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槍內衣緊急轉產口罩!將通過藥店等渠道供給市民

2020-12-16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成了市民生活的必需品,市場缺口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以生產內衣聞名的三槍集團緊急轉產口罩。

2月26日,上海浦東新區康梧路555號三槍工業城的廠房內,兩條「非醫用類、一次性普通口罩」生產線正24小時滿負荷運轉,產能達到每天10萬隻,而不久前這裡還是倉庫。

「近期,還將有幾十條產線將會陸續投產,預計到3月上旬,口罩日產量有望達到百萬片。」三槍集團一名工作人員透露,這些口罩未來將會通過藥店等渠道供應給市民。

▲三槍內衣緊急轉產口罩 視頻 | 倪冬 羅劍華

機器到位後馬上組裝調試

從生產內衣,緊急轉產口罩,對三槍集團而言,這是歷史上的第二次。

上一次是2003年非典期間,三槍也是臨危受命轉產口罩,支援全國。」

三槍集團安全保衛科的何平說,公司的主業一直是生產內衣,緊急轉產口罩,雖然在工藝、產業和上下遊產業鏈方面有一定優勢,但也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缺少生產機器;二是缺人。

在上海經信委的大力協調下,三槍集團與上海電氣合作,緊急引進了生產口罩的自動化生產設備,解決了缺少機器的難題。

▲三槍工業城位於浦東康橋

「機器到位前,我們把康梧路本部的倉庫,加班加點改造成了生產車間。」何平說,實際上三槍的生產線早在2017年就已從康梧路上的三槍工業城搬遷到了江蘇大豐,現在康梧路的廠區主要用作倉儲、辦公。

令何平印象深刻的是,在改造生產車間的過程中,政府各職能部門都給予了極大的幫助,積極助力企業復產復工:「浦東公安分局康橋派出所的消防專管民警秦飛龍和浦東消防救援支隊三林大隊的防火參謀一直駐守現場,出謀劃策。」

民警秦飛龍說,他們駐守在現場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督改,節省時間。

因為原來是倉庫,改為生產車間後,需要留出逃生通道,重新劃分防火分區,配置消防噴淋。」

「口罩要生產,但復工一定要安全。」康橋派出所所長黃華說,必須確保疫情防控和企業安全生產「兩手抓」。

「2月13日深夜和14日下午,第一批4臺機器送到了廠區。」何平回憶,「機器到的那一天,大家都很激動,馬上著手組裝,準備投產」。

▲口罩機一邊調試,一邊生產

但,組裝調試卻並沒想想像的那麼順利。

「為了趕時間,這種口罩自動化生產機器都是運到廠裡後一邊組裝一邊調試,但機器的磨合需要一定時間。」負責口罩生產的針織車間主任汪鎮說,好在廠家派來了技術人員,24小時駐守廠區負責指導、調試。

包下整棟酒店當員工宿舍

機器的問題解決了,另一個最棘手的問題便是員工不足。

受疫情衝擊,三槍集團原有員工1000餘人,但符合轉產復工的員工數僅有200人,大部分返滬員工均處於居家隔離期,短時間內沒辦法投入到生產一線。

考慮到急缺一線生產、包裝工人,短時間又招不到工人,三槍集團想到了借調專賣店員工。

三槍集團上海貿易部副總經理翁毅慧說,考慮到疫情防控的現實需要,當時對轉產員工的要求是「休息在家、沒有離開過上海,身體健康」。

三槍在上海有146家專賣店、幾百名營業員,我們第一時間動員大家,頂上來生產、包裝口罩。」

令翁毅慧感動的是,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大家報名都很踴躍。

因為專賣店分布在全市各個區,上班的地點卻在浦東新區康梧路,很多人離得很遠,為了避免上下班途中感染,廠裡當機立斷,決定集中居住,提高效率。

但是,當時要找到這樣一家酒店,並不容易。

▲康橋派出所民警王子偉協助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

康橋派出所教導員喬志勇說,解決酒店的問題後,社區民警王子偉又主動跨前服務,對全體上崗員工做好信息登記,同時不斷督促酒店嚴格落實每日體溫監測、人員車輛進出登記、區域每日消毒等疫情防控舉措。

得知企業的需求後,我們非常重視,積極聯繫轄區酒店進行對接,最終解決了這個難題。」

翁毅慧說,這家位於上南路上的酒店離廠區不遠,步行過去差不多15—20分鐘,還省去了乘坐公共運輸的麻煩。

2月15日下午,包括翁毅慧在內的131人,正式入住酒店,開始了「統一居住、統一管理」的新工作模式。

口罩日產量有望達到百萬片

「廠裡考慮得非常周到,這種模式蠻好的,大家工作都比較投入,其他什麼事情都不用管。」陳珠麗是寶山友誼路三槍專賣店的店長,是第一批報名參加志願者的員工之一,主要承擔口罩的包裝工作。

▲陳珠麗在包裝口罩

這段時間,酒店的一個雙人標間就成了她和另一名同事臨時的家。

2月26日早晨7時15分,陳珠麗和和室友起床後洗漱完畢,廠裡已經安排人把早飯送到了酒店。

「酒店的工作人員還沒有返滬,暫時還無法提供用餐服務,所以都是廠裡安排人把早飯送過來。」陳珠麗說,當天的早飯有饅頭、雞蛋、粥和小菜,「都是一份一份的,每個人領好後,各自回到自己房間裡吃早飯」。

早晨8時15分,吃好早飯後,陳珠麗就和同事們步行去工廠了,「不到20分鐘就能走到廠區」。

早晨8時35分,步行到廠裡後,陳珠麗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離服、鞋套,正式進入包裝車間,開始工作。

▲三槍各專賣店的員工臨時轉產生產、包裝口罩

陳珠麗說,檢驗的工作主要就是「要看看橡皮筋是不是牢靠,兩邊高度是不是對稱、合適」,待檢查合格後,她就把這些一次性口罩按照30個/袋的標準裝好,然後交給同事封口、打包。

我們生產的口罩屬於『非醫用類、一次性普通口罩』,就是大家平時日常出行時使用的那種藍色一次性口罩,我主要負責口罩的檢驗和包裝工作。」

「我們一個班有10來個小組,一組4個人。一天的包裝量差不多是10萬個口罩。」陳珠麗說。

▲口罩機24小時運轉投入生產

「現在只有兩臺機器投入生產,24小時運轉,只有負責生產的工人分三班倒,一個班頭工作8小時。」汪鎮說,由於機器是全自動的,所以每臺機器差不多只需要三四個人,「工作並不複雜,培訓兩三天就可以上崗了」。

目前,機器還在調試過程中,等到調試好,一臺機器一天就可以生產10萬片口罩左右。」

汪鎮透露,近期公司還將逐步採購幾十臺口罩機,產能有望在3月上旬達到一天幾百萬片。

來源|新聞晨報·周到 記者 倪冬

編輯|羅霜

▼推薦閱讀▼

願疫情早日結束,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上海老牌子三槍內衣緊急轉產口罩,帶你看看「三槍口罩」是如何生產...
    2月26日,浦東新區康梧路555號三槍工業城的廠房內,兩條「非醫用類、一次性普通口罩」生產線正24小時滿負荷運轉,產能達到每天10萬隻,而不久前這裡還是倉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成了市民生活的必需品,市場缺口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以生產內衣聞名的三槍集團緊急轉產口罩。
  • 紙尿褲企業、內衣工廠轉產口罩、防護服,三槍三天建成流水線
    疫情當前,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的產能成為公眾持續關注的熱點。南都記者採訪獲悉,自2月份以來天貓上的一批家紡、紙尿褲、內衣、服飾等生產商家已陸續將其原有產線改造為口罩、防護服的生產線,另一邊,富士康旗下工業富聯和上汽通用五菱也於近日加入口罩生產的「戰線」。
  • 內衣企業三槍轉產口罩:一條線日產10萬隻!
    ,缺口非常大,於是相關企業開始引入設備進行生產,在上海,東方國際旗下龍頭股份的口罩生產線開始運行,將緩解上海地區口罩的緊缺狀況。記者 顧智義:這裡是位於上海的三槍工業城,在我的身後,大家可以看到,兩條口罩生產線,在經過多個日夜的調試之後,現在已經開始正式運行,如果順利的話,每條生產線每天的產量,就將達到10萬隻剛剛下線的這些口罩,屬於普通一次性口罩,沒有達到醫用級別,適合大家出行使用,此後將被政府集中採購後向普通市民銷售
  • 三槍內衣轉做防護服,2003年抗擊非典,17年後再次義無反顧
    據悉,三槍集團在1月22日和26日迅速召開緊急會議,結合自身優勢,制定工作方案,全力以赴通過多種渠道組織生產資源,快速形成具備一定規模的防護服生產能力。   為解決設備問題、原材料問題、人員配備問題、工藝問題等,集團的技術骨幹迅速集結,經過夜以繼日地連續作戰,克服重重困難,用最快的速度三天就把流水線拉出來。
  • 比亞迪牌口罩、中石化牌口罩、三槍內衣牌口罩 大家都在做口罩
    告訴大家,真不用愁了,"一罩難求""口罩難"的窘況將得到緩解,因為,最近看到幾個新聞真是激動人心,分別是:"上汽、廣汽、比亞迪陸續轉產口罩,2月底口罩日產有望達2億隻""比亞迪牌消毒液,五菱牌口罩,傳祺義診......"
  • 明日復工,口罩缺口有多大?現在,連紙尿褲內衣工廠都轉做口罩馳援
    儘管不斷有口罩廠加大馬力生產的消息傳出來,但需求仍是無法滿足。假期一推再推後,多地將於明日正式復工,不少上班族犯了難:口罩不夠用怎麼辦?小小一隻口罩牽動各行各業。當下,富士康、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中國石化、廣汽集團多家能源和製造業企業宣布緊急投產口罩,就連紙尿褲廠家爹地寶貝及男裝品牌雅戈爾也先後加入轉產口罩大軍。
  • 「不務正業」卻是「硬核外援」 紙尿褲內衣商家改造生產線轉產口罩...
    春節假期剛結束,天貓上一批家紡、紙尿褲、內衣生產商家決定「不務正業」,暫停生產計劃,改造增設生產線,轉產口罩和防護服,儘快把缺口補上。2月3日下午開始,上海水星家紡公司原本停工的車間,重新開始忙碌起來。不到48小時,水星家紡把10條被套生產線改為防護服生產線,30多位工人掌握工藝後,當天就產出1000件符合標準的非醫用防護服。
  • 上海內衣品牌三槍應急生產防護服,2月5日將交出第一批貨
    上海三槍是滬上家庭最熟悉的內衣品牌之一,如今在特殊的抗「疫」時期,三槍轉產民用防護服。2020年2月4日,界面新聞從東方國際集團獲悉,該企業旗下三槍品牌目前已初具日產5000套民用防護服的生產能力,2月5日即將交出第一批貨。
  • 三槍緊急轉產防護服和醫用口罩,派出所協調轄區賓館安排員工集中居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以生產內衣聞名的三槍集團為了疫情防控物資生產需要,在春節期間緊急調整出一條防護服生產線,並於2月5日交出第一單防護服。隨著疫情防控舉措不斷升級,三槍集團繼續調整,轉產口罩。
  • 復工復產生活大全|@株洲市民 口罩購買有這三個渠道
    紅網時刻株洲3月2日訊(記者 蘇莉雅 通訊員 尹勝科 龍捷)記者從株洲市醫療保障局了解到,市民現購買口罩有3種渠道。一、線上預約口罩「株洲醫保」公眾服務號開通預約口罩平臺,每天14-16點限時預約,憑身份證每人每次可預約一份(每份3個口罩),當天預約成功,次日到預約門店購買即可。由於原料不足、工人不足等原因,全國的口罩生產不能完全滿足市面上的購買需求,所以預約門店和口罩數量每日會上下浮動。
  • 內衣品牌三槍無償提供上海援助湖北醫療隊貼身衣物
    新華財經上海2月11日電(記者有之炘)記者11日從三槍集團獲悉,集團為上海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捐贈4000條純棉內褲與500套保暖內衣,目前捐贈物資已送達指定倉庫。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東方國際集團作為上海市國有企業,迅速行動,在全球緊急調撥疫情防控物資,支撐上海乃至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展示了集團作為國際貿易主力軍企業在上海市的功能、地位與作用。
  • 金東區通過藥店投放民用防護型口罩
    2月28日起市民可憑身份證購買| 金東區通過藥店投放民用防護型口罩 2月28日起市民可憑身份證購買|
  • 你穿著三槍內衣嗎?它轉做防護服了!
    2月5日,由上海龍頭股份三槍(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批2000件民用防護服已正式交付上海市經信委並用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調撥。實際上,轉做防控用品並非頭一次。據了解,2003年5月22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第一批質量較好防治非典產品名單,其中就包括上海三槍集團的「三槍」口罩。
  • 三槍品牌創立80周年活動
    享譽全國、聞名東南亞的民族品牌、國貨精品「三槍內衣」已經走過了80年曆程,正以中國針織內衣領航者的嶄新形象開始邁出國門,走向世界,譜寫著品牌常青的傳奇。【品牌長盛不衰在於「三槍」人持之以恆的改革精神】【品牌長盛不衰在於「三槍」人堅持不懈的創新精神】進入新世紀,三槍品牌張開「科技」與「時尚」兩翼,匠心獨運,在渠道創新上力推O2O,依託產品品質和雄厚的供應鏈基礎,從2012年「零」的起步到2016年實現網上銷售近4億元人民幣。在天貓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當天,三槍銷售位列同類內衣第一位。
  • 中國人第一件內衣「三槍」:十年穿不壞 從新婚必備到主婦首選
    天下網商記者 汪帆 實習記者 劉俏言三槍!以三聲槍響為標誌,號召中國人民奮起抗日的中華老字號「三槍」內衣品牌,如今已走過了八十載歲月。它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內衣品牌,是當時國人婚嫁必備的壓箱底物件,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件柔暖棉毛衫褲,是中國第一次與美國萊卡纖維合作,開創萊卡在中國市場的運用先河。它還是非典時期,口罩的生產工廠。
  • 優衣庫宣布生產口罩,用內衣材質,66元的優衣庫口罩你會買嗎?
    而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優衣庫計劃從今年夏天起正式涉足該業務,將在優衣庫的線下門店和線上同時銷售,預計售價在1000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66.41元)。日本經濟新聞稱,優衣庫認為,儘管日本各地區的緊急事態宣言陸續解除,但作為預防傳染措施,消費者對口罩的需求依舊很大,隨著具有強大供應能力的日本最大服裝企業加入起來,口罩短缺的問題或將得到解決。
  • 三槍抗「疫」驚奇
    當時的三槍接到了生產口罩的死命令。平時的車間多用於生產成衣,突然改產口罩,生產線的改造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時間以及技術成本,再加上員工召回困難、消毒措施缺乏以及審批問題等等,困難重重。燃鵝頭硬的三槍集團愣是在2天之內搞定一切,甚至在原材料不足的情況下,拿出自己存儲的優質紗棉投入生產,保證了每天向北京供應20萬個口罩的任務。
  • 三槍集團 奮戰在防疫第一線的中國名企
    展臺負責人、龍頭進出口有限公司馮世堯說,三槍在第一時間將原來的生產線轉變為口罩以及防護服的生產線,目前,口罩日生產能力已經達到百萬級,並躋身國內一次性民用平面防護口罩的第一梯隊。他說,如今,國際市場對口罩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但國外有著不同的口罩文化,特別是他們的年輕人認為戴口罩是「迫不得已」,自然希望口罩能注入更多的時尚潮流。
  • 藥店開售一次性醫用口罩,口罩緊缺情況緩解,市民可進店選購
    隨著疫情好轉,企業復工潮來臨,學生也即將開學,但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口罩還是要戴好。近日,藥店傳來好消息,全省3800多家一心堂同步開始售賣一次性醫用口罩,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符合質量標準的口罩。藥店開售一次性醫用口罩 口罩緊缺情況緩解上午十點,在白馬小區的一心堂藥店內,數量充足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已經擺放在貨品區。市民們聽說藥店能買到口罩,都紛紛掃碼進店有序排隊購買。不用搶購就能買到口罩,讓大家的心裡都有底了不少。市民:「藥店裡面買到口罩比較放心,我覺得就不會有假的,過幾天小孩要開學了,開學就怕沒口罩,家裡面現在都用(非醫用口罩)戴。」
  • @南海街坊:口罩還「一罩難求」嗎?記者實地看了一下……
    千和堂將口罩等防疫用品擺在門口的貨架上。圖/珠江時報記者 黃海綿同時,千和堂還在其公眾號推出口罩預約功能,市民可以在上面提前預約、選擇口罩種類,提交預約單,收到提貨信息後可到線下門店提貨。市民可在千和堂公眾號預約口罩,收到到貨通知後再到門店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