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界除了奢侈品牌,各類潮牌也一直讓時尚達人們趨之若鶩。其中,Supreme就作為頂級潮牌受到各大時尚icon們的追捧,娛樂圈裡吳亦凡、鹿晗、王一博等都是其愛好者。
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地的Supreme實體店時刻都能看見消費者排起的長隊,可能只是為了搶購新發售的某件單品。在他們心中,Supreme不僅是一個潮流品牌,更是追求時尚的一個態度。
但畢竟「捧得越高,摔得越狠」。最近Supreme就面臨著品牌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11月,旗下擁有the North Face、Vans等潮流運動品牌的母公司VF(威富集團)宣布,將以超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頂級潮牌Supreme。雙方也達成交易條款,如果VF收購了Supreme後並達成特定的業績目標,則Supreme將會得到VF額外支付的3億美元。此次收購交易,並不影響Supreme創始人James Jebbia以及其團隊在該品牌內的任職狀況。
並且,這筆交易將在VF集團2020財年結束前完成,專業人士預估,到2020財年,VF集團將從Supreme「汲取」至少5億美元的營收和每股20美分的調整後每股盈利。
不少Supreme的「死忠粉」表示,這次的收購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品牌忠誠度。究其原因,作為擅長「飢餓營銷」的潮流品牌,收購則影響了Supreme的「稀有度」,使消費者存在「貶值」的心理落差。世界各地的品牌資深粉有些絕望:「Supreme已死。」甚至舉行了「葬禮」。
1994年,Supreme誕生於美國紐約曼哈頓,是結合滑板、Hip-hop等文化並以滑板為主的美國街頭服飾品牌。成立之初,店內經常吸引很多不少有名的滑板高手和街頭藝術家前來聚會,也因此Supreme成為了紐約街頭文化的代表,更成為了滑板文化的街頭潮流品牌。
成功制霸美國街頭後,Supreme的影響力也在逐步向外擴散。先是被英國潮流團體GIMME5帶入倫敦,接著日本的潮流教父藤原浩等人也力捧其進入日本市場,又在一輪人氣偶像的極力推崇之下成功拿下亞洲市場,由此躋身一線街頭潮流品牌。
在受到了越來越多當下年輕人的追捧和消費後,Supreme依舊堅持自己的「飢餓營銷」策略,限時限量限購,因此熱門單品發售即搶購一空,買手再炒價對外二次售賣。於是,每一次Supreme新爆款的發售都足以引起一場熱議。除此之外,Supreme每個季度還會定期推出聯名產品,強強聯手之下,消費者更是對新品毫無抵抗力。
所以,整個品牌一直都處於溢價的高峰,也是把小眾做到了極致。然而,「神話」般萬物皆可的Supreme就像一個能力很強的交際花。它的「社交」範圍已經覆蓋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服飾到美妝再到奢侈品。無論什麼物品但凡印上了這個「紅閃閃」的Logo都充斥著金錢和「高檔次」的味道。
Supreme這個品牌之下創造了諸多「神話」。但一直被真愛粉們詬病的,則是品牌的防偽性。可以說,滿大街看見10個穿Supreme的話,至少有一半都是「山寨」的。Supreme極其簡約的Logo成了潮流代表的同時,也成了莆田流水線上最容易仿製的一種圖案。
其次,當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的不斷發展,潮流文化和土味文化碰撞,網絡上掀起「萬物皆可Supreme」的風,一時間這個頂級潮牌變得不再「高端大氣」,反而慢慢的就走下了「神壇」。
有些業內人士覺得,比估值高一倍的價格收購,也是一種成功。VF一定不會做「賠本」買賣,他們接下來會藉助集團的資本能力和運營模式擴大Supreme在全世界的布局。要知道,VF旗下的矩陣品牌在全球也是非常受歡迎的,Vans,The North Face,Timberland,Dickies等等。所以VF也是想讓Supreme這個小眾品牌儘快向大眾曝光,突破之前的「潮人」群體。原來是Supreme而不是「Superme」。
其實,這次被收購併不是偶然。早在2014年時,紐約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GP就向Supreme伸出「橄欖枝」,表明用他們專業的能力去幫助Supreme鼎力發展,甚至提高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2017年,Supreme迎來了歷史變革。由主理人James Jabbia親自確認The Carlye Group入股Supreme凱雷以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Supreme的50%股份,如此操作,Supreme的市場估價已經高達11億美元,其中包括10億美元的股權和1億美元的債務。
在凱雷集團進駐Supreme的三年期間,本以為它要帶著Supreme真的遍布全世界。但大家發現並沒有什麼顛覆性的改變,也就增加了幾家實體店鋪。但即使是這樣Supreme的市值也能翻了一番。
Supreme一直堅持做好運營自己商業價值的「本分」,這一點作為品牌自身來講也是非常成功的。未來如果成功開拓中國市場,以中國「潮流迷」對這個品牌的喜愛和購買力,這場資本的棋盤局將會下的越來越精彩。
在資本主義眼中,一切必須要以賺錢為本。所以這件事在行業人眼中,被21億天價收購後的Supreme,會逐漸因為買主的某種商業目的,失去了它原始的文化影響力,也必將面臨一批核心擁護者的背離。
小眾變大眾,萬物皆可Supreme的Supreme,你會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