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目前,揚中市已有三批醫療隊赴鄂支援,他們有的已經在戰「疫」一線緊張有序地開展救治工作,有的正在接受上崗前的培訓考核,隨時準備投入戰鬥。2月12日晚上,他們從湖北武漢最前線發回了戰「疫」日記,有的輕鬆描摹卻真摯鮮活、有的落筆莊重且飽含深情……
桑寧的戰「疫」日記:「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今天(12日),我做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不管在揚中還是在武漢,身邊有很多黨員勇往直前,他們義無反顧的精神時刻感染著我。所以我選擇在這個時候提交入黨申請書,向黨組織靠攏,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為疫區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王玉的戰「疫」日記:三個小故事藏著愛與溫情
今天(12日)是我在重症病房上的第一個班,不同於樓上的危重症監護室,這裡除了個別病人需要無創呼吸機,大部分都是可以下床活動、生活自理的患者。他們中有耄耋之齡的老夫妻,有中年夫妻帶著家裡的老奶奶,有年輕的小夫妻……疾病啊,沒有打倒他們,反而讓他們更堅強!
我跟大家分享三個小故事:
15床的阿姨,原來是我們支援醫院的一個護士長。每次我進去,她都急急忙忙把口罩戴好了,她說:「已經很麻煩你們了,不能再把你們感染了。」
38床的奶奶,看到我們就覺得心疼,要給我們拿牛奶。她的兒媳婦提醒她:「你給她們了,不怕傳染給她們啊……」奶奶若有所思:「這樣啊,我不知道,我就看他們太累了,想讓她們喝點牛奶,休息一下。」
24床的爺爺,總是打呼叫鈴,要給他刷假牙、削蘋果、打水……慢慢地我們才知道,他的同室病友都有人陪,而他一個人,戴著無創呼吸機也不能講話,感到孤獨。我們站在旁邊陪陪他,隨便說點啥,他就很開心了。
這就是我平凡工作中的平凡場景,希望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能撥開雲霧,擁抱美好的生活!
田英的戰「疫」日記:「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衝在一線。今天(12日),我們鎮江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成立了,我有幸擔任生活委員。黨支部成立會上,我們緊握右拳,向著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奚柏劍的戰「疫」日記:家有牽掛、組織關愛,養好精神戰鬥!
在武漢的這幾天,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反覆練習穿脫防護服、隔離衣,這是我們開展支援工作的基礎。讓我感到很意外的是,我被推選為鎮江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的宣傳委員,這也是組織對我的一種信任。
今天(12日),我從醫院護理部童主任那裡得知,奶奶病情加重,家人怕我擔心沒有告訴我,院領導知道後,已把救治用的氧氣瓶送到家中。我很難過,因為奶奶很疼我,家裡人說,她知道我去武漢的消息後流了很多眼淚。但我更感受到了組織的溫暖和醫院領導、同事對我的關心。
下午,我們收到了當地發放的物資、省黨組織發來的生活用品,醫院和黨組織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後盾。
晚上10點,隊裡通知,我們鎮江醫療隊分為三個梯隊,做好準備,明天(13日)出發,接管武漢體育中心的方艙醫院,現在全部到一樓大廳集合理髮。
……
回到房間已經很晚,稍微欣賞了下自己的新髮型,趕緊洗漱上床,養好精神,明天戰鬥!
與奚柏劍的戰「疫」日記「遙相呼應」,她的女兒孫詩涵在家中也寫下了一篇滿是「思念」「擔憂」又漫溢乖巧懂事的日記——
孫詩涵的日記
我每日每夜、每時每刻地擔心媽媽,想媽媽。同樣,弟弟更是這樣。
每次一提到媽媽,弟弟就會哭,我更是忍不住。可是作為姐姐,是弟弟學習的榜樣,所以只能在心裡傷心。我整天做出一副開心的模樣,其實心裡比誰都難受。
每當我想和媽媽打電話時,可又怕她太忙沒有時間,又怕她有時間但太累了,所以一天我們都沒有「見過面」。
外婆說,「我們在媽媽面前只報喜,不報憂!」因為外婆害怕媽媽擔心我們,在工作上又不專心。唉,我真希望疫情快點消失呀!這樣媽媽就可以早日回家了!
見習記者 錢飛 尹媛 通訊員 楊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