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廖智/文、圖
「先準備好原材料,油溫升至150攝氏度時,單手打5個雞蛋炸2至3分鐘起鍋;五柳菜下鍋,調料下鍋,醬汁黏稠後下炸好的雞蛋,時間2分鐘;出鍋!」近日,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烹飪專業的郭華群老師在實訓課上教學生製作菜式五柳蛋。不過,這不是在學校的課堂上,而是在郭老師的家裡,學生們則同樣也在自己家裡通過電腦上網課。只見郭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製作五柳蛋的各個關鍵環節,並將自己實操圖片發到班群裡展示。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阻擋了學生們返校學習的腳步,但自2月26日以來,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烹飪專業的老師們積極利用網絡手段上好烹飪實操課,把自家廚房變成課堂,把班群變成「飯桌」,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
學生在家看著老師的網課講解練習製作菜餚。
郭老師邊操作、邊講解製作菜餚的各個關鍵環節,並將自己的實操圖片發到班群裡展示。
老師網上教炒菜
實操訓練是烹飪專業的精髓,學生居家學習沒有老師面授指導該如何完成呢?
為此,該校烹飪學科組及時召開網絡教研,認真研究新的授課形式,確定了網絡課程教學方案。老師們結合專業特點、課程特點,因時而變、就地取材,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學生要在班級管理小程序上課打卡,作業要上傳。督導人員也「進駐」每個班的在線學習群。
學生在家做作業——製作菜餚,並拍照片上傳學習群,進行一次學生廚藝大比拼(以上分別為學生製作的五柳炸蛋、青椒炒土豆、清蒸河鮮)。
郭華群的網上烹飪實操課結合實際情況(即原材料採買、家庭廚房的局限性、製作工藝的難易度等),更多地選擇家常菜製作,如蒸烹調法的熱菜是清蒸河鮮,炒烹調法的是青椒炒土豆(注重的是學生的刀工),炸烹調法的是經典粵菜五柳炸蛋、鹹魚茄子煲,客家菜安排當季的春筍煲、黃鱔炒苦脈。這個星期的課則是應節的清明粄、艾葉粄、薴葉粄等,同時教學生傳承客家飲食文化和傳統習俗知識。
郭華群介紹說:「我的課程安排一般是先複習引入,然後PPT圖片講解,學生有大概認識後,就講解我在家製作該菜餚的圖片、各工藝流程,也就是家庭版的製作,第三步驟是觀看酒店版的短視頻,然後討論師生互動,家庭版和酒店版有什麼不同,鼓勵學生帶著疑問來上課。最後布置作業在家製作該菜餚,一般是在第二天晚上提交,要求拍照片並註上班級姓名菜餚名製作日期等上傳學習群,進行一次學生廚藝大比拼,我會一一點評,評出優秀作業。」
學生家裡練揮鏟
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學習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滯,在這次不得已的網絡教學中,每天積極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認真練習操作內容,然後上傳作品的照片、小視頻與任課教師開展互動。線上教——線下練——課後反饋——教師點評——家人品嘗打分,既掌握了專業技能又增進了與家人的感情。
班群裡,學生們每天將自己的作業——在家裡製作的菜品照片發出來,頓時「飯桌」上琳琅滿目。「當然並非全是美味佳餚,畢竟學生們都還在練習。」郭華群會對這些菜品作業一一點評,「有句話叫『一看就會,一做就廢』,有些貌似簡單的家常菜,但做法並不簡單,讓學生多動手,就能達到教學目的。」
在這種新穎的網絡課堂裡,學生表現出了對新知識的好奇,在班群裡踴躍發言:「哇!很不錯的樣子!」「看起來很簡單!」也有調皮學生故意對五柳蛋來兩個字:「蠢蛋!」一時間「搞活」了氣氛,讓人似乎忘了這裡是網絡課堂。
對於表現好的學生,老師們都會發獎狀圖片「完成作業積極分子」「發言積極分子」,經常鼓勵學生在家多做菜。家長們很欣慰,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長進了,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比以前勤快了,紛紛在家長群裡說「謝謝老師」。
學校「雲」端助夢飛
興寧市高級技工學校烹飪基地是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梅州市客家菜師傅培訓基地,粵東首家4D標準化烹飪實訓基地,目前開設的課程有中烹實訓、麵點、原材料知識、食品安全、服務禮儀、果醬畫雕刻、名菜名點和興寧特色菜。據了解,該基地即將升級增加西烹實訓室、西餐廳面實訓室等多個實訓室,學生人數逐年增加。
在去年舉行的興寧客家菜師傅技能大賽上,學生組第一、二、三名獲得者均是該校烹飪專業學生。在興寧農商會上,該校烹飪專業學生現場展示廚藝,得到舉辦方和群眾的好評。學生畢業後,全部被興寧各大酒店「搶」去實習和就業。
「許多學生對廚藝是真正的熱愛,有部分學生想學到廚藝後自己創業,開酒樓、開飯店、開麵包店……希望通過這次網絡教學,能不耽誤教學,幫助他們放飛夢想,實現理想。」 郭華群說。
①凡本網註明「來源:梅州網(包括梅州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梅州日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梅州日報社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違反上述聲明者,梅州日報社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③如您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15天內來電或者聯繫mzrbw@meizho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