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逃避就業壓力去考研,最終都說畢業難,原因很客觀

2020-12-16 8點半站臺

大家都在說考研,而科學的稱謂裡,研究生既包含了碩士研究生,也包含了博士研究生。民間一般說的考研更傾向於指代報考碩士研究生。

許多大學生及其父母為了更光輝的前程或緩解就業壓力,想要考研;已經畢業工作後想要自我提升的人士想要考研;部分在崗人士為了崗位級別提升也需要考研。

那麼碩士研究生究竟是如何培養的呢?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需要做些什麼,它和本科的學習方式是不是有很大不同?為什麼會有學生難以畢業?看完以下介紹,各位讀者將獲得答案。

01一名合格的碩士研究生

根據高校規定及國家的相關政策,一名合格的碩士研究生需要具備以下三個能力(培養目標):

獲得學科內紮實而系統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具有學科內的科研能力和專業內的真實從業能力(獲得職業資格證);熟練掌握一門外語,並達到熟練閱讀專業書刊和撰寫論文的程度。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需要堅實的理論知識學習,也需要較強的動手能力。同時科學的交流是無國界的,對外語能力的要求比較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考研英語普遍很難。畢竟科研學習的道路上,查閱外文專業文章不可能逐個單詞去查字典,也不可能請外語專業的同學幫忙寫論文,參加國際學術講座也不好帶翻譯,自身具備過硬的英語能力才是硬道理。

02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

想必很多同學和家長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詞——「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這是由所屬學院與導師共同討論並指導,由研究生根據自身特點,個人與專業相契合為目的,三方共同完成的一份計劃書。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培養目標、學習年限、研究方向、課程設置、學位論文等。

這是為每個研究生量身打造的專屬培養計劃,人手一份,各不相同。各位同學,有沒有被重視的感覺?這一份培養計劃書一旦由學院和導師確定,便會按照計劃內容對該研究生進行培養。

由此可見,對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和良好的自我認識多麼重要,否則很難完成一份合理且合格的計劃書。一些被迫考研的同學(家長要求或逃避就業),剛進學校報到就會感覺困難重重,非己之愛,一切困難都會變成煩躁和焦慮。所以我一再重申,考研與否一定要自己決定,你命由你不由他人!

03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方法

研究生的培養一般是「導師責任制」或「導師+研究生指導小組」的模式,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程與科研並行的方式參與科研及協助導師完成項目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這也是碩士培養與本科生培養最大的不同。

本科生通過上課學習,參加學科考試達到標準即可獲得學分,修滿學分最終完成論文和答辯就可以畢業,並獲得學位。而碩士研究的課程學習佔比相對較少,更多的是參與專業內的科學研究,實踐調研,學術交流等,最終需要獲得滿足一定質量要求的研究調研成果,形成論文,完成答辯方可畢業。本科側重於學習理論,碩士研究生更側重於實踐研究。

網絡上一直有討論「研究生是否需要幫助導師做項目」的話題,甚至有在校研究生回答「學生沒有義務幫助導師做項目」。能給出這樣答案的研究生可能還沒有弄清楚什麼是研究生吧。

04碩士研究生是科學發展的新鮮力量

研究生導師申請的項目是真實存在的科學研究項目。越是等級高的大學及專業,越是享有威望的導師申請進行的科研項目能量越大,級別越高。而這些研究都是貼合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並與本專業學科息息相關的全新領域。

既然是全新的研究領域就不會有現成的答案,研究成果都是導師帶領學生一起探索,逐步獲得。項目等級越高,科研責任越重,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就會越多。研究生參與到項目中來,能夠獲得獨立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完成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的——獲得科研能力或從業能力。

學生本身對學科並沒有熱情,對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不了解也不認同,不具備潛心探索並解決研究途中難題的能力,這就是有些研究生難畢業的原因之一。

現在碩士研究生在大幅度擴招,也有高等院校在不斷清退,這是值得人深思的想像。各位想要報考研究生的同學,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研究生這條路。千萬不要費盡心力考上了,又難以畢業。但是真的一旦確定心意,那就為自己的未來全力以赴吧!

關於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考試、就業的相關問題,歡迎關注並私信,我會一一為您解答!

關於考研的其他內容,請移步閱讀:

考研信息要「去偽存真」,大學生們,這些考研「偽命題」你都看過

今日龍門陣:如何看待#碩士研究生大幅擴招#和高校清退研究生的現象?

相關焦點

  • 為何考研人數激增?「逃避就業式考研」很難上岸,備考者要想清楚
    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通過考研改變自己命運,在將來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也很好。但是對於備考者來說,一定要理性對待考研這件事情。不能因為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成功的概率很低。高校畢業生熱衷於考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大學生考研的這些原因,個個很真實,你是為什麼選擇考研的呢
    文/海燕教育說(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考研是自己選擇的最願意去走的道路,不管前面會遇到什麼,考研的決心一旦作出就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現在的本科學歷是越來越多,很多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就會直接表示要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本科生的就業也成了一個問題。很多學生為了可以讓自己在就業的時候增加一些優勢,選擇考研,考研的人數是在逐年增長,考研的競爭力也是越來越大。
  • 大學生考研的7個原因,非常真實,你是因為哪個考研的呢?
    如今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生越來越多,本科學歷在不斷縮水。很多企事業單位招聘的時候,會直接註明研究生學歷,或者研究生學歷優先。本科生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還是有些難度的。為了讓自己在就業市場上掌握主動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考研隊伍在逐年增加,每一年都是「最難考研」。
  • 考研人數不斷上升,為何卻很少有人願意讀博呢?過來人含淚說實情
    考研人數不斷上升,為何卻很少有人願意讀博呢?過來人含淚說實情隨著大學生就業難的情況出現,很多學生都把目光轉向了考研,覺得高學歷能讓他們更好的改變現狀,可是為什麼很多學生讀了研卻不再讀博呢?讀博不是會讓學生更加具有競爭力嗎?
  • 2021考研筆試在即,為何去自習室的學生更少了?這幾個原因是關鍵
    如果說今年考研實際報名的人數確實和預測人數一樣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考研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了。那麼為什麼考研的難度那麼大,還有那麼多人報考呢?原因一:就業壓力大現在社會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了,很多大學生都會面臨畢業就是失業的尷尬處境,並且一些本科的畢業生還很容易「高不成低不就」,那麼這個時候選擇考研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了。
  • 為何很多大學生,大一沒打算考研,到了大三大四卻又拼命備研?
    他家庭條件很一般,為了儘早幫助家庭擺脫經濟困境,他剛上大一時以「本科畢業找工作」為奮鬥方向,完全沒有考研的打算,就想著早點掙錢補貼家用。然而到了大三,他發現形勢不對,身邊同學有不少都在為研究生考試做著準備,他雖然有些不情願,但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考研隊伍中去。今年考研,他感覺良好,自認為進入複試問題不大,所以這段時間他在全力準備考研複試。
  • 「老師大二就教過考研面試的應對方法,我在複試結束時才意識到」
    供求關係無需多言,大家應該都知道。在廣義供求關係理論下,求職就業、戀愛婚姻、人際關係和偏見喜好等都可以用供求關係來解釋,即特定的需求需要對應的供給來滿足。舉個例子:企業若想要拓展自媒體營銷渠道,就會產生尋求自媒體推廣人才的需求。如果恰好有帶貨達人李佳琦求職,企業的求才需求就被滿足,求職就業行為就完成了。
  • 2021年大學生就業形勢,附就業綠牌專業
    受到疫情影響,很多應屆畢業生都覺得工作比較難找,那麼2021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嗎?本期小編就為大家帶來2021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基本預測,供各位同學參考一下。
  • 在考研這件事上,985畢業生「考不過」雙非畢業生,原因為何?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考研,通過考研的方式更換自己的本科專業,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原因二:逃避就業還有一部分考生是因為不想要太早的就業,為了逃避就業所以選擇了考研,這種現象也是當下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的。
  • 985畢業生在考研考試中,考不過二本畢業的大學生?保研是其一
    所以,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學生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通過提高自己的學歷來增加自己就業選擇的機會。近幾年,隨著大學生就業難出現了考研大軍,我們現在也稱之為「考研熱」,足以證明現在考研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在這些考研大軍裡有來自普通大學的本科生也有來自985重點高校的大學生,全部都是抱著考研順利上岸,能爭取到更多的就業機會的想法。可是,在考研大軍最終順利上岸的數據來看,這些來自985重點高校的學生卻沒有普通大學的2本學生順利上岸的機率大。
  • 大學生考研期間,為什麼本校考研更容易上岸?這幾點原因很重要
    學歷問題成為了當今就業大學生的首要問題。如果學歷不夠高,達不到公司的招聘標準,即使你再優秀也是不具備進入公司的資格的。就業壓力的持續增大,導致很多學生不得不知識到自己學歷的問題,本科學歷變得越來越常見。
  • 2021年考研「白熱化」競爭!考研為何這麼「熱」?
    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與其說是「考研熱」,不如說是「就業難」!那我們如何綜合的看待「考研熱」呢?一、就業難導致考研熱就業難是催生考研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為不斷的「擴招」,讓本科生的學歷貶值、就業競爭力持續上增。
  • 疫情下的畢業生:「慢就業」現象凸顯 優秀學生仍搶手
    「就業壓力的確挺大的,如果家裡不能幫忙,想找一份合適的工作的確是太難了,我們班絕大多數同學至今還未就業。」某高校人力資源專業應屆畢業生高薇(化名)說。「我們班有40名同學,其中有7、8人選擇了考研,其他人現在差不多都已經有工作了。」郭佳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就業的確面臨壓力。所以我們班同學在微信群裡達成一個基本共識,就是先找一份工作幹著,等形勢穩定了,自己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再找機會選擇更好的工作崗位。」郭佳認為,應屆大學畢業生剛剛步入社會,一切都要從零做起。
  • 大學生到底要不要考研?考研都有哪些好處?看過這3點再決定不遲
    9月24日至9月27日是2021考研預報名時間,每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都非常多,但是真正到了考場才會發現,缺考的人數也不少,有些人是因為對專業的熱愛而選擇考研,有些人則是為了隨大流,那麼大學生究竟要不要考研呢?學姐作為過來人建議,有條件的最好選擇考研,原因有以下3點:
  • 就業形勢不好考研避壓力 成都某高校1個班6成人考研
    畢業生的想法  想拿高工資  大部分畢業生對薪水的要求都在5000元左右甚至更高,有人說「沒有5000元工資,還不如繼續讀書。」  逃避就業壓力  有些人認為家庭再支持讀研,經濟上應該沒問題,「3年後,我們的思想更成熟,起點也比現在高,找工作的難題就留在3年後吧。」
  • 是堅持還是放棄,「考研熱」背後的糾結
    張杰說,除了提升自己,追求高學歷以外,自己也是在逃避眼前的就業壓力。因為現在還沒有清楚自己具體的目標,只是先向前走著。一次備考就像再經歷了一場人生距離考研還有一天時間,很多人已經開始懈怠,劉琦依然還在早出晚歸忙碌著。但劉琦說:「其實我早就想放棄了。」
  • 90%考研的人,都是找不到工作的廢物!
    這是陳彼得的第139篇原創上次發了一篇關於考研內卷的文章,引起了不少朋友的討論。隨後就有很多大學生粉絲在微信上問我,關於考研與工作應該如何做選擇,今天彼得就來說說我的看法。說正事之前,先講點題外話吧,哈哈哈哈哈。
  • 考研、就業、出國、考公務員?大學生如何選擇與準備!
    全學校你看有幾個能去騰訊的?不要拿個例來跟現實的大趨勢做對抗,你沒看國家現在都在研究生擴招嗎?!小剛啊,做人不能心懷僥倖,還是要踏踏實實地努力學習。」剛子悻悻離開,還是心存疑惑。不過,剛子好歹加到了澤哥的微信,跟他說了一通輔導員說的話。
  • 3個原因了解,為什麼有377萬人考研,有些專業不用考研發展也很好
    近年來大學生考研越來越火,2021年考研人數在377萬人,其中不僅是應屆畢業生在考研,很多往屆生也加入了考研隊伍中,為什麼這麼多人選擇考研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就業壓力。  隨著大學不斷擴招,大學畢業生在逐年增加,大學生的含金量也越來越低,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也是面臨著就業及失業的尷尬,想要找到一份滿意工作的難度也很大,所以就有很多人想通過提高學歷來增加自己的就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