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巴特勒還是去邁阿密了。4年1.42億。
大概從費城76人得到哈裡斯後,他就不太能留下來了——也可能一開始他就沒想留。
他上季在費城打得非常好:每場33分鐘裡18+5+3,與多倫多的七場血戰裡場均22+7+6——在西蒙斯和恩比德都無計可施的時候,他在竭力跟萊納德周旋。一個球權不如西蒙斯多、優先度不如恩比德高、進攻機會也就比哈裡斯多一點點的角色而言,他已經很努力了。
所以不難理解他要離開費城:他是這裡最靠譜的球員。但他註定不在球隊未來計劃內。他沒什麼球權(西蒙斯需要),沒什麼空間(下季76人也不會在這方面提升),他的持球突破得照顧恩比德的存在。
而去到邁阿密呢?
懷特塞德走後,熱的中鋒是開拓者過來的萊納德:有三分球。阿德巴約是個年輕解釋的好藍領,而且懂得策應。沒有空間問題了。
理察森也走了,巴特勒將享有一切球權。斯波厄斯特拉教練上季讓理察森、溫斯洛與韋德大打翼側擋拆突分,本季這點球權都可以給巴特勒了:如果德拉季奇也走了,大概巴特勒和溫斯洛就是雙出球機器了。
有球權,有空間,有年輕人,有靠譜的防守體系。
以及很重要的:一支自己的球隊。
我們可能都低估了,吉米·巴特勒對「自己的球隊」可能存在的執念。
一個問題:巴特勒這樣勤奮認真的球員,為什麼在森林狼和76人都待不久呢?
五年前吧,巴特勒曾在《SI》的訪談裡,劈頭說過這麼句話:
「我和德裡克,都是2007屆高中畢業的。」
他說的是德裡克·羅斯。
他和羅斯都在2007年高中畢業,然後踏上不同的徵途。實際上,從一開始就不同。
羅斯從13歲就開始接球探的名片,擁有自己的youtube視頻,2008年,羅斯成為艾弗森之後,第一個組織後衛NBA狀元。
那年,巴特勒剛從德州的泰勒青年學院轉到馬奎特大學,打上大學籃球。為馬奎特出場的第一個賽季,他每場5.6分,一個地道的角色球員。他的偶像是麥蒂,但2011年他參加NBA選秀時,並無麥蒂的天分。
當年的選秀報告上認為他「展現出成為角色球員的優秀資質……攻防兩端活躍……反擊出色……近筐攻擊很好……不需要球權……無私……頑強的防守者……聰明而且努力的孩子……」
但是:「沒有一項出色的技能……不會單打……」
少年時父親離家,13歲被母親踢出家門,輾轉寄居在朋友家庭裡。這就是吉米。
2011年他進NBA那年,他的同級生羅斯得了MVP。
起點差距,就這麼遠。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2013年春天,他還成了公牛首發:一個3D球員。2014-15季他真正騰飛,場均打全聯盟最久的39分鐘,場均20+6+3。之後四年,他連年場均20+5+5,成為聯盟最全面的球員之一。
他、喬治和萊納德,入行腳前腳後,都是3D出身。但萊納德到2014年已是總決賽MVP,喬治2013年已帶隊在東部決賽大戰勒布朗。吉米比他們成名都要晚。
他也沒有喬治的跑跳,以及萊納德恐怖的臂長。
他的全面,完全靠拼命。他能投三分、能底線空切、能下反擊;他能送出傳球,找到空切隊友;他在回防中能夠在身體失去平衡的情況下幹擾兩個對手;他能利用三威脅突破,依靠低重心發揮他的突破步伐,鑽底線找犯規。他會點中距離背身、能空位跳投、會三威脅襲擊籃筐造罰球,還有撤步中投。
他的分數都是勤苦積來,而非憑空刷將出來。
他的起點太低了——所以才格外拼命。
2014年,他說「我長大過程中一直沒有錢。我有現在的收入(他年薪200萬)已經可以支付生活了。」
「我只是很喜歡打籃球。」但是,
「我想,為什麼不以成為頂薪球員為目標呢?如果拿到頂薪合同,我就可以把全家帶到南太平洋的波拉波拉島去玩啦!」
那年他租了個毛坯房住。「我想讓自己打得更好,所以我不用手機,沒有網絡。當我和哥們們覺得無聊時,我們就去旁邊的球館練球。我們吃飯、睡覺、去球館。一天訓練三次,反正也沒啥別的事情好做。」然後拼命看錄像。
值得一提的是:
2014-16季,他在公牛和羅斯分享球權,加索爾和諾阿有大量策應。2016-17季,他和韋德、朗多分享球權。2017-18季,森林狼有維金斯和唐斯兩個年輕人要投籃。上季,如上所述:西蒙斯掌握球權,恩比德控制禁區,哈裡斯還要分掉一些進攻機會。
他從來沒有掌握過無限開火權——雖然他比這些人練得都要勤苦。
科比當年說過句話,「那些訓練裡不認真的人,我為什麼要把球交給他們投籃?」
巴特勒不會直接這麼說,但如果他內心有這個想法……也不會奇怪吧?
他的起點如此之低,他進NBA時同級生羅斯已是MVP,他從一個3D角色球員起步,一直在羅斯身邊努力著,直到成為公牛頭牌。他在森林狼時,不適應跟維金斯與唐斯玩。他在費城呆了半年,也不樂意繼續跟西蒙斯與恩比德玩。
也許他對那些天賦絕倫、卻並不認真挖掘自己潛力、依然享有特權的天才(咳咳,維金斯和西蒙斯,你們真的盡力打球了嗎?),不那麼喜歡?
不知道。
總之,現在吉米·巴特勒在年將30歲時,終於擁有了自己的球隊,即將享有無限球權。
看到他如此走來的話,大概能理解他的倔強——畢竟他如今所得的一切,都是自己拼命掙扎而來,沒有一寸一縷是上天垂恩的。
自己奮鬥得來的自尊,總是最剛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