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比較特別的日本詞彙——「妹力」。
中文裡我們常用「魅力」來形容一個人的某些吸引人的特質,而在日本,還有個比「魅力」更具讚美意義的詞彙「妹力」,這個詞在日文裡寫作「妹の力」,「妹」並非特指親人中的妹妹,而是泛指所有女性。「妹力」更多的指向女子身上所蘊含的魅力與力量。
而「妹力」這個詞彙的由來,跟日本人內心深處的女性崇拜有關,且在很多方面都有體現。日本祭祀神的一般都是女性身份的巫女,她們是跟神交流的使者;二戰時期日本士兵出徵之前多會貼身攜帶母親、姐妹或者妻子等女性親人的頭髮以保平安;治癒系的女僕咖啡店,都是日本「女性崇拜」的一種體現。
日本「女性崇拜」
從日本歷史來看,「男性主宰」其實是表象,不過是對「女性主宰」內質的一種回應。從性別文化學的角度來看,女性才是日本文化的支配者和主導者。
日本神道傳統形成初期,以天照大神為尊。天照大神(太陽神)在很多文化中都是男神,日本民族卻將其視為女神,這種女神崇拜決定了日本民族的命運。與女神崇拜最先結合的是巫女傳統,它來自薩滿教,也來自稻作文化,這種傳統在社會關係上促成了一種原始集體主義。
隨後,聖德太子攝政進行改革,引入中國唐朝的官僚體制,推崇大乘佛法。男權開始進入日本,「大化改新」。隨後的飛鳥、白鳳、奈良時期,日本共出了八代六位女天皇,她們是日本命運的決定者。
平安時期,女權雖然失落,但女性崇拜依舊。執著於母愛的民族容易培養起小團體意識,日本各地小集團興起。此外,女性在精神文化方面表現出了更強的影響力,巫女傳統延伸成為「物哀」精神,並滲透到每個日本人心中。
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武士開始決定日本的命運,雖然武士道精神的內核是來自於巫女傳統的「物哀」,但武士是男性身份,武士道所強調的禪宗悟性衍生出了新的「物哀」理念,永恆不在於延續,而在於把握瞬間,這種精神極具個人主義色彩,不過當時武士權利還是不夠鞏固。
室町時代後期,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開創的江戶時代,日本重建了統一與和平,辦法是將女性的神性和人性分離,由男性來捍衛女神。天皇代表太陽女神被供奉起來,政權交給了將軍,構建出了一種完全排斥女性的行政體系。
今天的日本,是一個標準的男權國家,但在精神上卻是一個十分女性化的國度。「敏感、善變、喜好精緻、崇尚行動甚於崇尚思辨」,這些常常用於形容女性的表述,通常也可以形容日本人。
古代「女性崇拜(妹力)」的體現,巫女
1925年(大正十四年),日本民俗學創始人柳田國男在《婦人公論》中的一篇文章「妹の力」使「妹力」一詞初步進入了眾人的視野,引發相關思考。而日本人早期對於自然和神靈的崇拜,連帶產生了日本最為古老的職業—巫女。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巫女是邪馬臺國的女王卑彌呼。據《魏志·倭人傳》記載:
為了保持神秘靈力,卑彌呼永遠隱藏於深宮之中,從不顯露真身。
卑彌呼死後,立男性為王,結果眾人不服,邪馬臺國大亂,死者過千。
於是不得不另立13歲的新女王臺與登基,才終於再次平定了內亂。
而我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巫女形象,莫過於《你的名字》中的宮水三葉。三葉是宮水神社的巫女,作為宮水神社的繼承人,三葉每年都要為神社進行祭祀活動,在豐穰祭上穿上巫女服,和妹妹四葉一起梳妝打扮表演雙人舞。無論是祭祀活動還是祭祀舞,都是巫女和神靈溝通的一種方式。
三葉為了完成宮水家世代相傳的職責,作為神社的「巫女」,要在儀式上當眾咀嚼米粒製作「口嚼酒」,隨後擇日到山中的神體供奉。隨後想要找到三葉的瀧在廢墟中找到神社,他進入了石頭地下放了口嚼酒的地方,喝下了當年他放在裡面的口嚼酒。喝下一口口嚼酒(神女存放靈魂的地方,帶著神女出生到逝世的記憶)之後,瀧看到了三葉經歷的一生。日本關於口嚼酒的記載,從遠古時期就有,口嚼酒是巫女祭祀神靈的祭品,這裡面包含了巫女的敬意和祈禱。
除此之外,作品中有大量關於巫女和神靈溝通的表述,黃昏之時是能夠感受到靈異的時間,也是神靈幫助巫女三葉靈魂轉換的契機。貫穿作品的結繩,跟日本神道中叫做「產靈」的神有關,《古事記》中曾有記載, " 造化三神 "創造萬物,神皇產靈神是其中一個。
連接絲線可以叫做產靈,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可以叫做產靈,時間的流動也可以叫做產靈,全部都是神的力量啊,我們編織的結繩也是神的作品,體現了時間的流動。
「敬神,也是為了連接神和人的重要慣例。」三葉奶奶說的這段話點名了人與神的關係。繩結是神明的象徵,世間萬物都有結。日本作為一個非常敬重神明的國家,相信萬物有靈,而巫女是人類和神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日本大多數祭祀活動包括現在神社的神職人員,都有巫女一職。
柳田國男認為,古代日本人認為女性擁有男性所沒有的神靈之力,連女性可以生育都被看做是女人比男人更接近神靈。祭奉神靈的女性,被看作是神的侍女。日本自古以來擁有的對於女性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即使在日本近代也還存在著。
現代「女性崇拜(妹力)」的體現,具有萌屬性的「治癒系」和品質柔韌的「大和撫子」
隨著中國思想文化的滲透,日本對於女性神靈之力的崇拜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男權主義的興起。不過,正如民俗家柳田國男介紹的那樣:「「女性崇拜」還是植根於日本人的內心深處。二戰時期,很多士兵出徵前,都會隨身攜帶母親或是姐妹、妻子等女性親人的頭髮,作為護身符以求平安。」
現代日本,日本人內心深處的「女性崇拜」派生出了新的意義。包括具有萌屬性的「治癒系」和擁有柔韌品質的「大和撫子」。
1、萌屬性「治癒系」
具有萌屬性的「治癒系」既有流行於日本各處的女僕咖啡,還有一些「娘化人物」。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會長是女僕大人》裡面的女僕咖啡廳Maid latte,五月店長開的咖啡廳主要是以各種活動為主題招待前來品嘗咖啡的客戶,會對對客人說著「歡迎光臨,主人」這種充滿溫暖的話語,並且話語溫柔,服務到位。
第一主人公鯰澤美咲更是結合了御姐的全能和女僕的可愛於一身,加上偶爾傲嬌的表現,美咲成為日本宅男心中的又一偶像。
通常來說,治癒系女生一般指的是,笑容純潔、聲音溫柔,天使般性格的女孩,是那種看起來就很舒適溫暖人心,淨化心靈,使人得到安慰的女孩子。日媒還曾總結過「治癒系」女生的15個特點(包括善於傾聽、總是一臉微笑、聲音溫柔好聽、搭話時總是柔聲細語等等)。
說到「娘化人物」的代表,莫過於《工作細胞》中的血小板。集合了可愛和溫柔善良的特點,身體出現傷口時,就需要可愛的血小板們進行止血凝血操作以促進傷口癒合。
血小板之所以這麼受歡迎,主要是可愛+蘿莉兩個特徵,這群經常在血管裡走動的細胞,被「娘化」之後,被無數宅男視為精神慰藉,通過這種方式介紹身體裡的細胞,既能合理的進行科普,又能讓人毫無違和感的接受。
2、「大和撫子」
「大和撫子」在日本通常指代性格文靜矜持、溫柔體貼、成熟穩重並且具有高尚美德氣質的女性,類似於中國的賢母良妻。大和撫子型女子通常被看作是日本「理想女性的代表」或「典型的純粹女性美」。
在動漫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魔卡少女櫻》中的大道寺知世,作為小櫻的同班好友,她的愛好是為小櫻做衣服拍照。 作為大道寺集團的千金,她有著標準的「大和撫子」式髮型,及腰的長髮和齊劉海,平時擅長料理及裁縫。性格溫柔穩重,善解人意,說話帶著敬語,有一種中國大家閨秀的風範。
《火影忍者》中的日向雛田,也是頗有大和撫子的風範。木葉名門日向一族嫡長女,極高純度的白眼,個性溫柔賢惠,長大後把頭髮留長變成黑長直髮型非常美麗。
「大和撫子」們以她們溫柔賢惠堅、勇敢堅強的「妹力」,喚醒了日本人的勇氣與精神。
除了以上特點之外,日本的「女性崇拜」對日本文學也影響深遠,日本唯美派文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谷崎潤一郎(近代小說家)直言:「如果沒有崇拜的高貴女性,我是無法創作的。」
由此可見,日本女性對日本民族發展和日本人的精神文化方面,都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