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育女為了什麼?養兒防老?還是完成自己未能實現的人生?
年代不同,認知不同,格局不同,答案就不同。
生在80年代的偏遠農村,從小就經常聽家裡人們念叨: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就有出息了,孩子有出息了大人也就享福了。
奈何我也沒能一直堅持下來,沒能成為那個有出息的孩子。
如今我也為人母,我也時常督促孩子好好學習,然而我十分明確,孩子需要學習,需要刻苦,為的是提升他的能力,增長他的見識。我作為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只是輔助他儘量優秀。
我希望孩子優秀,只是希望,步入社會的他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能力去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對他傾盡心血,只是因為我愛他,而不是因為我對他有所需求。
我跟愛人就達成了共識:我們愛孩子,可是有時候他的不上進,不爭氣,令我們十分氣惱。可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我們盡心盡力,不代表孩子就必須要完全按照我們的意願成長。
學習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光宗耀祖?是為了報效祖國?
即便沒有遠大的理想抱負,學習也是人生的必須。
有人會說,有些知識可能終其一生都用不上,卻不得不在那上面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用心就會發現,學習,是一定能夠提高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從而提高了這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基本的,你不學習,恐怕連生存都是問題。我們村發生過一件事情:有個小夥子去給自家地裡打農藥,已經打了一噴霧器了,接到家人的電話說是打錯了,必須要儘快打解藥,否則打過藥的莊稼就完了。
其實這個小夥子也不是不認字,只是越不學習,大腦會越退化,所謂「用進廢退」。學習,絕對可以令一個人的大腦更活躍更機警,也能使一個人的思維更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