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背面看新加坡街頭壁畫:從邊緣文化到城市新寵——獅城街頭藝術

2021-01-08 海燕旅遊達人

鮮豔精彩的壁畫,是城市快節奏生活的調和劑,人們願意放慢腳步,尋找這些散落在大街小巷的作品,拍照留念。然而,這些獨樹一格的街頭壁畫裡,還藏著不少關於新加坡的文化符號,有庶民、有趣味、有懷舊、有新穎。這些秘密,你解開了嗎?

走在新加坡街區,不時可看到五彩繽紛的街頭壁畫,而這些地點也成為許多旅客的打卡「聖地」"。只要在這些壁畫前擺好ρose,按下快門,一張張吸睛的Insta照片,便可上傳分享到社交媒體的朋友圈秀一下。惟多數人都是短暫停留,拍照後就離開,沒有好好欣賞感受這一街頭的藝術形式。

從邊緣文化 到城市新寵

所謂街頭藝術(Street Ar),是指一種創作於公共場域,而非傳統藝術場所的視覺藝術,其種類包括模板塗鴉、海報粘貼、貼紙藝術等,而街頭壁畫創作是目前最受歡迎、主流的街頭藝術之一。實際上,街頭藝術的起源來自於塗鴉(Graffiti)。

塗鴉藝術於1960年代從美國興起。起初是一群與社會主流價值相牴觸的小眾透過塗鴉,為個人與邊緣群體發聲,是一種反主流的藝術形態,具地下文化屬性。

只不過塗鴉藝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表達逐漸偏向大眾化,於是演變出新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街頭藝術。不少人將街頭藝術劃為「後塗鴉」(Post graffiti)時代,因為此藝術是由塗鴉精神演變而來。與塗鴉藝術相比較街頭藝術作品更廣為大眾接受與喜愛,街頭藝術家也會與主流機構合作進行藝術項目創作,從而有了更好的傳播性,也因此街頭藝術能深入傳播到世界各大城市,包括新加坡。

尋覓獅城街頭藝術

街頭藝術於1990年代在新加坡萌芽。當時新加坡政府開始強化國內的藝術文化環境,為數不多的塗鴉壁畫悄悄冒出頭。直到2000年新加坡政府頒布《文藝復興城市計劃》(Renaissance City Plan),以細緻化的政策,大力推動提升國內的人文內涵與藝文環境,使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的藝術國際交流中心,街頭藝術才在這時期逐漸成為主流。

2006年,新加坡政府在索美塞滑板公園設立第一座官方塗鴉牆;2010年代初,哈芝巷的一些私人建築物和小巷子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街頭壁畫;2013年,聯邦道高架橋底下的鐵道走廊(Railway Corridor)騰出來作為街頭藝術創作空間。在政府良好規劃,並善用公共空間下,國內外藝術家得以在街頭展現才華,用百花齊放的作品,讓世界看見獅城的與眾不同。這期專題讓我們以街頭畫家的視角,深入了解新加坡的街頭壁畫故事,讓壁畫不再是打卡式到此一遊的景點。

相關焦點

  • 是文化垃圾還是街頭藝術?街頭塗鴉,一個時代的聲音
    塗鴉是上世紀60年代首先在北美誕生,經歷短時間的發展,很快散布到世界各地,被作為街頭藝術而傳播廣泛,深受全球年輕人喜愛。塗鴉文化是當代年輕人對內心叛逆的釋放,用來宣告自己內心的一種形式,也是對生活態度的宣洩,終其本意它是對傳統文化反叛的一個精神產物。
  • 隔離中的城市,看街頭塗鴉藝術為社區點燃的生機
    從挪威到科羅拉多,近期,街頭塗鴉藝術家描繪了一個戴著口罩和洗手及廁紙的世界。 對醫護人員的深刻理解是一個經常出現的主題。街頭藝術是社會評論的最終視覺來源。病毒也在世界各地的塗鴉藝術家的腳下點燃了靈感之火,使他們用藝術為城市帶來生機。當然,在封鎖中的城市裡,街頭藝術家的生存狀態也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點。
  • 全球七大街頭藝術之都
    攝影:Woodstock Photography,Getty Images撰文:Karen Gardiner街頭藝術可謂一座城市的戶外博物館,它不僅充滿吸引力,還能幫助遊客了解當地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問題。
  • 街頭文化在中國:從「地下」到「地上」
    來自邊緣社區的邊緣黑人青年,在街頭玩出了前所未有的藝術形式,最開始是為了發洩對社會不公的憤懣,也為了進行著的生活本身——消遣也好、幹架也罷、泡妞也行,總之,是為了被壓抑的情感有宣洩出口,而用有節奏的說唱代替毫無技巧的謾罵、用氣勢洶洶的地板舞battle代替肢體衝突、在地下通道冒著被抓的風險塗鴉,總歸比打架流血、吸毒酗酒強。
  • 他們,用「解剖」拯救臨近邊緣的街頭文化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遷,街頭塗鴉似乎成為了每個城市裡必不可少的風景線,無論是倫敦、紐約、柏林還是亞洲各個國家,都能看到街頭塗鴉的身影,且其對後續的各個產業也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力。創立於 1971 年的 STARTER 似乎對街頭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也有著相同的抱負。由美國前專業籃球隊隊員 David Beckerman 打造的 STARTER 從創立初期就將服飾當成一個表達街頭文化的媒介,創始人也曾在採訪說到:「服飾是反應街頭文化的一面鏡子。」
  • 英文外刊,街頭藝術
    我畫畫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說到我取得的藝術成就,已經四年了。How many murals that I have done in Baltimore?I'm guessing around 10.我在巴爾的摩畫過多少壁畫?我猜大概十幅左右。
  • 新刊推薦|青春的語言·「川潮」裡的街頭文化
    比如,曾經紮根於亞文化土壤、帶有叛逆精神的街頭文化,經過幾十年的演化、矯正和更新,正逐漸崛起為新文化力量中的一支,反映著青年友好城市的活力,是年輕一代朝氣的具象體現。 狹義的「街頭文化」是一種與藝術、音樂、運動關聯的青年文化,以街舞、DJ、說唱和塗鴉為四大元素,隨著時代發展進而衍生出滑板、beatbox、街頭籃球、跑酷等街頭藝術形式。
  • 這些壁畫讓城市變得更好玩
    地點:華盛頓特區、馬裡蘭州、維吉尼亞州亮點:壁畫藝術在城市旅遊,除了博物館、劇院、餐廳,還有一個充滿活力的遊覽項目——街頭壁畫。美國很多城市都有街頭壁畫,藝術家用充滿創意的作品打造了一個個「戶外畫廊」,吸引遊客拍照打卡。
  • 西門町主流街頭文化 內涵讓年輕人帥到骨子裡
    人們開始懂得街頭文化不只有外表,還有很深厚的技術跟美學。西門町無疑是臺北最斑斕的印記之一,街頭藝術家們唯有提升文化的質感和內涵,才能帥到骨子裡去。  走進臺北西門町電影公園,你會看到色彩斑斕的塗鴉藝術,飛躍在滑板上的青少年,還有群聚玩饒舌、DJ技術的音樂人。
  • 藝術門 · 香港蘇豪|街頭藝術 社區計劃
    藝術家們將把展覽空間打造成富有香港本土文化的街頭藝術一隅。藝術門誠摯邀請公眾於8月10日至13日期間前來參觀「現場繪畫」創作,與藝術家們直接互動,並歡迎觀眾將Hidden Street 影像分享至網上社交平臺。慶祝作品完成,展覽開幕派對將於8月14日晚間舉行。自8月15日至9月11日期間,將會舉辦藝術家講座、本地獨立樂隊分享會、工作坊及街頭藝術紀錄片On the Road放映會。
  • 「街頭表演」悠久街頭風俗 漸成城市風景
    【街頭表演】悠久街頭風俗 漸成城市風景街頭表演(busking)從字面上被定義為一種在城市街頭進行的表演藝術,此類藝術表演可以是表演者的即興創作,也可以成為一部分人的日常職業,形式涵蓋音樂、舞蹈、雜技、魔術等等。
  • 城市壁畫要有文化內涵(城市更新,藝術何為?)
    大批壁畫家以重振中國壁畫雄風的熱情,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從理論建設、創作實踐、教學研究等多個方面,深入探索中國當代壁畫可持續發展之路,使城市壁畫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作為壁畫家,每到一座城市,我常常會帶著職業習慣尋找獨屬於這座城市的形象載體。遺憾的是,在一些城市公共空間,掛裝石材、金屬飾板、雜亂的廣告牌以及平庸的牆壁裝飾,往往掩蓋了城市之美,更不能彰顯城市文化精神。
  • 洛杉磯街頭紀念科比壁畫成新景點
    ____要點核心_大家在洛杉磯街頭經常可以看到壁畫,而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壁畫遍布洛杉磯洛杉磯民眾們也用自己的方式紀念了他,將全城布滿科比的壁畫。現在甚至已經成為了洛杉磯的新景點! 以下為大家列舉所有科比壁畫,大家有機會都應該去看看。我們心中的英雄成為了洛杉磯這座城市的標籤之一!
  • 日本好玩有趣的街頭塗鴉藝術家知多少
    每天遇見有趣好玩的塗鴉藝術~日本的街頭藝術家具有濃鬱的東方審美趣味,和服、武士、櫻花、漫畫等日本傳統文化的符號經常出現。日本的傳統文化保守而充滿秩序,街頭塗鴉則充斥著破壞與消極內涵,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街頭塗鴉在日本的發展緩慢而無趣。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接受並認可城市塗鴉文化,也從中孕育出了優雅和精緻的日式街頭塗鴉,這也可能是在這個保守的國家裡達到街頭藝術氛圍的方法之一。
  • 日本街頭的井蓋又火了,網友:這不是井蓋,這是「藝術」!
    如圖所示,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街頭,看看這些「平平無奇」的井蓋,都是如何被設計成藝術。熟悉日本街頭文化的遊客,對此現象應該並不陌生。在日本,井蓋不僅僅只有排汙漏水這一個功能,它還實打實成為了一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
  • 這個女人花了50年,拍遍全球街頭藝術
    之後,她便騎上摩託車,一路從曼谷騎行到了倫敦。 克里斯多福索亞 breaking 上西區 紐約 1983隨後,她在牛津大學獲得了人類學的學歷,這便給予了她更優秀的洞察力:她對於記錄人類生活中最具創意一面的熱情。對她來說,相機不僅僅是製造、產生美學意義上圖像的工具,而是更多:相機承受著對那些瞬間和地點的洞察,街頭、藝術和文化,這是街頭文化藝術的天性。
  • 新加坡街頭的美食
    新加坡美食是最有代表性的亞洲美食之一,新加坡多元的文化,為本地帶來多姿多彩的美食佳餚,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諸多國家的飲食文化在這個亞洲美食的大熔爐裡的火熱碰撞、各顯所長,為您帶來豐盛的美食體驗!不久前,新加坡在商業雜誌《CEOWORLD》推出「2019全球街頭美食愛好者選出的50佳城市」榜單中,榮登榜首!該項榜單中的前十名城市如下:新加坡位於榜首,其次分別是曼谷、香港等。
  • 從「野蠻生長」到「持證上崗」,你了解這樣的街頭藝人嗎?
    從野蠻生長、缺乏管理,到近來走向「持證上崗」的規範道路,對城市而言,街頭藝人到底是城市空間的獨特靈魂,抑或遭人唾棄的尷尬存在?如果你仍不認為街頭演藝是藝術,而更像求打賞的商業表演,甚至還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群靈魂有趣的人,或許本文會讓你有所改觀。
  • 2020「一帶一路」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街頭潮流藝術的「登堂入室」
    BKStore作為年潮流文化領域代表將街頭的潮流藝術——塗鴉文化,移動至 2020藝術上海國際博覽會現場,嘗試以全性多樣性的度去聆聽城市聲 音,記錄城市動態,塑造城市肌理。從1972年,紐約曼哈頓的刀片畫廊內舉辦塗鴉藝術展覽,塗鴉文化第一次出 現在畫廊體系,到2020年,塗鴉文化在中國首次以集群夥聚的形態進入藝術 國際博覽會。
  • 熱火隊球星吉米巴特勒對自己在邁阿密街頭的巨型壁畫做出回應!
    然而,一名街頭藝術家在城市中畫了一幅他的巨型壁畫,這個消息傳到了巴特勒本人的耳朵裡,而這位前鋒除了表示感謝和愛不知道還能回饋什麼。通過自己的推特,巴特勒分享了他對街頭藝術家凱爾·霍爾布魯克的巨大壁畫的欣賞。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幅壁畫不僅僅是獻給巴特勒的,也是獻給今年因疫情而不知疲倦地工作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