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倒閉頻現 經營模式亟須改變

2021-01-19 環球網

近期,有關健身房倒閉,老闆「跑路」的消息頻見。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健身服務已成為2019年上半年消費投訴重災區。健身服務投訴7738件,投訴量同比上漲72.6%。

在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健身已經成為時尚,成為熱門需求,甚至是一種社會標籤。特別是隨著全民健身的深入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健身房,健身人數迅速增加,對健身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健身房也逐漸遍及全國各個城市。然而,一邊是需求的增加,另一邊卻是健身房不斷「倒下」。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傳統健身房在內容、服務、資源整合等層面存在缺陷,導致問題層出不窮。

「跑路」事件頻發

「花了幾千元,買了一張健身卡,前後才去兩次,卻關門停業了。老闆跑路,工作人員也聯繫不上,錢是拿不回來了!」說起健身房的事,張志波一肚子的火。在寫字樓上班的他,平時鍛鍊時間比較少,可沒想到剛進入健身房沒多久,就遇到這樣的事。

其實,張志波的遭遇只是健身房問題的冰山一角。記者了解到,一度紅火的健身機構,最近兩三年間卻頻頻出現倒閉潮。2017年,上海「奧森健身」40家門店接連關閉,負責人失聯,涉及幾十萬會員的幾千萬元會員費;2018年,北京20家健身房在3個月之內歇業。2018年6月,知名健身連鎖品牌「浩沙健身」崩盤,浩沙規模巨大會員眾多,遍布全國多個省市。

倒閉潮一直在延續。2019年3月,泉州洛江區安吉路一家健身房正式開業沒多久,就突然處於停業狀態。8月以來,福州連續發生兩起尚未開業的健身館半途跑路的事件。

福州市消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健身服務成為投訴重災區,健身服務投訴量同比增長較大,主要原因是消費者辦理完預付費卡後商家跑路,引發群體性投訴。

前瞻研究院報告也稱,目前健身行業正遭遇「中年危機」,60%以上傳統健身房經營困難,面臨虧損甚至倒閉。《2018-2019健身行業白皮書》也顯示,2018年共有3099家健身房關閉,關閉率為4.36%,成立一年內關閉的健身房為528家。

重銷售輕運營

「辦卡太容易了,當時就沒想那麼多,也沒有籤訂合同,因為優惠幅度比較大,所以一次性交了年費。總以為場館在,又是這麼高端的場所,應該不會有啥問題的。」張志波說。

福州市消委會指出,辦卡容易退卡難就是引發健身消費糾紛的原因之一。預付費卡累計金額龐大,資金監管措施不力,經營場所突然關閉或經營主體變更時,對消費者的合理訴求置之不理。

「看似紅火,然則在經營上難以為繼,否則也不會跑路。」烏魯木齊市一家健身場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健身房主要開在繁華地段,租金較高,裝修、器械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儘快回本,就必須讓更多的人辦卡,以預付費的方式收費,「運營中還有請教練,這佔了很大的人力成本。健身房一次容納的人數有限,很容易造成重銷售、輕運營的現象。」

業內人士指出,越來越多的健身房在裝修之初就跑路,其主要原因是前期吸納會員數量不足,再算了帳,與其慢慢等關閉,不如直接卷錢跑路。

預付卡消費糾紛主要集中在服務業,特別是在美容美髮、健身等領域。烏魯木齊市消費者委員會相關人士也表示,「預付費」是常見的一種商業模式,通過「會員制」的形式讓商家短期內迅速積累大筆資金。但如果監管上有漏洞,很容易造成經營者撈一筆就撤的跑路現象出現。

正是這種預售卡模式下,健身房堅持2~3年是普遍現象,一旦初始會員到期,後續填補的會員數量填補不足,倒閉也就不可避免。

記者走訪多家健身房發現,在內容和設備上,許多健身房大同小異。而每進一家健身房,不管工作人員還是教練都把重點放在銷售上,熱情地向來者推介「產品」。「到健身房來鍛鍊,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這裡有教練,教了兩次後,發現也不怎麼靠譜,還不如自己練呢!」消費者陳明告訴記者,健身房的私人教練業務水平參差不齊,難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服務需要提升

據了解,在城市中,近年來傳統健身房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健身人口達到5.5億人,佔全國人口的41.3%,全國健身產業總產值約為1500億元,近6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7%。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在健身方面消費的總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

然而,在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面前,健身房卻頻頻出現倒閉潮。這讓人產生了健身房還能不能再開下去的疑問。

對此,烏魯木齊市消委會相關人士指出,監管部門要加強監管力度,對預付費的資金要進行相應監管,消除監管的漏洞、盲區和監管的真空地帶。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健身市場還遠未成熟,其中仍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一味地追求銷售,而不注重服務,不從個性化入手,終歸會被淘汰。從目前來看,提升健身房的管理和運營,提升用戶體驗,才能提高用戶留存率。

當前,一些健身場館開始實行「網際網路+健身」模式,通過開發健身餐食、健身設備等關聯服務增加營收,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網際網路賦能健身領域,通過顧客線上預約,線下健身,按次付費的經營方式,革新了過去以售賣年卡、私教推銷為主的傳統健身房模式。同時,一些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諸多新型健身模式也吸引到資本的進入。

相關焦點

  • 為何總是健身房「倒閉」?老闆又為何「跑路」?看完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總是健身房倒閉,總是健身房老闆「跑路」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吧!1、現如今市面上的健身房有很多,而且健身房的項目,營銷方式以及市場定位都差不多,健身房很多但是消費者就那麼多,於是各個健身房都開始使出渾身解數相互競爭。開始的時候只是讓銷售人員出去推銷健身卡或辦卡有優惠來吸引消費者等等,可是健身市場規則性條文並不多,最後漸漸演變成了惡意競爭。
  • 傳統健身房現「倒閉潮」 一個萬億市場大洗牌!下一個風口是它?
    原標題:央視調查:傳統健身房現「倒閉潮」 一個萬億市場大洗牌!下一個風口是它?最近一兩年,健身行業的變化非常明顯,傳統健身房的競爭力被快速削弱,倒閉潮來得更洶湧了。宋女士是一個健身愛好者,2012年開始在家附近的健身房運動。可是,今年2月份,她辦卡的這家健身房突然關門了。
  • 疫情之下經營慘澹,鄭州的這些健身房要「倒閉」?
    已在中原健身圈內打拼數十年的資深健身從業者趙先生給記者透露了一個數據,「據我觀察,基本上現在復工的健身房,大多數的客流量只有之前的10%至20%,這個數字太低了,也就是說,店裡基本上不會有收入,都是賠本經營,就看老闆可以撐多久。」
  • 健身房教練猥褻女學員:健身房的亂象,刷新你的認知!
    走在路上,你被健身房發傳單的人騷擾過嗎?不拿傳單,覺得不尊重人。拿了之後,健身房發傳單的小哥就會對你糾纏不休,要加微信要半年卡要請私教,各種套路防不勝防……然而,這只是表面現象,在健身房暴利的背後,還存在著不堪入目的亂象。
  • 「南寧多家健身房倒閉,老闆連夜跑路」你這種經營方式不倒閉才怪
    作者|重燃石 編輯|彼崖邊上最近時常在朋友圈看到,廣西南寧的朋友轉發關於「健身房倒閉」的新聞。恰巧我接觸過2家健身房的管理,在此結合我自身的經驗及心得,和大家分享南寧健身房頻頻倒閉的原因。1、健身卡價格不透明。我曾經計劃辦一張健身卡,就找了一家離家很近的健身房。會籍顧問在介紹完所有設施設備後,我問他:「你們的會員卡是什麼價格?」
  • ...土洋模式競爭激烈-健身房,健身,上海,中國,特許經營,美國,打...
    原標題:24小時健身房:安全仍是大問題  據《勞動報》報導:6月5日,有關「24小時健身房」的稿件引起較大反響,多家媒體跟進報導了這一現象。值得關注的是,24小時運營的健身房近期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國內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種品牌,全球排名第一位的一家美國連鎖公司也於近日宣布進軍中國健身市場。
  • 健身房紛紛倒閉,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
    為何健身房紛紛倒閉,是因為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記者就此進行調查採訪。成本回收快,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很多人覺得健身房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因為沒有哪個行業兩三個月就能回本。」在波哥看來,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雙成做了14年,場地有2000多平方米,但包括前臺、教練在內,員工有8至10人。有些健身房,僅銷售就有幾十上百人。」新開健身房為了大量吸納會員,往往通過優惠、返現、終身卡等手段吸引消費者。在業內人士看來,終身卡無異於「割韭菜」。
  • 健身房倒閉了,會員費能退嗎?
    對此結果劉大媽表示無法接受,要求健身房退還費用,卻遭到健身房經營者的拒絕。那麼……健身房倒閉了,會員費能退嗎?我已經退出健身房的經營,不應當由我承擔退還會費的責任!健身房的初始經營者陳某提出了抗辯意見。我方沒有違約行為,會員可全部轉到本市另一家健身房,繼續享受健身服務。該健身房的經營者胡某、李某也提出了反對意見。
  • 倒閉潮來臨,健身房為何會陷入生存危機?
    近年來,除了房產中介、藥店、蔬菜水果店、美容理髮店比較紅火之外,還有開健身房也是創業者時尚的選擇。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健身房卻紛紛倒閉。本來我們家附近有五六個健身房,但眨眼之間,健身房全都悉數倒閉了。
  • 接連倒閉失聯的背後,傳統健身房生意為什麼突然就不行了?
    不過,從南京四家門店倒閉轉讓開始,浩沙就陷入一系列的關店、欠薪等爭議,最終在今年六月份以創始人跑路宣告倒閉。在健身行業,類似浩沙這樣的事情正變得越來越多——2017年上海奧森健身40家門店接連關門,高層失聯;十幾萬會員、多達幾千萬的會員費,上千名員工工資,被一卷而空。而據環球網報導,去年,僅北京一城在三個月內就有20家健身房關門停業。
  • 倒閉健身房會員要求退費 獲法院支持
    2020-11-06 09:10:06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賴銘    健身房倒閉了
  • 樂刻開放數智賦能平臺,改變傳統健身房的付費運營模式
    12月10日,樂刻在北京舉辦「共赴健身新十年——樂刻數智賦能平臺開放」發布會,宣布將近六年積累和研發的商業模式、數智平臺和運營能力,全面對健身存量市場開放,幫助商業俱樂部改造升級。傳統健身房靠賣卡銷售,跑路或倒閉的的套路早已屢見不鮮。
  • 健身房倒閉,32節私教課怎麼辦?
    舉報   本報訊(記者 吳麗婷 通訊員 徐玲)「當初報了48節私教課,到現在還有32節課,健身房負責人卻突然不見了
  • 「健身房運營管理」健身房周邊環境與經營模式的關係
    我們在前兩期分別講了,1、健身房盈利模式與健身房選址之間的關係;2、健身房的會員畫像與理論會員基數之間的關係;今天我們再講一講健身房周邊環境與健身房具體營銷策略和產品設計之間的關係。因為在無法降低成本的基礎上,健身房想要盈利就只能靠開拓市場,那麼一切選擇的導向都是為了後期更方便高效的挖掘市場潛力,強大的銷售團隊和運維能力才是店鋪持續經營的保障。在這個戰場上,要麼做到第一,要麼就會被高額的成本拖入深淵。因此,在開店之前一定要計劃好,銷售團隊一定要有足夠的經驗,產品定價可以較高,由於有較大人流量的支撐,可以使用POS銷售模式持續開發市場,最終實現盈利。
  • 申城24小時健身房安全仍是大問題 土洋模式競爭激烈-健身房,健身...
    原標題:24小時健身房:安全仍是大問題  據《勞動報》報導:6月5日,有關「24小時健身房」的稿件引起較大反響,多家媒體跟進報導了這一現象。值得關注的是,24小時運營的健身房近期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國內出現了大大小小數十種品牌,全球排名第一位的一家美國連鎖公司也於近日宣布進軍中國健身市場。
  • 女子辦會員卡兩天 健身房倒閉了 女子欲哭無淚:赤裸裸的欺騙!
    相信很多人有去健身房,發現其實健身的人並不多,健身房投入了器材,包括場地租金還有員工工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健身房還是怎麼盈利的?有的健身房從一開始就沒想正兒八經的營業。低價忽悠周邊的人充錢辦會員卡,當經營一段時間後,以經營困難為由倒閉,讓去更遠的合作方健身。
  • 健身房跑路、美髮店關門…如何防止花式跑路騙局?
    不妨以此次疫情為契機,儘快填補預付卡監管空白,遏制「沒人管、管不了」的惡性循環,引導預付消費模式持續健康發展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楊思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的健身房跑路了」「我的美髮店關門了」「我充值的洗衣店快開不下去了」等消息,頻現各種網站和社交媒體。預付卡由誰管、怎麼管,再次成為輿論熱點。
  • 健身房跑路現象頻出 行業亂象何時方休
    相關資料顯示,自2015年以來,我國經營範圍包含「健身」或企業名稱含「健身房」的企業數量維持在每年5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6年、2017年、2018年迎來井噴式增長,新增健身企業分別突破1萬家、2萬家、3萬家。目前,健身企業數量約為五年前的7.6倍,10年前的26.5倍。但由於健身房同質化嚴重、盈利模式單一,當市場從藍海轉向紅海之際,價格戰就成為最有力的競爭手段。
  • 智能健身房首現鄂爾多斯,光豬圈SSC運營管理培訓為其經營賦能
    2天課程內容詳實,包括如何用數據把脈店面實現盈利,智能管控讓效率驅動盈利,如何運用網際網路思維經營店面提高售賣等。第一天的課程加盟商首先接觸到的培訓內容是光豬圈品牌介紹。加盟光豬圈健身,是加入了一個大家庭,首先對自己的品牌要有深刻的了解。品牌介紹內容中包括了「品牌基本介紹」,如為何取名光豬圈健身、「品牌基本信息」、「品牌視覺」、「品牌深度理解」等內容。
  • 昆明部分健身房倒閉 市民對終身卡看法不一
    一家倒閉的健身中心現場 記者 江洋 攝   「終身卡?我倒是想天天去健身,但這個健身俱樂部要是倒閉了怎麼辦,誰退錢給我?」黎先生聽說昆明一家健身房推出「終身卡」時對記者說。健身俱樂部面臨的困境與目前消費者捂緊腰包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是與這個行業的準入標準、行業競爭以及俱樂部本身的經營不無關係。  市民對終身卡看法不一  日前,記者以市民身份電話諮詢了北京路上一家健身俱樂部的辦卡情況,「當然是辦終身卡比較划算啦,因為辦的年限越長,價格就越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