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抵禦德軍進攻許久,只可惜後無支援,無奈敗陣

2020-12-17 老特有話說

在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突發襲擊,閃電般地對波蘭發起了進攻,至此世界第二次大戰爆發。在戰爭初期的納粹德軍所向披靡,不可一世,靠著大量的機械化部隊與重型坦克碾壓了多個國家,接著閃電戰的快速打擊不僅攻破了波蘭,還極快地佔領了法國的巴黎。

二戰初期的歐洲大陸上,除去蘇聯沒有被德國陸軍進攻之外,幾乎是全部淪陷在了德軍的狂轟濫炸之下。

在德國的瘋狂進攻下,英國靠著英吉利海峽頑強的抵抗住了德軍的進攻,這才讓同盟軍略有喘息之勢。在二戰中,蘇聯應該是抵抗德軍進攻最長久的一個國家了,依靠蘇聯的嚴寒環境硬是把德軍拖死,這才讓同盟國開始有了反擊的機會,最終擊敗了納粹德國。

但是在二戰中除了蘇聯一直抵抗德國的進攻之外,第二個抵禦德軍進攻最長久的國家你知道是哪個國家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除蘇聯之外抵禦德軍進攻時間最長久的是-挪威。沒錯,就是那個幾乎不起眼的歐洲國家挪威。

根據史料的記載,挪威整整堅持了有63天沒有倒下,在兩個月的時間內一直同德軍進行對抗。而當時的法國實力在歐洲被認為是最強的,卻在39天之內就完全淪陷在了納粹德軍的炮火之下。為何挪威這個不起眼的效果竟然能夠撐這麼久呢?

挪威之所以撐得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挪威並不是納粹德軍最主要針對的目標,那時候的德軍的主要目標是法國和英國,挪威只能說是一個不必要的任務,這種支線任務必然不會派出主要軍事力量來進行針對,所以挪威才能夠撐上兩個月之久。德國的精銳部隊大部分並沒有投入到對挪威的作戰中去,這就給了挪威機會奮力抵抗。

不過挪威也是有著它的優勢的,和蘇聯一樣挪威地處寒帶,冰天雪地和堅硬的雪地森林給德國的閃電部隊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就算德軍的坦克攻入了挪威城內,其德軍士兵都身心俱疲,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在這種時候挪威的奮力反抗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能夠拖延住德軍的攻勢。

其實挪威依靠地形上的優勢還能夠低於更長的時間的,因為挪威有許多靠近大西洋的港口,在這裡可以獲得英國和法國的軍事支援,但無奈因為法國率先敗下陣來,法國被打敗之後英國也頻頻處在被動的防守態勢上,無力對挪威進行支援,這才使得挪威最後還是被納粹德軍的坦克給轟翻。如果法軍能夠在巴黎多撐久一點,德軍可能會在在二戰初期把發動的戰爭變成自己的敗仗的,只可惜歷史無法改變,但最終邪惡的納粹德軍終究是受到了懲罰。

相關焦點

  • 挪威戰役:戰爭史上第一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
    挪威位於北歐,面積大約32萬平方公裡,與芬蘭、瑞典等國家相鄰,人口大約300萬,海岸線曲折蜿蜒,長達2萬公裡,擁有多處天然良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二戰爆發後,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艦隊,建立一道嚴密的海上封鎖線,使德國海軍被困本土港口,無用武之地,為打破英國,德國必須侵佔挪威,奪取其港口。
  • 德軍1940年為何一定要佔領丹麥和挪威?其實跟瑞典產品大有關係
    那麼必須用武力解決的,只剩下挪威和丹麥,不打不行麼?真不行。1940年4月2日,希特勒跟空軍總司令戈林、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會商後,下令實施入侵丹麥和挪威的代號為「威塞演習」的作戰計劃,命令中特別指出:「佔領時必須千方百計防止丹麥和挪威兩國國王逃到國外」!
  • 挪威戰役德軍布呂歇爾號重型巡洋艦被岸炮擊中艦上千名官兵陣亡
    .4月6日德國發起挪威戰役,德國派出由1艘袖珍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4艘驅逐艦、28艘潛艇和若干輔助艦艇組成的德國登陸艦隊,搭載著首波登陸的1萬餘名士兵,在夜幕掩護下悄悄啟航,駛進了北海後轉向波羅的海,穿越斯卡格拉克海峽,向挪威海岸進發,而英國人第一時間因為德國艦隊是想從北海進攻英國的不列顛海峽,第一時間選擇了自保把艦隊把調集到英國本土海域的航道之上,準備一舉殲滅德國的登陸艦隊,這就是當時英國人支援挪威戰役不利的藉口
  • 二戰時,丹麥和哥本哈根為何僅僅12小時就被德軍佔領?
    同時兩個師的德軍也越過邊界,狼奔豕突,衝進丹麥,哥本哈根12個小時後便被佔領了。在德國法西斯軍隊進犯丹麥的同時,德國艦隊也進攻挪威各重要港口,它們以大膽、欺詐和突然襲擊等詭計佔領了挪威西海岸的納爾維克、卑爾根和南海岸的克裡斯丁等港口。德寇在進攻挪威首都奧斯陸時,原來打算長驅直入,進港逮捕其國王和政府人員。德國駐奧斯陸使館甚至派出海軍武官一伙人在碼頭等候德艦到來。
  • 蘇聯猛攻柏林,駐紮它國的數百萬德軍,卻為何僅「觀戰」而不支援?
    到1945年2月,東線的蘇軍的前鋒已經達到離柏林只有六十公裡的地方,西線自諾曼第登陸後,盟軍進展也較為順利,解放了大片地區,推進到距離柏林還有五六百公裡的地方。 雖然已經失去大片佔領區,但這時在義大利、捷克、匈牙利等國仍然駐紮有大量德軍。大體主要有以下幾個:捷克斯洛伐克駐紮著中央集團軍的90萬人、南斯拉夫駐紮著E集團軍的40萬人、北部義大利駐紮著C集團軍60萬人,挪威、丹麥駐紮著30多萬,波羅的海地區駐紮著庫爾蘭集團軍25萬人。
  • 二戰德國進攻丹麥和挪威,為什麼放過瑞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席捲北歐,丹麥和挪威都落入德國的口袋,芬蘭也算是德國的「半個盟友」。
  • 德國進攻法國,為什麼先要拿下丹麥和挪威?一戰投降教訓很重要
    1940年2月,進攻波蘭的德軍主力已移師西線好幾個月了,進攻法國的命令卻遲遲不下,不是部隊沒有做好準備,而是沒有一個「速戰速決」的進攻計劃。在德國元首例行召見新上任的軍長時,遇到曼施坦因,才知道還有一份更好的作戰計劃。 這就是「曼施坦因計劃」。
  • 假戰:德軍入侵波蘭,英法為何見死不救,作壁上觀
    1939年5月法波籤訂互助協定:德國入侵波蘭後,法國會在三天內對德國發起進攻。1939年3月英國為了對付德國,對波蘭提出保證,聲稱會協助波蘭防禦德國,維護波蘭的獨立,在德國入侵波蘭時會援助波蘭。8月英波結成對付德國的軍事同盟。二,假戰開始
  • 向前進攻!回顧二戰德軍步兵和突擊炮的協同進攻戰術
    二戰德軍裝甲兵一直都秉承古德裡安的「集中使用」原則,將絕大部分坦克都編入裝甲師中以形成強大的突擊力量,這就造成了大部分德軍步兵師無法得到裝甲車輛的支援,而步兵單位在進攻設防堅固的築壘地域時,是非常需要裝甲車輛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否則步兵將遭受巨大的傷亡。
  • 德軍裝甲擲彈兵的近距離支援火力:Sdkfz 251型半履帶火箭發射車
    前言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面臨著空前的壓力,蘇軍的作戰風格完全不同於西方的英、法軍隊,即便被包圍的情況下也不會放棄抵抗,而是實施頑強的突圍,在進攻中蘇軍也往往會建立起顯著的數量優勢,東線的戰鬥空前激烈。,改裝思路也非常簡單,就是加裝了一款可以簡易摺疊的鋼管框架,框架展開後呈3組平行的排列,布置於裝甲運兵車的車廂兩側,可以掛載6枚280毫米高爆火箭彈箱或320毫米燃燒火箭彈箱,這是一種非常簡易的火箭彈發射裝置,此前一般用於支援步兵防禦作戰使用。
  • 這一戰打掉一半德軍驅逐艦,德軍瘋狂復仇用艦炮擊沉英國大型航母
    1940年初,德軍在秘密準備西線攻勢的同時,首先將進攻的矛頭指向頗具戰略價值的挪威,以確保瑞典鐵礦石從挪威港口運回德國。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也極力支持佔領挪威,在他看來英國海軍無法封鎖漫長的挪威海岸線,這有助於德國軍艦突入大西洋展開作戰。德軍制定了徵服丹麥和挪威的作戰計劃,代號"威悉河演習",準備以海陸空聯合突襲的方式佔領這兩個國家。
  • 二戰蘇德戰場,為抵禦納粹德軍,蘇聯1.8億人口死傷6000萬
    世界各國為了 抵禦法西斯國家的進攻,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其中傷亡最大的就是蘇聯,1.8億人口的蘇聯傷亡高達近6000萬人。 中國在二戰時期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如果我們看看二戰時期蘇聯的衛國戰爭,就會知道歐洲東線戰場比亞洲戰場還要恐怖百倍。
  • 波蘭戰役兩天後,蘇聯仍按兵不動,德軍司令部:只沿鐵路線進攻
    德國高層自己都說,這些部隊只能收稅,如果英法真從西線攻入德國本土,那麼波蘭境內的德軍精銳必須回撤英法對德宣戰,而蘇聯盟友什麼時候對波蘭發起進攻又是個未知數,所以為了應對雙線作戰的風險,德軍在9月4號之後的進攻開始偏於保守,德國陸軍總司令部要求前線部隊不要太過深入,而且要儘量沿著鐵路交通線發起進攻。
  • PQ-17船隊的覆滅——計闖德軍鬼門關
    背景 隨著德國進攻蘇聯後,蘇聯許多領土皆落入德軍之手,紅軍開戰前建立的軍事力量有67%被殲滅,大部分的工業中心均遷往烏拉山地區,但恢復生產需要一段時間,蘇聯便向英國和美國要求迫切的軍事援助。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如果德軍三月份開始進攻,能否取得勝利?
    庫爾斯克戰役,如果德軍三月份進攻,筆者個人認為勝利不是沒有,但卻很險。在經歷了史達林格勒的嚴重的失利後,到1943年3月15日,曼施坦因通過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暫時讓東線局勢穩定下來,德軍又恢復了一些士氣,而在庫爾斯克為中心的區域出現了一個突出部。而對於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攻勢,曼施坦因在3月10日就有了打算。當時希特勒卻很猶豫。
  • 詳解德軍入侵克裡特島的進攻計劃
    德軍的進攻方向德軍對克裡特島的首攻目標已經確定了,剩下的就是討論是否要分兵對其它地點進行空降作戰,對於這一點德軍內部就產生了很大的分歧了。另外,由於德軍在克裡特島擁有絕對的制空權,那麼當德軍在白天對克裡特島進行作戰的時候,英軍基本上不太可能對其進行支援,即使有一定的支援,其規模也不會很大;英軍最有可能的支援,會來自夜間,因為在夜間德國空軍是無力阻攔的。
  • 機槍是核心,手雷是靈魂,二戰德軍步兵班進攻戰術
    比起德軍的裝甲部隊,二戰時德軍的步兵分隊總是被人忽略。但德國人在普法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靠步兵拿下了許多戰術層面的優勢,尤其在進攻方面,德國步兵班的戰術也是可圈可點,狗子這篇簡單和大家聊聊德軍步兵進攻戰術~ 由於主要是講班排一級的戰術,所以先得聊一下德軍步兵排的人員和裝備編制。
  • 柏林戰役時德軍還有挽回戰局的可能嗎?
    其實不要說等到柏林戰役了,應該說只要是英美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成功後,德軍的敗局就已經註定了。因為當時德國和美英蘇三個大國相抗衡,一個美國的實力就超過了他。戰局是不可能改變的。但如果假設德國在那時和某些納粹設想的一樣,和美英全面媾和,再調集全部的兵力抵禦蘇聯的進攻,戰局的挽回還是有可能的。
  • 二戰:英法失策,德軍繞過重要軍事要塞!法國無險可守,敗局已定
    在西線戰幕拉開後,德軍開始有計劃的進攻看似強大的法國。考慮到馬奇諾防線的強大作戰能力,為了能減少傷亡,德軍開始進攻名不見經傳的彈丸小國盧森堡。歐洲打得熱火熱荼的時候,盧森堡為了自保早早就宣布了中立,既不參加同盟國也不參與軸心國。
  • 北歐五國二戰電影推薦 · 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冰島二戰電影推薦
    1943年,英國向納粹佔領的挪威北部派出12名破壞小分隊。當他們的船被德國人擊沉後,唯一倖存的揚·巴爾斯魯茲獨自向中立國瑞典前進。然而,惡劣的天氣可能是比納粹巡邏隊更大的敵人,揚·巴爾斯魯茲最終結局如何又會如何呢?冷峻嚴謹,一絲不苟,艱苦卓絕,歷盡磨難。很久沒有哪部影片令我如此震撼了,不論這真實的歷史事件還是影片本身,都令我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