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鄧老妙用補氣藥五爪龍

2020-12-14 騰訊網

▲鄧鐵濤(1916.10-2019.01)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法代表性傳承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內科創始人之一,現代著名中醫學家。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醫藥抗擊非典特殊貢獻獎、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攝像 陳安琳)

五指毛桃,《廣州植物志》廣東通稱"五爪龍",又名土黃芪、南芪等。「五指」因其葉形而名,「毛桃」因其果而稱。

植物形態

小灌木或小喬木,高1-2m,全株被黃褐色貼伏短硬毛,有乳汁,根皮有香氣。葉互生,葉片紙質,多型,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狹廣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片,微波狀鋸齒或全緣,兩面粗糙。

藥用價值

《中華藥典》記載:五指毛桃味辛甘、性平、微溫,具有益氣補虛、行氣解鬱、壯筋活絡、健脾化溼、止咳化痰等功效。

01

民間運用

廣東客家人自古以來有採挖五指毛桃根用來煲雞、煲豬骨、豬腳湯作為保健湯飲用的習慣。用五指毛桃煲雞、煲豬骨湯,一方面,其味道鮮美、氣味芳香,可以遮掩肉腥味;另一方面,其營養豐富、保健價值高,對食欲不振、咳嗽氣喘等具有良好的療效。嶺南地區民間醫生常用於治療脾虛浮腫、食少無力、肺癆咳嗽、盜汗、帶下、產後無乳、月經不調、風溼痺痛、水腫等症。

02

主要化學成分及藥理

有機酸、黃酮類、甾醇類、萜類、生物鹼、香豆素類等[1],其中香豆素類是主要的有效成分,包括:補骨脂素、異補骨脂內酯、佛手柑內酯、傘形花內酯、花椒醇、水合橙皮內酯等[1]- [2]。而補骨脂素是五指毛桃指標成分群中最有價值的質量評價指標,其次是佛手內酯。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3],五指毛桃的不僅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而且還具有調節胃腸道功能、調節免疫系統、保護肝臟等作用,此外還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抑菌及抗輻射等作用。

臨床運用

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擅長治療心血管病、脾胃病、肌病等內傷雜病,在臟腑辨證方面,他所創立的「五臟相關」學說,尤其重視脾胃的樞紐作用。而五爪龍則是鄧老善用的健脾補氣藥之一。

在治療心血管病時,以心脾相關理論為指導,側重益氣健脾化痰,佐以活血法,立鄧氏溫膽湯,方中重用五爪龍;

在治療脾胃疾病時,以肝脾相關理論為指導,多用四君子湯合四逆散,常加入五爪龍;

在治療重症肌無力時,以脾主肌肉理論為指導,常用補中益氣湯,並重用黃芪、五爪龍、黨參;

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病時,以肺脾相關理論為指導,在辨證基礎上,加入五爪龍以健脾益肺,祛痰止咳。

中醫認為,「少火生氣」,「氣有餘便是火」,而五爪龍溫而不燥,補而不熱,可謂補氣之佳品。

藥用

一般在複方中,五爪龍30~45克。

藥膳

(1)五爪龍30~60克,豬排骨500克,玉米棒2個,薑片2片;

(2)五指毛桃30~60克,雞塊500克,薑片2片;做法:五指毛桃洗乾淨,瘦肉,或排骨,或雞塊,洗淨過熱水。材料納瓦煲中,先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煲兩小時,食前放鹽調味即可。

作者簡介

國醫大師鄧鐵濤(左)與弟子吳偉

吳偉:中醫內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廣東省特支教學名師,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術繼承人之一。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第一臨床醫學院內科學教研室主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直屬內科第一黨支部書記。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本科生教材、規培住院醫師教材、研究生教材主編。

THE

END

供圖:廣州中醫藥大學 冼建春

參考文獻:

[1]郭晨,朱翔宇,馬力文,曹寶山,王榮輝. 嶺南傳統中藥五指毛桃研究進展[J]. 中藥材,2019,08:1961-1964.

[2]鍾小清.五指毛桃藥材質量的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01.

[3]葉童,石瑞娟,吳易武,吳燕紅,李苑新,餘邦偉. 五指毛桃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 廣東藥科大學學報,2019,04:591-596.

【作者:李先隆 吳偉】

相關焦點

  • 國醫大師柴嵩巖婦科臨床經驗系列叢書發布
    原標題:國醫大師柴嵩巖婦科臨床經驗系列叢書發布近日,國醫大師柴嵩巖婦科臨床經驗系列叢書出版發行,叢書是對國醫大師柴嵩巖70餘年杏林生涯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全面總結。北京中醫醫院黨委書記董傑昌在主持發布會時介紹,該叢書共計十冊100餘萬字,涵蓋國醫大師柴嵩巖中醫婦科學術思想理論、臨床用藥經驗、舌診脈診經驗,及國醫大師柴嵩巖辨證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不育及婦科疑難病醫案,是對國醫大師柴嵩巖70餘年杏林生涯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全面總結。
  • 國醫大師朱良春的方子,補氣助眠,值得學習
    這就是國醫大師朱良春先生以往的一張醫案。我聽完,豁然開朗。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年45歲,是一個幹部。什麼毛病呢?就是最近這一年多來,睡眠極其不好,經常徹夜難眠,入睡十分困難。偶爾能睡著,也是多夢,很快醒來,同時還身上出汗,類似盜汗的樣子。
  • 104歲國醫大師的長壽「心法」:五組神秘配方,補虛、化瘀、護心!
    護 心首屆國醫大師鄧鐵濤鄧老善治各類內科雜病,尤其是心臟疾患,他在去年以104歲的高齡仙逝。今天《養生堂》邀請到了兩位中醫心內科的專家,他們是曾跟隨鄧老學習的門生,在本期節目中特別為我們講述104歲國醫大師日常是如何治心護心。
  • 國醫大師高血壓斷根秘方公開,中藥一味降血
    國醫大師李濟仁效果:喝了幾十年,成功逆轉三高
  • 國醫大師王世民德州寧津收徒,國粹中醫薪火相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徐良 通訊員 張濤11月12日,德州市2020年中醫膏方推廣活動啟動會暨寧津縣第十屆中醫膏方文化節開幕式在寧津縣中醫院舉行,現場,國醫大師王世民工作室揭牌,在德州市衛健委、寧津縣人民政府有關領導的見證下,寧津縣中醫院司書凱、薛立宏正式拜國醫大師王世民為師。
  • 醫院新聞 | 醫者仁心濟蒼生,師者正道踐初心 ——《國醫大師柴嵩巖...
    12月4日,《國醫大師柴嵩巖婦科臨床經驗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暨「國醫大師柴嵩巖中醫婦科學術思想及技術經驗知識體系」推廣應用培訓班在京舉行。、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不育及婦科疑難病醫案,是對國醫大師柴嵩巖70餘年杏林生涯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全面總結。
  • 國醫大師鄧鐵濤104歲!百歲老人長壽秘笈是這個,簡單但貴在堅持
    一代國醫大師鄧鐵濤104歲,百歲老人長壽秘笈是這個!追求長壽是中國人亙古不變的話題,甚至連養生也成了當代年輕人的必修課。但近年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卻越來越嚴重,這也使越來越多中老年人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但身邊的長壽的老人往往是「藥罐子」,總是小病不斷,常年服藥。
  • 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落戶河南
    □記者曹聰通訊員徐雁南文圖    9月19日,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落戶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原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佘靖與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智民為傳承工作室揭牌,河南省衛生健康委中醫處處長姬淅偉宣讀《關於成立國醫大師石學敏傳承工作室的批覆文件》。
  • 黃芪加一物,補氣更抗癌!老人吃它40年,癌症沒了,氣血足了!
    幾乎絕望時,譚叔叔找到了如今的國醫大師張老。張老開了2服藥,服藥2年後,譚叔叔的閨女不僅活了下來,如今60歲的她已經是四代同堂。當年的醫學技術,得腫瘤後五年的生存率為20%,十年的生存率為5%。而譚叔叔一家確是健健康康活到了四代同堂。究竟背後的秘密是什麼呢?
  • 劉志明國醫大師湘鄉中醫醫院傳承工作站掛牌
    1976年被聘為博士研究生導師的國醫大師劉志明。歡迎劉志明國醫大師會議現場在召開的歡迎會上,湘鄉市中醫醫院院長趙玲瑜致歡迎詞,並對劉志明大師的知識和內涵充滿著敬仰;湘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永根代表湘鄉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高度讚譽了國醫大師劉志明教授在我國中醫藥領域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和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對劉老回鄉收徒致敬致謝;同時,希望湘鄉中醫醫院的醫師謹遵師訓
  • 國醫大師李佃貴常用的一個藥對
    李佃貴教授為第三屆國醫大師,全國勞模,從醫五十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並首創「濁毒」理論,豐富了中醫藥理論體系。筆者有幸跟隨李佃貴教授學習,現介紹李佃貴臨床常用的一對藥對(瓦楞子和海螵蛸),以供同道學習。    瓦楞子鹹平,入肺肝經,能消痰軟堅、消瘀散結、制酸止痛。
  • 國醫大師張磊收徒14人
    「杏林春暖,今得家園,懇能入門,繼承薪傳……」9月24日下午,國醫大師張磊一一接過拜師貼,飲下拜師茶,正式收徒14人。這14人同時也是張磊的最後一批徒弟。
  • 國醫大師張磊收徒14名
    本報訊(河南法制報記者黃麗)「杏林春暖,今得家園,懇能入門,繼承薪傳……」近日,國醫大師張磊接過拜師帖,飲下拜師茶,正式收徒14名。  張磊現為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授、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 專訪國醫大師周仲瑛
    在更新過若干期我們攝製組對國醫大師的採訪後,在後臺總能看到一些朋友告訴我們「國醫大師」並不能代表醫術的高超。之前我還有所懷疑,在看過周老的採訪後我發現——國醫大師代表的不僅僅是醫術。醫術高超者可以叫「國醫」,而「大師」是力量,是形象,是榜樣。 來看看什麼是「永不褪色的鉛筆」—— 他主持編寫《中醫內科學》等多部教材,創建內科學總論。
  • 國醫大師葛琳儀寧波工作室落戶寧波市中醫院
    日前,由寧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寧波市中醫院、寧波市中醫藥學會承辦的國醫大師葛琳儀寧波工作室揭牌儀式暨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創新發展工作推進會在寧波隆重舉行。國醫大師葛琳儀,寧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亞南、寧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張南芬,寧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應黎明,我院黨委副書記何煜舟,國醫大師葛琳儀傳承工作室負責人、浙江省名中醫王真教授,寧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偉民,寧波市中醫院院長崔雲出席揭牌儀式。寧波市中醫院黨委書記曹秀娟主持儀式。
  • 補氣的黃芪和這種蟲子一起泡水喝,究竟有哪些妙用?你知道嗎?
    秦始皇問這個醫生用的什麼藥,醫生怕說用的是蚯蚓這種蟲子而遭罪,於是靈機一動,說,皇上乃人中之龍,所用之藥,乃「地下之龍」。秦始皇自然知道這是「吹溜拍馬」,但他愛聽。於是,蚯蚓這味中藥,就有了「地龍」這個稱號。
  • 兩味藥,恢復元氣!國醫大師朱良春的「看家招」,咱也學一學
    水煎取藥汁服用。每日一劑。不必貪多求快,慢慢將養即可。  後來,我同學就把這個人給忘了。這很正常。做醫的,面對千百人,哪能記住誰是誰?就這樣,過了大半年,有一次,院裡組織幾個人到社區做醫療服務,我和我同學就遇到了這個老人家。
  • 金世元 地道人做地道藥(走近國醫大師⑦)
    金世元,第三屆國醫大師,現年92歲。在評選出來的三屆國醫大師中,他是惟一的藥師;而在藥師中,他也是惟一的國醫大師。   在他看來,人生如藥,做人、做藥都是一個道理——求真、惡假、重道德。從業近80年,他大力推崇地道藥材,自己通過多年研習和實踐,能夠精準把握每種藥材的真偽優劣。
  • 國醫大師劉志明蓮城收徒
    日前,國醫大師劉志明傳承工作室授牌儀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在湖南省湘潭市舉行。中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為設置在湘潭市中醫醫院內的國醫大師劉志明傳承工作室授匾牌。會上,劉志明受聘為湘潭市中醫藥發展終身技術顧問,來自湘潭市中醫醫院、湘鄉市中醫醫院、湘潭縣中醫醫院的5名徒弟還向劉志明跪拜、奉茶、遞交「拜師帖」、獻花並聆聽師訓。
  • 百歲國醫大師仍每天出診,長壽秘訣藏在一碗麵裡,一吃就是50年
    ‍央視《健康中國》欄目曾介紹一位「全國年齡最大的在崗職工」,今年100歲的他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他就是我國首屆國醫大師路志正。 路老十分同意且推崇孔子這一觀點及做法,他認為吃薑有利於調理脾胃、預防疾病。 路老不僅在吃麵的時候要添上姜,在每日進餐前,都要吃三片醋泡薑片,利用姜中含有的姜辣素健胃、促消化。每天幾片醋泡姜,是路老堅持了40多年的養生之道,經典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