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山西千年古文明之旅值得一提的就是瀏覽了千年古剎懸空寺。
這裡之所以用瀏覽這個詞來描繪,是因為自己雖然進了懸空寺景區,其實自己並沒有真正登上懸空寺,而只是遠觀了懸空寺,聽了導遊一番繪聲繪色的講解。
這次山西之行的第二站是位於大同市恆山山脈的千年古剎懸空寺。我們一大早辭別了五臺山的五爺廟,一路向北出發,在陽光的照射下,我們的車輛翻過了五臺山,領略了五臺山頂的風光,然後又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由於自己初到此地,車輛行走的又是山路,自己坐在車上也是不辨東西,車輛大約行駛了大約兩個多小時,也不知轉了多少彎,走了多少路。儘管山路的行走驚險不斷,但是山裡的風光還是比較養眼的,他別是聽著都有的講解還真有一點津津有味。就在這段路上還真正了解到山西古文明的歷史,特別是講到千年古剎懸空寺,自己還真有一點聽著入迷。因為懸空寺在自己心目裡仿佛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在中學時代的歷史教科書上自己看到過懸空寺的照片,在歷史的課堂上聽過歷史老師的講解,如今自己要親眼目睹懸空寺,怎麼能不激動呢。
始建於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的懸空寺位於北嶽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據導遊講,懸空寺始建初期,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因歷年河床淤積,現僅剩58米。因背西面東,正午一過,懸空寺就見不到陽光了。為此,遊覽懸空寺,最好是上午。我們的導遊也正是安排我們上午遊覽懸空寺。
待我們經過幾個小時的奔波,上午十點多一點就到達了懸空寺景區,剛才在五臺山頂還是陽光燦爛,到達景區門前時到有一點陰風習習。剛下車,刺骨的寒風吹得讓人不住地打冷戰。
我們經過一段步行,進入懸空寺景區,抬頭向四周環視,整個恆山美景盡收眼底。兩邊峭壁側立,陡峭險峻,金龍峽如同鬼斧神工,將整個恆山劈開,下邊還有潺潺細流,兩側的巖石經過千百年的洗禮,整個山崖凹凸不平,千年古剎懸空寺就鑲嵌在這懸崖峭壁之上。
站在懸空寺對面的觀景臺上眺望整個山巒,峰巒層次分明千峰競秀,山峰上雲霧繚繞,變幻無窮,在陣陣寒風的吹拂下,時而像仙女輕輕起舞,時而又展現出雲捲雲舒的壯麗畫面。置身於山崖下,看到山上一股股似煙非煙,似氣非氣的雲霧,既不是一片片,又不是一朵朵,而是一縷縷,讓人引以無限聯想。
沿著觀景臺的觀景旋梯,一步步前行,先是來到峽谷的底端,這裡篆刻著一塊石碑,一面刻著北魏棧道,一面刻著天下巨觀。老伴我們兩個還先後在這裡留下了影。隨後我們又沿著觀景的小道向懸空寺前行。當走過一段道路後,道路的提示牌上顯示:登寺從此上行。由於登寺的人比較多,還需要排隊,我們只有一個多小時的遊覽時間,就沒有登寺,只是遠觀了懸空寺,在登寺的懸梯下邊有一塊巨石,上邊雕刻著詩仙李白的壯觀"二字。
據傳說,鬥酒詩百篇的李白當年遊覽懸空寺時,曾寫下"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詩句,素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李白,由於當時沒有喝酒,自覺詩句不是十分令人滿意,面對懸空寺這優美的景觀,又不能不發一點感慨。於是提筆寫下"壯觀"二字。寫完之後又覺還不過癮,於是又在壯字旁邊加了一點。意喻此處景觀非同一般壯觀,而是比其它壯觀要多一點,即:壯觀"多一點"。這不知是後人的演繹,還是真有此事,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壯觀二字倒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自己儘管沒有登上懸空寺,但是在一旁的導遊的講解中自己了解到,懸空寺取道家之玄(懸),佛家之空。是佛、儒、道三教合一。懸空寺中的三教殿內釋迦摩尼居中,老子、孔子分坐兩旁。純陽宮內佛龕旁的土炕,曾是出家人夜晚的棲身之處。
站在懸空寺下的峽谷之中,近觀懸空寺真可謂是奇、懸。巧於一體。據資料介紹,懸空寺奇就奇在選址奇,建造奇,規劃奇。懸就懸在山崖之上,其實真正"懸空"的只是連接中東部的那一段。立杆僅為輔助和裝飾,真正受力的主要是靠嵌入石壁的橫梁支撐。橫梁嵌入石壁三分之二,外露三分之一。施工時先在石壁上鑿孔,孔口外小內大。塞進木楔後再打進橫梁,使其牢固。整體的設計與構思都體現在一個巧上。
站在山腳下眺望鑲嵌在山崖上的懸空寺,上載危崖,下臨深谷,就如玲瓏剔透的浮雕,大有凌空欲飛之勢。置身這深山峽谷之中,看這煙霧繚繞的山峰,聽著山間潺潺溪流的泉水叮咚,仿佛在此峽谷之中猶如世外桃源,遊客在享受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傑作的同時,心在與大自然進行交流。不由得不從內心驚呼,懸空寺建築之奇,結構之巧,豐富的內涵,堪稱世界一絕。懸空寺這悠悠千年正是中華人民智慧的傑出體現,表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成就,是中華民族的藝術之隗寶。
(2020年12月7日於農業科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