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原來就是「滷」:說說陝西美食,西府名吃臊子麵(一)

2020-12-10 東北那個東

去陝西出差,當地熱心人推薦嘗嘗臊子麵。「臊子」是什麼意思?帶著疑問,閒暇時間隨意品嘗了幾家街邊麵館的臊子麵。

雖算不上地道、正宗,但還是弄懂了一件事:「臊子」原來就是「滷」,臊子麵就是打滷面。俗話說「餃子好吃不在褶兒上」,打滷面好吃不好吃,不在面,而在滷。但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南地北,這個「滷」可就有說道兒了。

與吃過的山東打滷面、老北京打滷面、東北農村流水席上的打滷面,以及自家做的打滷面相比,臊子麵不僅好吃,還好看,而且面似乎也很特別。細細想來,臊子麵不叫打滷面,而叫臊子麵,而且還大有名氣就很有道理了。「臊子」是不一樣的「滷」,臊子麵是不一樣的打滷面。

閒來無事,整理一些資料,為陝西之行添點味兒道,留點念兒想,也琢磨著比劃比劃,做碗——東北風格的陝西臊子麵。

一、臊子麵的由來

凡名吃背後必有好故事。故事分「杜撰」和真實,以及半真半假很多種。先整理分享一下有關臊子麵的傳說,然後說說個人推斷。

傳說之一:龍肉為滷。傳說古時,周人由(bīn)(今陝西彬縣、旬邑一帶)遷至岐之周原(今陝西寶雞岐山縣),在渭河邊上繁衍生息。後有一惡龍在渭河上為禍,水患旱災連年不絕,民不聊生。周氏族人奮起反擊,大戰七日將惡龍殺死。飢餓的人們將龍肉剁碎炒製成滷,和面集體食之,鮮美無比。於是,這種做法就慢慢流傳開來。龍肉吃完了,就改用豬肉代替,而且不斷添加各種輔料,慢慢的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滷」。

傳說之二:「神來之食」。據岐山文化館李辛儒考證:臊子麵源於周代屍祭制度的"竣餘"禮儀,即先敬神靈祖靈,剩下的才輪到君卿,最後才是一般人。陝西岐山地區,家裡辦紅白喜事都要吃麵,而第一碗麵先由小輩端出門外潑兩次湯,象徵祭祀天神地神,剩下的湯叫"福把子",潑向正堂的祖靈牌位,然後才上席,並按輩數和身份次序上飯。過去吃麵剩下的湯不能倒掉,還得回鍋。即取「」竣餘」的「餘」字之意。

傳說之三:來源於唐代「長命面」。臊子麵是在唐代"長命面"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南宋朱翌《猗覺寮雜記》記載:"唐人生日多俱湯餅,是皇親國戚慶祝壽辰的壽麵,世所謂'長命面'者也」。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餘為座上客,舉箸食湯餅。詩中提到的「湯餅」就是"長命面"。相傳,蘇東坡在陝西為官時,特別喜食這種麵條,並寫下了對它的讚美詩句: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

傳說之四:民間八卦。一說陝西大戶人家媳婦做得一手好面。某日,小叔子的幾個朋友到府上做客,趕上飯口,大嫂下廚給每個人做了碗面,大家甚覺好吃,讚不絕口,問是什麼面。面本無名,小叔子隨口說道「嫂子面」,於是就有了「臊(嫂子面」的說法。二說早年頭,陝西岐山城裡有一麵館,麵食一絕,遠近聞名。某日,一外地商人進店吃麵,面熱燙嘴,商人用嘴吹面發出哨聲,甚是討喜。臨走,商人問店家這是什麼面,店家順嘴答道「臊(哨)子面」。

我對臊子麵由來的看法:

第一,臊子,指烹製好的肉末、肉丁。展開說就是炒制的肉末、肉丁。炒制過程中肯定會加入鹽、辣椒等很多輔料。所以說,臊子,最早是陝西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口味愛好炒制出來的肉末、肉丁。

第二,為什麼要把肉炒製成肉末、肉丁?原因很簡單,為了保存。這就跟南方人做臘肉,東北人用雪和冰凍肉一樣。經過炒制的肉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因為以前沒有冰箱,以前殺豬不容易,豬肉奇缺。

第三,為什麼叫「臊子」?臊,說的是一種味道,臭的味道。明代湯顯祖《牡丹亭·圍釋》中有云:氣也氣也!這臊子好大膽,快取槍來。添加了各種輔料,經過炒制,特別是存放一段時間,經過發酵的肉末、肉丁會發出一種味道,當地人把這種味道稱為「臊味」,把帶有這種「臊味」的面稱為「臊子麵」。

這或許才是「臊子麵」的真正由來。雖然不精彩,但是應該真實。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中國很多傳統美食都是如此,都帶著濃鬱的地方特色,地方味道。這就叫: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作為地方傳統特色美食,西府著名小吃,陝西臊子麵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了。宋代吳自牧所著《夢粱錄》中就有關於專門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鋪的記載,但當時是否已經出現了臊子麵,目前還不得而知。

好啦,先寫到這裡啦!有緣看到這裡的朋友,謝謝您的耐心,同時更謝謝您的評論、關注和轉發。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特色關中臊子麵核心臊子製作方法硬核臊子配方
    畢竟,陝西人以麵食為主要飲食,背朝黃土面朝天的陝西人世世代代以種植小麥為最基本的農作物,自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陝西人愛吃麵,一個小麥粉可以變幻出不計其數的做法和味道,最常見的就是陝西的扯麵、褲帶面、拉條子、biangbiang面、削筋面、驢蹄子、揪面片、刀削麵……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陝西關中一帶的關中臊子麵。
  • 【西府美食 怎麼做?】搲米 搋麵 涹漿水 燂煎餅 燣臊子
    寶雞地區也有許多讓吃貨們饞涎欲滴的吃食,西府人靈巧的雙手「涹」(念「wō」)出了漿水菜、「燣」(念「lá n」)出了臊子、「搋」(念「cǎi」)出了岐山面、「餾」(念「liù」)出了熱饅頭……這些表示製作美食的動作的動詞,很多屬於冷僻字,但在西府人口中卻是常用語。細查典籍,這些詞的本義與西府人的用法驚人的一致,就讓我們通過西府美食了解這些動詞。
  • 陝西各地的臊子麵,你最鍾愛哪一款?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臊子麵,臊子麵又分為幹臊子和湯臊子兩種。今天哥就給吃貨們說說咱陝西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湯臊子麵。【岐山臊子麵】岐山臊子麵在我心中一直是陝西第一面,天下第一面。把一疙瘩活好的蕎面放進餄餎床子的小窩窩裡,再用力一壓,象麵條狀的餄餎就從這模具中擠壓到鍋裡,熟後撈起,澆上骨湯,配上羊血,蔥花,香菜,肉素臊子,再拌上油潑辣子,油旺旺的羊血餄餎就好了,吃上一碗,麻辣鹹香。
  • 岐山臊子麵,地道陝西味!
    西府一絕-臊子麵岐山更是一個美食之城,是全國500個糧棉大縣和陝西省商品糧油基地縣,被譽為"陝菜之鄉"、"中國臊子麵之鄉"。這裡形形色色的美食——臊子麵、擀麵皮、烙麵皮、醋粉、攪團、豆花、酥餃、肉臊子.無一不讓吃貨們欲罷不能。
  • 陝西臊子麵好吃,臊子是關鍵,正宗的岐山臊子麵做法,酸辣味美陝西人都愛吃!
    點擊上方藍字「指間味集」關注我們臊子麵是陝西特色麵食之一。臊子麵的臊子有肉臊子和菜臊子,連菜帶肉吃起來很香。
  • 扶風臊子麵
    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扶風的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很是流行,不管你在北上廣,一些大中城市,你仔細看,不難發現,有岐山臊子麵,扶風「一口香」就是說的臊子麵館,關中西府的村子裡過年,婚喪嫁娶,平時廟會祭拜神靈都要食用,是秦人,秦韻,秦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知道臊子麵這些美食的起源地是哪裡嗎?那就是陝西寶雞。嘗嘗正宗老...
    如果想在中國找出一個美食大省,那一定非陝西省莫屬。陝西省內的城市有很多,每一個城市都有其代表菜品,美食不只西安才有。而在陝西寶雞,你能吃到各種各樣美輪美奐的麵食。這些麵食有哪些呢?
  • 「御下」臊子麵
    電視劇「白鹿原」的熱播讓陝西的扯麵在全國名噪一時,著實的火了一把,說起這陝西麵食,那可真是百家爭鳴,各有千秋。在眾多的陝西麵食中臊子麵可謂獨樹一幟,那一碗湯清油亮帶著豬肉臊子濃香總是能讓人垂涎三尺。在陝西,再好吃的宴席如果不吃上一碗麵,那總是讓人心裡覺得不「瓷實」,陝西人對麵食的熱愛可見一斑。如果說寶雞的臊子麵能給西府人代言,那麼在鄠邑新區的餘下小鎮則隱藏著一種帶有強烈關中風味的臊子麵食過之後無不讓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 陝西美食——咥在西安!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享受美食也要看場合,場合好美食起來也有味道。
  • 陝西臊子麵:臊子怎麼樣炒?加1碗這個,讓你吃到正宗家鄉味
    臊子麵是陝西特色麵食之一。臊子麵的臊子有肉臊子和菜臊子,連菜帶肉吃起來很香。臊子麵的做法也很簡單,炒一炒就可以啦!
  • 陝西壓軸菜 —— 岐山臊子麵(附20圖詳細做法)
    點擊上方寶雞在線,關注寶雞人的自媒體平臺臊(sào)子面是西北地區漢族傳統麵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流行。圖文菜譜 - 岐山臊子麵(22圖詳解)陝西臊子麵的製作分四部分給大家作介紹:一、肉臊子的製作 味道講究:酸、辣、香;二、麵條的製作 講究:薄、筋、光;三、配菜素臊子的製作講究
  • 寶雞美食PK西安美食!你更喜歡哪一個?
    秦鎮米皮很早以前就與乾州鍋盔、岐山臊子麵齊名為關中地區三大著名美食。能讓秦鎮米皮擁有如此高的地位,離不開他們的秘制辣椒油!臊子麵是中國西北地區特色漢族麵食、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流行。臊子麵歷史悠久。其中也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
  • 陝西寶雞,如何一城吃五省?
    圖/sohu.com 一抹黑,則是糧食經由時間釀出的風採。關中平原盛產糧食,到了西府岐山,從豐收季節到初冬,釀成酸而不澀、濃而不烈的岐山香醋,也造就了最能「吃醋」的陝西人。攝影/陳倉識火 一勺臊子,西府寶雞的美味密碼用豬肉剁成的肉丁,被稱為臊子,是這片土地的獨特美味。周文王時期斬殺蛟龍,剁碎龍肉,製成臊子的傳說固然誇張,但也可見人們對臊子長久的喜愛。
  • 陝西韓城羊肉臊子蕎面餄餎,遠在他鄉的遊子 家鄉的味道 ……
    -陝西韓城羊肉臊子蕎面餄餎 韓城羊肉臊子餄餎是陝西韓城地區的漢族傳統名吃之一,是北方麵食三絕之一,與蘭州拉麵
  • 乾飯第二期,臊子麵,看著就香!
    臊(sào)子面是中國陝西省的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著名西府小吃,以寶雞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在陝西關中平原及甘肅隴東等地方流行。臊子麵歷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雞蛋等,做法簡單。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
  • 如何製作正宗的岐山臊子?
    作為陝西名吃「岐山臊子麵」的靈魂,正宗的「臊子肉」,是不可或缺的。學會了臊子的做法,你將打開新的大門。
  • 在寶雞,臊子的N種吃法
    說到臊子,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臊子麵,岐山臊子麵是西府之味的代表,更是中國之味的經典聽過「岐山臊子麵」卻未聞「臊子肉夾饃」大名實乃憾事臊子麵中最重要的配料就是肉臊子,而將這種肉臊子夾入白吉饃,就變成了臊子肉夾饃
  • 油潑麵、臊子麵、餄餎面,來看看陝西西安這些美味的麵條,你知道幾種?
    提起西安的美食,最先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呢?西安的美食種類繁多,並且大多和麵粉都有關聯。涼皮、肉夾饃、泡饃、鍋盔,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麵製品,也是西安美食的代表。除了這些,西安最常見的麵食,恐怕就是麵條了吧,寫到這裡小編瞬間就想到了不下十個麵條種類,足見西安的麵條給人留下的印象之深。
  • 豐縣老家土生土長的農家菜:胡蘿蔔臊子
    臊子,即剁好的肉末或肉丁。     臊子,也是陝西人吃麵條的時候,在麵條上澆的滷,他們一般都說臊子,而不說滷。臊子麵,是陝西的風味小吃,其中以岐山的最為著名。     祖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臊子麵,據說是在唐代「長命面」 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猗覺寮雜記》載:唐人生日多俱湯餅,世所謂「長命面」者也。
  • 吃陝西臊子麵到底要不要喝湯呢
    一邊兒是三嬸子,她做的岐山臊子麵,不說數一數二,但絕對比外頭「某岐山臊子麵連鎖店」的味道要好吃的多;另一邊兒是三姨媽,不過她做的是扶風臊子麵,又是另一種不一樣的流派。01岐山臊子麵三嬸嬸做的岐山臊子麵,是標準的西府口味,講究的是九個字的要訣:薄勁光、煎稀汪、酸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