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中國精神在戰「疫」中的生動體現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仿佛給我們按下暫停鍵,我們不得不改變工作、學習及生活的軌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領導下,舉國上下齊動員,勠力同心抗疫情。今天,我們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果,是因為有偉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激勵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由一代代中華兒女不斷書寫和培育的,並凝鍊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將偉大的民族精神概括為偉大的創造精神、偉大的奮鬥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及偉大的夢想精神。中國精神歷久彌新,在這場全國戰「疫」的過程中迸發出勃勃生機,愛國、團結、奮鬥、創造、擔當這五個關鍵詞,是中國精神在這場戰「疫」中的生動體現。

戰「疫」使愛國精神空前高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勵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愛國主義傳統的民族,歷史上蘇武牧羊、嶽母刺字等故事一直流傳至今。正因為有愛國主義的傳統,所以我們民族的凝聚力特別的強。站在人類發展的歷史的舞臺上,放眼望去,我們之所以能夠成為唯一一個從未中斷過的發展5000多年的文明,就是因為我們有愛國主義的傳統,有愛國主義的精神基因。習近平總書記曾回憶說,他自從五六歲聽媽媽講精忠報國、嶽母刺字的故事後,「精忠報國」就成為他一生追求的目標。在此次戰「疫」中,醫務工作者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有的將「精忠報國」四個字寫在防護服的後背,用這種精神激勵自己,也激勵著看到這四個字的所有人。正是因為有著愛國主義的精神基因,所以戰「疫」一打響,許多人紛紛請纓,成為讓人淚目的偉大的逆行者。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年事已高的「80」後院士,還有剛過而立之年或剛剛成年的1.2萬多名「90後」及「00後」,他們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下與祖國同命運的華麗篇章,他們感動了中國,也感動了世界。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曾講出自己的期待,他說「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戰「疫」中的青年人用行動書寫了答案。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大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回信中稱讚道:「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戰「疫」迸發出偉大的團結精神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越緊力量越大,若國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中國力量就無比強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已達到14億,位居世界第一。在此次戰「疫」過程中,可以看到我國有效地將人口上的數量優勢轉化為實力優勢,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齊心協力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其中最具中國特色的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團結精神,將中華兒女緊緊綁在了一起。在戰「疫」的前線,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從1月24日到3月8日,全國有346支醫療隊4.26萬人馳援武漢和湖北,在一線與病魔做生死鬥爭。在《人民日報》中向每一位援鄂醫務人員進行了致敬,讓每個名字都閃閃發亮,並且將代表隊都取了可愛的名稱,有逢兇化「吉」、「津」字招牌、力「皖」狂瀾、「貴」人相助等等。同時,中央還決策部署建立對口支援機制,各地組織精兵強將馳援湖北。這些來自祖國各地,抱有不怕犧牲、吃苦耐勞精神的戰士們,在這場與病魔的較量中為人民的安全撐起了保護傘。在戰「疫」的背後,全國人民紛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到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從黨員開始帶頭,各級組織積極響應,為抗擊疫情進行集資。同時,不局限在黨組織範圍內,社會各界也紛紛響應,各大集團、個體都傾囊相助。除此之外,還有為生產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必備醫療用品緊急返崗的職業工人們,放棄了一年中最珍貴的假期重回崗位來保障物資供應。

這些積極的舉措,為抗擊疫情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與精神力量,向全國人民傳遞著溫暖。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是微弱的,但團結起來的集體所產生的能量是無窮的。正如中國諺語「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場戰「疫」背後國人所展現出的驚人的團結精神,讓國際上再次感受到了強大的中國力量。

戰「疫」凸顯了偉大的奮鬥精神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這次慘痛的火的洗禮下,湧現了許多「最美逆行者」和「陣地堅守者」。這些國家戰士深知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是在生與死之間徘徊,但仍要用盡全力保障大家的安全,這背後是偉大的奮鬥精神的支撐。

在疫情爆發的一線,白衣戰士們工作前要穿戴好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工具,為節約醫療裝備,經常一進入工作區就要工作8個小時以上再換班,甚至需要成人紙尿褲等進行輔助。脫下防護工具後,他們原本俊俏的臉頰呈現了深深的壓痕,甚至為更好進行工作將原本茂密的秀髮殘忍剔除。這些白衣戰士無論條件如何變化,始終奮鬥在一線,甚至做出了生命的犧牲,這些英雄值得我們銘記一生。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基層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始終在奮鬥的前沿,從國家管控、武漢封城到小區管理,各級層面上都有不少的幹部群眾進行著服務工作,只為有效實現與病毒的隔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奮鬥是青春最靚麗的底色,在此次戰「疫」過程中的國家戰士們不懼艱險與生命威脅,始終堅守陣地,奮鬥在治理、防控的最前沿,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大眾的安全,是國家的堅定守護者。

戰「疫」激發出偉大的創造精神

在災難和挑戰中,往往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為社會建設發展提供新的視點。在戰「疫」過程中,面對撲面而來的眾多挑戰,更好防範化解重大疫情,中國政府與社會組織等各界人士積極應對,不斷創新、創造,在治療模式、藥物,疫情防範等方面都充分展現了中國智慧。

治療模式上,借鑑了非典時期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在武漢相繼建立了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用驚人的中國速度,在十天左右進行了交付,有效解決了疫情爆發高潮期資源緊張的緊急狀況;治療藥物上,加快推進疫苗研製工作,堅持中西醫並重,改變傳統上配合難困境為「混合雙打」,對病人進行有效治療;疫情防範上,針對公共場所疫情防控的難度,北京率先研發試點AI測溫系統、浙江首發推出健康碼來作為出入通行的憑證等。除此之外,這場疫情過後,我們將得到很多的經驗教訓,今後將更加重視數位化管理、生物安全領域創新等問題。

在各類新型防範舉措背後,是科研人員的殷勤付出,為更加、更快、更有效度過此次難關,攻堅破難,實現了技術、科技的不斷創新、創造。這一過程中湧現出的創造精神既為戰「疫」獲勝提供技術支持,也向國內外展示了中國的實力,為提高國際話語權給予了支撐。

戰「疫」彰顯出中國的大國擔當精神

直面此次戰「疫」,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疫情發展的動態過程中,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深刻體現著大國的擔當。在疫情防控中,我國現階段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這為世界各國防控疫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我國政府果斷採取舉措,重拳出擊,積極進行防控與治療,每日公開新增、疑似、死亡病例數,面對每一個數字的變化,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真實與準確,體現了一個國家敢於面對現狀的精神。同時,針對國際上散播的謠言,我國外交部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堅決禁止將中國抗疫汙名化。這些舉措都向國人展示出了中國勇於面對並堅決捍衛合法權利,維護國家形象的擔當精神。

當中國的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我們仍保持公開,及時向國內外發布疫情信息,積極回應國際社會關切。同時,在有餘力的基礎上積極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營造了全球範圍內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中國在這場抗疫戰爭中,不僅僅是只在以本國關切,而是將視野置於全球化中,為全人類的安全提供保障,切實體現了一個大國應有的擔當與作為,真切維護全球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全國人民在抗「疫」過程中迸發出了磅礴力量,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形成了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推動構建戰「疫」中的中國精神,體現出中國人民愛國、團結、奮鬥、創造、擔當的時代特質。戰「疫」中的中國精神也將像紅船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抗震精神等一樣,作為中國人民在特定時期精神的集中呈現,豐富了中國精神的時代內涵。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偉大的愛國精神、偉大的創造精神、偉大的奮鬥精神、偉大的團結精神、偉大的擔當精神不僅為戰「疫」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也必定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豐厚的精神積澱。中國精神將代代傳承,不斷續寫新的篇章。

【註:本文為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時代地方黨政幹部正向激勵機制研究——以陝西省為例,立項號2018E006;陝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大學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同研究,立項號SGH18H0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雷巧玲、李靜、喬曉妍,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研究生、研究生)

來源:人民論壇網

相關焦點

  • 「戰「疫」說理」疫情防控戰: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大展示
    戰「疫」打響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科學部署,積極應戰備考,將「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條戰線統籌起來,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形勢持續轉好,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復。這不僅是戰「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的直接體現,更是一次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集中展示。
  • 「戰「疫」說理」戰「疫」中為何強調堅定「四個自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取得了戰「疫」的階段性勝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戰「疫」中堅定「四個自信」,對於進一步發揮制度優勢,凝聚中國力量,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具有重要的意義。
  • 「戰「疫」說理」在愛國主義情感中深化和升華中華民族精神
    這種精氣神就是中國人民在這場抗疫戰中體現出的不畏艱險、奮力衝鋒、英勇頑強、用生命守護生命的時代精神,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為濃烈底色,又使中華民族精神中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優秀特質在此次人民抗疫戰中更加光耀地展揚出來,使中國民眾在熾熱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中於心靈深處深化和升華了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認知,極大提升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境界。
  • 「戰「疫」說理」以初心使命匯聚決勝戰「疫」不竭動力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鬥目標的集中體現,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負使命敢擔當,打好抗「疫」阻擊戰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共產黨的性質作出了源頭上的廓清,「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的無產階級群眾的地方在於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
  • 「戰「疫」說理」講好中國抗疫英雄故事 展現真實立體的中國
    抗疫過程中,黨員幹部自願放棄休假,放下家人團圓,毅然向疫情宣戰;醫護人員鼻梁被口罩磨破,臉頰的勒痕清晰可見;媒體記者不畏艱險、深入「紅區」,在疫情一線記錄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疫」,等等。這些畫面都是抗疫英雄敬業精神的展現。更可貴的是,在讚美、敬意、光環之後,抗疫英雄依然有一顆平常心,視自己為人民群眾中的普通一員,將樸實謙和、我將無我的英雄品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 「戰「疫」說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核心密碼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全面加強黨中央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時刻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掛在心頭,在戰「疫」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召開中央高層會議,深入基層指導調研,親臨戰「疫」決勝之地武漢現場指導,在戰「疫」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體現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和心繫百姓之情,集中彰顯出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目標導向
  • 「戰「疫」說理」戰「疫」彰顯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參與戰「疫」:既服從大局又積極參與,展現家國情懷疫情防控中,全國各地援助醫療隊奔赴武漢、湖北,成千上萬醫護人員作為逆行者投入抗疫戰鬥中。同時,全國各地也成為更大的戰場,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積極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念激勵著每一個人。
  • 【戰「疫」說理】在致敬英雄中弘揚戰疫精神
    他們是戰疫英雄,深刻詮釋了偉大的戰疫精神。維護英雄形象、講好英雄故事、關愛英雄成長是對戰疫英雄的致敬,也是弘揚戰疫精神的有效切入點。  弘揚戰疫精神,首先要維護戰疫英雄的形象  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國家以最高規格禮遇,向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四位獲得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戰疫英雄致敬,同時對戰疫先進個人、集體,優秀黨員、黨組織進行表彰,充分表達了以國之名對英雄的崇敬。他們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把他們高高舉起。
  • 【戰「疫」說理】中國精神在抗疫鬥爭中升華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中國精神紮根中國大地,形成於中華民族披荊斬棘、戰勝風險的實踐探索中,引領中國人民繼續奮勇拼搏、自強不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從單位到個人,14億中華兒女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生動詮釋了偉大的中國精神。
  • 【戰「疫」說理】在戰「疫」之中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關係到人心向背的「偉大工程」,戰「疫」之中,必須提高這項「工程」的質量。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充分發揮高質量黨建的引領作用。這個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正確政績觀的引領,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再一個就是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引領。高質量發展對黨領導經濟工作水平和駕馭我國經濟這艘大船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強國必先強黨。新時代是強起來的時代。
  • 【戰「疫」說理】戰「疫」彰顯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但是,緊張的氣氛很快就過去了,大學生們的心態逐漸平和下來,通過各種媒介關注疫情相關的各類新聞和信息,關注疫情最新進展,勸說家人和親朋好友出門戴口罩,在交往中保持安全距離。緊張而不慌張,關注而不恐懼成為多數青年大學生的心態。這一方面同大學生居家狀態有關,疫情暴發,戰「疫」總體戰阻擊戰打響,同學們和父母、家人在一起有利於克服恐懼感。
  • 「實踐新論」戰「疫」+戰「貧」:新時代社會革命的加試題
    戰「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民本情懷的最深情的體現。在戰「貧」最吃勁的關鍵時刻,又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戰「貧」之外添加了戰「疫」的嚴峻考驗,形成戰「疫」和戰「貧」相疊加的社會革命新態勢。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常態化的情況下,所有的社會革命之舉措,都要受到防疫抗疫的影響,都要與防疫抗疫相聯繫,新時代社會革命的內容出現了複雜化的態勢。
  • 中國精神在戰「疫」中淬鍊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帶來了不小的考驗,黨和政府以人民利益為先,開展具有戰略步驟的戰「疫」,從而實現了社會的穩定,這彰顯了黨的領導角色,同時也以切實的行動捍衛了黨的理想信念和黨的凝聚力,弘揚了中國精神,增強了人民對於黨的信任,促進了黨內和黨外的團結。
  • 發揮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大力弘揚戰「疫」英雄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千千萬萬的戰疫英雄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在大戰激戰中踐行初心、不辱使命,他們身上展現的敢於勝利的銳氣、攻堅克難的勇氣、實幹擔當的朝氣、甘於奉獻的正氣,鑄就了新時代的戰「疫」英雄精神。
  • 中華民族精神蘊含偉大的戰「疫」力量
    中華民族精神蘊含偉大的戰「疫」力量 2020-03-16 09:32:34 來源: 南通網 南通日報-中華民族精神蘊含偉大的戰「疫」力量□黃正平 曹榮琪一場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戰正在中華大地打響
  • 【戰「疫」說理】中國戰「疫」行動教會青年學生什麼?
    經過持續一個多月的抗擊疫情戰役,當前,我國已經進入集中火力打好湖北保衛戰和武漢保衛戰的關鍵時期。在這樣戰役中,我們每個人都見證、感悟、懂得了太多太多。在居家學習期間,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並沒有停止。那麼,中國戰「疫」行動教會青年學生什麼?
  • 央視《故事裡的中國》走進戰「疫」中的青春 一展中國青年精神風貌
    在今年春天的那場戰"疫"中,中國青年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採,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有近一半是"90後""00後",他們以心為燈,穩穩地拿住了時代的接力棒。讓故事照進現實,讓世界品味中國。
  • 「戰「疫」第一線」第15期|雙警同心,攜手戰「疫」
    崔鈺琪,交警支隊車管所「一號窗口」業務骨幹,疫情發生後,考慮到身處防疫一線的危險性,她與王天翔商議後便將3歲的女兒託付給自己年邁的父母,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2月3日車管窗口受理業務以來,為儘量減少大批群眾聚集風險,她更是盡最大努力快速為群眾辦理各項業務,幾個小時都不敢喝一口水。
  • 全球戰「疫」之中國擔當與科技力量
    02中國的科技公司也跟上了國家的步伐,為全球戰「疫」做貢獻。給大家看幾封來自國際的感謝信:冰島總統在4月4日發給騰訊的郵件中寫道「我僅代表冰島人民感謝騰訊,正如我們冰島的一句名言:有真朋友的人不會失敗。」這背後,是騰訊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冰島的20萬隻醫用口罩送達冰島駐華大使館。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致敬戰「疫」中的白衣戰士》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致敬戰「疫」中的白衣戰士》作者:山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建大校區小學部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中,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醫生,在離炮火最近的地方,幾乎是以倒計時的方式與疫情進行搏鬥,與生命進行賽跑。他是一位漸凍症患者,他是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丈夫。這其中任何一個身份都可以讓他遠離危險的抗疫一線。可是共產黨員、醫生、院長的三重身份,讓他在這非常時期、危險時刻,沒有理由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