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1916.10-2019.01)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診法代表性傳承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內科創始人之一,現代著名中醫學家。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醫藥抗擊非典特殊貢獻獎、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攝像 陳安琳)
五指毛桃,《廣州植物志》廣東通稱"五爪龍",又名土黃芪、南芪等。「五指」因其葉形而名,「毛桃」因其果而稱。
植物形態
小灌木或小喬木,高1-2m,全株被黃褐色貼伏短硬毛,有乳汁,根皮有香氣。葉互生,葉片紙質,多型,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狹廣卵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片,微波狀鋸齒或全緣,兩面粗糙。
藥用價值
《中華藥典》記載:五指毛桃味辛甘、性平、微溫,具有益氣補虛、行氣解鬱、壯筋活絡、健脾化溼、止咳化痰等功效。
01
民間運用
廣東客家人自古以來有採挖五指毛桃根用來煲雞、煲豬骨、豬腳湯作為保健湯飲用的習慣。用五指毛桃煲雞、煲豬骨湯,一方面,其味道鮮美、氣味芳香,可以遮掩肉腥味;另一方面,其營養豐富、保健價值高,對食欲不振、咳嗽氣喘等具有良好的療效。嶺南地區民間醫生常用於治療脾虛浮腫、食少無力、肺癆咳嗽、盜汗、帶下、產後無乳、月經不調、風溼痺痛、水腫等症。
02
主要化學成分及藥理
有機酸、黃酮類、甾醇類、萜類、生物鹼、香豆素類等[1],其中香豆素類是主要的有效成分,包括:補骨脂素、異補骨脂內酯、佛手柑內酯、傘形花內酯、花椒醇、水合橙皮內酯等[1]- [2]。而補骨脂素是五指毛桃指標成分群中最有價值的質量評價指標,其次是佛手內酯。
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3],五指毛桃的不僅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而且還具有調節胃腸道功能、調節免疫系統、保護肝臟等作用,此外還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抑菌及抗輻射等作用。
臨床運用
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擅長治療心血管病、脾胃病、肌病等內傷雜病,在臟腑辨證方面,他所創立的「五臟相關」學說,尤其重視脾胃的樞紐作用。而五爪龍則是鄧老善用的健脾補氣藥之一。
在治療心血管病時,以心脾相關理論為指導,側重益氣健脾化痰,佐以活血法,立鄧氏溫膽湯,方中重用五爪龍;
在治療脾胃疾病時,以肝脾相關理論為指導,多用四君子湯合四逆散,常加入五爪龍;
在治療重症肌無力時,以脾主肌肉理論為指導,常用補中益氣湯,並重用黃芪、五爪龍、黨參;
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病時,以肺脾相關理論為指導,在辨證基礎上,加入五爪龍以健脾益肺,祛痰止咳。
中醫認為,「少火生氣」,「氣有餘便是火」,而五爪龍溫而不燥,補而不熱,可謂補氣之佳品。
藥用
一般在複方中,五爪龍30~45克。
藥膳
(1)五爪龍30~60克,豬排骨500克,玉米棒2個,薑片2片;
(2)五指毛桃30~60克,雞塊500克,薑片2片;做法:五指毛桃洗乾淨,瘦肉,或排骨,或雞塊,洗淨過熱水。材料納瓦煲中,先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煲兩小時,食前放鹽調味即可。
作者簡介
國醫大師鄧鐵濤(左)與弟子吳偉
吳偉:中醫內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廣東省特支教學名師,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術繼承人之一。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大內科主任,第一臨床醫學院內科學教研室主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直屬內科第一黨支部書記。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本科生教材、規培住院醫師教材、研究生教材主編。
THE
END
供圖:廣州中醫藥大學 冼建春
參考文獻:
[1]郭晨,朱翔宇,馬力文,曹寶山,王榮輝. 嶺南傳統中藥五指毛桃研究進展[J]. 中藥材,2019,08:1961-1964.
[2]鍾小清.五指毛桃藥材質量的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01.
[3]葉童,石瑞娟,吳易武,吳燕紅,李苑新,餘邦偉. 五指毛桃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 廣東藥科大學學報,2019,04:591-596.
【作者:李先隆 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