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觀》唯一官方訂閱號
普及國學知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擁有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熱潮。在蓬勃發展的濟南西城,濟南市大金小學依託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傳統文化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
大金小學始建於解放初期,原為段店鎮中心小學,後更名為濟南市大金小學,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良辦學傳統的省級規範化學校。歷經66年發展,大金小學始終注重學校的全面發展和特色發展,在文化氛圍與育人理念上具有獨樹一幟的辦學優勢,大金小學成為濟南西部新城一張靚麗的教育名片。在過去的十幾年間,大金小學響應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號召,緊隨槐蔭區教育大潮,貫徹「金色品質,點亮未來」的辦學理念,堅持國學教育與德育目標、教學目標、習慣養成的一脈相承,用經典教育育金色品質。
潤物細無聲——誦讀經典,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要想讓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感興趣,最主要的就是讓他們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誦讀就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大金小學陳猛校長表示,在學校裡,每周二、周四的早讀是學生誦讀經典的固定時間,學校為各個年級的學生選擇不同的誦讀篇目,以便學生更加有效學習、領悟。讓學生多讀,熟讀成誦,在此過程中,逐漸被傳統文化所薰陶。除了固定誦讀外,學校還開設了每周一節的傳統文化課。在誦讀和課程的相互結合下,讓學生將那些文字、文化內化為行動,在潛移默化中,用經典規範自己的行為。
大金小學教導處楊同貴主任表示,為調動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積極性,學校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了小型而多樣的活動。每班每周安排一節誦讀課,各班利用這節課開展多種形式的小型誦讀活動:比一比,查一查。提倡同級部之間、低中高年級之間進行聯誼,加強班級之間交流,提高學生誦讀積極性,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使誦讀活動得以深入實施,取得一定的實效。學校還精心組織了「中華經典班級誦讀展示會」,「誦讀小小擂臺賽」、「經典誦讀書法繪畫比賽」、「經典誦讀特色作業展覽」、「我誦讀我快樂」學生問卷調查等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掀起誦讀熱潮。
一草一木暗香浮動,一字一畫德育無聲。只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才能將其內化為求知做人的基本態度和基本品質。因此,大金小學也十分注重對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搭配經典語句的校園路燈、國藝文化長廊上的孔子雕像、「字如其人、立品為先」的文化牆,大金小學注重每個環節的傳統文化融入,正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陶冶學生情操。
學校四(1)班主任滕莉莉老師說:通過誦讀經典,學生開始喜歡傳統文化,性格得到完善。懂得了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品格得到提升。並且對經典的背誦,對傳統文化小故事的了解,也讓學生在說話與寫作的時候得以運用。
九尺高臺起於累土——引進「六藝講堂」,開展特色社團活動
單純誦讀,對於小學生來說較為枯燥,寓教於樂的活動才是進行經典誦讀的最佳途徑。為了提高學生的誦讀興趣,大金小學採取了一系列的輔助手段。作為全省首家「國藝教育示範校」,大金小學積極推廣「國學國藝進校園」活動,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通過課內課外組織豐富的活動、競賽激發師生誦讀興趣和參與經典的熱情。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六藝」對於人生的成長教育至關重要,為此學校引進了「六藝」講堂,並挑選品學兼優的特長生,以點帶面,興趣激勵,全面鋪開。在大金小學,『禮、樂、射、御、書、數』,除了『御』以外,其餘『五藝』均已滲透在學校教育當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中華民族深邃的文化經典,學校將經典誦讀與特色社團相結合,開展各式各樣的國藝活動,讓藝術與經典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當前,學校開設了古琴和射藝兩個社團,為部分對中華民族深邃的文化經典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搭建了一個施展的平臺。
古琴歷來為文人階層重視,被尊為「國樂之父」、「聖人之器」。大金小學利用興趣小組的形式,請專門的校外輔導員來給學生上課,教學生彈琴。在優雅的琴聲裡,吟誦千年經典,學生陶醉其中,充實了經典內容的同時,滲透藝術的教育。學校曾代表槐蔭區參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論壇和在北京舉行的由教育部組織的傳統文化優秀節目展演,學生展演的《誦詩讀經學堂樂》,通過古琴的悠悠彈奏和獨具特色的吟誦引領大家去追尋先賢的足跡,重溫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震撼全場,最終獲得全國一等獎的優異成績。學校五(3)班的胡宗濤同學已經參加了多次全國節目展演,他高興地說:「通過經典誦讀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經典文化、知識,隨隊演出,開闊了視野。現在在課堂上我特別自信,喜歡表現自己了!」而通過射藝課堂的開設,也讓學生學習到古代射藝中的禮節,感受到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
另外,大金小學還設立了經典誦讀社團。學校馮程程老師表示社團的成員主要是由「班級經典誦讀比賽」中表現優異的同學組成,為讓學生平時有更多的時間接受經典教育,社團經常以節目展演的方式代表學校參加各級比賽,並連續三屆獲得山東省經典誦讀一等獎,還代表槐蔭區參加了在東阿舉行的經典交流論壇。經典特色活動的促進,讓學生陶冶了情操,開闊了視野。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加強師資培訓,尋求合作共贏
大金小學不僅重視學生在傳統文化方面的教育,同時也關注教師在經典文化上的灌輸與培訓。大金小學開設有針對教師的道德講堂,學校一些骨幹教師會外出進行經典教育的學習,回校後再對其他老師進行相關培訓。教導處楊同貴主任,就曾遠赴北京、廣西、臺灣等地,進行教育教學交流,為學校帶來更新的傳統文化教育理念。2015年4月楊主任被市教育局以國學種子教師的身份選派到臺灣和臺灣同仁共同研究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教學,並站在了臺灣的講臺上,用生動的課堂教學浸潤臺灣小朋友的內心,共同感受經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學校也提倡老師多讀一些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多了,對於傳統文化也就有了更高層次的認知,對於學生的指導也就更有底蘊,師資力量也成為大金小學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大優勢。
除了經典誦讀、開設傳統文化課堂、舉辦各種校園活動外,同時也積極和社會一些推動經典文化教育的組織或個人進行合作,藉助外力,夯實學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比如與學校所在街道辦事處合作,在孔子誕辰那天,舉辦千人誦讀活動,通過各個部門協力合作,將學校傳統文化活動做得更加實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傳統文化教育任重而道遠
十幾年來,大金小學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與讚揚。但這對於傳統文化傳承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未來學校要走的路還很長。傳統優秀文化的學習絕不僅僅是一朝一夕的事,絕不僅僅是學校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
周琨副校長也表示,相對於經典進校園,經典進社區也同樣不容忽視。在社區營造經典文化學習氛圍,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幫助。考慮到家庭的影響,大金小學也推行了「親子誦讀」,力求在家長的配合下,加深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加大與學生家長之家的交流,爭取更多家長對於傳統文化家庭教育的配合,也將是大金小學未來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
當前,經典誦讀與足球、板球、電腦機器人一起,成為大金小學的品牌特色。讓每個學生在經典誦讀、國藝、足球、板球等多項校園特色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大金小學始終如一的辦學理念。在傳統文化教育掀起熱潮的當下,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六年的學習,都擁有誦讀經典的能力,讓每個從大金小學走出去的孩子都能擁有獨特的經典文化氣息,這是大金小學美好的願景。
1.如果您喜歡微信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
2.如果您喜歡文化大觀,請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wenhuadaguan2014」關注或掃描上方二維碼進行關注;
3.《文化大觀》平臺所發布信息僅出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除本刊原創文稿以外所發表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平臺證實,請讀者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