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核集團
2月13日,晴,武漢協和江南醫院
施曉松 核工業總醫院感染管理處處長
今天我和市立醫院北區的王瀅主任去病區督查,首先非常驚喜的發現,在醫院外面增加了一個移動醫療廢物處理點,部分減輕了非常緊張的醫療廢物處理壓力。在現場我們和來自北京的支援者進行交流,提醒他們在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防護。常規清掃和消毒了我們醫療隊的更衣區域後,我們前往江蘇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對口支援的三個病區,進一步具體落實了三區(汙染區,潛在汙染區,清潔區)的需要注意各種的細節問題,病區主任和護士長都對我們的工作表示認可。
在進入病房督查的時候,我們也及時和當班醫護人員對一些注意事項再次進行了提醒(如快速手消毒劑的擺放和分布,銳器盒的管理,治療室門的及時關閉,病房的空氣消毒等)保證了醫護人員的醫療安全。病區督查結束後,已經是中午12點了,我們脫下防護服,來到清潔區,從開著休息室的門縫看進去,我發現有幾個醫護戰友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進餐,當時我條件反射,一把推門進去大聲說:「我記得已經反覆強調很多遍了,不能聚在一起吃飯,大家同時脫下口罩吃飯,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裡面歡快的氣氛瞬間凝固了,他們默默的戴上口罩,端起自己的盒飯分散到各個地方。
我看到一名個子小小的護士端著飯和我們一起坐電梯下樓。她身上的工作服已經全部溼透了,她和我說他們病區的醫護人員來自全院各個科室,她原來是在門診工作的護士,也支援到了隔離病區,從年前到現在一直沒有回家,每天上班都穿著防護服,帶著口罩,面屏,互相之間也沒有時間交流,只有在進餐的時候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工作心得,互相加油鼓勁。她還說:「謝謝江蘇的專家,我們知道,你們講的都是為了我們好,避免相互感染病毒的風險,我們以後一定遵守!我現在去門診值班室吃飯,那裡只有我一個人。」
我的眼睛有點溼潤,多好的戰友啊!我為剛剛自己的話感到十分內疚,好像破壞了他們之間某種特殊的放鬆心情的方式。但是我不後悔,作為一名感控人就是要千方百計地控制疫情的院內傳播,為了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健康,我應該這樣做!我想等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我也可以脫下口罩和他們一起愉快地聚餐!
戰「疫」日記:心如花木,向陽而生
2月13日,晴,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吳風嬌 中核四〇四醫院護士
轉眼間,這已經是我來到戰「疫」前線的第九天。最初覺得緊張而陌生的環境,如今已經變得熟悉而溫暖。和往常一樣,今天我們也提前到達醫院熟練更換防護服、做好防護準備,隔著一層層嚴密的包裹幫助對方在防護服上寫下姓名,快速接替上一班的同事,並投入忙碌的工作之中。在疫情面前,短短數日,醫護同事們已建立起深厚的戰友情誼,考慮到彼此工作艱辛,總是想多盡一份力,齊心協力打下這場戰鬥。
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所在病區病人的治療、護理及日常生活照料。每日我都定期為患者測量體徵,遵照醫囑按時分送治療藥物,同時照顧患者的一日三餐。我深深明白,正是因為缺少家人的陪伴,病區裡的患者們才更加無助和敏感,更加地需要被關愛。每當看見發熱患者求助的目光,我都會油然而生一份想要盡力幫助的心疼、責任感和戰勝疾病的鬥志。因此,在日常的醫療護理工作之外,我每天都會逐一記錄患者的主訴,觀察他們的心理狀態,細緻地了解他們不適的症狀,及時向醫生反饋並進行相應治療。有一位病患因為文化水平不高、並不識字,拿著醫護人員分發的心理壓力疏解的書籍顯得有些無措,我便主動上前詢問並為她一頁頁的念和講解。穿著厚重而溼透的防護服,隔著霧氣重重的防護鏡,念字顯得有些吃力,但當我看到病患安心的表情和感激的神情時,便覺得沒有什麼是不可以克服的。
我所負責的病患大都是輕症患者,而我知道此時此刻還有比我們更辛苦、工作強度更大、更為艱巨的為治療重症病患者奮戰的無數醫護人員們。我們更應該向他們致敬,滿懷信心,奮力抗疫,堅定地堅守在自己的位置上,竭力愛護每一位病患。在戰友關愛和病患支持下,愛心匯聚,來自社會各方的關愛是我們堅強的後盾。記得在防護培訓後的前三天裡,當我作為後勤人員為大家分配來自社會各方捐贈的生活物資時,在當地眾多企業捐贈的物資中,我看見了一份不一樣的包裹——那是一名武漢小學生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來的一箱水果。稚嫩的字跡化作感動與敬意深深嵌入了我的心中,隨之而來的是一份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那一刻,我更加意識到,處於水生火熱的武漢人民們同樣也在拼盡全力,與我們並肩作戰,共同為抗疫前線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戰「疫」前線沒有戰火紛飛,沒有硝煙瀰漫,卻有著臨近生死的考驗,深深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在嚴峻的疫情面前,我們都沒有退縮和放棄,奮力用愛築起了一座不倒的長城。自從來了武漢之後,天空總是陰雨連綿,但是每當看見病患們堅強的笑臉、醫護戰友們堅守工作的背影,聽見家人、醫院領導和同事們的聲聲囑咐,我都從心底感受到了一束陽光、一股暖流、一份力量和一種信念,堅信明天的我們必將更加堅強自信,明天的我們必將迎來山花爛漫和明媚春光!作者:施曉松 吳風嬌視頻:韓皓南責編:韓皓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