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力不大,鹽水鴨配老滷,價格親民,南京人吃鴨子的確正宗

2020-12-23 牧希山貨

上一期說了北京鴨烤北京烤鴨,經過追查才發現北京烤鴨來源於「六朝古都」南京,南京烤鴨可以說是北京烤鴨的前身,今天我們就正式向大家介紹一下南京的鴨子。

南京的鴨子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就開始「駐地養鴨」。《吳地書》記載:「吳王築城,城以養鴨,周數百裡。」可以說歷史非常悠久。

而現在南京附近我們就可以找到中國三大名鴨的高郵鴨,有藥鴨之稱的固始鴨,有「禽中明珠」之稱的紹興鴨,由此可見,南京一年吃掉1億多隻鴨子,所言非虛。

但是按照當地人講,南京有800多萬人,平攤下來一人一年才10來只鴨子,南京人是不服的。

因為南京有烤鴨,鹽水鴨,醬鴨,板鴨等,鴨子在南京可以算是另類的計量單位。

心情好,斬個鴨子。

心情不好,斬個鴨子。

過節斬鴨子。

碰到熟人,他去斬鴨子,也要跟著去斬一盤。

出門轉一圈,什麼都沒買,要斬個鴨子。

沒有一隻鴨子能遊過長江,算是比較實在的寫照了。

而且南京的鴨子不同於北京的鴨子,南京的鴨子非常便宜,不像北京的鴨子動不動198,298,398……。南京的鴨子十幾,二十來塊錢,味道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美好,更是南京日常飲食生活的一部分。在南京生活不吃鴨子,這生活是不完整的。

所以吃鴨子要從南京的鴨子開始,沒有嘗過南京的鴨子,對中國的美食是少一份理解的。

好拗口!這隻北京烤鴨是北京鴨做的嗎?另一個角度看北京烤鴨

相關焦點

  • 南京為什麼會被稱為鴨都,因為鴨子這麼美味,南京人都愛吃呀
    關於南京人喜歡吃鴨子,網絡上早有戲謔:「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出南京」。充滿貴氣的古都金陵,如今因為對鴨子的狂熱而被稱為「鴨都」。南京人熱愛吃鴨,精於吃鴨,大事小事都要吃鴨,於是在國人心中,南京人x鴨子成為了一對牢牢鎖死的cp,鎖上的鑰匙也已經被南京人燉著鴨子吃掉了。
  • 南京無處不吃鴨,南京鴨無處不可吃
    老南京人的日常從早上的鴨油燒餅開始,到了中午吃一碗美滋滋的烤鴨湯,晚上去街頭巷尾的滷鴨店斬一隻鴨,夜宵也是鴨血粉絲湯來填飽肚子。在把塗好鹽的鴨胚拿去晾之前,還要過一遍老滷,老滷老湯,是做一隻優秀的鹽水鴨必不可少的調料。在老滷中復滷後的鴨子要經過幾個小時的晾曬,最後往鴨子腹腔中塞上蔥姜,開水煮熟即可出鍋。
  • 南京鹽水鴨的正宗做法
    鹽水鴨的做法一 著名南京風味名菜,已有幾百年歷史,流傳至今。以仔鴨為主料,經醃製、風乾、燜、煮而成。此菜皮色乳白,肉質紅潤,肥而不膩,香嫩皆具。鹽水鴨的做法二: 1、4-5斤鴨一隻,宰好取出內臟洗淨 2、鹽200克,與20餘粒花椒一粒八角在鍋中炒出香味。 3、將香鹽趁熱抹擦於鴨子內外,肉厚的地方多放鹽多揉擦,讓鹽滲入。 4、取一隻塑料食品袋,把醃好的鴨子及多餘的鹽一併放入。鹽水鴨嘛,鹽少了萬萬不行的。
  • 南京人又開始zan鴨子了!
    南京人與鴨,相愛相殺。若不是疫情,這會兒不是在斬鴨子,就是在斬鴨子的路上。生長在「鴨都」的杆子和潘西,「三天不吃鴨,走路要打滑」。更何況,已經宅在家30餘天。除了鹽水鴨、板鴨、鴨四件、鴨血粉絲湯......
  • 南京昨「一鴨難求」 你「zan」到鴨子了嗎?
    「鴨子賣完啦!」「鴨子沒有了,還要點別的不?」……這是端午節當天下午,南京各家鴨子店老闆和老顧客們打招呼的固定用語。烤鴨是南京人端午必吃的「五紅」之一,南京端午當天「一鴨難求」,下午兩三點鐘,烤鴨「替身」鹽水鴨也幾乎全部售罄。
  • 專業師傅分享正宗南京鹽水鴨的做法及醃製配方,還不趕緊收藏學習
    南京鹽水鴨加工製作不受限制,一年四季皆可生產,產品嚴格按「炒鹽醃、清滷復、烘得幹、煮得足」的傳統工藝製作而成,其特點是醃製期短,復滷期也短,現做現賣。鹽水鴨表皮潔白,鴨肉嬌嫩,入口香醇味美、肥而不膩、鹹度適中,具有香、酥、嫩的特點。
  • 一把鴨雜碎,一碗粉絲湯,金陵遊子走四方,好吃到湯也要喝光
    問題來了,南京人這麼愛吃鴨子,又是鹽水鴨,又是琵琶鴨,還有金陵片皮鴨,也就是烤鴨。南京不論何事,只要想吃加餐,必要去斬個鴨子。這一個「斬」字,說不得這六朝古都的風骨,畢竟王駕面前殺字有點煞氣,用個斬字到是有點官腔氣息,更符合廚師揮刀在刀板上篤篤篤幾下,將鴨子一片片斬好,隨時食用。這幾種鴨子,也不知道在南京需要日廢多少,畢竟大家都喜歡吃。那問題來了,那些鴨肝,鴨腸,鴨肫,甚至鴨血,鴨爪去哪裡了?
  • 南京板鴨與桂花鹽水鴨(《中國吃》系列)
    若論吃鴨子舉城邑之盛,當屬南北兩京。一個是遼、金、元、明、清五朝帝都北京,另一個則是三國吳、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六朝金粉所凝的南京。老北京便宜坊燜爐烤鴨及全聚德掛爐烤鴨自前清起已是名噪京師、譽滿海外了,而南京板鴨也有500年產銷歷史可案,明清兩代上呈進御而呼為「貢鴨」,士紳間相互饋贈而雅稱「官禮」;鹽水鴨的製作歷史相傳亦不下三、四百年。
  • 歷史故事——朱元璋與南京鹽水鴨
    朱元璋在世期間,不僅留下洞林寺、廬山竹林寺、觀星樓、南京花牌樓、南京老城南、皇帝井、品蟹亭、明功臣墓這些歷史遺蹟。還留下四菜一湯、糊羹、粉子饃、捆香蹄、垛子羊肉、鳳陽釀豆腐、費縣山楂、南京鹽水鴨這些美食。今天,我們就說說朱元璋與南京著名的鹽水鴨有什麼關係?
  • 鹽語搶購——金陵桂花鹽水鴨
    古都南京向以鴨餚馳譽海內,故歷來被冠以「鴨都」美稱。南京是我國著名三大火爐之一,酷熱乾燥,鴨子性涼滋陰,是陰虛體質之人首選聖品。清末文人袁枚在《白門食譜》中解釋其名:「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桂花鴨由此而得名。本次鹽語給大家帶來的美食就是金陵桂花鹽水鴨。
  • 南京鹽水鴨
    南京市跨江而居,北連遼闊的江淮平原,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南京屬北亞熱帶溼潤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對溼度76%,無霜期237天。全市湖泊、水庫棋布,河流網織,水域面積達11%以上。極適合鴨子生長。早在春秋戰國《吳地記》中就有南京人築地養鴨的記載。
  • 六朝古都——南京,與「鴨」有緣
    鹽水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屬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鴨,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因南京有"金陵"別稱,故也稱"金陵鹽水鴨",久負盛名,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南京鹽水鴨的製作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製作經驗。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
  • 乖乖,這個鹽水鴨,更是沒話說的!
    金陵鹽水鴨,又叫南京鹽水鴨,從菜餚的地方特色看,南京自古以來就以製作鴨子而大享盛名,不管是金陵烤鴨、南京板鴨還是南京鹽水鴨,尤其是今年以來,金陵飯店,大打鹽水鴨的品牌,遂使南京鹽水鴨的名聲更加超過南京的板鴨,南京烤鴨,而蜚聲中國。
  • 南京超火爆的滷味,好吃到想要啃手指!
    對於南京人來說,滷菜不是每天必須的,卻是逢年過節萬萬少不得的。老南京人似乎骨子裡就有那種執著,哪怕被工作揉搓了一天,依舊會在下班後,跑去鍾情的滷菜店,買上一些滷味。南京可是全國聞名的「鴨都」,滷鴨自然備受寵愛。
  • 【配方解密】桂花鹽水鴨
    秋桂花香人慾醉 春江水暖鴨先知 鹽水鴨又叫桂花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 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離開南京
    這要是讓每年犧牲在南京城中的一億多隻鴨子聽到的話,它們一定會氣到還魂。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沒有一個地方比南京更懂鴨子,也沒有一個地方比南京更執著於鴨子。論懂鴨子,南京人認第二,誰也不能認第一。
  • 北京有北京烤鴨,南京有鹽水鴨,而湖南也有自己的特色口味的鴨子
    鴨子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美食,鴨肉在中醫看來,是一種具有多種藥效的肉類,能滋補我們人體的多個器官,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民間還傳說,鴨是肺結核病人的「聖藥」。中國是美食聖地,地域遼闊文化多樣,導致美食同樣也是多種多樣,每個地方的美食都有自己的特色。
  • 【獨版·頭條】 | 老盛慶老鴨粉絲湯:100%老鴨原湯,百年傳承地道南京味!
    「老盛慶」原名「盛慶鴨鋪」,由江蘇西溪人陳吉鴻先生創辦於民國初年,現主要經營老滷鹽水鴨、老鴨粉絲湯、蟹黃湯包等民間傳統小吃,其品牌傳承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陳吉鴻在伯父「陳書東飯店」司廚,製作鴨餚很拿手,遠近聞名,烹飪的毛芋頭紅燒鴨、老滷鹽水鴨等供不應求,有的顧客想買時買不到,廚師和夥計們也品嘗不到,陳吉鴻就把用不上的鴨血、鴨腸等收集起來,就地取材當時老百姓常吃的地產紅薯粉條(
  • 隨筆文苑(81):金陵鹽水鴨
    畫上一條小河,屈曲盤旋,源頭遊來三三兩兩鴨子,白毛,紅嘴,所到之處蕩起層層漣漪,小河旁有零零散散金桂相襯。下有一行注釋「沒有一隻鴨子是活著走出南京的!」只覺,鴨子香氣和桂花香要從畫中溢出來的,更是有萬分樂趣,不禁笑出聲來。我忘不了金陵鹽水鴨的滋味。還在深圳的時候,有一次學校組織出去,參觀過一個笑呵呵的老廚師做金陵鹽水鴨。現在又回憶起來他教導的各種情形。
  • 斬個鴨子已成為南京習俗,網友調侃:沒有一隻鴨子能遊過長江
    老字號韓復興南京人吃鴨子已經成了日常,有事沒事「斬個鴨子」。據說,南京人一年吃掉的鴨子在一億隻以上,真的是當之無愧的「鴨都」了,除了鹽水鴨還有板鴨、櫻桃鴨、烤鴨、醬鴨……。南京櫻桃鴨不過,南京人最愛吃的還是鹽水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