發。
  • 被驅逐出境,吊銷律師執業證,鮑毓明為何能「從輕發落」?
    當初南風窗爆出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多年」的消息後,未知真相的網友們除了憤怒還是憤怒。一邊是對受害者的同情,一邊是對鮑毓明行為的憤怒。鮑毓明作為犯罪嫌疑人,曾被採取強制措施,據《南風窗》報導,韓某某曾幾次報案。
  • 如何看待鮑毓明發文「面對萬夫所指一忍再忍,將開發布會回應」?
    此案在沉寂了幾個月之後,鮑毓明單方爆出猛料,說小女孩星星存在兩個身份信息,存在信息造假情況。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到了8月中旬才說,意欲何為?鮑毓明一方似乎委屈得很,工作已丟,遭網友唾棄,律師身份兼職事情也慘遭律協通告。可謂是達到了人生之低谷。其實這件案子的意義已經超出了本身。這算不上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 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案,如果在美國被定罪會怎麼判?
    2013年,鮑毓明曾發表過《從「嫖宿幼女」看未成年人保護的差距》一文,文章中大量援引美國對性侵幼女的司法認定和判例,指出「嫖宿幼女」罪不利於對女童進行保護,應當廢除;而且,觀察鮑毓明的履歷,他曾在紐約和加州生活過十年之久,還自稱具有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雖然《財經》報導稱,該身份曾被某知名」打假鬥士」質疑過,並援引業內人士發言:「一般律師不太會標榜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
  • 鮑毓明再回應性侵養女:並非所有的受害者,都會大聲吶喊
    來自財新關於此事的報導而鮑毓明則一直將案件,往戀愛關係上引。他說:「她自己也說愛我願意這樣陪我一輩子。」我相信,一大部分人可能脫口而出:會!但你再想想。如果報警,在這樣一個男權社會,受害者不會被原諒,你成為不潔的象徵,父母臉上無光,旁人津津樂道。
  • 律政先鋒|律師郭振:只有「小律師」,沒有「小案子」
    「不是為了歷練我,是父親太忙了沒空照顧,有時候,只能把我一起帶著去開庭。」那時候的郭振對法律並不了解,只會簡單地區分「好人」與「壞人」,而父親出現在法庭,大多是為被告人做辯護,他曾幼稚地認為,父親做律師就是幫壞人說話,以後絕不想和父親一樣做一名律師。
  • 鮑毓明的雙重國籍,也可能成為雙重製裁
    這種變化,因為此次事件也被網友證實,有網友登錄查詢美國公民基礎信息網站,發現鮑毓明的登記國籍為美國,常住地址與鮑毓明國內主頁上也完全一致。也就是說,鮑毓明已經入籍美國。眾所周知,中國是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入籍美國,必然意味著要放棄中國國籍。然而,鮑毓明卻仍然是國內的專職律師,這本身就是一種值得注意的信號。
  • 王振華好歹被判了5年,鮑毓明呢?
    7位數的律師,就能這麼不要臉嗎?這就有了鮑毓明那句:根據法律、根據證據來公正處理,我真是一點也不擔心的。身為知名律師,鮑毓明比王振華更加狡猾,他早就不用擔心自己弄錯「猥褻和強姦的區別」這種「入門級錯誤」
  • 現實版羅生門:從鮑毓明案的反轉結果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9月17日,官方發布通告,經幾個月實地走訪調查,本案的真實情況為:韓某某系1997年生人,和鮑毓明發生關係時已年滿18歲,她所披露的情況均不屬實,鮑毓明不構成性侵幼女罪。但是,由於鮑毓明違反了中國律師行業規定,他將被吊銷律師執照,且被驅逐出境。最令人吃驚的是,通告內容顯示:韓某某在與鮑毓明戀愛的同時,還與多名男子交往!
  • 鮑毓明涉「雙重國籍」,面臨雙重製裁!
    然而,鮑毓明卻仍然是國內的專職律師,這本身就是一種值得注意的信號。按照規定,專職律師是不能從事兼職的,北京市律協正在對此進行調查。比違規兼職更嚴重的問題是,鮑毓明實際上是以美籍的身份在扮演中國律師,這更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按照《律師法》的規定,只有中國公民才能在中國當職業律師,這是司法主權獨立的重要標誌。按照國內法律規定,對於那些輕微違法的外國人,可以直接驅逐出境。
  • 鮑毓明自曝裸照控訴:李星星照片首次流出,其母涉嫌買賣女兒婚姻
    也是在這篇畫皮文中,讓無數關切這起案子的網友第一次目睹李星星的真容,網傳李星星於2015、2016年年滿14歲,個子瘦小、體重只有70斤。而鮑毓明大概意思這樣描述的:下圖攝於2016年,你瞅瞅這是一個14歲瘦小的孩子嗎?其指骨粗細、法令紋與店員的身高差顯然與成人無異。
  • 鮑毓明,喊冤!《信筏故事》告訴我們:惡魔在笑
    如果惡魔一直對我笑,那「我」一定會上當。因為,「我」太善良。近期,鮑毓明這一陌生的名字,刺入大眾的視野。西南政法商學院法治企業研究院研究員、中興通訊獨立非執行董事、上市公司傑瑞股份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紐約長島商學院講師天大工學學位、天大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美國橋港大學計算機碩士、中國律師資格、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供認各大集團公司、企業高管、名譽加身、高校講師等等,可以說是一個標準精英人士
  • 劇情一再反轉,鮑毓明案比美國辛普森殺妻案還要戲劇性100倍!
    在鮑毓明性侵案中,雙方的社會地位同樣如此懸殊。鮑毓明身兼數職,是傑瑞集團副總裁、中興通訊獨立非執行董事、西南政法大學商學院研究員。他還有中國律師資格與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師資格。並且他曾經對強姦幼女在法律上的頗有研究。
  • 鮑毓明曝聊天記錄:先收「養女」 再把她變成妻子
    7日,知名律師於卉梅在網絡上發布視頻點評認為,即便鮑毓明新公布的聊天記錄證明韓某母親、韓某同意結婚,鮑毓明仍不能免除刑責。鮑毓明發文質疑南風窗文章早在8月中旬,一則顯示由微信用戶「鮑律師BaoLaw」所發布的朋友圈截圖廣泛傳播,有媒體記者證實為鮑毓明所發。
  • 羅冠軍公開不予立案通知書,鮑毓明案反轉,韓婷婷和母親設局失敗,美國人鮑毓明被驅逐出境了
    「我們分手時沒有處理好,導致其在網上發布了關於我的一些不實信息,現梁穎對此已經澄清,我們的感情糾紛已經完全解決。我們放棄所有刑事控告,民事名譽侵權訴訟正常進行。因為此事佔用了公眾輿論資源,再次表示歉意!」羅冠軍稱,因梁穎後續(打賞全部退回之後即時)會註銷微博,其代理律師也一直盡力與他的法律顧問積極溝通妥善解決此事,「因為我也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對此感同身受,希望大家不要網暴梁穎及其代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