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的改革措施,終於塵埃落定。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了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出臺了多項從2021賽季開始實行的新政策。其中,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和球員薪資調控兩項措施最受關注。
根據政策,從2021賽季開始,參加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的聯賽俱樂部的名稱必須實現去企業化。按照規定,俱樂部名稱的標準格式應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不得帶有企業或者老闆的名字,不符合規定的俱樂部將會被拒絕參賽。簡而言之,新政實施後,像國安、上港、蘇寧等名字就不能用了。
球員薪資調控方面,中國足協規定,從2021賽季開始,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至6億元人民幣;中超國內球員單賽季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全隊平均年薪最高不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而在外援方面,中超外援單季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386萬元),全隊外援總薪資不超過1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953萬元)。
此外,從2021賽季開始,所有54家俱樂部必須將年度財務報表上交給中國足協,中國足協審核後再向全社會公布。在此之前,中超只有廣州恆大淘寶和上海上港兩家俱樂部,會在母公司的財報上披露俱樂部的經營狀況。
平均虧損4.4億元
相比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球員薪資調控的新政受到球迷更大的關注。
事實上,目前在中國運營職業足球俱樂部,是一個純粹的燒錢遊戲。數據顯示,2018年中超各俱樂部平均支出11.26億元,平均虧損4.4億元。
球員薪資作為俱樂部運營支出的大頭,是中超俱樂部巨額虧損的一大原因。根據新華社報導,中超球員平均年薪約為當年中國居民平均收入的160倍。相比之下,日本J1聯賽韓國K1聯賽則分別約為當地居民平均收入的8倍、5.5倍。
從財政健康的角度看,按照歐足聯定義的,薪酬支出佔俱樂部總支出70%的俱樂部為財政極不健康。2018年,中超俱樂部的薪酬支出佔俱樂部總支出68%,離歐足聯的紅線僅差一步之遙。
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翻閱了一家中超豪門俱樂部的2019年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俱樂部總收入達到了9.489億,其中營業收入為7.82億,但俱樂部的總成本高達28.9億,營業成本為24億,最終錄得巨額虧損19.4億。
財報還披露,中超公司的轉播分紅、主場門票和紀念品銷售加起來,都無法支撐中超俱樂部的經營支出。以這家豪門俱樂部為例,7.82億的營業收入中,有5.66億是廣告收入,而這些廣告收入又多數來自於母公司。有資深體育記者曾經表示,如果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看,在中國搞職業俱樂部幾乎能算是全世界最爛的生意。
受到此前「金元政策」和今年疫情的影響,今年各級職業聯賽有16家俱樂部退出或解散,在這個背景下,中國足球的管理層終於下定決心解決中國職業足球界長期的高投入、低回報的問題。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金元足球是消極落後的情況,各家俱樂部,足球從業者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均非常不滿意。「這些年來的高投入,似乎增加了職業聯賽的觀賞度,但從實際上來看,高投入並沒有提高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不僅如此,這反而違背了價值規律,嚴重傷害了中國足球的現在和未來。」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圖源:足協官網)
不過,限薪令能不能讓中國球員從此不再「高薪低能」,以及改善職業俱樂部的經營環境,還需要觀察。事實上,在新政出臺後,已經有不少質疑,這些質疑主要圍繞兩點:一是中超俱樂部在亞洲比賽的競爭力恐大幅下降,二是足協可能在限薪令上設置「特殊條款」。
亞冠前景堪憂
根據限薪條款,2021賽季開始,中超俱樂部的外援單季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全隊外援總薪資不超過1000萬歐元。目前已經有合同在身的球員暫不受這條款限制,不過如果球員的合同到期,俱樂部與其續約時,就要遵守限薪條款。
根據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的不完全統計,2020賽季結束後,中超各俱樂部有多名明星外援球員合同到期,包括浩克、佩萊、喬納森、樸志洙等人。由於這些外援球員此前的薪酬都遠高於300萬歐元,限薪令實施後,他們幾乎已經確定將告別中國球迷。
國內資深足球媒體《足球報》認為,最新限薪政策讓中超外援質量至少倒退5年,甚至可能倒退到10年前。這家媒體認為,限薪政策實施後,中超聯賽不但從此告別卡拉斯科、佩萊這種來自頂級足球強國的世界級外援,也將從此無緣艾哈邁多夫、金玟哉、金信煜等來自韓國、烏茲別克等國的亞洲頂尖外援。
此消彼長下,中超俱樂部在亞洲冠軍聯賽上的競爭力將會被大幅削弱,10年前連續三年中超連續3年無緣亞冠8強的歷史恐將重演。
限薪令對青訓的影響有待觀察
此外,足協在限薪令針對一些特殊情況設置的特殊條款,也引起了不少人對於公平性的質疑。在《中超俱樂部2021至2023賽季財務約定指標》中,足協規定了球員和與俱樂部以外的任何第三方籤訂具有經濟價值的合同,在經過經中國足協或中國足協授權機構審核認定後,這部分合同的收入將不計入球員薪酬總額。
有球迷向時代周報新媒體記者質疑稱,這個條款將為上海上港以遠超限薪令上限的薪酬籤下巴西明星球員特謝拉提供了方便。特謝拉此前在新科中超冠軍江蘇蘇寧易購隊效力五年,2020賽季結束後合同到期,隨後便傳出上海上港隊有意羅致這名球員的傳聞。之前有媒體稱,特謝拉向中國足協相關領導表示,有意歸化加入中國國籍,為中國國家隊而戰,但前提是希望在接下來的合同裡拿到1500萬歐元的天價年薪。
著名足球記者白國華此前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中國足協本月底將開會討論歸化特謝拉,並且有望根據該球員的薪水要求,制定一個針對歸化球員的「特謝拉條款」。有資深足球媒體人表示,足協在解決特謝拉的歸化問題上,如何去除避免讓人覺得「搞特殊」,將是未來確保限薪令權威性的關鍵。
編輯:馬妮
值班:小山
轉載|商務合作|進入讀者群
加時代君微信:Time-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