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中學將航天科普教育列入校本課程

2020-12-17 金臺資訊

文昌中學學生在上航天教育課。 (受訪者供圖)

嫦娥五號(資料圖)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資料圖)

「『3、2、1,發射!』指揮員話音一落,海天交界處就被染成了紅色——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噴射出巨大的火焰,宛如燦陽般散落光與暖,照亮天際,也沸騰了每一位中國人內心深處的航天深情!」

這是文昌中學科技社微星部成員韓明君同學寫在日記的一段話。11月24日,文昌中學組織14位來自科技社微星部的成員及其家長,一同前往文昌市龍樓鎮見證具有歷史意義的「嫦娥五號」奔月之行。

作為「中國第四座航天之城」裡的重點學校,文昌中學也是海南省內唯一一所將航天教育列入校本課程的學校,豐富的航天科普教育滿足了學生對未知以及未來的深層探索興趣,引導學生將視角由地面提升到太空。

學生名字刻上「少年星一號」

作為新興航天城,文昌對青少年航天知識和興趣的培養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

「這是我們的微星測控站,裡面配備了監測大屏、測控平臺、火箭模型和微星展示臺。」12月2日,海南日報記者來到文昌中學的微星測控站,太空圖案的室內裝飾,簡明流線的設計與微藍的燈光將氛圍營造得科技感十足。

「在測控平臺上實時顯示的是2018年成功發射的『少年星一號』的各項運行數據,也可以看到它的飛行軌跡,實現了『天地互動』。」文昌中學教研室副主任傅啟地向記者介紹,「『少年星一號』衛星上面,刻有文昌中學兩名學生的名字。」

時間回溯到2016年,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教育學會聯合發起了「中國少年微星計劃」,向全國中小學生徵集太空夢想,意在發射首顆由全國中小學生共同創意、設計並動手製作的立方體納衛星。

在活動的「創星」階段,組委會從全國上千所中小學徵集到超過10萬個創意,文昌中學學子的創意脫穎而出,使該校成為組委會認定的全國首個「輪值主席學校」。

2018年2月2日,我國首顆教育共享衛星「少年星一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其身上鐫刻了包括文昌中學學子林小涼、尚洋洋在內的參與「少年星」原型星設計和組裝的學生名字。

「近水樓臺」開設校本課程

林小涼現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機械專業,回憶起高中時經歷過的航天往事,他說那是一段熱血沸騰的青春歲月。

「看到火箭從家鄉騰空而起,心中對宇宙太空與科學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採訪中,林小涼表示,他從初中開始就對物理有濃厚的興趣,高中就加入了文昌中學科技社。在文昌中學,像林小涼一樣對航天科技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不在少數。

「為了讓更多文昌學子得到系統的航天教育,文昌中學於2017年開始籌備航天教育校本課程,現已在全校鋪開。」文昌中學物理教師譚理川介紹,在文昌航天城加速建設的大背景下,文昌中學發展航天特色教育,得到了文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投入專項建設和學習經費建設微星測控站、航天創客實驗室、3D列印室等,為文昌中學成為全國航天特色學校打下了堅實基礎。」譚理川說,航天科普教育門檻高、可複製性低,文昌中學開設航天教育校本課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文昌中學現已完成航天教育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寫。譚理川是教材的主要編寫人,他說:「航天事業的發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不但要讓學生們了解我國的航天發展史、未來偉大的航天計劃,而且要不斷激發他們對祖國的自豪感,希望能藉助航天教育,樹立學生們成為航天人的遠大志向。」

航天教育以興趣為起點

「一直以來文昌中學把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作為學校的重點工作之一,鼓勵全體師生參與科技教育活動,堅持開展以科技創新為亮點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廣大師生的努力下至今已獲得各級各類科技創新獎項800多項。」文昌中學副校長朱曉峰介紹。

「碩果纍纍,興趣是最強驅動力。」譚理川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實際上,航天科普教育與中學教育是相互促進的。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物理知識,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結合航天科技,它能讓課程更加生動活潑,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此外,航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除了文昌中學開設航天教育校本課程,我省教育部門也大力發展深空科普教育和研學旅遊——2018年10月,海南省教育廳公布海南省第一批省級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時,文昌市航天科普館就榜上有名。

目前,該館內展出有東方紅一號衛星、太空梭、月球車、月球著陸器、太空人訓練服等實物與模型。孩子們可以在科普館濃厚的航天氛圍內,感受我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以及航天科學家及航天員為實現中國航天夢作出的巨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文昌中學將航天教育列入校本課程
    文昌中學將航天教育列入校本課程 把太空拉到孩子身邊  ■ 本報記者 邱江華  「『3、2、1,發射!』指揮員話音一落,海天交界處就被染成了紅色——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噴射出巨大的火焰,宛如燦陽般散落光與暖,照亮天際,也沸騰了每一位中國人內心深處的航天深情!」
  • 科普遇上文創,航天科教文化系列活動在文昌舉行
    科普遇上文創,一場關於火星的太空創想網易科技訊,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航天文昌發射場點火起飛,成功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溱州中學摘得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兩個「國字號」榮譽
    12月18日,記者從區教育局獲悉,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評選結果於日前揭曉,溱州中學榮獲「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優秀活動基地校」稱號,這也是我市今年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同時,該校學生魏子杭的航天科普講解作品《宇宙的大小》被評為「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優秀作品」。
  • 打造特色校本課程 豐富素質教育內涵
    江蘇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蔣玲慧)新年伊始,為安排好師生寒假生活,迎接牛年春節的到來,近日,揚大附中開展了《懷袖雅物——中國傳統扇文化》校本課程體驗活動,課程包括「走進中國扇文化」「扇面設計與創作」「評價與個性展示」三個部分,引導學生了解扇文化的歷史,感受扇文化的傳統藝術之美,並通過實踐操作運用不同的美術語言及形式繪製心中的最美扇面
  • 孩子需要啥樣的氣象科普? 我省首套《氣象科技校本課程》出爐
    12月16日,我省首套《氣象科技校本課程》在鄭州普惠路小學啟用。  在普惠路小學的校園裡,操場上的氣象站,教學樓裡的智慧氣象教室,德育大廳裡的氣象知識宣傳欄,二樓走廊裡的氣象科幻畫、科普小報,班級的氣象閱讀角和氣象宣傳欄,都處處透露出濃鬱的氣象科普的學習氛圍。
  • 「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文昌航天小學
    原標題:「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文昌航天小學 11月23日,在文昌市龍樓鎮文昌航天小學,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聯合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國航天基金會舉辦了「我的航天故事」——「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海南文昌航天小學活動。
  • 細說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產業鏈」
    航天事業催生航天新城  被譽為最開放、最環保、最先進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為文昌這座古老僑鄉翻開嶄新一頁。  自2009年開建以來,文昌就變成一塊炙手可熱的寶地,眾多投資商瞄準「航天」商機,將自然資源、旅遊資源豐富的文昌裝扮一新。
  • 泉州:培元中學開展智慧教育校本培訓 不斷推進信息化建設
    2020年6月3日,培元中學在中源藝術劇場召開全體教職員工大會,開展智慧教育校本培訓,培訓分為「學校教師信息化電子檔案管理」和「智慧課堂推廣使用」兩部分。惠安嘉惠中學陳志勇老師為我校教師詳細講解了「學校教師信息化電子檔案」平臺信息錄入、修改、審核、統計、管理、應用等環節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權限。今後,學校將充分利用該平臺,實現校本教學資源建設、校本課程建設、學校多維評價、課程管理服務等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 太原市航天科普與創新教育工程暨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工程03星...
    3月15日,太原市航天科普與創新教育工程暨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工程03星「太原號」啟動儀式在進山中學舉行。14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羅清宇,省政協副主席、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曉波會見了出席啟動儀式的原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兼國家航天局局長劉紀原一行,市領導劉鵷、盧秋生、車建華參加。
  • 功利思維是校本課程建設的絆腳石
    筆者以為,校本課程之所以成為特色化學校建設的噱頭,主要是功利化思想作祟。正如文中所說:「一些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流於形式,被當作特色化學校建設的噱頭,成為眾多博眼球的手段之一。」由此,筆者想起某地迎接均衡教育檢查,要求學校做校本課程,因為可以加分。於是,各校立即召集人馬,組織力量:網上查找,下載編輯,排版印刷。
  • 大嶺山中學12月4日舉行「和美教育」品牌學校教學開放日活動
    12月4日上午,大嶺山中學將舉行「和美教育」品牌學校教學開放日交流活動,所有班級、所有學科均對外開放(分為推薦課和自選課),展示學校貫徹「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品牌學校辦學理念教育教學成果。
  • ...教育彰顯學校特色——濱州市濱城區第八中學創客教育特色課程介紹
    為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確立了「辦德智相融教育」的核心辦學理念,注重以學校課程建設為載體,構建了具有學校特色的「三三九」德智課程體系,開發建設了多種特色校本課程。其中,創課教育就是該課程體系中集基礎型、拓展型、探究型於一體的啟智類課程。
  • 【教育】​社團活動添活力 校本課程放異彩 向陽區特色教育課程...
    【教育】​社團活動添活力 校本課程放異彩 向陽區特色教育課程各展身手 2020-12-21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中學紮實推進「和美教育」實踐
    它體現了學校的教育品質和辦學追求,成為師生前行的動力之源和共有的精神家園。「和美教育」就是東莞市大嶺山中學的航標與燈塔,指引著師生成為更好的自己,也引領著學校在優質均衡發展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徵程上堅定向前!    桃李盛放,松山湖畔花正豔。位於東莞市大嶺山鎮中心區的大嶺山中學,是一所鎮屬公辦完全中學。
  • ...美美與共更精彩——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中學紮實推進「和美教育...
    「和美教育」就是東莞市大嶺山中學的航標與燈塔,指引著師生成為更好的自己,也引領著學校在優質均衡發展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徵程上堅定向前!桃李盛放,松山湖畔花正豔。位於東莞市大嶺山鎮中心區的大嶺山中學,是一所鎮屬公辦完全中學。
  • 永康中學依託校本研討提升質量 校本教研工作亮點紛呈 語文組獲評...
    永康中學校長胡德方介紹,校本研討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探索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策略,推進「精準教學」的開展,提升「非指示性」教學理念下的智慧課堂教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永中教育共同體各成員學校教學資源共享與協同發展。每次活動除本校教師全員參與外,還邀請其他學校教師參與,校本研討周活動影響已輻射永康、金華乃至全省。
  • 火箭院海南文昌建分院,將打造航天重大工程總裝總測基地
    火箭院海南文昌建分院,將打造航天重大工程總裝總測基地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微信公號 2020-12-20 22:15
  • 聚焦校本課程研討 助力學校內涵發展
    11月17日,長陽縣中小學校本課程建設研討會在都鎮灣鎮莊溪小學舉行。本次活動由縣研訓中心主辦,莊溪小學承辦,全程以釘釘群直播形式舉行。活動中,花坪小學、寶塔初級中學分別以《讓花兒競放 讓生命精彩》、《教育植根於愛》為題作了經驗分享,該縣研訓中心研訓員劉昌菊以《規劃先行 引領校本課程建設邁上新臺階》為題進行了專題業務指導。
  • 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品質課程促發展 「仁藝」教育鑄品牌
    原標題: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品質課程促發展 「仁藝」教育鑄品牌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始建於1968年,其前身為武進縣三井中學。2001年,新北區政府部門為優化育人環境、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而新建了這所全日制公辦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