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說考研,而科學的稱謂裡,研究生既包含了碩士研究生,也包含了博士研究生。民間一般說的考研更傾向於指代報考碩士研究生。
許多大學生及其父母為了更光輝的前程或緩解就業壓力,想要考研;已經畢業工作後想要自我提升的人士想要考研;部分在崗人士為了崗位級別提升也需要考研。
那麼碩士研究生究竟是如何培養的呢?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需要做些什麼,它和本科的學習方式是不是有很大不同?為什麼會有學生難以畢業?看完以下介紹,各位讀者將獲得答案。
01一名合格的碩士研究生
根據高校規定及國家的相關政策,一名合格的碩士研究生需要具備以下三個能力(培養目標):
獲得學科內紮實而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具有學科內的科研能力和專業內的真實從業能力(獲得職業資格證);熟練掌握一門外語,並達到熟練閱讀專業書刊和撰寫論文的程度。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需要堅實的理論知識學習,也需要較強的動手能力。同時科學的交流是無國界的,對外語能力的要求比較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考研英語普遍很難。畢竟科研學習的道路上,查閱外文專業文章不可能逐個單詞去查字典,也不可能請外語專業的同學幫忙寫論文,參加國際學術講座也不好帶翻譯,自身具備過硬的英語能力才是硬道理。
02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
想必很多同學和家長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這是由所屬學院與導師共同討論並指導,由研究生根據自身特點,個人與專業相契合為目的,三方共同完成的一份計劃書。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培養目標、學習年限、研究方向、課程設置、學位論文等。
這是為每個研究生量身打造的專屬培養計劃,人手一份,各不相同。各位同學,有沒有被重視的感覺?這一份培養計劃書一旦由學院和導師確定,便會按照計劃內容對該研究生進行培養。
由此可見,對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和良好的自我認識多麼重要,否則很難完成一份合理且合格的計劃書。一些被迫考研的同學(家長要求或逃避就業),剛進學校報到就會感覺困難重重,非己之愛,一切困難都會變成煩躁和焦慮。所以我一再重申,考研與否一定要自己決定,你命由你不由他人!
03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法
研究生的培養一般是「導師責任制」或「導師+研究生指導小組」的模式,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程與科研並行的方式。參與科研及協助導師完成項目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也是碩士培養與本科生培養最大的不同。
本科生通過上課學習,參加學科考試達到標準即可獲得學分,修滿學分最終完成論文和答辯就可以畢業,並獲得學位。而碩士研究的課程學習佔比相對較少,更多的是參與專業內的科學研究,實踐調研,學術交流等,最終需要獲得滿足一定質量要求的研究調研成果,形成論文,完成答辯方可畢業。本科側重於學習理論,碩士研究生更側重於實踐研究。
網絡上一直有討論「研究生是否需要幫助導師做項目」的話題,甚至有在校研究生回答「學生沒有義務幫助導師做項目」。能給出這樣答案的研究生可能還沒有弄清楚什麼是研究生吧。
04碩士研究生是科學發展的新鮮力量
研究生導師申請的項目是真實存在的科學研究項目。越是等級高的大學及專業,越是享有威望的導師申請進行的科研項目能量越大,級別越高。而這些研究都是貼合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並與本專業學科息息相關的全新領域。
既然是全新的研究領域就不會有現成的答案,研究成果都是導師帶領學生一起探索,逐步獲得。項目等級越高,科研責任越重,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就會越多。研究生參與到項目中來,能夠獲得獨立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完成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的——獲得科研能力或從業能力。
學生本身對學科並沒有熱情,對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不了解也不認同,不具備潛心探索並解決研究途中難題的能力,這就是有些研究生難畢業的原因之一。
現在碩士研究生在大幅度擴招,也有高等院校在不斷清退,這是值得人深思的想像。各位想要報考研究生的同學,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研究生這條路。千萬不要費盡心力考上了,又難以畢業。但是真的一旦確定心意,那就為自己的未來全力以赴吧!
關於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考試、就業的相關問題,歡迎關注並私信,我會一一為您解答!
關於考研的其他內容,請移步閱讀:
考研信息要「去偽存真」,大學生們,這些考研「偽命題」你都看過
今日龍門陣:如何看待#碩士研究生大幅擴招#和高校清退研究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