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形勢不好考研避壓力 成都某高校1個班6成人考研

2021-01-08 四川在線

  高校老師提醒畢業生勿盲目考研,降低預期先工作

  ■天府早報記者譚中微

  12月24日,是考研大軍一決高下的時刻。與以往相比,今年的考研人數陡增,成都市首次出現的考點不夠用的情況。那麼,這些考生為什麼選擇考研?他們對未來有什麼期待?天府早報記者就這個問題採訪了多名準備考研的同學。一位老師提醒畢業生降低對工作的預期,讀研的機會成本一樣很高,一定要慎重考慮。

  畢業生的想法

  想拿高工資

  大部分畢業生對薪水的要求都在5000元左右甚至更高,有人說「沒有5000元工資,還不如繼續讀書。」

  逃避就業壓力

  有些人認為家庭再支持讀研,經濟上應該沒問題,「3年後,我們的思想更成熟,起點也比現在高,找工作的難題就留在3年後吧。」

  老師的看法

  有些人很盲目

  「大部分同學由於沒有工作經驗,並不知道社會需要什麼,自己缺什麼。三年後很多人一樣迷茫,到時候怎麼辦?」

  讀研成本也高

  「3年時間,同工作的人比,少掙二三十萬都是其次,3年的工作經驗說不定比研究生身份更管用。」

  考研應慎重

  「對於非技術類的專業,建議大學畢業後先工作個半年一年,認識一下這個社會,會更有目標一些。」

  對手變多,全班約六成人要考研

  上午11點,在空無一人的寢室裡,孫濱還在床上睡覺,門外的吵鬧聲將他驚醒,「他們都去自習了,昨天看書看得太晚,太累了。」孫濱是成都某高校大四學生,新聞專業,雖然幾年來學習成績一直不算拔尖,但豐富的課外實踐讓他也成為了本專業的知名人物,「我是臨時決定考研的。」

  孫濱來自山東,從小愛運動的他選擇了新聞作為自己的本科專業,眼看進入大四,考研還是工作成為擺在孫濱面前的首要問題,「之前一直沒想過要考研,打工的過程中覺得還是應該提升一下自己。」孫濱表示,他所在的班級約有60%的同學明確要考研,「也不知道今年為什麼這麼多人要考研,去年一個班最多就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想考研。」這麼多的競爭對手,讓孫濱覺得自己考取的可能性大大減少,「之前決定考研,就是覺得我們專業前兩年的收分並不高……」

  孫濱遇到的現象不是特例,天府早報記者隨機採訪了多個學校的大四畢業生,大家紛紛表示今年選擇考研的比例比以往高,「你知道山東曲阜師範嗎?」成都體育學院的黃瑜表示,這所全校考研的高校目前已經成為激勵班級刻苦考研的榜樣,「希望我們班也能有像曲阜師範一樣考出高分吧。」

  奔波之苦,考點在自貢得提前過去

  李冰傑是孫濱的同學,兩周前他大病了一場,「我的考點居然在自貢!」為了完成考點確認的工作,李冰傑那天起了個大早,坐火車前往自貢,人生地不熟的他直到中午才找到了自己的考點,「折騰慘了!浪費了我一天的複習時間。」一天的勞累外加自貢偏辣的食物,讓李冰傑明顯感到水土不服,「第二天起來頭暈目眩的,只有去醫院了,又浪費了一天的複習時間……」

  由於今年的考研學生有著爆發式的增長,成都的考點明顯不夠用,很多考點都臨時增加考場,「聽說由於準備不足,一高校增加5000個位置;民族大學以往就本部一個考場,今年把周邊的很多可以利用的場地都用起來了。」孫濱表示,他的考場就在民族大學,因為增加了很多校外的考場,常去那裡的他也是找了很久。「已經不是考點了,是個考區了。」

  雖然費了些力氣,但孫濱的考點好歹還在成都市區,李冰傑很是羨慕同學的好運氣,「估計到時候我會提前幾天過去吧,大不了食宿多花點錢。」看得出來水土不服的遭遇讓李冰傑心有餘悸,「考前出現狀況總比考試時上吐下瀉好吧!」

  考生增多原因分析

  1 就業形勢不好,考研避壓力

  為什麼今年考研大軍爆發式增長?在採訪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將原因歸結於就業形勢不好。孫濱表示,全班60多人,基本確定了工作的僅僅兩三人。

  孫濱介紹,他所在的學校校園招聘並不多,「而且大部分的薪水3000元左右,交了房租,還怎麼生活啊?」在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大部分畢業生對薪水的要求在5000元左右甚至更高,「沒有5000元工資,還不如繼續讀書。」孫濱表示,現在同學們的家庭條件都不錯,「再支持讀研,大部分家庭都沒問題吧。3年後,我們的思想更成熟,起點也更高,找工作的難題就留在3年後吧。」

  2 不滿現在工作,往屆生「回爐重造」

  李敏這幾個月是成都體育學院的常客,兩年前畢業的他如今隨時出現在圖書館,「我前年畢業後自己創業了,做視頻類的產品。」

  為什麼選擇再次「戰鬥」在考研的路上呢?李敏表示,雖然自己這兩年能養活自己,但和之前期望有很大出入,」因此,在創業的艱辛中,李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覺得還是適合去當老師,這次選擇報考體育教育。」李敏表示,他很多大學同學都有著和他類似的想法,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最便捷的改變現狀的方式就是考研。

  3 聯考統考合併,人數自然增多

  邵波畢業10年了,在成都簇橋的某小學當老師,「相對來說我的時間比較多,老早就想去考個在職研究生了。」邵波認為,在職研究生對他來說是最經濟的選擇,「之前很多專業的在職研究生都是聯考,題相對比較簡單,但今年的聯考取消了,和統考合併,參考人數自然增多,同時考試難度也增加了。」

  雖然沒有聯考,但邵波並不認為如今的統考會降低他考上的機會。邵波認為,在職的考生和全日制的考生重疊的程度本來就很小,想考全日制的不會選擇在職,以往想考在職的也不會因為取消聯考就去考全日制,「所以你的對手並沒變。」

  ■老師觀點

  不建議一窩蜂都去考研

  「我們學校考研的比例一直比較高。」吳老師是成都某二本院校的老師,在上課的同時也是畢業班的班主任,「可能像『211』那種名校的考研比例會低一點吧,我們的學生選擇考研大部分是為了一個更高的起點。」

  不過吳老師表示,歷來她都不建議學生們在畢業時對考研追捧。

  「首先,大部分學生考研是盲目的。」吳老師表示,雖然能提高起點,但大部分同學由於沒有工作的經驗,並不知道社會需要什麼,自己缺什麼,「僅僅是為了一個好學校畢業生的身份,有時候會得不償失。三年後很多人一樣迷茫,到時候怎麼辦?」

  其次,吳老師認為,讀研的機會成本一樣很高,「3年時間,同工作的人比,少掙二三十萬都是其次,3年的工作經驗說不定比研究生身份更管用!」

  「當然,我也不是說考研不好。」吳老師最後表示,對於考研,應該更慎重一點,「對於非技術類的專業,我非常贊成大學畢業後先工作個半年一年,認識一下這個社會,會更有目標一些!」

  對於畢業生而言,吳老師建議降低一些對工作的預期,「我的工資也就四五千元,畢業生對於薪酬預期大部分超過了5000元,我覺得有些不切實際。」

相關焦點

  • 文科考研「冷門」專業榜單出爐!考古學排第一,考研後仍不好就業
    文|小玉說教育 現如今考研的市場一片火熱,隊伍強壯到,很多高校都在自覺「清理門戶」,不適合成為研究生培養對象的,各大高校都在實行儘早的分流或退出的模式。所以考研不僅上岸難,畢業更難。
  • 21考研教育學該如何擇校就業
    一、學碩偏理論型,目的是培養教育學方向的研究性人才,就如同教育學的定義,他們的未來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學制三年,一般入學選導師,一個導師帶1-2個學生,研二論文開題,研三論文答辯,不硬性規定實習。
  • 為何考研人數激增?「逃避就業式考研」很難上岸,備考者要想清楚
    文/石老師聊教育高校畢業生大致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直接就業,第二是考研,還有一種是考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現如今選擇考研的高校畢業生人數眾多,而且每年都在上漲。為何這些高校畢業生這麼熱衷於考研呢?1.強烈的名校情結考研大軍中有很多人之所以報名考研,是因為他們內心有著強烈的名校情結。這些考生的本科學校並不好,當時就讀於這樣的本科,其實有點不甘心。
  • 2021年考研人數突破400萬!那些爭相考研的人,究竟為何考研?
    狂熱考研潮讓不少在備戰考研和已考研上岸的學生陷入迷茫考研棄考率居高不下,部分地區的高校甚至已超過10%現有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始,考研人數就屢創新高,考研熱潮的流行正是高校畢業生選擇考研之路的主要推手。
  • 考研到底有多難?全國100所高校考研難度排行榜,想考研儘早準備
    近幾年,隨著就業競爭壓力的增長,「考研熱」又再度成為輿論焦點。從數據來看,考研大軍的規模不斷壯大,考研難度每年也在增加,但大家的報考熱情並沒有消退。有人考研是早就做好的人生計劃,而有的人考研則是迫於就業壓力,臨時起意,無論哪種,我們都要了解考研到底有多難?
  • 2021考研湖南高校招生情況調查
    21歲的小馮是湖南考研大軍中的一員,去年她的表姐「裸辭」來到長沙考研,專業成績剛好超過了國家線,受益於湖南高校擴招的形勢,她成功讀上了研究生。小馮說,因為有表姐的經驗在,他的信心還是挺足。作為全國首個確定研究生擴招比例的省份,2020年湖南已增加5%研究生招生計劃,並將專升本錄取比例擴大1倍以上。
  • 告別公費時代考研熱未降溫 高校招生使出渾身解數
    昨日上午,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承辦的201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現場諮詢會(武漢站)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包括「東道主」華中科大、武大在內的全國70餘所高校現場擺攤吆喝。記者發現,雖然明年起研究生取消公費,但由於就業壓力加大,加上各高校優化招考政策,考研學子的熱情不減,現場人氣爆棚。
  • 考研輔導生意火爆,讓很多自學考生感到壓力,3點分析讓人醒悟
    雖然全國考研報名人數還沒有統計出來,在多種因素下,2021考研人數不會比去年340萬低,很多考研機構在這樣嚴峻形勢下,依舊可以承諾:包過班,這給眾多自學考生帶來很大壓力。此外,很多考研機構已經將目標轉移為2022考研的考生及家長。近幾年,社會上興起眾多考研輔導機構,學費從幾千元的網絡視頻課到幾十萬元的包過班不等。
  • 高校取消「研究生住宿」條件?考研成本再次增高,考生壓力山大!
    2021年的考研將在2020年12月26號開始考初試,在此預祝是各位考生都能考出一個讓自己心滿意足的成績,考上自己的理想中的目標院校,今年研究生報考人數受到一些特殊的影響導致今年的考研人數達到了一個新的巔峰。
  • 文科考研「冷門」專業榜單出爐!第一名是考古學,考研後就業很難
    隨著考研熱度越來高,激烈程度基本達到了高考一般,有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感覺,都想成功上岸成為研究生。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導致即便有很多冷門專業,還是有很多考生報考,都希望能帶上研究生的帽子。很少有文科院校會設置這個專業,一般只有名校才會有這個專業,比如:北大、中國人民大學這些高校。並且這個領域知道得比較少,考生報考也比較少,主要原因是此專業就業面非常窄,以後就業是問題。
  • 這6類專業,不考研基本沒前途!需警惕!
    以下是學姐整理的不考研相對難有出路的6類專業,快來對照看看有你的專業嗎? 1.醫學類 醫學類專業,尤其是臨床醫學,如果不考研就等於未來的路直接被限制了。 醫院現在招人的要求基本上都是碩士學歷及其以上,尤其是三甲醫院,學歷要求更高。
  • 2021年377萬考研學子面對的難題
    2021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帷幕在萬眾矚目中已經拉開,近日官方也正式公布了今年報名參加考研的數據,全國報考人數為377萬,比之前網傳的422萬少了45萬。儘管考生們獲知這一消息時內心的壓力可能有所減低,但仍然未能放鬆,畢竟比去年參考人數多了36萬,淨增10.6%。
  • 大學生逃避就業壓力去考研,最終都說畢業難,原因很客觀
    大家都在說考研,而科學的稱謂裡,研究生既包含了碩士研究生,也包含了博士研究生。民間一般說的考研更傾向於指代報考碩士研究生。許多大學生及其父母為了更光輝的前程或緩解就業壓力,想要考研;已經畢業工作後想要自我提升的人士想要考研;部分在崗人士為了崗位級別提升也需要考研。
  • 駐青高校考研生進入最後衝刺 高校擴招背後競爭壓力不減
    原標題:駐青高校考研生進入最後衝刺 高校擴招背後競爭壓力不減   2021年考研的鈴聲即將敲響,考生瞄準
  • 2021年大學生就業形勢,附就業綠牌專業
    202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人數達到874萬人,2021屆大學畢業生預計將達到909萬人。由於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可抗力地將畢業生就業難度推向頂峰,據調查2020年應屆畢業生入職率位未達到20%,也意味著2021年將會有更多的2020年應屆畢業生加入到找工作的隊伍當中。屆時,2021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將會更加艱難。
  • 2020年考研呈現激烈化競爭形勢,報名人數激增。上岸難度加大
    今年的考研形勢就目前來看是非常嚴峻的,比起往年來院校的報考人數增加了很多,而院校的錄取人數計劃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就考研數據統計來看,今年的報考人數增幅最為明顯,尤其是東南地區高校報名人數增幅最大,這也主要是受疫情的影響,另外也是由於就業壓力的推向使得考研人數增加。
  • 2019考研數據公布,近年來多個省市考研人數翻番!
    近幾年,在考生個人對自身發展要求提高、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納入統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數擴大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全國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呈現了逐年上升的態勢。2018年12月23日,又一年的考研大戰開始,這一年的考研人數,再一次變成了「歷史新高」。
  • 雙一流高校不再提供「研究生宿舍」?考研成本增加,研究生壓力大
    文/凌說「報考2021年研究生人數達到了341萬,同比去年增長了40多萬,這個數字是比較龐大的,雖然各大高校招收研究生人數都有所上漲,但是上百人強佔一個名額壓力還是很大的。」2021年考研筆試時間為2020年12月26日-27日,距離今天僅剩18天的時間,在這裡預祝廣大考生都能有一個好成績,考上理想的學校。
  • 考研能報幾個學校?怎麼選擇報考學校及專業?
    據公開數據報導,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同比2020年增加35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依然比較嚴峻複雜。為此國家教育部等部門陸續出臺了支持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創業,動員鼓勵畢業生投身基層、參軍入伍,擴大科研助理崗位招募和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規模等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的政策措施。作為提高就業能力、延緩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考研是不少大學畢業生的選擇。考研之前,有幾個問題需要弄清楚。
  • 考研多數都是二本生,但複試結果卻差強人意,聽聽張雪峰的說法
    學歷是一塊「敲門磚」,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對於普通本科生來說,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只有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讓自己在就業當中,減少一些競爭力,在眾多應聘者當中脫穎而出。二本生沒有保研資格通常保研資格只有985、211名校大學生才會有,能夠分別到普通高校的保研名額非常少,因此二本生想要成為研究生,就只能通過考研這一條路成為一名研究生。這也就是為什麼考研道路上,二本生居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