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者譚元元:我選擇了芭蕾,芭蕾也選擇了我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姜涵育 新周刊

一襲白裙的譚元元,將芭蕾舞極致而純粹的美感呈現在觀眾眼前。圖/由被訪者提供

天鵝是候鳥,總會回歸它起飛的地方,譚元元覺得,《歸來》代表了她尋找今年3—10月這7個月間失去的舞臺的旅程。「現在是時候我要回歸舞臺。」

樂曲響起,一襲紅裙的譚元元出現在舞臺中央,足尖將她撐起,優美的肌肉線條在紅色裙擺間隱約可見。曲終人散,她一天的工作也接近尾聲。

這天早上,譚元元醒來的第一件事是感受一下身上有沒有酸痛,然後衝個熱水澡,鬆弛筋骨。在完成一系列準備工作後,譚元元準時到達演播廳,從中午12點一直跳到晚上8點多。

等待拍攝《舞蹈風暴》(第二季)宣傳視頻時,譚元元低著頭安靜地在照片上簽名。幾十分鐘裡,她始終腰板筆挺,只有腳上的灰黑色平底棉布短靴宣告她處於休息狀態。她每次跳完舞都會換上這類鞋子,「舒服,把腳完全放鬆」。

如果生活中沒有芭蕾,譚元元無法想像,「這就不是我了」。她的休假就是拉筋,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就看看書和電影,再喝喝茶。

歷盡傷痛,也毫無保留

「為什麼會這麼愛芭蕾?」

「我不知道,我覺得我選擇了芭蕾,芭蕾也選擇了我,就是雙向選擇。就這麼著吧!」

譚元元的笑聲特別乾淨,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小女孩的單純和真摯。小時候,大家叫她「小黑皮」,因為曬得很黑,性格又像男孩,別人玩洋娃娃,她卻偏要爬樹,摔下來被爺爺打了一頓。

由於晚一年入學,譚元元一開始跟不上班級進度,總是慢一拍。原本性格開朗的她,躲在角落裡哭鼻子,「覺得自己是醜小鴨,有點自閉」。譚元元骨子裡非常要強,雖然愛哭,但哭過之後馬上站起來練習,別人做一遍,她就做十遍。也許正是這樣的性格,造就了之後她大大小小的成績。

譚元元的魅力來源於從骨子裡散發出的優雅與自信。圖/由被訪者提供

此後,她練得更加刻苦,並養成了伴隨一生的習慣:「一定要做到極致,一定要儘量做到完美。雖然完美是不可能的,但今天一定要比昨天做得更好。」

15歲是譚元元舞者人生的第一次蛻變。以國家代表身份出國比賽,讓她初嘗失眠的滋味。「當時心理壓力太大,覺得如果沒有拿到獎,我怎麼辦?」雖然整個人不在狀態,負擔很重,但她還是連過三關,進入了決賽。跳參賽曲目《晨曲》時,她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在享受舞臺。「舞臺是有魔力的,我那時覺得自己從一隻醜小鴨變成了潔白的天鵝。」

兩年後,譚元元獲得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學院兩年的獎學金,在德國入學半年後,她收到了舊金山芭蕾舞團的邀約。於是,譚元元選擇留在美國,成為舊金山芭蕾舞團的獨舞演員。

譚元元的職業生涯,印證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譚元元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機會會找到你,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從18歲加入舊金山芭蕾舞團,成為獨舞演員,到18個月後,成為首席演員,譚元元的訓練強度增大,演出一個接著一個。雖然她始終小心謹慎,卻險些與舞臺告別。

「我受傷最嚴重的一次,是在跳《吉賽爾》二幕舞的時候。」舞臺上,譚元元已經完全投入角色,在跳一個大幅度跳躍即Tour Jeté的動作時,她想讓自己的腰再彎一點、腿再高一點,想讓自己在空中多停留一會兒。在她舒展腰肢的當口,胯骨處猛然傳來一陣刺痛。「我覺得可能是抻了一下,但我還是繼續跳,因為這種事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當時並沒在意。但在繼續跳的時候,我隱隱約約有種不祥的感覺,因為我最了解自己的身體。」

回到更衣室,譚元元根據經驗做了一系列救急措施,可胯骨還是越來越疼,就選擇先回家休息。但第二天醒來,她下不了床,更走不了路,只能焦急地求助爸爸媽媽和隊裡的醫生。

芭蕾女皇的美譽是她用無盡的熱愛與堅強的意志換來的。圖/由被訪者提供

拍完核磁共振,她被告知「臀唇撕裂」,醫生建議她做微創手術,但可以繼續跳芭蕾的成功率只有35%,恢復時間需要大半年,甚至更長。譚元元當場拒絕,回家靜下心來想解決方案。她嘗試了復健、休養、針灸、偏方等方法,走一步看一步。

兩周後,她開始慢慢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訓練輔助肌群,以幫助胯骨固定。兩個多月後重返舞臺時,她調整了自己的重心,不再把全部重量壓在受傷的胯骨上面。

這是譚元元職業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危機,接下來的12年裡,每到陰雨天,受傷的胯骨就變成了天氣預報機。能夠堅持到今天,除了自己的努力,也因為芭蕾選擇了她:「它還沒有放棄我,所以我還可以站在舞臺。」

這件事雖然給譚元元留下了一定的陰影,但在舞臺上,譚元元依舊是120%地投入。即便她跟自己說悠著點兒,但到了節骨眼,她還是會做大幅度的動作。2016年,舊金山芭蕾舞團在中國巡演,譚元元在國家大劇院出演《吉賽爾》,她覺得那是自己表現最好的一場,至於那個大幅度的跳躍動作,她還是完成得毫無保留。

年輕時跳《吉賽爾》,可能技巧方面沒問題,但細節上總有欠缺。「吉賽爾情竇初開跟阿爾伯特訴說愛情時,一邊數花瓣,一邊說『你愛我,你不愛我』。我小時候就這麼直接數,但長大以後不會這樣數了。」此時的譚元元指尖輕顫,歪著腦袋將這一幕呈現出來。

在新的舞臺呈現無限可能

每周,譚元元至少要練5天。熱身、練功、排練是基本順序,結束之後如果累了,她就把腿抬到高出心臟的位置,讓血液回流,儘量放鬆。休息時,她會去做按摩或SPA,但很少逛街,因為要保護腳,「就是省著點用」。

舞者的世界相對簡單,每天沉浸在美好的事物裡,是一種難得的滋養。這種氛圍塑造了譚元元脫俗的氣質,她眼中的世界永遠是美好的,通過舞蹈和藝術,可以將美好的時間延長一點,再把黑暗的角落藏起來一點。

驕傲挺拔的身軀,清澈堅定的眼神。圖/由被訪者提供

受疫情影響,譚元元已經很久沒登上舞臺,如何延長美好,成了一個難題。沮喪之時,《舞蹈風暴》(第二季)找到了她。

此前,譚元元看過第一季的《舞蹈風暴》,這檔節目讓大眾認識了各個類別的舞蹈,這是譚元元最喜歡的地方。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能夠最直接接觸舞者的平臺。「我覺得舞蹈是世界的語言,現在我們有這個舞臺,能夠呈現我們的藝術,各種各樣的語言可以通過舞者的身體來講述。」

同時,譚元元最近也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年有10場演出,在劇院裡有多少觀眾能夠看到?但在電視節目中,所有人都能看到她呈現的舞蹈。如果有成功的作品,也可以拉近觀眾與芭蕾之間的距離,何樂而不為?

讓譚元元下定決心參與節目的,還有導演馮明哲的一句話:「你來這個舞臺,我們有無限的可能。」

來到長沙,譚元元不可避免地開啟了打雞血模式,一直規律的作息被熬夜打破。作為參賽選手裡的大姐姐,她不允許自己在鏡頭前露出倦意,更不能倒下,要竭盡全力做好表率。雖然精力有限,但可以靠意志力去撐,「永遠不可以低估你的意志力」。

合格的舞者都是自律的,優秀的舞者對自己則是嚴苛。有想放過自己的時刻嗎?譚元元回答道:「其實剛才在做採訪前我就想,放過自己吧,來不及了吧,再說吧……但是人的狀態出來以後,我覺得有無限可能。」

轉折來得很突然,也理所當然。譚元元的舞者生涯遠看光鮮亮麗,近看則有諸多的不平坦。採訪間在譚元元休息室的樓上,她上來前告訴自己,大家也等得很累,無論如何都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打起精神,我是可以的」。

譚元元初到舞者大廳時,所有選手都驚呆了,很多人都不相信她真的會來。只有她內心最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回歸舞臺。

舞臺上的譚元元因熱愛而閃閃發光。圖/由被訪者提供

當譚元元跳完第一支舞,舞者們感受到了她的初心,溼著眼眶主動擁抱了她。《歸來》這段舞蹈講述了一隻天鵝重歸來處的故事。25年前,《天鵝湖》是譚元元出演的第一個全幕芭蕾舞劇,她也是當時少有的幾位能在那個年齡段,一人勝任黑、白天鵝兩個角色的女演員之一,因此,天鵝對她來說,是一個極有意義的意象。天鵝是候鳥,總會回歸它起飛的地方,譚元元覺得,《歸來》代表了她尋找今年3—10月這7個月間失去的舞臺的旅程。

譚元元見過馬友友在公園裡用大提琴拉聖桑的《天鵝》,旁邊有一位舞者在跳街舞。「所以我覺得這個音樂也可以做一個不是古典的而是我自己的『天鵝』。」經過與兩位編舞老師的溝通,譚元元在《歸來》裡融入了一些現代的、中國風的動作,因為候鳥總是要回到自己應該歸屬的地方,「舞臺就是我的歸屬」。

不少觀眾將白天鵝形象與芭蕾舞者譚元元畫上等號,但在譚元元看來,演員不應該被貼上「××專業戶」的標籤。因此,她在《舞蹈風暴》上的第二次表演選擇了獨舞《卡門》,呈現給觀眾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也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譚元元。

以芭蕾為使命

歸來的譚元元,在《舞蹈風暴》的圓形舞臺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360度的舞臺與劇院的長方形舞臺完全不同,她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無處遁形,不僅有鋪天蓋地的攝像機,觀眾的目光亦如影隨形。

不過,壓力中也蘊藏著機遇,全新的舞臺設置敦促她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肢體表達能力。「後背永遠不能鬆弛,我背朝著觀眾的時候,也是在講這個故事。所以有的人說我的背會說話,因為我顧及了觀眾,他們也看到了。」

從譚元元舞動的身姿中便能感受到何為「自律與沉澱「。 圖/由被訪者提供

對於舞者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容易拿捏和掌握的技巧,需要大家在一起切磋學習,不斷嘗試、不斷成長。譚元元覺得,她做到了。

舞蹈是人類最初的語言,即使沒有文字和話語,人們依然能夠通過肢體動作進行交流。舞者不說話,用自己的肢體讓你聽得懂、看得懂。舞蹈也是一門視覺藝術,舞者的每一個肢體動作就像音符,是一種語言的描述。

「對很多人來說,通過一些簡單的肢體語言,他們就可以看懂舞者在說什麼。我不善言語,但如果你看過我的演出,在舞臺上的我是非常『能說會道』的。」最能展現譚元元表現力的舞蹈,非《小美人魚》莫屬——這個角色自從融入她的身體,就再也沒有離開過。

小美人魚為愛付出一切,正如譚元元為芭蕾付出一切。這個角色對她的難度要求很高,從穿著魚尾巴長褲到赤腳詮釋蹣跚學步的姿態,再到躲在小盒子裡表現痛苦和壓抑,強烈的情緒波動和高難度的動作轉換,把譚元元從一個優秀的舞者變成了一個藝術家。

最後的收場像一個休止符,譚元元還沉浸在角色裡,舞臺時空就此凝固。一段好的舞蹈足以讓人真切感受到那個永恆的瞬間,芭蕾竟然這麼美!

一舉一動都充盈著生命的能量。 圖/由被訪者提供

小美人魚有多愛王子,譚元元就有多愛芭蕾,「無私的愛,就是一生的契約」。每次演完《小美人魚》,譚元元都非常悲傷,很難出戲。她曾經連演5場,整個人累到脫形,但她希望做到極致。

人生不可能完美,多少會有遺憾,譚元元認為做到自身範圍的極致就是完美。年齡的增長也好,身體的老去也罷,譚元元覺得,不應該被這些框架所束縛,你就是你。譚元元說,自己的偶像是奧黛麗·赫本,赫本因大愛成為不朽的美人,而對於譚元元本人來說,可以把她的藝術理念傳遞給大家,讓大家感受到芭蕾舞之美,「這是我的使命」。

一直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奉獻給舞臺、奉獻給芭蕾,譚元元從來沒有後悔過:「我覺得沒有遺憾,因為芭蕾是我的生命。」她的職業生涯永遠都不會有終點,就算有一個非常完美的謝幕,也還有很多東西要做。「我是離不開這個舞臺的,之後我可以做教育,培養出很多學生在舞臺上綻放。我也可以自己編舞、編導,好多事情可以做。」

譚元元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芭蕾就是她的使命。

✎作者 | 姜涵育

原標題——舞者譚元元:我選擇了芭蕾,芭蕾也選擇了我

首發於《新周刊》576期

原標題:《舞者譚元元:我選擇了芭蕾,芭蕾也選擇了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傳奇芭蕾女王譚元元淘汰,只為給年輕人讓路!女舞者太難了吧?
    面對隊友的可能淘汰,譚元元決定將晉級席位留給王韜瑞,為年輕舞者提供了一個接觸更高位置的契機,她對王韜瑞解釋道:"我覺得你是比我更加合適,在隊裡邊發光發熱,不是讓給你,而是你是最適合的一個人,能夠幫到隊裡的你比我強",這是譚元元更大的格局和構想。
  • 頂級舞者之間的碰撞:張藝興自嘲「我不配」,網友稱是芭蕾天花板
    之前的演出中,大家已經領略到了譚元元的實力,美國舊金山芭蕾舞團的唯一華人首席女演員,一顰一笑每一步儀態,都帶著貴氣與優雅。在一眾現代舞之間,她堅持用芭蕾面向觀眾,嬌柔的身姿展現著內心的堅定與果敢。此次與之搭檔的陳鎮威,則是同樣頂級的舞者。
  • 一枚5分硬幣決定命運,譚元元是怎麼走上芭蕾之路的
    譚元元給孩子們上課。譚元元第一次上臺是14歲。她要參加全國芭蕾選拔賽,只有經過選拔賽,有了名次,才可以代表中國參賽。「第一次上臺表現非常不好,我轉完圈之後是屁股對著觀眾,太黑,我找不到方向,非常非常緊張。」即便是現在,譚元元還是會緊張,因為每一次的表演都不一樣,而且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就算跳了100次的劇目,也總是以第一次演出的心態對待。
  • 44歲芭蕾女王至今單身,譚元元參加《舞蹈風暴》,沈培藝道破真相
    譚元元從11歲開始跳芭蕾,到現在已經跳了33年,在一個領域堅持這麼久,並且成為這個領域的頂尖舞者,舞蹈就是她的全部,已融入她的骨血作為舊金山芭蕾舞團唯一的華人首席,她每年至少有135場演出,每到演出季經常每周跳壞4-5雙舞鞋也許有網友會問,既然是國際大神,這麼牛!
  • 令張藝興說出「我不配」,44歲芭蕾女皇點燃了這檔9.5分綜藝
    她叫譚元元,國際芭蕾大師,生於上海,舊金山把每年的4月9日定為「譚元元日」。譚元元這次回中國參加綜藝,是因為美國的疫情影響到演出,她的上一次演出是在3月6日,即使受傷,她也從沒離開過舞臺那麼長時間,所以她選擇在《舞蹈風暴》回歸舞臺。
  • 《舞蹈風暴》上演王牌對王牌,芭蕾女神譚元元對陣芭蕾王子陳鎮威
    在上一賽段搭檔出擊的舞者更是立馬轉為對手,王韜瑞與朱瑾慧「師徒」再相遇,「國際芭蕾大師」譚元元也將對陣「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舞者」陳鎮威,到底哪組隊伍會贏得最終勝利?誰又會遺憾離場?
  • 世界芭蕾大師譚元元絕美演繹讓人頭皮發麻,懷疑她不是人,是仙!
    其中最亮眼的就是芭蕾舞蹈演員譚元元。節目的開始,各位評委就用極致的詞語描繪了對這位舞者的欣賞。 譚元元最後的舞臺表現,依舊讓觀眾認為她不是凡人,而是仙女。 頭皮發麻的舞姿 譚元元穿了一件白色的芭蕾舞服,頭戴白色羽毛站在昏暗的舞臺上,等待燈光一束束亮起。她面無表情,但是眼神堅定,處處透露著國寶級舞者的自信。
  • 芭蕾皇后譚元元驚豔全場!卡耐基:有魅力的女人不只有漂亮臉蛋
    在第二季《舞蹈風暴》中,44歲的譚元元一身淡藍色紗裙,一抬腳一墊腳,宛如天鵝般高貴優雅,蜻蜓點水,觸動了現場觀眾的心。這是「芭蕾皇后」譚元元的綜藝首秀,一舞《歸來》盡顯女王本色。舞臺上的她高貴典雅,宛如天鵝,舞臺下的她談吐優雅,嚴於律己,擁有女舞者的頂級成就和極致狀態,真正詮釋了「歲月從不敗美人」。從小就喜歡舞蹈的譚元元,不顧父親的反對,受傷後也堅持習舞,後來和父親爭執不下,決定以拋硬幣的方式決定她的前途。
  • 面對舊金山封城 芭蕾藝術家譚元元囤了這個……
    著名芭蕾藝術家、舊金山芭蕾舞團的唯一華人演員譚元元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了近兩周的「禁足」生活。對於一個視芭蕾和舞臺為生命的藝術家來說,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譚元元與看看新聞Knews視頻連線,講訴自己在舊金山疫情中的經歷。
  • 舞蹈家揚揚談當代舞者生存現狀,盛讚譚元元等30+女舞者令人感動和...
    舞蹈家揚揚作為連任兩季節目的風暴鑑證官,見證過眾多頂級舞者的舞颱風暴時刻。而面對第二季選手的表現時,她依然深深震撼。19日,揚揚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時聊起了當代舞者的生存現狀,盛讚起以譚元元為代表的30+女舞者令人感動和尊重,感性的她說起剛遺憾離場的舞者馬曉龍時,連連惋惜「那天心都碎了。」
  • 芭蕾王子陳鎮威上《舞蹈風暴》致敬張國榮,張藝興:我老看他身材
    各種神仙舞者紛紛在參賽:芭蕾皇后譚元元、先鋒舞者謝欣、休斯敦舞團首席陳鎮威等等。其中,廣東惠州人陳鎮威引起了我的注意。陳鎮威的身材很好,看著像個健美操運動員,但沒想到他是跳芭蕾的!在《舞蹈風暴》第一期節目中,陳鎮威帶來了舞蹈《無腳鳥》。
  • 譚元元,是什麼使她成為國際芭蕾界的中國白天鵝?秘密在哪裡
    >而譚元元已經44歲了,看《舞蹈風暴》她的表現,金星秀大放異彩,而譚元元從上場到結束,舉手投足間都展現出了芭蕾舞者的氣質,優雅,端莊。《我和芭蕾》內容以譚元元的成長曆程為基線,由影響她藝術道路方向的事件構成,包括她的芭蕾訓練、國際頂級芭蕾比賽和世界經典芭蕾舞劇的表演等,並配有著名攝影師為她拍攝的舞臺表演劇照,形象且生動地為大家講述一個追逐芭蕾夢的女孩,是如何蛻變、成長為一名站在世界芭蕾舞壇高峰的世界級舞者的勵志故事。
  • 芭蕾王子和女王,舞蹈風暴最強組合來了,這是花錢也買不到的表演
    當偉岸俊秀的芭蕾王子遇上優雅高貴的芭蕾女王,會上演一場怎樣的表演?《舞蹈風暴》第二季的比賽越來越有看點,堪稱神仙打架的舞蹈比拼也愈加令人心潮澎湃。在第二季第六期的節目中,芭蕾王子陳鎮威和芭蕾女王譚元元的強強聯合,稱得上是本季節目中最驚豔、最震撼的一次表演。
  • 當芭蕾舞步遇到跑步機,舞者優雅又可愛
    近期,劉詩詩新劇熱播,細心的小夥伴發現,學過芭蕾的劉詩詩,在演受傷被公主抱的橋段時,還不忘記繃腳背。職業素養不能丟啊!芭蕾舞演員肢體優美,腳部靈活,最令人佩服的,就是踮起腳尖做任何事。當芭蕾舞者進了健身房,在跑步機上練舞步,感覺……他們都有一雙「鋼鐵腳尖」!
  • 芭蕾美少年朱利安·麥凱成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曾教林志玲跳舞
    10歲的朱利安·麥凱加入舊金山芭蕾舞團,意味著朱利安·麥凱將與華裔舞者譚元元成為同事。畢業於上海芭蕾舞學校的譚元元1995年加入舊金山芭蕾舞團,1997年晉升為首席舞者,今年,譚元元加入舞團25周年慶典晚宴將於8月舉行。
  • 與芭蕾女神譚元元零距離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公益開放日有看頭
    今天上午,著名芭蕾舞蹈家、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譚元元現身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分享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教學展示課。  這是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四周年公益開放日的現場。從早上10點至晚上8點,包括譚元元芭蕾藝術與教學分享會、上海芭蕾舞團精品劇目公益匯演、社交舞工作坊、兩校教學展示演出等一系列精彩活動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舉行,為廣大市民帶去舞蹈藝術的全方位享受。
  • 看到譚元元退賽,我終於鬆了口氣
    《舞蹈風暴》第八期,譚元元終於還是選擇了退賽。看到譚元元哭著說出退賽的決定,小編終於替這檔節目鬆了口氣。譚元元是個優秀的舞者毫無疑問,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譚元元的舞蹈天分時,很多網友因為網絡上的一些其他聲音影響也提出過質疑,覺得譚元元的能力被高估。
  • 舞蹈風暴精彩「決鬥」 「芭蕾女神」譚元元對陣「休斯敦首席」陳鎮威
    青年舞者競技秀《舞蹈風暴》第二季將於今晚(12月5日)10點在湖南衛視播出第8期節目,本期節目將迎來更為緊張刺激的全新賽段——兩隊對抗賽。在這一賽段裡,黎星、o-dog分別擔任兩隊隊長,一番排兵布陣後,舞者們大招頻出,直接上演「決鬥」戲碼,其中最大看點是「國際芭蕾大師」譚元元對陣「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舞者」陳鎮威。節目裡,譚元元手持「王后」劇本,與王韜瑞、黎星共同演繹了一段複雜纏綿的愛恨糾葛,整支舞蹈悽美又動人,盡顯古樸風韻。
  • 「芭蕾女神」譚元元再釀「舞蹈風暴」,演繹複雜纏綿的愛恨糾葛
    青年舞者競技秀《舞蹈風暴》第二季將於12月5日晚十點在湖南衛視播出第8期節目,本期節目將迎來更為緊張刺激的全新賽段——兩隊對抗賽。在這一賽段裡,黎星、o-dog分別擔任兩隊隊長,一番排兵布陣後,舞者們大招頻出,直接上演「決鬥」戲碼,既有謝欣的造型反轉,也有華宵一和李豔超兩大「女神」的驚豔合作。其中最大看點是「國際芭蕾大師」譚元元對陣「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舞者」陳鎮威。在本期節目裡,譚元元手持「王后」劇本,與王韜瑞、黎星共同演繹了一段複雜纏綿的愛恨糾葛,整支舞蹈悽美又動人,盡顯古樸風韻。
  • 芭蕾舞者:疫情擋不住撫慰人心的舞姿
    上海芭蕾舞團的「口罩芭蕾」火了,感動中國,也打動了無數海外網民。在疫情肆虐的「至暗時刻」,一群中國上海的芭蕾舞者,用絕美的舞姿撫慰人心。他們也賦予了藝術以最強烈的意義:在困境中充滿希望、不懈奮鬥,就是人類在巨大災難面前可以展示出的最為堅強、高貴的姿勢。二疫情這一年,很多人的生活被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