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醫院醫療隊援漢記:把「天壇標準」帶到武漢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1月27日,北京援鄂醫療隊集結出發當天。北京天壇醫院醫療隊領隊顧怡明率領著12人的隊伍匯入醫療隊。

她反覆審視著手上這份名單,在北京援鄂醫療隊136名醫護人員當中,年齡最大的和年齡最小的醫護人員都在自己的隊伍裡,同時,這也是擁有男護士最多的一個團隊,共有6名男護士參戰。

除了派駐的醫學專家,擁有大量豐富經驗的護理人才,也是此次出徵武漢的天壇「十二勇士」團隊的一大特點。

改造病區並調整工作重心

北京援鄂醫療隊抵達武漢時,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病區再改造工程可謂「時間緊,任務重」。天壇「十二勇士」當中,包括院感專家,59歲的石月欣是全北京援鄂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一位。憑藉豐富的經驗,對比「兩線三區」防控要求,結合現實情況,以保障醫護人員安全為準則,石月欣配合北京援鄂醫療隊出謀劃策,在24小時內最大限度使病區完成改造。

在戰鬥進入決勝期時,北京援鄂醫療隊的工作重心發生變化——患者新冠肺炎病症逐漸轉輕,但多數患者合併症多、年齡大成為新的特點。保障這類患者安全,並能夠順利出院成為新課題。北京天壇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護理組及時調整護理工作重點,護理工作由危重患者護理、治療向輕症患者護理、康復轉型,有針對性地制定防跌倒、防血栓、肺功能恢復等方案 ,他們把「天壇標準」的護理服務帶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隔離病房。

有針對性提供護理服務

按照當地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全市46家新冠肺炎收治定點醫院的患者,分期分批向醫療資源豐富的十家定點醫院集中,這十家定點醫院裡就包括北京援鄂醫療隊負責的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收治患者增多,醫護人員工作量加大,同時病房內現有患者輕症較多,年齡較大且身體虛弱,他們很可能在下地活動、如廁等時候發生滑倒、跌倒等意外,甚至導致骨折等嚴重後果。針對這種情況,北京天壇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護理組成立「防跌倒小組」,專門製作「防跌倒十知」的宣傳材料,每天到病房裡對患者,特別是新入院患者、跌倒高風險人群進行宣教,提醒患者防止跌倒、墜床等「十大風險」和防範措施。

「防範跌倒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我們特別關注的方面,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工作,讓患者順利完成治療,早日康復出院。」隊員王博說。

針對有些患者肺部適應性較差、呼吸功能受損,活動量減少、血流變慢,血小板聚集,容易出現雙下肢的靜脈血栓,增加患者身體和心理的負擔等情況,醫療隊成立「血栓預防小組」「肺功能康復小組」,分別「創作」了有針對性而又簡便易學的「踝泵運動」和「呼吸操」,患者住院期間掌握以後,出院回家也可以進行康復鍛鍊。

北京天壇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隊長顧怡明說,醫療隊在繼續保持日常護理水平的基礎上,調整護理工作的重心,針對患者日後康復、回歸生活的需要,為患者提供更有針對性、更貼心的護理服務。

勠力同心 克服困難

「每個人都克服了自己的困難,」顧怡明說,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衝上了一線;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隊員們不懼風險、不怕疲勞,完成了艱難複雜的任務,每名隊員都是好樣兒的。

北京天壇醫院醫療隊領隊 顧怡明

石月欣是北京援鄂醫療隊院感組專家當中的一員。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無法達到「兩線三區」標準的情況下,如何最大限度滿足隔離防控需求,是這位59歲「老將」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剛到武漢,她就投入到病區硬體改造、制定防控流程的工作中。緊接著,她為大家進行防護培訓。一次次現場督導,她的嚴格近乎苛刻。「他們都像我的孩子一樣,我要保證他們都平安回家。」59歲,本應做好退休準備的石月欣,奮戰在武漢抗擊疫情第一線,她的精神時刻鼓舞著其他人。

來自感染科的辛楓,是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之一。只要她值守病區,給重症患者定時翻身、清理大小便、護理口腔、調節呼吸機參數……這些髒活兒、累活兒她事必躬親。2月15日,武漢颳起七級大風,辛楓在夜班途中意外受傷,一棵被大風吹倒的樹劃傷了她的腿,她只是擦了點藥水。輕傷不下火線,她沒有絲毫後退的想法。

「90後」姑娘李百一,此次主動請纓參戰。正是愛美的年紀,她卻狠下心讓隊友把自己的長髮一刀剪掉。

此次北京天壇醫院醫療隊共有6名男護士參戰,這是北京援鄂醫療隊的12家市屬三甲級醫院當中,派出男護士多的團隊。在隔離病區裡,搬運重物、推擔架車等工作他們奮勇當先,這不僅是體力上的優勢,最關鍵的是,讓原本力氣不足的女護士們少接觸重物,也避免了劃破防護服的可能。

袁磊是一名90後,出發來武漢的當天,他才得知自己的妻子懷孕了,他還是毅然來了。「別人會給自己的孩子講安徒生童話,將來我要把在武漢親歷的故事,講給孩子聽。」在北京援鄂醫療隊逐步擴張病區時,當地醫護人員嚴重缺乏穿脫防護服的訓練。這是一個要解決的棘手問題,袁磊放棄休息時間,夜班倒白班,為他們當起了示範員。

王皓是北京援鄂醫療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之一。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黃阿姨剛入院時情緒低落,王皓每次值班時做完護理工作,都會再到黃阿姨床旁開導她,希望能用年輕人的朝氣去感染她,讓她堅強起來。在病房停留的時間越長,感染的風險就越大,王皓卻願意為了患者們多留一會。這個大男孩的耐心和細心,讓阿姨們對這個個子高高的男護士印象深刻。出院當天,黃阿姨硬要塞給王皓100元錢,「她讓我買點水果吃。」王皓連忙拒絕,「我說一會您出院的時候跟我拍張合影就行啦。」

王博、羅贇、侯玉華、張亞錚,他們用實際行動改變著部分患者對男護士粗枝大葉的偏見。他們是第一批來到隔離病房採集咽拭子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率先完成了與新冠肺炎患者面對面的高風險操作。

男護士表現出色,男大夫也當仁不讓。裴迎華和楊燕琳兩位醫生分別來自呼吸科和重症醫學科,強烈的責任心、過硬的專業技能,使他們成為醫療隊的中堅力量。剛到武漢時正值寒冬,楊燕琳查房出來,汗水能把刷手服浸個透徹,但這些在他眼裡都比不上救人重要。「危急情況下,每一次我們心裡都只想著『搶救』這一件事。盡我們最大努力,把能做的都做到。」

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景一鳴 王雅賢 本報記者 和冠欣 攝

流程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北京天壇醫院:十二勇士馳援武漢
    武漢,我們來了!1月27日下午,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12名醫護人員,作為首都醫療隊成員,馳援武漢。這些醫護人員分別來自急診、重症醫學、呼吸、感染、院感等專業。
  • 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天壇醫院站專題活動 為「逆行」醫護定格感動瞬間
    12月10日中午,「致敬白衣天使」——2020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巡展天壇醫院站專題活動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成功舉辦。本場巡展專題為抗擊疫情——致敬白衣天使,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加油鼓勁,用藝術闡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
  • 2020北京天壇醫院招聘93人公告
    歡迎關注大興中公教育公眾號:「bjdxoffcn 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2020北京天壇醫院招聘93人公告,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12月15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是一所以神經外科為先導,神經科學為特色,集醫、教、研、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 北京天壇醫院張俊廷掛號
    那麼,北京天壇醫院張俊廷掛號怎麼掛?一、北京天壇醫院張俊廷掛號1、網站掛號網絡掛號平臺中有很多醫院,可以方便患者在網上掛號。用這個方法預約掛號非常簡單。但是也要注意每個醫院的放號時間,防止號源被強光。3、電話掛號有些醫院開通了電話預約掛號的途徑。但是操作相對繁瑣,具體的操作和操作需要詢問醫院。而且沒有辦法一目了然醫院,科室和醫生的信息。
  • 2020年豐臺區北京天壇醫院(新院區)最全建檔攻略
    天壇醫院的建檔要求是什麼?怎麼可以在北京北京天壇醫院快速掛號、建檔呢? 小編特整理一份超級詳細的天壇醫院建檔全攻略,包括建檔要求、建檔流程、掛號攻略等信息,希望對準爸爸媽媽們能有所幫助。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 孕育媽咪圈 (ibaby8) 已獲得轉載授權醫院的床位是有限的,而廣大孕婦是海量的。每個醫院能不能為你建檔首先看你滿不滿足條件,二是看自己的床位還有沒有富裕,如果二者滿足,才會給你建檔。北京天壇醫院搬到新院區以後,環境高大上了很多,醫療條件也很先進,所以成為南城媽媽們的首選,床位和建檔名額比較緊張。
  • 北京核酸檢測醫療隊馳援河北
    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的部署,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選派北京天壇醫院援冀核酸檢測醫療隊馳援邢臺南宮,攜帶5套檢測設備和儀器,5萬份核酸檢測試劑,30天使用防護物資,支援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 疫情期間北京天壇醫院最新就診攻略
    醫院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就診,憑當日預約信息進入門診樓。  1.北京天壇醫院APP、京醫通微信公眾號、010-114電話、www.bjguahao.gov.cn、醫生工作站預約等方式,可預約7日內普通門診、專家門診、特需門診號源;  連結:北京天壇醫院APP使用指南  2.為確保就診信息的準確,請您配合掃碼核對信息,同時填寫流行病學調查內容後才能就診,對於不會使用手機操作的老年特殊患者可填寫紙質《北京天壇醫院患者流行病學調查表
  • 北京天壇醫院介入神經病學科主任繆中榮
    北京天壇醫院介入神經病學科主任繆中榮 健康臺 央視網 2016年01月25日 17:41 A-A+    繆中榮,主任醫師、博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介入神經病學科主任;中國卒中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分會主任委員,中國老年病學會腦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神經介入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介入學組副組長。
  • 「復旦版」全國醫院排行榜:北京天壇醫院綜合排名位列市屬醫院第一...
    北京天壇醫院 公眾號ID:tiantanhospital 關注 日前公布的復旦版「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在全國醫院綜合排名中名列第32位,位列市屬醫院第一名;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雙雙蟬聯專科綜合排行榜第一
  • 援疆醫者的堅守——記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李鑫
    初春3月,伴著京城微微的寒意,北京天壇醫院的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李鑫帶著家人濃濃的祝福和醫院領導同事殷殷囑託,踏上了奔赴新疆和田援疆前線的徵程。入疆以後,李鑫的身影穿梭在病患和手術臺之間,讓我們尋蹤他的足跡,一起分享他對援疆使命的理解與堅守。
  • 北京天壇醫院:新發地周邊唯一三甲綜合醫院的15個日夜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6月12日,上午10時左右,兩名患者走進了發熱門診,兩個人同為新發地市場運送海鮮的司機,後來他們成為這次疫情中北京天壇醫院確診的「1號」和「2號」患者。距離新發地市場僅3.5公裡,市場周邊唯一一家三甲綜合醫院,大量發熱患者、有新發地市場接觸史的患者短時間內湧入,確診患者數量不斷攀升……如何儘可能攔截疫情擴散,確保醫院安全、患者安全?經過15個日夜的追逐,北京天壇醫院沒有輸給疫情:各部門已經適應新的疫情形勢和「超常規」的防控措施;醫院實現了「外防擴散、內防院感」。
  • 北京同仁醫院醫療隊援漢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
    1月27日晚,北京市屬12家三甲醫院的「精英戰隊」落地武漢天河機場。彼時的江城,病毒猖獗,疫情肆虐,迎接他們的,將是一場遠超預期的「惡戰」。大戰在即,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金建敏臨危受命,擔任北京同仁醫院12人醫療隊的隊長。「那個時候武漢真的太需要醫護人員了。
  • 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累計接診12萬人次
    「嘀……嘀……」在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的手術室內,北京醫生初君盛手持手術刀,正透過大型手術顯微鏡,一點點將腫瘤從患者的腦中剝離。患者來自內蒙古,被頭痛折磨多年,幾乎雙目失明,本來想去北京就醫,卻由於疫情被「堵」在了張家口。
  • 探究腦科學 北京天壇醫院成立神經影像研究中心
    8月21日,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腦科學與神經影像前沿論壇在北京天壇醫院舉行。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介紹,天壇神經影像研究中心是由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與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聯合建設,研究方向以神經影像為核心,涵蓋了臨床醫學、放射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認知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
  • 《北京天壇》急先鋒-協助拍攝
    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它的嚴謹的建築布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緻,最美麗的古建築群,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 北京安貞醫院醫療隊援漢記:爭分奪秒全力救人
    將時針撥回到1月27日,對於即將踏上馳援武漢之路的北京安貞醫院醫務工作者們來說,還有一串的疑問——武漢的情況到底有多棘手?病人的病情發展到何種程度?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全力救人。帶著救死扶傷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監護室主任醫師賈明,帶領著由重症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EICU、急診科11人組成的安貞團隊踏上徵程。圖為北京醫療隊隊員、北京安貞醫院感染科護士楊春萌和同事一起穿防護服。這註定是一場與新冠肺炎病毒短兵相接的戰鬥。
  • 探訪北京首家設置過渡病區的天壇醫院,動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作為本市第一家設置過渡病區的三級醫院,北京天壇醫院統一調配病房,在4個不同科室分別設置了過渡病區,確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在天壇醫院的過渡病房裡,動人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過渡病房完成核酸檢測取出男孩腦中的「毛線團」「喂,這裡是神經外科。」
  • 肖復興:書寫天壇裡的芸芸眾生
    這一次,天壇,600歲的天壇,成了肖復興北京書寫中足以以小見大的「一枚郵票那樣的小地方」。四十餘年來,肖復興類型廣泛的寫作見證了中國文學生產與流通機制的宏闊變遷,在2020年的寫作成績單上,既有民營出版公司選編的《肖復興散文》,也有傳統文學和社科出版重鎮推出的《咫尺天涯:最後的老北京》與《女人和蛇:美國摺疊》,更有最新作品《天壇六十記》。
  • 北京中醫醫院醫療隊援漢記:中西醫結合療法很關鍵,古方抗疫立功勞
    直到今天,北京中醫醫院醫療團隊10名隊員的微信群裡,還保存著兩個月前他們的請戰記錄。每看一次,都令人熱血沸騰。由12家北京市屬醫療機構組成的北京馳援武漢醫療隊中,作為唯一的一支中醫醫療團隊,北京中醫醫院的隊員們集結出發前就意識到,中西醫結合療法可能會成為對抗疫情的關鍵一環,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中醫診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大有可為。
  • 北京十強醫院:天壇醫院第7,阜外醫院第9,都入圍了全國40強!
    而北京的醫療水平更勝一籌,百強醫院中共入圍了21家,而北京的十強醫院都入圍了全國40強。華北地區在此次在百強醫院中,共入圍了24家,全部位於北京和天津。其中北京21家,天津3家,而石家莊、太原等省會都沒有醫院入圍。此外,天津排名最高的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但已經位居中國醫院50強以外。從醫療實力來看,天津甚至已經不如武漢、杭州、成都等省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