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健身房現「倒閉潮」 一個萬億市場大洗牌!下一個風口是它?

2021-01-07 環球網

原標題:央視調查:傳統健身房現「倒閉潮」 一個萬億市場大洗牌!下一個風口是它?

最近一兩年,

健身行業的變化非常明顯,

傳統健身房的競爭力被快速削弱,

倒閉潮來得更洶湧了。

宋女士是一個健身愛好者,2012年開始在家附近的健身房運動。可是,今年2月份,她辦卡的這家健身房突然關門了。

健身愛好者 宋女士:累計來累計去,大概有61節課的私教課沒有退錢給我。只是我知道的私教課中的會籍,就是會員的課程也不少,光我熟悉的50節的、100節的大有人在。不完全統計,它的金額涉及估計幾百萬不止,得上千萬了吧。

宋女士一共損失了幾萬元。隨後她加入了2個維權微信群了解到,有共同經歷的健身愛好者有1000多人。這家連鎖健身房過去一年關閉了多家門店,全北京只剩下兩家門店還在勉強經營,這兩家店,宋女士已經來了60多次。

健身愛好者宋女士:我經常來維權,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些都是我們會員當時辦私教課填的單子,還有我們退款的單子。

健身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年房租、人力等成本持續上漲,按照3000平方米左右的面積計算,每月成本在上百萬,只靠賣卡的模式已經難以維繫。為了吸引客流,勉強維持的店面開始瞄向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靠低價來維持運營。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三個月時間,僅北京就有20家健身房關門停業。同質化競爭、重銷售輕運營、收入模式單一,令傳統健身房生存艱難。

一方面是傳統健身房的經營困局,但另一方面全民健身正在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到2020年,國人體育消費的總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隨著新零售概念風起雲湧,健身市場上的新興商業模式正在不斷迸發。

「老牌」健身品牌中體倍力,過去兩年也經歷過幾輪關店風波,2015年之前,他們的開店標準都是3000平方米以上,主打高端路線。如今,他們把店面縮小到500-1000平米,並且劃分成五六個不同的區域,分時段提供不同的付費課程。由傳統的年卡付費主導變成課程付費主導,客戶留存率和復購率從原來的15%提升到40%多。

此外,很多健身房通過技術進行系統升級,手環操控的一體化操作流程,多種自助無人的智能化設備,也節省了高昂的人力成本。

另外,共享健身倉也正在成為小區健身區域的「標配」,幾平米的小盒子一樣的空間裡放置一臺跑步機,裡邊還有電視、空調和空氣淨化器,掃碼就可以進去跑步,按時間收費。2017年,共享健身倉健身盒子一度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覓跑、抖吧、超級猩猩等都輕鬆拿到幾千萬融資。但是一年過去,這些盒子似乎也變成了閒置的裝飾品。

如果把傳統健身房稱作健身1.0,這些新興的小而美的健身房就是2.0,雖然規模小了、面積小了,但是,服務更為精準,市場更加細分了。

健身工作室和傳統健身房稍有不同,這裡不招男性學員,舞蹈、燃脂、馬甲線訓練、空中瑜珈,所有的健身課程都是專門針對女性精心設計。

工作室的創始人大G和weiya是高中同學,都熱愛健身。和傳統大型健身房相比,他們選擇了更細分的女性市場。雖然此前顧慮過是否會損失一半的客戶,但專業細分的內容反倒讓用戶黏性比一般健身房高出不少。

Fit4life品牌聯合創始人張唯雅:在健身房上課,沒有太多的針對性,老師面對很多人,根本沒有區分。所以,我們的小團體課,能幫助每一個人真正達到她所追求的目的。

而在北京國貿附近的一家健身工作室,教練正在告訴大家,要放空一切,去感受音樂感受自己的身體。全新的課程體驗和心理感受吸引了不少忙碌的白領。

對於在健身行業工作了十幾年的李江來說,頻次較高的小團體課程更容易帶來高坪效和高流量。更重要的是,這種小群體小課程,更容易形成社區屬性和情感連接,學員們健完身後經常一起吃零食、吃烤串,熱鬧的氣氛更像是朋友間的聚會。

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呈現逐年增加的走勢。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體育人口有望達到4.35億人。相比美國超過17%的健身用戶,中國不足1%的健身滲透率依然很小,但這也顯示未來的潛力空間非常巨大。

相關焦點

  • 健身房倒閉頻現 經營模式亟須改變
    說起健身房的事,張志波一肚子的火。在寫字樓上班的他,平時鍛鍊時間比較少,可沒想到剛進入健身房沒多久,就遇到這樣的事。其實,張志波的遭遇只是健身房問題的冰山一角。記者了解到,一度紅火的健身機構,最近兩三年間卻頻頻出現倒閉潮。2017年,上海「奧森健身」40家門店接連關閉,負責人失聯,涉及幾十萬會員的幾千萬元會員費;2018年,北京20家健身房在3個月之內歇業。
  • 接連倒閉失聯的背後,傳統健身房生意為什麼突然就不行了?
    健身行業某種意義上是一個內容產業,健身的課程、音頻、視頻等內容需要不斷翻新。但是傳統健身房除了私教之外,基本沒有其它渠道去滿足不同健身階段用戶的定製需求,各健身房之間的健身器械、課程配備、場地設施也都大同小異。4. 私教的課程質量缺乏標準,消課率低遭詬病私教用戶的忠誠度在於教練而不是品牌。現有體系下,私教水平差使一些健身房廣受詬病。
  • 投資潮湧新風口 網際網路+健身房的AB面
    來源:北京商報連日來,在網際網路的加持下,健身品牌頻獲融資,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舊疾雖被粉飾,但依然是行業揮之不去的痛。連鎖健身俱樂部樂體運動近日完成了近5000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8月中,動感單車健身工作室品牌Happy Cycle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這背後不僅是資本在尋找政策風口下的新生意,也是健身行業在迭代中的急迫需求。
  • 又一行業陷「離職潮」?昔日的賺錢風口,現月薪1萬沒人幹
    原題:又一行業陷「離職潮」?昔日的賺錢風口,現月薪1萬沒人幹。對此大家怎麼看?聲明:文章原創,禁止抄襲,違者必究文|趣評互聯新興的行業已然崛起有人說馬雲「搶飯碗」,不得不說這過於片面了,為什麼說馬雲「搶飯碗」,其實原因很簡單,網際網路時代的崛起,傳統行業開始受到了衝擊力,一些新興的行業開始搶佔市場
  • 為何總是健身房「倒閉」?老闆又為何「跑路」?看完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總是健身房倒閉,總是健身房老闆「跑路」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吧!1、現如今市面上的健身房有很多,而且健身房的項目,營銷方式以及市場定位都差不多,健身房很多但是消費者就那麼多,於是各個健身房都開始使出渾身解數相互競爭。開始的時候只是讓銷售人員出去推銷健身卡或辦卡有優惠來吸引消費者等等,可是健身市場規則性條文並不多,最後漸漸演變成了惡意競爭。
  • 萬億醫美風口誰是補漲首選?
    那麼,誰能成為朗姿之後的下一個連板妖股呢?我們將持續關注,也請您持續關注我們。【事件爆發點】「需求側改革」下醫美成風口朗姿股份六板成妖醫美這波行情來的突然,有說法認為是受到近期國家提出的「需求側改革」的思想有關。
  • 世界盃來了|足球衣plus街潮 下一個風口
    這Nike設計師走心起來 可是逆天的節奏啊~這個設計真是很動感、很潮、很街頭了。▲2018世界盃奈及利亞主場球衣主場球衣沿用了傳統的綠色設計為衣身,並配以白+黑 兩種色彩;衣袖設計非常符合「非洲雄鷹▲2018奈及利亞訓練套裝(左) SupremeX Vans 2018 (右)這種又潮又帶世界盃元素的單品,潮人們自然愛不釋手,銷售火爆也是情理之中呢。
  • 剛需市場vs火熱風口|鴻文教育-輕取高考在線如何搶佔市場紅利
    上半年,教育行業「線上熱、線下冷」,大量流量湧入促使線上教育瘋狂擴張,而線下機構在長期停擺之後陷入「倒閉潮」,多家老牌機構接連爆雷,無法抗住風險考驗的機構紛紛退場。而鴻文教育集團卻轉危為機,推出輕取高考在線項目。
  • AR-HUD 智能座艙的下一個風口
    原標題:AR-HUD,智能座艙的下一個風口   「AR-HUD的市場佔比目前不足1%,預計2021-2022年將達到5%,2023年達到5%-10%。」
  • 公眾號、短視頻,下一個風口是什麼?
    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各類風口層出不窮。前幾年的移動網際網路,到後來的公眾號自媒體,再到之後的短視頻,每個風口都造就了許多資本神話。對於普通人而言,也有不少人依託於這些風口而生存,甚至賺到錢的人也不在少數。於是,「找風口」就成了網際網路從業者甚至許多傳統行業人士頗為熱衷的一件事。那麼繼公眾號、短視頻之後,網際網路下一個風口又會是什麼呢?答案顯而易見:直播帶貨。
  • 倒閉潮來臨,健身房為何會陷入生存危機?
    近年來,除了房產中介、藥店、蔬菜水果店、美容理髮店比較紅火之外,還有開健身房也是創業者時尚的選擇。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健身房卻紛紛倒閉。本來我們家附近有五六個健身房,但眨眼之間,健身房全都悉數倒閉了。
  • 搶佔5萬億產業風口 「體育強市」首現重慶五年規劃
    搶佔5萬億產業風口 「體育強市」首現重慶五年規劃原創索尼重慶事務所昨天重慶主城地區,本地出生的70後、80後,不少是工廠子弟。到90後、00後,工廠已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其背後的邏輯是,現代體育產業可聯動教育,娛樂,旅遊,傳媒,基建,健康,文化,國際事務等諸多領域,有廣闊市場潛力。上海在2017年提出建設成為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目標。上海曾舉辦過網球大師杯,F1 賽車,國際田徑黃金大賽這類世界最高等級體育賽事,其城市治理水平廣讚譽,與這些體育大賽的洗禮不無關係。
  • 變革前夜:健身房市場的「中年危機」
    【編者按】傳統的健身房產業,來到了變革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健身房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即將突破千億規模;另一方面,整個行業正遭遇著的中年危機,60%以上傳統健身房經營困難,面臨虧損甚至倒閉。
  • 十點讀書林少:錯過了這個風口就抓住下一個
    在文化閱讀領域,與圖書、報紙、期刊這類傳統紙媒相比,根據《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國民數位化閱讀以79.3%的接觸率遠遠領先。從下圖可以看出,手機閱讀已經成為國民主要的閱讀方式。尤其在微信平臺的賦能下,公眾號閱讀已經從一個小眾產品衍生成眾多IP企業的孵化器。
  • 疫情之下經營慘澹,鄭州的這些健身房要「倒閉」?
    已在中原健身圈內打拼數十年的資深健身從業者趙先生給記者透露了一個數據,「據我觀察,基本上現在復工的健身房,大多數的客流量只有之前的10%至20%,這個數字太低了,也就是說,店裡基本上不會有收入,都是賠本經營,就看老闆可以撐多久。」
  • 疫情刺激下,靈活用工平臺會成為下一個萬億級風口麼?
    隔離期間,大量的閒置人力資源為靈活用工市場注入了全新活力;遠程辦公概念走紅之後,企業對於靈活用工的需求在同一時間爆發;新興的靈活用工平臺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開始在中國靈活用工市場的藍海中衝刺。中國的靈活用工市場的風口,開始起風了。靈活用工市場有多大?
  • 領跑萬億級潮牌市場,bibididi會成為下一個潮牌彩妝獨角獸嗎?
    最近這幾年,潮流市場始終在釋放一種信號:潮流消費有無窮潛力,潮流文化接受度在提高。2017年開始,《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綜藝節目在國內大熱,說唱、街舞、嘻哈、潮鞋、潮牌……潮流圈的詞越來越高頻地被提及,看上去,潮流文化正在破圈而來。
  • 我的健身房老闆,千萬別跑路了
    直播、線上視頻課流量暴漲,千萬人在線同時健身,只要你想動,客廳隨時變健身房。線下的世界則有點慌。「我的健身房還沒復工,希望它不要倒閉。」對於很多辦了健身房會員卡的人,現在心裡都有這樣一個隱隱的擔憂。「今年這種情況,很多線下健身房估計都熬不過兩個月, 一季度可能是健身房關門的高發季。」
  • 長租公寓現倒閉潮:大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據對7、8月長租公寓市場情況的梳理發現,目前已累計出現二十多家長租公寓「跑路」,倒閉原因要麼是資金鍊斷裂,要麼是高收低租。其實,如果把觀察視線再拉長一點就會發現,2018年以來,長租公寓的「倒閉」已經是一種「常態化」現象。據媒體最新報導,全國約有22%的長租公寓相關企業存在過經營異常情況,近5%的相關企業曾受到過行政處罰或有過嚴重違法行為。就此而言,嵐越不是第一家倒下的,也肯定不會是最後一家。
  • 又一行業進入「倒閉潮」,電商不斷衝擊之下,很多行業都走向沒落
    導讀:又一行業進入「倒閉潮」,電商不斷衝擊之下,很多行業都走向沒落!''風口''之上,所以才能取得了現在的成功!實體經濟的萎靡除了跟電商的衝擊有關以外,還和自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以及經營模式有關;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電商的快速發展,如今又一行業將進入「倒閉潮」,而這一行業就是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