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機構:中原大學藝術中心
策展人:中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陳歷渝
張路峰目前任教於中國科學院大學,從事建築學及其理論學科的教學與研究,他造訪過許多城市和鄉村,透過他的雙眼觀察,將眼見景色拍攝並分享在微信的朋友圈中,雖然是使用手機拍攝,但因有便利性和即時性等特色,他能更即興的擷取當下眼中的畫面,除此之外,他也為每張照片加上註解,讓人莞爾之餘,也能思考照片拍攝背後的意涵。
在中國近年急遽建設的城市變動中,有新穎的摩天大廈被蓋起,也有舊式的鬥拱屋簷被拆除,種種在都市「更新」的不協調感,都被張路峰看在眼裡。
他關注到的包括中國現代建築的聯想、言不及意的指示招牌、異國的街頭意象、日常物件的擬人化、新舊交替的衝突等等,張路峰希望藉由觀賞他的影像文字,讓觀眾重新審視日常生活中的景色,也表達他對更美好的城市風景的追求與期盼。
大衛‧切尼爾雕塑:肥水不流外人田。
註:在捷克的卡夫卡美術館前豎立著大衛‧切尼爾2004年的作品「流」,兩位男子站在池子裡解放,巧妙地用中國俗諺來解釋,就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人人都是建築師-2
註:百姓為居住方便,擅自在原有建築上添了鐵籠鴿舍、搭了堵牆,整體便產生奇妙的違和感,對建築師而言,也是想都想不到的搭配方式。
人性化商場
註:商場的指示牌上,貼心的註明「Men’s waiting area」,為的是給提著沉甸甸的購物袋、不知道在哪兒歇息的男士們一個休憩的空間,中文卻翻譯成「老公寄存處」,實在是非常有趣。
假裝有文化。
註:張路峰迴歸到建築本身,拍攝主題凸顯出新舊交替的衝突感,在中國近年急遽的城市變動中,都市「更新」的種種不協調,都被他看在眼裡。
原本米色的房屋為了「美觀」,漆上欄杆和磚瓦,除了裝修手法粗糙外,更有說不出的怪異感,但這景象卻是現正發生,一昧的求新求快,是否能在都市更新的腳步中,加入文化的美感來調劑?值得我們細細思考,慢慢玩味。
老百姓的私搭亂建-2
那該怎麼辦呢?
註:除了拍攝建築,張路峰也留心於形色各異的指示招牌,往往標語製作者想傳達的概念,事後經外人解讀是言不及意的,而且閱讀習慣的不同也會產生巨大的差異。
可能是為了安全上的考量,衛生間旁的標語寫著:「禁止攜帶液體進入」,但是對於情急想解放的人來說,這可就苦惱了。
嗯,有想法。
註:圈著行道樹的溝,為了讓樹生長,挪動它堅硬的鐵條,給予一條生長之道。
模型好是好,就是看不見!學建築的和學遺產保護的就差這麼一點點
鄉村對我們的來訪表示驚訝。
註:房子的兩個窗成了瞪大的雙眼,對初乍到的訪客露出訝異的表情。
這裡的馬是倒著騎的。
註:在參觀博物館時,張路峰發現一個有趣的創作,只見一匹馬被倒立吊掛在半空中,而一位騎士端坐在馬匹的腹部,看起來氣宇軒昂,但是馬就是反了,難道東方和西方的騎術有如此巨大的差異?
滋啦
中原大學長久以來追求全人教育的核心價值,強調真善美的人格陶冶。熊前校長慎幹有鑑於美育與人格養成密不可分,深思藝術教育對校園學子的重要,而相關藝文展演規劃及推廣工作,亟需專責單位來推動,於是有設立藝術中心之構想。經由首任的主任黃位政教授費心籌畫,本校藝術中心於2005年8月成立,正式開始相關的展演及營運籌劃,至今已辦理多檔重要展出,累積可觀的成果。2008年9月由陳歷渝老師接任中心主任,繼續擘劃及執行校園藝術展演與藝術教育活動推廣工作。
陳歷渝 博士/ 副教授/ 博導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武漢工商學院客座教授
臺灣生活福祉學會秘書長
中原大學創意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致 謝
謹對中原大學藝術中心陳歷渝主任的精心策展、中國科學院大學張路峰教授的授權及中原大學藝術中心助理薇婷女士的悉心整理致以誠摯謝意!
相關連結:
•一個手機攝影愛好者的日常:入眼的都是故事│影像•看世界
•影像•看世界│中規院人攝影作品賞析[第1輯]
•影像•看世界│中規院人攝影作品賞析[第2輯]
•影像•看世界│中規院人攝影作品賞析[第3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