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為什麼要襲擊布魯塞爾?

2021-01-14 國際在線


布魯塞爾再次成為ISIS組織的襲擊目標,機場和一個地鐵車站遭遇了爆炸襲擊。目前根據比利時官方的消息,傷亡人數接近200,已經至少34人死亡。


原本比利時警方在四天前一次突擊搜捕中抓獲了去年巴黎恐怖襲擊案件的頭號在逃嫌疑人薩拉赫·阿布德斯蘭,同時繳獲了若干武器彈藥。當時比利時外長就警告說,他的在逃同黨很可能在近期製造一次襲擊事件。結果話音未落,慘烈的襲擊就在布魯塞爾本地上演了。


也許薩拉赫所在的團夥擔心因為他被捕會破壞計劃中的行動,所以將計劃中的襲擊事件提前發動了。想想看,一個正在密謀中的恐怖團夥遭受重大打擊後,仍然能夠有如此快速的反應,而且破壞效果能達如此規模。這說明事件的策劃者老練冷靜,整個密謀團夥在後勤供給、爆炸炸藥、武器以及肯充當「人彈」的人員等各方面資源都非常充裕。


根據這種分析,我們可以推斷ISIS組織在歐洲的勢力顯然已經有了相當的根基。雖然目前他們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大本營不斷地遭到美國為首的聯軍打擊,但是其活動能力和號召力並沒有受到致命性的損失。那麼ISIS為什麼要再次襲擊布魯塞爾呢?


圍魏救趙


顯然首先是看上了這裡作為歐洲心臟的地位。布魯塞爾是歐盟總部和北約總部所在地,其國際機場是一個跟倫敦希斯羅機場、巴黎戴高樂機場和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地位類似的歐洲重要中轉空港,至於發生爆炸的地鐵站更是臨近歐盟總部。在巴黎襲擊之後於此處發動襲擊能更好的刺激歐洲國家,他們很可能試圖把這次襲擊不光是當做對歐洲社會公眾的一種恐嚇行為,更是直接對歐盟國家政府的一種挑戰。這次的襲擊活動必然迫使歐洲國家再次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用於自身安全防範,還很可能給歐洲經濟帶來一定衝擊,最後使得他們在參與美國為首的聯軍空襲方面裹足不前,很有點圍魏救趙的意思。


渾水摸魚


其次這次爆炸與前幾天發生在土耳其的爆炸遙相呼應,都是ISIS試圖讓目前處於停火狀態的敘利亞局勢進一步複雜化。眾所周知目前由於美俄達成了妥協,巴沙爾政府和反對派武裝實現了停火併且開啟了談判進程。如果進程順利下去,顯然ISIS武裝以前利用亂局吞天食地的良機就要一去不返了,而且最後很可能要面對重新組建的敘利亞政府的嚴厲打擊。因此盡一切可能破壞這種和談顯然是非常必要的。


ISIS的如意算盤還真並非只是一廂情願,目前敘利亞局勢是美俄在主導。但是作為重大利益相關方面的土耳其和伊朗以及背負了國民反恐要求的法國,包括曾經跟美國保持「特殊關係」現在的自乾五英國都被甩在了一邊。如果採取某種行動使得這些原本就對美俄私下交易不滿的方面有藉口發出聲音,顯然能夠讓和談局面複雜化。目前北約已經開始就這次襲擊事件開會進行討論,未來如果擬定採取的措施中有加大幹涉敘利亞的措施,很可能引發俄羅斯的相關反彈。越多方面參與討價還價,目前的停火就會越來越脆弱,ISIS再有可趁之機就更多。從這個角度考慮,ISIS目前的恐怖襲擊活動就是想再製造一個便於自己渾水摸魚的環境。


造勢拉攏


另外,前面已經說過ISIS這次襲擊展示了自己實力尚存。這對於歐洲國家中那些受到極端主義思想蠱惑,對於自己處於二等公民地位的中東北非移民後裔是具有相當的感召力。


長期以來歐洲國家為了應對自己的勞動力下降的困局,大量引入了來自這些地區的移民。雖然歐洲國家政治圖譜中間的「多元文化」已經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但是社會現實仍然是殘酷的。大量的移民後裔並沒有真的融入當地社會,反而成為一個為數不小的社會底層。他們聚居於較為落後的社會中,幾乎要成為被遺忘的角落。法國問題暴露的更突出一些,從前幾年幾次郊區騷亂到巴黎襲擊事件中「土生恐怖分子」的出現都是這個矛盾的代表性體現。


目前在比利時也有一定規模的這樣社區存在,巴黎襲擊事件恐怖分子正是藏匿於此。可怕在於這種社區不光是恐怖分子良好的藏匿地,未來更可能成為他們招募人員的社會基礎。這次恐怖襲擊行動如果促使歐洲國家警察機關針對上述特定人群採取更加嚴密的監控措施,無疑更會使得他們產生反彈心理,成為ISIS招募人員和獲得資助的又一次良機。


德國只是剛開始接納了大量的來自敘利亞的難民,除了少數混入難民的恐怖分子外,目前多數難民從主觀情緒上來說還沒有體會到足夠的失望和由此產生的憤恨;從客觀條件上他們跟周圍的社會接觸相對有限,居住也多在各類相對集中的收留設施中。因此ISIS不便於在其中隱蔽活動,還不如暫時不過分刺激德國政府情緒,令其儘可能持久的延續現行政策,接納更多的難民,為自己未來發展預留一個空間。這恐怕是德國目前,雖然社會管控出現嚴重不靈,但是暫時還是逃過一劫的原因。不過發生在新年前的「科隆事件」被很多分析人士認為是一種有組織的行為,這是否背後有某種勢力在對德國警方和政府的管控力做一種試探呢?未來德國還會安全嗎?恐怕真是一個令人難以樂觀的未知數。


從這些跡象表明,ISIS組織的高級成員非但不是一群不通世事的瘋子,反而是一些對西方國家非常了解的又精於算計的奸猾之輩。只要在敘利亞和談問題上相關國家不真正拿出務實的態度來,還是繼續各自心懷鬼胎,諸如繼續堅持「反恐」雙重標準又或者還想繼續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就很可能被他們又找到可趁之機。那樣做的結果不難預見:眾人喊打,並且搞得桌球作響,但是ISIS在世界範圍內好像小強一樣總也打不死還到處亂竄,這無疑是所有人的噩夢。(千裡巖)

相關焦點

  • 布魯塞爾:一場都知道遲早要發生的恐怖襲擊
    他的背後,布魯塞爾整座城市從昨天開始便陷入了一種因震驚產生的僵硬之中。手機信號停止,所有的交通停止,救護車飛馳在無人的街道。3月22日早上,布魯塞爾Zaventem機場和市中心的Maelbeek地鐵站兩處的恐怖襲擊爆炸奪去了至少34人的生命,至少200人受傷。
  • 倫敦,恐怖襲擊從未走遠
    在布魯塞爾自殺爆炸一周年之時,倫敦再遇恐怖襲擊。▲遇襲之後的倫敦(Andrew Testa 攝)3月22日,不知道這個日期對伊斯蘭國恐怖分子來說意味著什麼。一年前的同一天,布魯塞爾發生恐怖襲擊,布魯塞爾國際機場和市中心的馬爾比克地鐵站的兩起自殺爆炸奪去了至少31人的生命,300人受傷。
  • 歐洲自駕經布魯塞爾,經過人稱「歐洲首都」的布魯塞爾歐盟總部
    自駕歐洲的時候,布魯塞爾是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有這麼幾個理由:第一,這裡有歐盟總部所在地,你會發現歐洲為什麼這麼多國家聯合起來,相互之間幾乎沒有國界的好處。第二,在這裡有布魯塞爾大廣場,市政廳、王宮、撒尿小孩、聖于貝爾長廊等;布魯塞爾公園、樂器博物館、皇家美術館等。
  • 加大襲擊、與蓋達組織火拼:ISIS趁疫情搞升級
    5月2日凌晨,「伊斯蘭國」(ISIS)乘夜色對小鎮外沒有軍警駐守的安全檢查站發動襲擊,造成檢查站的六名民兵死亡。隨後,親伊朗民兵武裝伊拉克人民動員組織向檢查站派出增援。還在路上,增援車隊就遭遇了ISIS的爆炸襲擊,造成三名民兵死亡。
  • 巴黎發生槍擊事件致1死 IS宣布負責 isis為什麼消滅不了?(2)
    延伸閱讀:isis組織有多少人 is組織為什麼消滅不了?is組織為什麼滅不了,究竟有何神通廣大?回顧2014年,關於伊斯蘭國is恐怖組織的報導:7月1日,敘利亞拉卡地區,極端武裝分子遊行慶祝「伊斯蘭國」成立。從圖片中看來,伊斯蘭國組織一派喜慶祥和景象。
  • 哥本哈根COPENHAGEN與布魯塞爾BRUSSELS
    布魯塞爾BRUSSELS布魯塞爾是歐洲著名的旅遊城市,素有」巴黎」之稱。「布魯塞爾」為條頓語(日耳曼語)「沼澤上的住所」之意,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如今的布魯塞爾市區略呈五角形,以中央大街為界,分為上下兩城。上城依坡而建,為皇宮、議會、政府機關和大商號、大銀行所在地,並有美術館、圖書館等。下城為商業和鬧市區,店鋪林立,熱鬧非凡。
  • 布魯塞爾秋日之美
    這是10月2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五十周年紀念公園拍攝的秋景。 深秋時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景色怡人。 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這是10月23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落葉。 深秋時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景色怡人。 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 英國國會大樓遭恐怖襲擊,傷亡慘重...可憐這個昔日最龐大的帝國,將在十年內徹底土崩瓦解...
    這畢竟是英國的首都,而且直接衝著英國政權中心而去。要知道,當時英國首相要接受國會問詢,英國的頭頭腦腦都在議會大廈內。而且,3月22日這一天,正是布魯塞爾機場和地鐵站恐怖襲擊一周年。那次慘烈的襲擊,共造成32人喪生,300多人受傷!昔日還算安靜的歐洲,如今已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 從倫敦到布魯塞爾
    距離上次更新本系列文章已經過去近3個月,因疫情原因困在家裡,接著整理了從倫敦到布魯塞爾的照片,於此寫成第二篇小文。 天色蒙蒙亮,帶上整備好的行李,將護照揣進口袋,與小屋作別,伴著倫敦清晨的薄霧,從聖潘克拉斯國際車站出發,乘坐歐洲之星前往歐洲首都布魯塞爾,踏上歐洲大陸新一輪的旅程。
  • 歐元集團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
    1月2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歐元集團主席(前中)馬裡奧森特諾搖鈴宣布會議開始。 歐元區財長20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歐元集團會議,就深化歐洲經濟貨幣聯盟改革方案等議題進行討論。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1月2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拉加德(左)準備參加歐元集團會議。 歐元區財長20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歐元集團會議,就深化歐洲經濟貨幣聯盟改革方案等議題進行討論。 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1月2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盧森堡財政大臣皮埃爾格拉梅尼亞(右)和西班牙經濟大臣納迪婭卡爾維尼奧在歐元集團會議前交談。
  • 布魯塞爾 Brussels 第一天
    布魯塞爾 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就高多了。除了小時候在愛國教育課本上學到的撒尿小童小英雄於連,國際知名漫畫丁丁歷險記,這裡還是歐盟總部所在地。總之,歷史和現代在這裡交匯,政治和文藝在這裡碰撞。遊覽了好幾天小城,突然來到了 比利時 的首都,國際化大都市,反而有種陌生的感覺。
  • ISIS再度放話:將襲擊英國各大體育場!作案細節曝光!
    不過,ISIS威脅要炸體育場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2015年英法友誼賽的時候,舉辦場地還是溫布利球場,警方也收到了類似的威脅。| 友誼賽就安排在巴塔克蘭音樂廳襲擊事件發生的那周末,溫布利球場亮燈,為法國打氣。
  • 歐盟之心,多元化的城市——布魯塞爾
    雖然很多人都會把布魯塞爾作為歐洲旅行的中轉站,但其實這裡有很多有意思又值得探索的地方,是一個多層次的城市。從布魯塞爾乘火車往返阿姆斯特丹、巴黎、斯特拉斯堡等城市僅需三個小時,前往柏林、羅馬、巴塞隆納等城市也極其便利,因此這裡也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不然也不會被原子彈襲擊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不然也不會被原子彈襲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這次戰爭,全球半個世界都捲入進來。這次戰爭,是由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三個主要軸心國發起的戰爭。最後德國義大利先後投降,日本一直到8月15日才選擇投降。
  • 布魯塞爾:被譽為「歐洲首都」的國際城市
    中國春節正在成為世界多國人民的共同節日,在五洲同慶中國新年之際,布魯塞爾颳起溫馨的中國風,續辦第二屆「歡樂春節」巡遊活動,給聞名世界的小尿童於連換上了中國唐裝。望著小尿童身著盤扣唐裝的照片,思緒飄向多年前與這位布魯塞爾「第一公民」合影的情景,刻在記憶裡的深沉典雅並富有童趣的布魯塞爾,再次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位置優越,被譽為「歐洲首都」。
  • 巴黎歌劇院附近發生持刀襲擊兩死四傷 ISIS宣稱負責
    法國巴黎12日晚發生的持刀襲擊事件已造成包括襲擊者在內的兩人死亡、四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宣稱製造了此次襲擊事件。據《衛報》報導,受害者在送醫後傷重不治,其他傷者中有兩人重傷,其中一人傷情危重。報導說,被擊斃的持刀傷人者年齡在二十多歲,有一張「北非面孔」。
  • 布魯塞爾:「小尿童」換裝迎聖誕
    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25日(外代二線)(2)布魯塞爾:「小尿童」換裝迎聖誕12月24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小尿童」於連塑像身著聖誕老人服飾,迎接聖誕節。新華社/歐新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25日(外代二線)(3)布魯塞爾:「小尿童」換裝迎聖誕12月24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小尿童」於連塑像身著聖誕老人服飾,迎接聖誕節。
  • ISIS新頭目藏身敘利亞訓練軍隊,準備襲擊歐美為巴格達迪復仇
    據英國知名風險管理機構「全球風險國際」的反恐和有組織犯罪問題研究專家大衛·奧託說,薩爾比目前正利用自己在「伊斯蘭國」內部的影響力訓練一支強大的軍隊,並準備伺機對歐美國家發動報復襲擊。大衛·奧託在接受《每日星報》採訪時表示說:「據我所了解,薩爾比目前藏身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邊境地區。」
  • 布魯塞爾大廣場
    在2010年的一次網上投票中,布魯塞爾的大廣場被推舉為歐洲最漂亮的廣場,莫斯科的紅場位居第二。但是我只查到:雨果在遊覽布魯塞爾時,給妻子的信中說:「我被布魯塞爾給搞暈了,或者說在布魯塞爾看到的兩樣東西讓我暈眩:市政廳和大廣場。」 第一次來到大廣場的人肯定會被它的美震攝住。在長110米寬68米的廣場四周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建築。站在廣場中心,要翻來覆去轉上好幾個圈才能分辨出四面建築的不同。它們之所以讓人眩暈,主要是因為建築形式和外立面的裝飾都極盡繁複,一時讓人不知從何看起。
  • 布魯塞爾的跳蚤市場
    今天我要離開布魯塞爾去安特衛普(ANTWERPEN),所以打算去昨天的版畫展看看。路過薩布隆聖母勝利教堂,正好趕上12點的天主教彌撒,我就跟著當地人一起參加了,彌撒有管風琴、聲樂獨唱這些音樂來烘託,以前出國玩也參加過彌撒,但都沒有這次這么正式。參加的教徒90%老年人,看面相平均年齡65的樣子。我聽不懂唱的內容,但還是覺得唱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