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竟然得了哮喘!近年來,哮喘的患兒逐年增加,很多人認為是感冒,也都沒在意。因此,很多人甚至包括患者自己,對哮喘病存在很多認知誤區,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踩雷,那麼具體有哪些呢?
誤區一:哮喘都會「喘」,不喘就不是哮喘
不少家長以為,哮喘是時刻都喘,不喘就不是哮喘。其實哮喘只在急性發作時才會喘,緩解期和正常人一樣。另外,還有一些特殊哮喘類型,比如咳嗽變異性哮喘,僅僅表現為長期的乾咳,並不會喘。
誤區二:得了哮喘就不可能好了
就現下的醫療條件,哮喘確實是無法根治,但並不是無藥可治,哮喘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不能擅自停藥,以免造成不必要傷害。因此,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用藥,80%患者能達到臨床控制,能進行日常生活。
誤區三:哮喘不發作就不需要用藥
大錯特錯,哮喘患者一定要通過長期用藥來預防,因為誘發哮喘發作的誘因無法避免,如果只在發作的時候用藥來擴張支氣管,就會導致哮喘屢治屢犯,屢犯屢治,很容易導致肺功能受損,影響治療效果。
誤區四:偶爾咳嗽或氣喘,一點也不嚴重
哮喘的孩子如果不經過規範治療,這種慢性炎症會導致氣道結構破壞,造成永久性肺功能損害。沒有被控制的哮喘,無論症狀輕還是重,當哮喘急性發作的時候造成死亡的風險是一樣的,因此,偶爾的哮喘也要提高警惕,及時治療。
誤區五:運動會引起哮喘,少運動才對
戶外運動可促進肺功能發育,增加肺活量,增強呼吸道的防禦能力。不運動才會導致體質變弱,病情加重,甚至運動性哮喘患兒通過預先用藥可有效預防哮喘發作。但是,在運動前要進行適當熱身,這樣能使呼吸道對環境中的溫度、溼度逐步適應,降低哮喘發作機率。哮喘患兒可參加的運動,包括遊泳、慢跑、快走、遊泳等,但不要參加太劇烈的運動、競技比賽。
誤區六:長期吸入激素會有副作用
有些人在一聽到「激素」兩個字的時候就很自然地認為會產生副作用,其實,在醫學界中,吸入性的糖皮質激素是被認為治療哮喘的非常安全的方式,患者可以放心的長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