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鐵爐子村舉辦新時代好家風文化講堂

2020-12-18 湘湘帶你看社會

11月27日,商州區牧護關鎮鐵爐子村村委會邀請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郝忠鋒到村舉辦「新時代好家風」爭做文明村民文化大講堂活動,村、組幹部及部分黨員和脫貧群眾共70多人聽取講座。

「臺上老師的講課讓我受益匪淺,在處理鄰裡關係、婆媳關係等問題上都讓我有了更好的借鑑。」村民王女說。在講座中,郝忠鋒以自己創編的商洛花鼓劇《紫荊樹下》為例,從傳統家規到現代社會現象等三個方面講解了如何爭當文明村民,如何處理婆媳、夫妻、公媳、鄰裡關係及與村上幹部關係,鼓勵大家積極參加村上的公益活動,啟發村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牢固樹立誠實守信、寬厚包容、孝敬老人、與鄰為伴、與人為善等家庭美德,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家風。在現場郝忠鋒還表演了自己編創的獨角戲《還債》《二桿夫妻》,藝術地展現了農村常見問題和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據了解,郝忠鋒曾是商州區文化館館長,因長期從事文化工作,退休後被邀請在我市進行家風家訓等主題講座,此次活動已經是他的第三次講座。隨後他會還進鄉村、進校園、進社區,配合「五美庭院」創建引導群眾打造「房前屋後美、庭院打理美、室內擺放美、廁所衛生美、家庭成員美」的「五美庭院」。

【來源:商洛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修齊講堂 | ​好家風是怎樣傳承的?
    修齊講堂 | ​好家風是怎樣傳承的?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閔行區創設「修齊講堂」,旨在豐富市民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內涵。
  • 河北省興隆縣開展家風家訓活動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這本書出版發行後,各單位定期組織開展「誦讀經典家訓,培育文明家風」道德講堂活動,通過幹部職工誦讀《中國古代名人家訓》的名篇佳句、上臺講述家風故事等形式,傳承家風文化,汲取經典精髓,啟迪思想,塑造心靈,培養心智,將良好的習慣自覺地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 ...推動新時代「大文明」——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壽光範本」
    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從哪裡切入?近年來,壽光市立足家庭這個」社會細胞」,激發廣大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組織實施了「健康婚姻志願輔導」「家教志願服務」「創建美麗庭院」、尋找「最美家庭」等各類家庭文明實踐活動,讓群眾在家中、在身邊就能感受並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通過家風建村風、帶社風,推動新時代社會「大文明」。
  • 「巴中」平昌白衣鎮:傳承家風家訓,引領時代新風
    巴中市平昌縣白衣鎮家風家訓館,即吳氏祠堂,位於白衣古鎮核心區,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三進複合式院落,佔地3000平方米,為四川省十大孝廉文化地標之一。2017 年10月建成免費開放至今,通過講家風聽故事、傳國學習禮儀、評典型樹形象等形式傳承優良家風家訓,引領社會文明。
  • 「中華好家風 湖湘新風尚」之六六大舜文化體驗季系列活動即將啟動
    「中華好家風 湖湘新風尚」之六六大舜文化體驗季系列活動即將啟動 2020-12-22 17:35:00來源:消費日報網
  • 商洛商州民間文化研究協會舉辦「慶五.一」登山主題黨日活動
    5月2日,商洛市商州民間文化研究協會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協會非黨員領導班子成員,冒著35度以上高溫天氣,攀登商州區第一高峰秦王山,舉辦了一場特殊的主題黨日活動。當日一大早,商州區民政局社會組織黨委委員、商州民間文化研究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徐剛民,副會長郭志康、李廣華、喻荊民、賈軍平等人從商州城區出發,驅車70多華裡,到達商州區楊斜鎮,在當地民間文化愛好者方華高、趙國軍老師陪同下,由赤水峪大蛇溝蜿蜒而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艱苦跋涉,終於登上商州區第一高峰-秦王山。
  • 「好家風」浸潤古城萬千家庭——西安市「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
    一年多來,「好家風」浸潤古城萬千家庭,「廉潔文化」雲講堂每期在線收看10多萬人,徵集經典家規家訓家書2500餘件,網上訪問優秀作品數達63萬餘人次,湧現出一批鮮活的好家風故事。良好家風促黨風帶民風,推動社會風氣向善向好,崇廉尚德在古城大地蔚然成風。
  • 福州臺江:多舉措打造家風家訓品牌陣地 文明新風潤澤人心
    近年來,福州市臺江區高度重視家風教育,充分挖掘本地的人文歷史、會館文化、誠信廉潔的商賈文化和家風家訓、鄉賢義舉,對照「四有一標準」要求,將古田會館打造成為「福州市臺江區家風家訓鄉賢文化館」,在會館內設置會館文化、家風家訓、道德講堂等系列展廳,組建了福州市首支區級家風家訓鄉賢文化傳播志願者隊伍,長期開展義務導講、文化講座等服務;常態化開展「傾聽臺江·嘉言傳世
  • 學習好家風 汲取正能量丨州婦聯參觀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
    為深入推進「廉潔好家風」宣傳教育活動,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幹部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以好家風促黨風政風,8月25日,恩施州婦聯機關幹部到宣恩縣開展家風體驗活動。活動中,全體黨員幹部參觀了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實地走訪「傳家訓、揚美德」典型——張氏家族、楊氏家族。
  • 以優良家風促黨風正民風 - 德陽市人民政府
    本世紀初,在高坪段氏族人的公議下,在傳統的「家訓十條」和「族規(家規)十一條」的基礎上,形成了既有傳統家族文化的深厚底蘊,又有時代意義的48字「段氏家訓」,成為了段氏族人信守和傳承的座右銘。 古語云:下行為俗,上導成風。在政府的倡導下,好家訓世代傳承,好家風日漸形成。
  • 【基層動態】嶽西縣冶溪鎮聯慶村開展「弘揚正能量,傳承好家風...
    【基層動態】嶽西縣冶溪鎮聯慶村開展「弘揚正能量,傳承好家風」道德講堂 2020-07-02 0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美家風:鄉村文明建設新引擎
    龍津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馮耀泉說,「我們希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家庭的和諧,將鄉風文明作為文化振興和支撐新一輪發展的新引擎,為和諧社會和高質量發展貢獻龍津力量。」  圍繞古訓文化,龍津村策劃並陸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其中2018年8月舉辦的首屆《龍津古訓》朗誦比賽,300人同臺吟誦《龍津古訓》的壯美場面,令村民們至今難忘。已是80歲高齡的梁成生老人是參與者之一,「『古訓』是我們的祖先留給龍津後輩的好東西,沒有不愛的理由。」梁成生自信地說。
  • 鄉有文化,村有品牌,民有家風,北京朝陽區20個美麗鄉村亮新景
    白家樓村 資料圖 圖文無關 武亦彬 攝驅車沿京密路出城,至賽特奧萊購物中心,崔各莊鄉馬泉營村就在路側。村口大門上,兩匹金色駿馬相對而立。初冬,村莊靜謐。步行進村百米,青灰色的巨大影壁矗立眼前,記載著自遼金以來的建村史。
  • 深入推進家風建設 以家風正黨風淳民風
    近年來,金堂縣將家風建設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注重挖掘利用傳統文化精神,厚植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廉潔從政的土壤,積極營造以家風正黨風淳民風的良好氛圍,讓好家風成為守護幹部廉潔從政和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傳家風,以故事詮釋家風內涵 拍攝家風教育片,讓好家風「活」起來。
  • 河南省德孝文化示範鎮(村)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方城縣小史店鎮舉辦
    10月25日,河南省德孝文化示範鎮(村)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小史店鎮成功舉辦。方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白巖發表了致辭,簡要介紹了方城縣情,肯定了小史店鎮開展德孝文化活動取得的成績,並要求小史店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進一步弘揚好德孝文化,提升心靈品質,促進鄉風文明,使之成為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潤滑劑,培育好、踐行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為實現全面小康、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 新時代文明實踐串起河間最美風景線!
    其中,沙河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尊祖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興村鎮大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統籌整合本轄區陣地資源,依託鄉鎮文化站、企業文化場所等,積極籌劃,高標準建設,搭建服務群眾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打通文明實踐的「最後一公裡」。
  • 警事日記︱​那些雋永不變的家風美德
    道德傳千古,家風抵萬金。好的家風將美滿與幸福傳給後人,也是深深隱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的文化基因。——題記▲基地文化廣場野椒園村隸屬於宣恩縣西南部的曉關侗族鄉,坐落於曉關侗族鄉東南部。▲張氏百忍堂在野椒園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的張氏「百忍堂」,我們感受了張氏家族「忠、孝、廉、學」的濃厚家族文化;在道德講堂的學堂,我們認真學習了「張氏」、「楊氏」家族的家訓、家規、誡條,楊氏祖先東漢名臣楊震的
  • 市婦聯舉辦幹部「增強本領 提升能力」 教育培訓季——《新時代...
    市婦聯舉辦幹部「增強本領 提升能力」 教育培訓季——《新時代領導幹部的家風建構》專題輔導講座 2020-12-18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主題文化講堂...
    「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道德講堂現場。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李麗璇)為深入推進廳系統文明創建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文化講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12月21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以「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的文化道德講堂活動,廳二級巡視員羅振新主持活動,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教授洪豔為大家授課。
  • 湖北五峰: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三字經」
    2018年11月,湖北省五峯縣正式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建設工作,以「服務基層,溫暖實踐」為特色,首批確立2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站,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與省級文明縣城創新、主題教育、志願服務、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工作統籌推進,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促進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改革創新,打通教育群眾、服務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