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換牙期,平時白白嫩嫩的小朋友們就集體顏值下線!
剛換的大門牙又大又突出,新長的牙齒沒有原來的白不說,還有裂縫不整齊,人設都要崩壞了!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為什麼呢麼影響顏值?還能不能恢復了?」爸媽們給急得不行。
憋急!隨著乳牙陸續脫落,恆牙逐漸萌出,寶寶嘴裡發生變化也是正常現象,導致的不美觀那都是暫時的!
換牙時遇上的問題總是千變萬化,小編整理了幾個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常見問題,讓大家能夠了解寶寶換牙期間會發生的一些異常情況,提前做好防治工作。
為什麼每個寶寶都會經歷換牙?
從一出生,頜骨內就藏了兩幅牙齒。
當我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頜骨窄小,容納不下恆牙,因此先長了同樣「小小」的乳牙,幫助寶寶進食較軟的食物。
隨著年齡漸大、頜骨發育,以及進食的食物也越來越繁複,牙冠短小硬度不夠的乳牙開始勝任不了咀嚼的工作,這個時候就會自覺空位,讓能更好咀嚼工作的恆牙上位。
寶寶開始換牙的年齡一般在6歲左右。換牙分兩個過程:
乳牙脫落:乳牙慢慢鬆動直到脫落。(共20顆)
恆牙萌出:隨著乳牙一個個地脫落,恆牙便跟著一個個地萌出。(共28顆)
全口乳牙替換的過程大約歷時6年,也就是寶寶長到12歲左右時整個換牙過程才宣告結束。
寶寶換牙的順序一般是遵循「左右對稱,先下後上」的原則:
6-8歲時開始長中切牙(六齡齒),第一磨牙也慢慢長出;
8-9歲時開始長出側切牙;10-12歲雙尖牙開始長出,首先會長第一雙尖牙,即在側牙旁邊;
11-12歲的時候,上下排的尖牙已經逐漸長出;
12-13歲的開始長第二磨牙;第三磨牙(智齒),要因人而異。
當然這是在正常的情況下,換牙期也有個體差異,前後幾個月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如果在4歲前就有牙掉下來(過早),或者已經過了7歲而還沒有一顆牙齒脫落(過晚),就應當找醫生做個相關檢查看恆牙是否埋伏在牙床裡面或存在發育上的問題。
換牙期會出現哪些牙齒問題?
新換的門牙中間有縫
引起門牙間隙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中切牙已經萌出,而側切牙尚未萌出,導致出現間隙。
這是替牙過程中暫時現象,應屬正常。隨著側切牙、尖牙的萌出,間隙會逐漸減小直到消失。
但有些寶寶會出現多生牙的存在,影響兩個中切牙間隙的閉合。這種情況需要通過X線片確診後及時拔除多生牙。
或者也有上唇系帶會影響了中切牙間隙的閉合,這種情況需要適時進行唇系帶手術,為間隙閉合提供條件。
這兩種情況都需要醫生診辯。
當孩子剛換出的門牙中間有縫兒,無需特別擔心,定期觀察即可,如果隨著旁邊恆牙的萌出,間隙並沒有減小的趨勢,這時才需要到醫院就診。
新換的門牙是鋸齒狀的
牙齒的發育是由幾個部分融合成的,我們稱之為發育葉。發育葉之間融合的地方短,尖端長,牙齒就會呈現鋸齒狀。
隨著牙齒發揮咀嚼功能,牙齒慢慢被磨耗,尖端的地方就被磨平了,牙齒的咬合端就變齊了,不再呈現鋸齒狀了。
所以這是正常現象,寶寶們都一樣需要經歷。
新換的牙齒比較黃
牙冠的最表層是乳色半透明的牙釉質,而牙釉質下方是淡黃色的牙本質。
正常情況下,牙齒的顏色是一種白裡透黃的顏色,牙釉質鈣化越好,透明度越高,牙本質的淡黃色透出來就越多一些。
恆牙比乳牙鈣化程度要高,恆牙的牙釉質會比乳牙的牙釉質透明度高,因此恆牙的顏色就比乳牙偏黃,但透明感更強,乳牙顏色更白,但透明感要差一些。
新換的恆牙比乳牙黃是正常現象,這並不影響美觀,在鄰近乳牙的白色承託下會顯得更黃,待所有乳牙被替換後,可能就不會覺得恆牙很黃了。
新換的門牙特別大
因為乳牙是給小寶寶用的,而恆牙要伴隨我們一生。
恆牙萌出之後,大小是終生不變的,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長大,如果硬說有什麼變化的話,也只是在天長日久的使用中有一些磨耗。
可是兒童的頜骨是會生長發育的,牙弓的寬度和長度都會增大,頜骨生長發育的幅度是很大的,因此就需要比乳牙大一點的恆牙來適配。
等寶寶頜骨生長發育完成之後就不會覺得門牙看起來太大了。
乳牙脫落後遲遲不長恆牙
需要去醫院檢查嗎?需要。
乳牙的脫落大部分情況是因為恆牙準備萌出了,導致乳牙牙根被吸收而脫落。但一些原因可能會引起恆牙遲萌:
乳牙過早脫落後,孩子習慣用牙齦咀嚼,局部的牙齦增生角化變得堅硬肥厚導致恆牙萌出困難。
這種情況時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可以通過局部牙齦切開,去除異常阻力,為恆牙萌出創造條件。
可能存在恆牙的先天缺失。
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藉助X線片來判斷,如果確定先天缺失,正畸醫生會根據周圍牙齒的排列情況選擇合適時機、恰當方法進行治療。
存在多生牙或牙瘤,阻礙了恆牙萌出的通路,致恆牙不能正常萌出。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手術治療,去除阻力,使牙齒可以正常萌出。
恆牙本身發育異常,如倒置或冠根呈一定角度都可造成恆牙遲萌甚至不萌。
恆牙已萌出,乳牙未脫落
發育正常的恆牙如果無法拱掉乳牙,就會歪著鑽出牙槽、黏膜與乳牙相靠生長於口腔中,出現「雙排牙」現象,醫學上稱為「乳牙滯留」。
雙排牙形成的主要原因包含如下:
營養好,牙胚發育早,往往恆牙長了出來乳牙還沒掉。
牙齒未得足夠鍛鍊,不利於乳牙牙根生長發育及自然吸收、脫落。
食物過於精細,頜骨咀嚼刺激不夠,不能擠掉乳牙,只有在乳牙舌側長出。
恆牙胚發育錯位,乳牙根不能隨著恆牙的生長吸收仍很牢固,根本沒有要脫落的跡象,沒有正常脫落的乳牙佔據了恆牙的位置而形成雙排牙。
乳牙病變。由於乳牙齲壞嚴重造成乳牙根吸收障礙等情況造成乳牙不能及時脫落。
已經萌出的恆牙由於位置不夠、異位萌出或是咬唇、咬舌、吹口哨、咬鉛筆等不良的習慣導致恆牙與恆牙之間的前後錯位排列形成雙排牙的現象。
遇到乳牙滯留形成的「雙排牙」,應儘快拔除滯留乳牙,為恆牙的發育騰出空間讓出位置。
如果已出現牙齒不排列不齊,在恆牙換完後即可進行口腔正畸治療,一般矯正的最佳年齡段在12~14歲。
寶寶換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更需要做一個定期的口腔檢查,以便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