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紛紛倒閉,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

2020-12-17 玉林日報

上周,威斯特健身房倒閉,引發會員聯合維權,結果只得到老闆一通解釋,依然沒能討回辦卡費用。在本報微信公眾號推送的《玉林又一健身房倒閉,數百會員要求退費!老闆:暫時沒錢退》一文下方,網友紛紛留言:「唉,和上次吉某達一模一樣的套路,健身市場太亂了,都是圈錢跑路」「自從被吉某達關門跑路、『割韭菜』後,我就不敢去玉林健身房充會員了」……

▼上午9時,健身房內已有市民在健身。

業內人士統計,僅去年至今,玉林城區約有15家健身房閉店,目前僅剩雙成、旋遊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健身房。為何健身房紛紛倒閉,是因為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記者就此進行調查採訪。

成本回收快,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很多人覺得健身房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因為沒有哪個行業兩三個月就能回本。」雙成健身會所的負責人波哥邊說邊找出一份欽州市靈山縣工商局發出的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你看,一個縣城的健身中心,通過前期預售就能收到1200多萬元會員費、定金。」

「開健身房,確實有人空手套白狼。拉來幾臺器材就開始賣卡,健身房還沒開業,錢就賺到了。」波哥說,投入一兩百萬元就能開一間2000平方米的健身房,這筆投資已包含裝修、器械、設備等費用。然而,很多健身房在裝修期就瘋狂促銷,招納會員,通過預售會員卡,未開業就收回了成本,甚至實現盈利。

上周記者採訪威斯特的經營者楊某時,對方直言,自己投資健身房的啟動金是150萬元,場地2700平方米,裝修投入了170萬元,預售第一個月就賣了120多萬元。通過提前賣卡回籠資金,健身房如期開業了。

「割韭菜」式的銷售,讓健身房後續運營難

既然健身房如此「暴利」,為何還紛紛倒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有專門的公司、團隊幫健身房做銷售、賣會員卡。「他們幫健身房賣出200萬元,自己就要拿走100萬元。」

「健身房的成本太高,首先是場地租金,每個月需幾萬元。如果注重銷售,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員去賣卡,人力成本過高。」在波哥看來,這種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雙成做了14年,場地有2000多平方米,但包括前臺、教練在內,員工有8至10人。有些健身房,僅銷售就有幾十上百人。」

新開健身房為了大量吸納會員,往往通過優惠、返現、終身卡等手段吸引消費者。在業內人士看來,終身卡無異於「割韭菜」。收割完一茬後,新的「韭菜」還未長出來,健身房的後續運營資金又跟不上,這時往往無法繼續經營,只能倒閉。

「很多會員都叫我賣終身卡,我都婉拒了,只是開玩笑說,『等哪天我不幹了再賣』。」一健身房經營者說,會員理解的「終身卡」是以為自己可以「終身」免費到會所健身,其實所謂的「終身」往往只是相對健身房而言。在行業內,終身卡往往會要求健身房經營一定時間,若超出期限,會員仍可繼續免費使用,若未到期倒閉,則需退還相應卡費。

倒閉前的操作可能是「圈錢」

記者採訪了數名健身房的維權會員發現,在會員眼裡,健身房從開業到倒閉,一波接一波的操作都是為了「圈錢跑路」。因為有的健身房倒閉前幾天還在低價促銷,有的則是提前更換法人代表,還有的經營者提前變賣名下資產,就連應對會員維權,都是寫張欠條,最後不了了之。

一名業內人士分析,大家都以為健身房是個賺快錢的行業,所以風險意識就降低了。入行之初,很多人都想將健身房做好,卻發現健身房是一個「短命的行業」。有經營者見經營不下去了,閉店前的低價促銷往往是為了「撈一筆」。當然,不排除確實有人一開始是為了圈錢,因為「跑路」的成本太低了。開健身房往往有幾個月甚至一年的免租期,在免租期內搞預售,既不用交租金還能收到一大筆錢。還有一些健身房的做法明顯是衝著錢去的,如去年開業的某健身房,場地租賃合同2020年1月到期,2019年12月還在搞低價促銷;又如去年吉某達碧桂園店,辦張終身卡不僅100%返現,還送電視機、洗衣機、私教課,這些都是套路。

記者採訪發現,在健身行業內,「安全閉店」早已不是新鮮事。操作方法就是轉讓公司、變更公司法人代表,由他們出面應對會員維權。

建議:儘量辦短期卡

「我曾經開了3家分店,也經歷過閉店的痛苦,安置會員到其他店,不接受的會員就退錢,用了半年時間才退清費用。去年至今,玉林城區約有15家健身房閉店。經過洗牌,現在健身房所剩無幾。」波哥說,儘管今年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但他對健身行業依然充滿信心,只要選好場地、控制好經營成本、做好健身房的定位,通過轉變經營方式,輕銷售、重服務,健身房依然可以良性發展。

會員張先生說,不管怎樣,健身鍛鍊是斷不了的,只能說辦卡前先多方了解,看看健身房老闆的實力,辦卡時不要貪圖便宜,太便宜的基本就是「割韭菜」了。

波哥則建議,消費者在辦理健身卡時,首先儘量選擇短期卡,不要辦理終身卡;其次是不要在預售期內辦卡,等設備到位、健身房開業後再辦;最後是選擇口碑好、經營時間長的健身房。

原標題:健身房紛紛倒閉 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 業內人士分析,部分健身房「割韭菜」式銷售法,註定難走遠

相關焦點

  • 低價健身房年卡不要碰 遇到健身房跑路可以這樣做
    鄭州一家健身房被老闆轉讓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記者張晶晶  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關門的健身房,都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作為消費群體,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河南商報》11月21日報導的鄭州市二七區「咕咚眾康」遲遲未見開業一事,會員劉先生表示,老闆將健身房轉讓了,拒不退款,他們只好維權。  監管工商部門稱沒有執法權遇到投訴只能介入調解  不管是經營不善,還是圈錢跑路,突然關門的健身房,都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害。行業亂象頻出,如何監管?  「沒有執法權,力度有限。」
  • 健身房「跑路」不止 預付費怪象亟待整頓
    近年來,健身房「跑路」頻發,隨著中國向體育強國邁進,本是朝陽產業的健身房,卻在辦卡、擴張、倒閉、維權的「劇本」中惡性循環,嚴重影響體育消費的發展。健身房何以成為「跑路」重災區?消費者為何維權難?健康產業該如何健康發展?
  • (體育)健身房「跑路」不止 預付費怪象亟待整頓
    近年來,健身房「跑路」頻發,隨著中國向體育強國邁進,本是朝陽產業的健身房,卻在辦卡、擴張、倒閉、維權的「劇本」中惡性循環,嚴重影響體育消費的發展。健身房何以成為「跑路」重災區?消費者為何維權難?健康產業該如何健康發展?
  • 健身房怎麼就非「跑路」不可?
    可是為什麼健身房「跑路」會成為常態?每一次健身房「跑路」,難道只能讓消費者來承擔損失嗎?要說這個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健身房經營不善造成,發生關門歇業、易主、變更經營地址等,也就是不能繼續按合同約定提供服務,也沒有採取其他善後措施。
  • 去年至今玉城已有15家健身房倒閉,還有團隊稱能幫「安全閉...
    推文《玉林又一健身房倒閉,數百會員要求退費!老闆:暫時沒錢退》下方,不少網友留言:「唉,和上次吉施達一模一樣的套路,健身市場太亂了,都是圈錢跑路」「自從被吉施達關門跑路、割韭菜後,我就不敢去玉林健身房充會員了」…………
  • 為何總是健身房「倒閉」?老闆又為何「跑路」?看完你就知道了
    如果你有健身的習慣,並且經常出入健身房,相信你一定對健身房老闆「跑路」一事不陌生,或許你還是受害者之一。為什麼總是健身房倒閉,總是健身房老闆「跑路」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吧!
  • 「關門前還在促銷8880元終身卡」,鄭州一度健身圈錢「跑路」?
    連日來,不斷有市民反映,他們在鄭州桐柏北路附近的一度健身辦理的會員卡,去了沒幾次就突然「關門歇業」了,有的會員甚至還未開卡,種種跡象表明,他們「擼鐵」的健身房圈錢「跑路」了。  健身房突然關門,會員遭遇退費難
  • 50元辦了健身套餐健身房卻遲遲不見開業,商家圈錢跑路我們該怎麼辦?
    省吃儉用給孩子報的高價早教班,說倒閉就倒閉了;卡路裡還沒燃燒完,健身房老闆就捲款跑路了……這些預付款的「陷阱」五花八門,讓人防不勝防。而且商家跑路事發後,消費者維權也十分苦惱,手續繁多,互相推諉,很難要回錢。
  • 健身房跑路現象頻出 行業亂象何時方休
    據小李介紹,她算是個健身發燒友,碰到類似的事情已有三次,先後損失近萬元,其中一家還是全國連鎖的健身機構。以最近辦的年卡為例,即使在2019年11月中旬,這家健身房都絲毫沒有要跑路的跡象。銷售很活躍、顧客不少、尖峰時段幾個私教也一點沒閒著,盈利情況應該還是不錯的。事實上,小李的遭遇並不是個例。
  • 收完錢就跑路?健身房的「大騙局」,遇到這4種情況千萬要避開!
    除此以外,其實還有很多是因為自身運營問題而倒閉的,但是最後的損失還得顧客自己來承擔。這種健身房開得好好的嗎,然後突然就是關門的事情這幾年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的。這樣的情況下近兩年發生了很多不少人遇到的情況和這兩個人遇到的情況差不多,就是在卡裡充錢不久之後,健身房突然就關門了,然後相關的工作人員還聯繫不上,最後只能認栽。根據前瞻研究院的報告現實,目前60%以上傳統健身房都面臨著一定的經營困難,不少都面臨虧損,甚至已經要倒閉了。
  • 中國健身房的末日最大騙局
    行業魚龍混雜,健身房大規模倒閉開健身房門檻低,來錢快,幾乎是健身圈裡心照不宣的秘密。剛辦卡,健身房老闆就跑路的案例不在少數。面對健身房大幅度優惠,何女士不是沒有懷疑過,「當時問了很多次,教練說老闆後臺硬,辦私教課時,私教為了業績一直推銷,並強調不會出事,說著說著就心動了。「 此類健身房跑路的事情不在少數,相同的運營模式,相同的撈金套路,相同的倒閉方式,幾乎每個月都在發生。
  • 溫州又一家健身房關門大吉!老闆疑似「跑路」……
    圍繞著樂清,尤其是柳市那一帶的健身房,我們最常聽到的是兩個字:「跑路」。 當然不是顧客在跑步機上跑,而是健身房老闆連夜帶著巨款跑路。 這不,近日就有網友在論壇上爆料:樂清又一家健身房關門了!
  • 學校倒閉,校長跑路,老師和學生怎麼辦?
    今年受疫情影響的關係,零售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許多商店倒閉,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學校也會倒閉,學生們好好上著學,學校卻突然間倒閉了。這件事真實的發生在遼寧阜新市的兩所民辦學校。學校經營不善倒閉,校長倉皇跑路博創學校是當地的一家民辦學校,學校規模並不是很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學校還是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分部。根據當地的教育局規定,該校只能招收190多名學生,但是學校這個為了賺取更多的學費,該學校違規招收了300多名學生。
  • 八成健身房虧損,倒閉跑路者無數,有人賠光170萬,用戶維權無門
    而2019年倒閉的只多不少,每隔一段時間各地就會有健身房倒閉的新聞爆出,就連有著20年歷史的浩沙健身都沒能倖免。一些尚在經營的健身房,也因預售額下降,搖搖欲墜。一名經營者告訴AI財經社,健身房是重資產行業,高租金、高人力成本,想要賺錢很難。前期投入幾百萬元、幾千萬元,是常事。後期運營也需扛得住瘋漲的租金,以及佔去60%到70%營業額的人力成本。
  • 健身房倒閉,32節私教課怎麼辦?
    舉報   本報訊(記者 吳麗婷 通訊員 徐玲)「當初報了48節私教課,到現在還有32節課,健身房負責人卻突然不見了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實習生 鄒阿江  「花8640元買了36節私教課,才上了12節,這個健身房就『跑路』了。」可誰知購買了私教課才4個多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  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前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王女士一人。「我當時加入了一個維權群,群裡有400多人,都是健身房的會員。」王女士告訴記者,健身房「跑路」後,群裡的400餘人通過多種方式尋求幫助,但事情到現在仍未得到解決。
  • 辦完卡就跑路,顧客成為受害者,健身房背後的亂象是因何產生的?
    他們是有時間也有精力去健身房進行消費的一個人群。但是就近些年的情況來看,健身行業在我國發展並不順利。一、學生的消費能力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經營不善的健身房絕大多數是針對學生群體的。學生群體的收入很少,所以不可能在健身房付出太多的金錢,這一條就使得健身房的收入很有限。
  •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36節私教課才上12節 健身房「跑路」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實習生 鄒阿江  「花8640元買了36節私教課,才上了12節,這個健身房就『跑路』了。」可誰知購買了私教課才4個多月,這家健身房就「跑路」了。  目前,健身房已人去樓空,前臺工作人員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遇到這種情況的不只王女士一人。「我當時加入了一個維權群,群裡有400多人,都是健身房的會員。」王女士告訴記者,健身房「跑路」後,群裡的400餘人通過多種方式尋求幫助,但事情到現在仍未得到解決。
  • 健身房倒閉頻現 經營模式亟須改變
    近期,有關健身房倒閉,老闆「跑路」的消息頻見。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健身服務已成為2019年上半年消費投訴重災區。健身服務投訴7738件,投訴量同比上漲72.6%。在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健身已經成為時尚,成為熱門需求,甚至是一種社會標籤。
  • 健身房老闆跑路了,怎麼辦!市場監管部門教你如何避坑
    健身房倒了!我的年卡還有大半年呢!!! 最近 市場監管部門接到不少網友投訴 說自己辦了某健身房的年卡 結果健身房一夜之間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