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 心
首屆國醫大師鄧鐵濤鄧老善治各類內科雜病,尤其是心臟疾患,他在去年以104歲的高齡仙逝。今天《養生堂》邀請到了兩位中醫心內科的專家,他們是曾跟隨鄧老學習的門生,在本期節目中特別為我們講述104歲國醫大師日常是如何治心護心。
病例:
邱阿姨,52歲,在2017年突發急性心衰,表現為活動後氣促、雙下肢水腫,嚴重時夜間不能平臥,走10-20米就喘的不行。當時的彩超結果提示她的左心室肥厚,左室射血分數僅35%(正常射血分數50%-70%),心臟泵血能力嚴重下降,屬於嚴重心衰。最後經過陳主任團隊的調治,在今年,邱阿姨的射血分數提高為50%,心臟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復。
心衰
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終末期的表現,不管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防治,最後都可能發生心衰。
很多人覺得心衰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其實它也有急性發作的時候,短時間可能就會致命!
導致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三個誘因:
1
外感六淫
所謂六淫就是風、寒、暑、溼、燥、火,也就是外在的一些誘因,比如慢性心衰病人,突然的感冒或者感染肺炎,就可能導致心衰急性加重。
心衰急性加重的信號:
呼吸困難、不能平臥、雙下肢水腫、食慾下降。
2
情志改變
暴怒、大喜等情緒的突然改變,也可能引起慢性心衰的急性發作。
3
飲食不當
暴飲暴食、吸菸、喝酒等不良飲食習慣,也可能引起心衰的急性加重。
國醫大師鄧鐵濤鄧老認為:心衰的根本病機來自心臟的氣血陰陽失調,以心氣虛為起始,逐漸發生水停、血瘀、痰飲等病理過程和病理產物。而臨床上最主要的兩個證型就是心陽虛和心陰虛。
對這兩個證型,鄧老擬定了一個暖心方、一個養心方。
1
鄧老養心方——
心陰虛
生曬參:培元補氣
麥冬:養陰
田三七:活血、益氣強心
茯苓:健脾利水
法半夏:通陽化痰
2
鄧老暖心方——
心陽虛
橘紅:通陽化痰
薏苡仁:健脾利水
紅參:培元補氣
熟附子:溫陽
專家提醒:一人一方,用藥前請諮詢醫生。
陳主任告訴我們,除了臨床對症用藥外,還需要必要的食療調理,五組神秘的配方,分別有著補心氣、補心陰、活血化瘀和健脾益腎的功效。
1.針對氣虛:
蛤蚧人參粥適合平時沒勁、口唇暗淡、形寒肢冷、面部浮腫等心氣虛的人。
配伍:
蛤蚧粉2克、人參粉2克、粳米50克
人參大補元氣,是補氣聖品,具有調節臟腑功能,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蛤蚧可以補肺氣、定喘嗽、溫腎陽、益精血。
製作方法:先將粳米淘洗淨後煮成米粥,待熟時加入蛤蚧粉、人參粉攪勻,趁熱服之。
2.針對氣陰兩虛:
生脈銀耳羹適合容易有內熱,經常臉紅、心慌、胸悶,更年期心慌煩躁等人群。
配伍:
人參3克(或黨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3克、銀耳(幹)10克
人參大補元氣,麥冬氣陰雙補,五味子酸澀收斂,三藥合用就有益肝腎而不上擾於心的作用。
製作方法:
將人參、麥冬、五味子洗淨煎汁約200毫升。將銀耳泡發去蒂,與藥汁文火燉軟爛,食用即可。
3.針對血瘀:
桃紅丹參烏雞湯適合口唇紫暗、舌下脈絡迂曲、有瘀斑瘀點的人。
配伍:
紅花20克、丹參15克、桃仁5克、桂圓各5克、紅棗6個、烏雞1隻、生薑4 片
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紅花活血通絡、化瘀;丹參活血化瘀、養血安神,佐以桂圓、紅棗,可以補心脾,益氣血,加上烏雞同燉,適合血瘀人群日常調理。
製作方法:
中藥材洗淨,稍浸泡;
紅棗去核;
烏雞宰洗淨,
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便可。
此為3到4人量。
4.
針對脾腎兩虧:
黃精靈芝冬菇補虛湯鄧老在治療心臟疾病時,特別注意補脾胃,而今天推薦的湯就具有健脾益腎的作用,適合走幾步就虛喘、食慾不好、噁心嘔吐、大便溏瀉等人群服用。
配伍:
鮮冬菇5個、黃精30克、靈芝50克、黨參15克、鮮淮山200克、大棗2顆、腐竹50克、豬脊骨200克
製作方法:
湯料分別洗乾淨,藥材稍稍浸泡,豬脊骨汆水,淮山去皮切段,然後所有的材料一起下煲,加清水2000毫升左右,武火煲滾後改文火煲2小時,飲用前再下鹽。
這個湯更適用於秋冬進補,暑溼季節可以暫停。
用法:
桃仁、紅花、赤芍、水蛭四味藥各30克放入紗布袋中,加入3000毫升水,煎煮後用於足部泡洗。
注意:
適合有血瘀症狀的人群用於活血通絡,如果您屬於皮膚破潰和皮膚過敏人群應禁用。糖尿病人群和下肢動脈閉塞症人群應在諮詢醫生後謹慎使用。
除了通過食療、泡腳可以幫助我們調理身體,養護心臟
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保護心臟
【來源:BTV養生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