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可以預防!鍛鍊人群如何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2020-11-10 阿李談健康


對於喜歡鍛鍊的朋友,出現疼痛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疼痛,可能在運動過程中出現,或者之後。

疼痛可能持續幾個小時,第二天就緩解、消失了,或者幾天之後才會好——當然,也有可能會一直疼,然後變得更嚴重。

注意,這裡的疼痛,我們著重討論的是運動傷害帶來的疼痛。

疼痛,是我們大腦對機體傷害所引起的痛感覺。

而機體的傷害,我們這裡特指人體運動過程中造成的傷害。疼痛,阿李自己也經歷很多,想跟大家分享以下的解決方法。

疼痛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解決?

第一個原因:站著說話不腰疼?


我們人類的腰酸背痛,絕大部分原因是久坐造成的。

所以,古人這句話真的說得不錯——站著說話不腰疼。

站起來,多走動走動,有利於激活我們無力、被拉長的肌肉,改變肌肉力量平衡,避免受傷、產生疼痛的風險。

第二個原因:運動的壞習慣


這些壞習慣包括:

  • 不熱身、不冷身——熱身可以讓身體溫度升高,擴大關節活動範圍,加強對身體的控制;而鍛鍊後的冷身環節,可以讓出汗的身體溫度下降,松解運動過程中緊張的肌肉,避免受傷。
  • 不注重對柔韌性的練習——柔韌性不好,意味著關節活動範圍縮小,人體更容易受傷。
  • 只做有氧,不做力量——力量訓練能加強我們肌肉的力量,肌肉力量足夠,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關節。
  • 不注重對筋膜的放鬆——筋膜是包裹肌肉的」塑膠袋」,當筋膜出了問題,肌肉也無法伸展、收縮良好,失去正常的功能,也意味著更容易受傷!
  • 體態問題沒有在正式訓練前解決——很多朋友,在進行訓練前,本身就有不輕的體態問題,比如圓肩駝背、很容易腰疼、腿痛加膝蓋疼,說明自身肌肉已經失衡!在這種情況下鍛鍊,讓肌肉承受更多壓力,無異於將身體不平衡問題放大!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個原因:平時23個小時的不良體態


我們鍛鍊身體的時間,平均只有一個小時,而一天中的其它23個小時,都是處於習慣體態,包括不良坐姿、站姿或睡姿。

當這個「習慣」是不良姿勢時——比如葛優躺,那麼1個小時的矯正和鍛鍊,對於23個小時的不良姿勢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這個道理大家都應該懂。

第四個原因:盲從網紅


社交媒體的健康類網紅,的確很多是真有實力的,向大家傳輸正確的健身理念。

然而,也有一些不那麼合適向所有人推廣的觀念在流傳。

阿李的女友,聽信某些網紅,為了減肥兩年沒吃過精細主食,晚上餓得睡不著覺,情緒自然不好,持續很長時間,還自以為抑鬱了,差點去看精神科醫生。

相信大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一兩個例子。

如何辨別真偽,也是一門學問。

阿李建議大家最好多學習一些健身知識,在這個基礎,學會自己思考,也更能看清很多東西。

最後要說的話


阿李這些天,一直在外面學習矯正課程(也就是國內的運動康復)。

在此期間,收穫很多,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儘管圖文方式能傳遞的信息有限,還是希望能夠幫大家解決一些疼痛問題。


有什麼想法,歡迎朋友們在下面留言,或私信給阿李。

健康是投資,運動是良醫。

相關焦點

  • 科學健身:你了解運動傷害預防基本知識嗎?
    二、運動傷害外在風險因素體育場地不平坦、光線不好、運動器械質量不高,或安裝不牢固、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運動服裝和運動鞋不合適等都屬於運動傷害外在風險因素。體育鍛鍊者在運動時,不僅要關注內在風險因素,而且更要高度重視外在風險因素,以便減少運動風險,確保運動安全。
  • 冰浴可以預防網球運動傷害嗎?
    對於網球運動傷害來說,冷療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冰浴把它更往前一步。
  • 運動多久可以「抵消」久坐傷害?
    我們請專家告訴你什麼強度的運動能幫助抵消久坐傷害,並推薦4個適合久坐族的運動。1 運動半小時就可抵消久坐傷害 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子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證實,每天30~40分鐘的中到高強度運動,可以抵消掉10小時久坐帶來的負面影響,以降低全因死亡率(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
  • 運動減肥很好,但運動損傷,該如何預防?
    突然開始或結束動作,會撕裂圍繞在關節周圍的肌肉,造成或加劇過度使用的傷害。如果你在運動時覺得關節不舒服,那是可接受的;如果做完運動後,或是隔天覺得疼痛,情況就不妙了。長時間疼痛、關節周圍腫脹,這些都是受傷的警示,應馬上就醫。
  • 更年期總是腰腿疼痛,骨質疏鬆是禍首,如何預防治療?請看此文
    又如何預防和調理治療女性更年期的這種疼痛問題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更年期女性出現腰腿疼痛,多數是骨質疏鬆惹的禍如果您原來並沒有骨骼方面的健康問題,也沒有相關的關節炎性問題,僅僅是在進入更年期後,才開始出現腰腿疼痛的問題,這種疼痛問題的發生,與更年期可能有著密切的關係。
  • 專訪北京弘道運動醫學診所黃明輝主任:運動傷病如何預防和康復
    新華網體育北京9月27日電(張安琪)隨著馬拉松運動在國內蓬勃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群參與到跑步這項運動中來。如何預防和減少傷病的發生成為許多業餘跑者最為關心的話題。  對於有著龐大基數的中國球迷,約上好友來一場比賽也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有時候由於準備活動不充分等問題,經常會有傷情發生。一些常見的運動傷病也由於沒有專業的康復指導,從而影響日後的運動體驗。
  • 蘭灣足行 3D列印定製鞋墊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已經達到5億,《2009-2014健身行業產值規模》表明經常運動的人運動損傷率達到85%以上,與美國等部分發達國家發病率幾乎接近,在運動過程中人們的科學自我防護意識也相當薄弱,全民健身潮帶來的運動損傷人群激增。
  • 如何預防老年人膝關節疼痛?預防老年人膝關節疼痛的方法-健康百科
    如何預防老年人膝關節疼痛?預防老年人膝關節疼痛的方法-健康百科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隨著季節的變化天氣逐漸寒冷,有很多老年人都會出現關節痛的現象,還有就是腰痛、腿痛、胳膊痛等;成了困擾老年人生活當中最多的一個問題,也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甚至給老年人的走路也帶來了不便。那麼平時老年人應該怎麼預防呢?
  • 運動時降低應力性骨折風險的5種方法
    如果通過過度運動對骨骼施加過多壓力,則重建過程將無法跟上骨骼破裂的步伐,並且骨骼中可能會出現小縫隙。大多數應力性骨折發生在小腿或腳部。最容易遭受應力性骨折的人群是長跑運動員,但是進行任何高強度鍛鍊也可以鍛鍊骨骼以增強它們。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些降低跑步或進行高衝擊力鍛鍊時發生應力性骨折的風險的方法。
  • 關節不好的人如何運動?專家:遵循2小時疼痛原則
    這是因為適度的運動鍛鍊,一方面可以讓關節合理受力,使膝關節完成更多的「擠壓 - 放鬆」營養代謝循環,增強關節軟骨的恢復能力;同時,運動也會強化、維持腿部肌群力量,對於穩定膝關節、減少關節緩衝力也有一定好處。
  • 預防運動傷害的黃金法則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如何才能在達到健身目的的同時,避免受傷呢?120北京急救中心的醫生就來跟大家介紹幾個關於預防運動傷害的黃金法則。如當快要跌倒時,要立即低頭、屈肘、團身,以背部著地,順勢做滾動動作,不可以直臂撐地,以免造成骨折。有效的防護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傷害。合理選擇運動 50歲以上的人群不適合做劇烈運動;如果心肺功能不好,盲目加大運動量,會造成心臟負荷過大;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的人不適宜練習仰臥起坐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 ...如何科學運動?受傷後如何正確處理?康復專家開出預防運動傷害良方
    上了體育課後,第二天居然起不了床了;在蹦蹦跳跳時,時有孩子發生意外……隨著武漢市秋季如期開學,學生們如何預防運動傷害及造成傷害後的簡單處理方法都有哪些?9月5日,市四醫院醫學專家、康復醫學科主治醫師許德龍開出了預防運動傷害良方。
  • 傷害預防:足部疼痛
    它可能是你的足底筋膜,本文會告訴你如何對抗它。您騎車時產生的每一個有用功率瓦都會通過腳底傳遞到您的自行車上。足部疼痛,特別是足弓疼痛是常見的,足跟疼痛可能是由於鞋子不合身或夾板位置不正確造成的,同樣地,它可能是腳底筋膜炎或生物力學問題等潛在足部疾病的結果。不合適的騎行鞋可能會導致摩擦問題,導致水泡和皮膚潰瘍。自行車裝配工警告不要先購買自行車鞋,以確保合身。
  • 5種最常見的健身鍛鍊傷害以及如何預防
    與鍛鍊相關的傷害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是不良姿勢,這會削弱你的整個肌肉力量。另一個在重複次數和重量上做得太快。確保你的動作正確,自己的目標不要太過個性化。以下是我總結的五種最常見的健身鍛鍊受傷情況和預防辦法。
  • 如何健康的跑步?如何預防跑步傷害?
    跑步被認為是一種較為劇烈的運動,具有方便、耗時少、形式多樣、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的優點。有研究認為跑步是最為負擔得起的低廉運動,可以有效促進健康的同時增進精神放鬆。那麼你真的會跑步嗎,真的知道在跑步中怎麼預防傷害嗎?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如何健康的跑步。
  • 運動多久可以「抵消」久坐傷害?醫生點名推薦4項運動
    近日,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半小時就可抵消久坐傷害。 運動半小時就可抵消久坐傷害 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子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證實,每天30~40分鐘的中到高強度運動,可以抵消掉10小時久坐帶來的負面影響,以降低全因死亡率(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
  • 運動多久可以「抵消」久坐傷害?醫生點名推薦4項運動
    近日,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半小時就可抵消久坐傷害。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子刊《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證實,每天30~40分鐘的中到高強度運動,可以抵消掉10小時久坐帶來的負面影響,以降低全因死亡率(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
  • 研究證實運動顯著降低死亡風險
    近期,《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探討了指南推薦強度的體力活動對美國人群全因死亡和死因別死亡風險的影響。結果顯示,達到指南推薦強度的體力活動時,人群的死亡風險顯著降低,其中有氧運動的獲益比肌肉強化運動獲益更大。
  • 運動按摩的好處:預防運動傷害
    關於肌肉酸痛的的理論有很多,但有一個普遍被接受的理論,是重複使用身體的某一部位而造成結締組織些微地撕裂。這些重複的壓力與收縮會造成肌肉的撕裂、細胞發炎,而使肌肉縮短、固定與糾結在一起,造成疼痛,進而形成保護機轉。顯然,如果一個人抱持「沒有疼痛,就不會有收穫」(No pain, no gain) 的格言,帶著酸痛的肌肉持續訓練的話,那麼將對他/她造成更多的運動傷害與身體狀態的破壞。
  • 這4類「延年益壽運動」,每天堅持鍛鍊半小時就可以
    如果有一個處方能同時控制血壓、血糖,改善睡眠質量,緩解焦慮情緒,預防癌症,甚至可以防治40餘種慢性病,那就是「運動」。 快走—強心肺、增加下肢力量 研究表明,走路的速度,可以預測人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