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南京,與「鴨」有緣

2020-12-17 小峰的生活感悟

南京與「鴨」緣定千年。

南京味道

板鴨

明清時南京流傳著"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鹹板鴨。"的民謠。

據清·乾隆《江寧新志》記載:"購覓取肥鴨者,用微暖老汁浸潤之,火炙,色極嫩,秋冬尤佳,俗稱板鴨。其汁數十年者,且有子孫收藏,以為業。……江寧特產也。"

南京板鴨馳名中外,它是用鹽滷醃製風乾而成,分臘板鴨和春板鴨兩種。

因其肉質細嫩緊密,像一塊板似的,故名板鴨,為金陵人愛吃的菜餚,因而有"六朝風味","百門佳品"的美譽。板鴨色香味俱全。外形飽滿,體肥皮白,肉質細嫩緊密,食之酥、香回味無窮。

南京板鴨

鹽水鴨

《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

鹽水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屬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鴨,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因南京有"金陵"別稱,故也稱"金陵鹽水鴨",久負盛名,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

南京鹽水鴨的製作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製作經驗。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製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鴨。

鹽水鴨最能體現鴨子的本味,做法返璞歸真,濾油膩、驅腥臊、留鮮美、駐肥嫩,常吃鹽水鴨還能抗炎消腫拒衰老,心血管病患者尤適宜。

桂花鴨"清而旨,久食不厭",是下酒佳品。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

南京桂花鹽水鴨

起源

金陵鴨餚甲天下

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即有「築地養鴨」的記載,據《吳地記》記載:「吳王築城,城以養鴨,周數百裡。

六朝時,據《陳書》記載,陳軍與北齊軍在金陵北郊外覆舟山一帶交鋒,陳軍「人人裹飯,媲以鴨肉」、「炊米煮鴨」,使得士氣大振,終於以少擊眾,大勝而歸。此為金陵鴨饌最早見於正史之記載。另據《齊春秋》記載:陳、齊兩軍在南京幕府山地區對戰時,陳「會文帝遣送米三千石,鴨千頭。帝即炊米煮鴨……人人裹飯,媲以鴨肉,帝命眾軍蓐食,攻之,齊軍大潰。」

宋代,南京城盛行用鴨配菜,並有「無鴨不成席」之說。明代初年,南京流傳一首民謠「古書院,琉璃塔,玄色緞子,鹹板鴨」。同時,金陵烤鴨也已聞名遐邇,成為明代宮中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

明代,吏部左侍郎顧元起所著《客座贅語》中寫道:「購覓取肥者,用微暖老汁浸潤之,火炙色極嫩,秋冬尤妙,俗稱為板鴨,其汁陳數十年者,且有子孫收貯,以為恆業,每一鍋有值百餘金,洵江寧特品也。」

清代南京方志學家陳作霖《金陵瑣志》載稱:"鴨非金陵所產也,率於邵伯、高郵間取之。麼鳧稚鶩千百成群,渡江而南,闌池塘以畜之。約以十旬肥美可食。……而皆不及'鹽水鴨'之為無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濃。"

南京鹽水鴨

烤鴨

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明宮御廚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鴨製作菜餚。為了增加鴨菜的風味,廚師採用炭火烘烤,成菜後鴨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膩,受到人們稱讚,即被宮廷取名為"烤鴨"。

南京烤鴨是南京傳統佳餚之一,南京人吃烤鴨﹐講究皮酥肉嫩﹐肥而不膩,所以南京烤鴨皮脆肉嫩,沒有中國其它地區烤鴨肥膩。但是真正的行家﹐卻十分挑剔店裡奉送的那一兜紅滷。店裡鴨子烤得好不好﹐大抵看看賣相便可以揣測出來﹐但老滷對不對味﹐卻非得口舌親嘗方知。

南京人的口味喜好小糖醋﹐講究略甜微酸﹐鮮鹹適度。調製這樣的味汁﹐功夫不比烤鴨差。明爐烤鴨﹐鴨腔子裡面必得灌水。外烤內煮﹐一旦鴨肉熟了﹐這一包汁水也鮮透。趁熱把酒釀蜜滷倒進湯汁﹐澆上糖色﹑米醋﹑精鹽﹐考究起來加一滴醬油都不算本事﹐端出去的紅湯老滷才叫地道。

南京烤鴨

鴨血粉絲

典故

傳說有個南京人殺鴨子的時候用一個小碗裝起來它的血捨不得丟掉,不料粉絲掉進去弄髒了。無奈,他只好把粉絲和鴨血一起煮,卻不料,居然燒出了第一碗鴨血粉絲湯,只聞湯汁芳香四溢,引來無數路人競相猜測這美味的湯是如何烹飪的。某財主聽聞此事,封此人為職業廚師,專門給財主和他的姨太太們烹飪鴨血粉絲湯,後人遂得此佳餚。

介紹

鴨血粉絲湯,是南京的特色名吃。屬金陵菜和金陵小吃,是金陵菜和金陵小吃中重要的代表,也是久負盛名以鴨為特色的美食之一。鴨血粉絲湯由老鴨湯、鴨血、鴨腸、鴨肝、 鴨肫等和粉絲製成。以其口味平和,鮮香爽滑的特點,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風靡於全國各地。

鴨血粉絲

相關焦點

  • 南京為何稱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
    傳統史學按建都時間長短只有西安、南京、洛陽、北京中國四大古都之說。但是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就開始出現五大古都、六大古都、七大古都說法,直至如今的八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南京作為傳統的四大古都之一,號稱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到底是指哪些朝代呢?
  • 六朝古都是哪個城市?為何稱之為六朝古都?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南京為什麼會成為六朝的國都?小編帶大家來深扒一下六朝古都的歷史淵源。南京自公元前472年,越國在此築城,作為一個城市,它已經經歷了兩千四百多個春秋。公元229年在曹魏、蜀漢、孫吳三國鼎立對峙中吳大帝孫權定都建業,建業就是現在的南京,揭開了南京建都的序幕。到了公元589年隋滅了陳,佔領建康,先後有孫吳、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定都於此,所以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有六代豪華之喻。六朝時期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個輝煌 是我國歷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
  • 六朝古都南京,十個必打卡景點
    南京是我國有名的古都,六朝古都、十朝都會,謝朓在詩裡是這樣寫的: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對於南京,可能給你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南京長江大橋和南京中山陵上面,其實來到南京後你才會感覺這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內涵的城市,這裡不僅是現代化的科教之城,更是一座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 六朝古都南京,為求美人一笑,滿城種滿梧桐,金陵美如畫!
    南京,又稱為金陵,是四大古都之一,與北京,西安,洛陽齊名,歷經六朝,歷史悠久,還記得有首這樣子的「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裡說的便是南京城;相傳宋美齡很喜歡梧桐樹,覺得梧桐樹很美,很浪漫,蔣介石當時為了投其所好,便在南京下令種滿梧桐樹;所以又有句古話這樣子說到:一句梧桐美,種滿金陵城;既然說到是四大古都之一,當然要去當地的博物館看看,南京博物館,了解更多一座古城的歷史韻味,就從博物館出發~南京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哦~
  • 一覽中國歷史,「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
    明孝陵朱元璋與馬皇后陵墓,蔣介石與宋美齡居住過的地方,遠東第一別墅美齡宮,紫金山索道,中山植物園,下馬坊遺址公園,音樂臺,靈谷景區鐘山風景區兩邊都是是茂密的樹林,靈谷寺(北伐國民革命烈士公墓),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寢,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陵墓,走在路上給人一種陰涼的神秘感景點地址:南京市玄武區石象路7號2.夜遊十裡秦淮河秦淮金粉裡尋找老南京
  • 曾經的「直轄市」,俗稱「六朝古都」,未來或有望重歸直轄!
    但事實上,在我國之初,不僅有這四個直轄市,而且曾經有過另一個直轄市,但最終被撤銷了。今天中國的四個直轄市中,只有北京曾經是古都,其他四個古都都沒有列為直轄市,但實際上曾經是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也是直轄市之一。說到南京,不得不說它曾經叫金陵,出現過很多古籍名著,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但現在,雖然已經取消直轄市,但仍是江蘇省會城市。
  • 六朝古都南京:政權短命、帝氣衰微;還是龍盤虎踞、東南形勝?
    今日再看南京,當「十朝都會」等名稱出現時引起了不少反對的聲音,由此也引發了對「六朝古都」的反駁。大多反對之聲指向了「六朝」是否有牌面、「十朝」中又是多少割據政權和短命政權。六朝也好,十朝也罷,我們從古代的戰略地理來看看南京是否具有帝王之氣。
  • 北京是哪六朝的古都?
    我國歷史上有八大古都,分別為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 中國「最有故事」的省會,7000年文明史,六朝古都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各地的城市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大環境中掀起了巨浪,有些城市退到了二三線,一些城市出人意料地崛起,震驚了全國,震驚了世界,比如深圳等,但中國江蘇省有這樣一個城市,那就是江蘇省的省會,無論是江蘇省還是其他省份,都有很多笑話他,可以說是中國最悲傷的城市中國「最有故事的聖會」
  • 在六朝古都——南京明城牆上觀望
    於我而言省會城市南京一直是心心念念的旅行地,感覺作為六朝古都凝聚的歷史必是厚重淵遠流長,不神往都難。旅行規劃時就在想,南京歷史古蹟眾多,大小景點遍布全市各地,雄偉肅穆的中山陵已經瞻仰過了,古老的梵剎聖地雞鳴寺也去過了,這次應該去感受一下南京明代古城牆的城垣滄桑,追溯古代軍事建築之奧秘。那天把愛人送到考點就直奔南京中華門方向,據說南京明城牆最早有四重城牆,分別是宮城、京城、皇城及外郭城,今天人們看到的是保留完好的京城城牆,應該是目前世界上保留下來最長的古代城垣了。
  • 來到南京六朝博物館,體驗有趣的金陵夢!
    「六朝古都」南京確實名不虛傳,六朝博物館再現了這一輝煌,在這裡你會覺得建築也是審美,也可以感嘆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場景,一步一步的美,兼顧了古典,融入了江南園林的溫柔,「六朝古都」南京確實名不虛傳,六朝博物館再現了這一輝煌,在這裡你會覺得建築也是審美,也會感嘆博物館本身就是風景、臺階
  • 第一次來「六朝古都」的南京遊玩,必去的地方有哪些呢?來看看吧
    南京位於長江下遊,江蘇省省會,有著超過2500餘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東吳、東晉、宋、齊、梁、陳)之稱。六朝古都」的滄桑洗禮,現代化都市的燦爛文明,讓南京這座依山傍水的歷史名城獨具魅力。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的文明,它也橫跨過南京城,將城市劃分為江南、江北兩個區域。
  • 《南京,你是「七朝」古都》發表一周年紀
    中國江蘇網訊 2019年1月19日,筆者在《中國江蘇網》發表題為《南京,你是「七朝」古都》一文,引起社會極大反響,引起專家學者、尤其是引起生活在南京市的廣大市民的高度關注與共鳴。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狀元大講堂」、南京國展中心等公共場所,我曾應邀作公益演講,收到很好效果。
  • 古詩詞裡的南京,六朝古都,一夢方休
    果爸小啟:南京古稱金陵,先後成為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封建王朝的都城,故稱「六朝古都」。歷史上南京曾經幾度為都,就曾經幾度繁華。不過自隋唐以來,由於政治中心的轉移,南京不再擁有六朝的金粉繁華。
  • 南京經濟發達,又是曾經的六朝古都,為什麼被撤銷了直轄市?
    目前我國一共有四個直轄市,它們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和重慶。除了重慶是後來才被列為的直轄市之外,北京、天津和上海是自建國以來就已經存在的元老級別的直轄市。直轄市因為受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因此和別的普通地級市相比,擁有著更好的資源和更多的發展機會,目前我國的這四座直轄市也都是我國眾多城市中的優秀代表城市。
  • 中國最沒有存在感的城市,曾是六朝古都,如今卻無人問津
    我們國家是一個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也是一個受幾千年封建制度支配的國家,由於這些歷史原因,現在在國內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歷史文化和歷史文化遺產,我們國家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都,這些城市在古代風景無限延伸。
  • 走進「六朝古都」南京,了解梅花與南京文化的不解之緣
    南京種梅的歷史,自六朝開始,歷經唐宋元明清,從未斷絕衰竭,金陵賞梅成為當時文人的一種樂趣。民國時期,南京曾是國民政府所在地,梅花也被視為國花,加上南京自古代以來的種梅歷史,所以梅花在南京的地位很重要,承載了近代以來南京這座城市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新中國成立後,1982年南京市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梅花成為南京的市花。
  • 「鴨」力不大,鹽水鴨配老滷,價格親民,南京人吃鴨子的確正宗
    上一期說了北京鴨烤北京烤鴨,經過追查才發現北京烤鴨來源於「六朝古都」南京,南京烤鴨可以說是北京烤鴨的前身,今天我們就正式向大家介紹一下南京的鴨子。南京的鴨子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就開始「駐地養鴨」。
  • 六朝古都南京,為何比不過杭州,無法成為南宋政權的臨時國都?
    隨後趙構在今河南商丘的南京應天府,登基稱帝重建宋朝,也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南宋。由於金軍勢大,所以趙構及皇室所在,不得不根據情況到處轉移。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他將臨時國都暫定在遠離前線的揚州,但不想金軍進攻速度太強,驟然間攻到揚州。趙構不得已繼續向南經鎮江前往杭州,並自此將南宋的國都(所謂的臨時行在)固定在杭州。
  • 曾經是中國六朝古都,被譽為「天下文樞」,如今經濟卻不如蘇州
    我們都知道,現在我們國內只有四個直轄市了,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了,除了天津以外其他的三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都非常的好,天津由於某些原因導致了GDP下降了4700億元,也讓這座曾經的中國第五城變成了現在僅僅只排在第十位左右了不過在我們國內的長三角地區有著這樣一座城市,這座城市曾經是我們中國的六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