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的旅長、師長、司令原型分別是誰呢?

2021-01-10 騰訊網

亮劍這部電視劇,不僅擔任主角的李幼斌、張光北、何政軍等演員表現非常出色,令人印象極為深刻,而且每個配角的選擇也都惟妙惟肖,演員的表現也都是可圈可點的。我們知道,李雲龍,是我軍中無數優秀指戰員的縮影,他的原型主要是開國中將王近山,而趙剛的原型是政工幹部李震,楚雲飛的原型則是晉綏軍名將楚溪春,那麼亮劍中的旅長、師長、司令原型分別是誰呢?

旅長就是陳賡大將,陳賡,黃埔一期生,與賀衷寒、蔣先雲並稱為黃埔三傑,是黃埔軍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陳賡在南昌起義時擔任營長,在鄂豫皖蘇區做到師長,在上海搞過地下工作,在長徵中擔任幹部團團長,可謂是各個崗位都做過,大風大浪全見過了。

更為傳奇的是,他在東徵陳炯明的時候,在國民革命軍形勢不利時救過老蔣的性命,而老蔣對陳賡也是非常欣賞的,曾經多次拉攏於他,但陳賡始終不為所動,不愧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陳賡曾經在一次戰鬥中受傷很嚴重,被迫轉入上海治病,也因此被反動派逮捕。但他機智脫險,重新投入到革命事業中去,最終成長為一位名將。

抗日戰爭中,陳賡擔任386旅旅長,386旅是八路軍的絕對王牌部隊,讓日本侵略者膽寒。這個旅也湧現了葉成煥、李聚奎、周希漢等名將,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陳賡帶出來的部隊,絕對稱得上是名將如雲了。

解放戰爭中,太嶽縱隊從河東打到大西南,縱隊戰史在軍史上單列,在我軍戰史上獨一份。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實至名歸。陳賡大將參加過抗日戰爭、援越抗法、抗美援朝,和各路列強打了個遍,全部戰而勝之,無愧於名將之稱號。

師長是劉伯承元帥。劉伯承,出身於川軍系統,憑藉出色的軍事能力,劉帥在川中梟雄熊克武麾下做到了旅長。但劉帥並不甘心蹉跎於軍閥部隊中,而是積極追求進步,尋找救國救民之真理。劉帥曾經留學過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是一位理論與實踐兩手抓、兩手都過硬的傑出將領。

在南昌起義前,劉帥領導的瀘順起義雖然失敗,但還是給四川的軍閥勢力以沉重的打擊。起義過程中,劉帥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軍長。在南昌起義前,劉帥就是國民政府的軍長了,這是我黨幹部在國軍中的最高職務(與賀龍並列)。

抗日戰爭中,劉帥率領的129師,戰績赫赫,打出過陽明堡戰鬥、響堂鋪戰鬥、黃土嶺戰鬥、七亙村戰鬥、神頭嶺戰鬥等勝仗,彰顯了我黨領導下的抗日軍隊的赫赫威風,粉碎了老蔣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所謂「遊而不擊」的污衊之辭,可謂是狠狠打了反動派的臉。

解放戰爭,那就更不必說了,劉帥千裡躍進大別山,開闢外線作戰,將戰火燒到了國統區,大大減輕了解放區的經濟壓力,也為友軍的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劉帥指揮的二野從中原大地打到雲貴高原,殲敵超過200萬,戰功彪炳史冊。

劉帥是一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他一生著作頗豐,對於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一生淡泊名利,急流勇退,建國後主動退居二線,開辦軍校,也是為我軍培養了大批的軍事人才。劉伯承,無愧於軍神的稱號。

司令就是當時的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元帥。彭德懷出身於湘軍系統,先後在袁植、周磐部任職,做到了團長。按說在舊軍隊中,高官厚祿,瀟灑自在,是許多人畢生之所求。但彭總卻對此不感冒,他一生立志於救國救民,於是他就領導了平江起義。

作為一位傑出的名將,彭總創造了我軍中的多個第一。他指揮紅三軍團攻破長沙,這是我軍歷史上首次攻佔省會級大城市的先例;他指揮的百團大戰殲敵兩萬多人,這是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戰果最為輝煌的大戰;他指揮的西北野戰軍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採用運動戰將胡宗南、馬繼援等人打得丟盔棄甲,無論是國民黨中央軍,還是馬家軍,都是彭老總的手下敗將。

當然了,彭總最為人們稱道的還得是抗美援朝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面對強大的美帝國主義,彭總勇於亮劍,痛擊麥克阿瑟、李奇微等美帝名將,將他們打得灰頭土臉,使得中華民族揚威世界,何其壯哉!

我們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亮劍作為一部電視劇,他的主要角色並不是拘泥於歷史上的人物,而是做了很多藝術上的加工。但作為劇中配角的司令、師長、旅長,卻是直接取材於歷史人物,直接選取了彭德懷、劉伯承、陳賡三位開國元勳,在這類型的影視劇中,也算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了。

不得不說,這個嘗試效果很好。而三位演員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尤其是扮演陳賡旅長的演員,只是劇組的一位工作人員,並非專業演員,但他卻把陳賡大將演活了,演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這位演員並沒有查到飾演其他的電視劇角色,不得不說,是電視劇行業的一個損失。

相關焦點

  • 亮劍中的旅長、師長、司令原型分別是誰
    我們知道,李雲龍,是我軍中無數優秀指戰員的縮影,他的原型主要是開國中將王近山,而趙剛的原型是政工幹部李震,楚雲飛的原型則是晉綏軍名將楚溪春,那麼亮劍中的旅長、師長、司令原型分別是誰呢? 旅長就是陳賡大將,陳賡,黃埔一期生,與賀衷寒、蔣先雲並稱為黃埔三傑,是黃埔軍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 亮劍中李雲龍四位上級的原型分別是誰?兩位元帥、兩位大將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主要有四位上級:抗日戰爭時期的副總指揮、師長、旅長,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司令。那麼,這四位人物的歷史原型分別是誰呢?副總指揮即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但是八路軍這個番號並沒用多久,很快就變番號為十八集團軍,朱德擔任總司令,彭德懷擔任副總司令。從此,八路軍的正式番號一直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是八路軍、八路已經叫出名聲了,這個稱呼也就沿襲了下來。而彭老總,稱呼為副總司令和副總指揮都是可以的。彭老總在亮劍中出場的鏡頭並不多,主要有兩次,一次是李家坡戰鬥時,嚴令師長一定要拿下李家坡。
  • 用歷史眼光看亮劍3:師長旅長團長很年輕,是因為他們原型不老?
    播出之前,漫天的口水足以讓撒哈拉沙漠變成綠洲,但是也有人站出來辯解:《亮劍3》之所以選擇年輕演員,是因為那是符合歷史真實的,因為那個時代的將領都十分年輕,既有十幾歲的師長、也有二十幾歲的軍團長,所以電視劇中的主角都很年輕,恰恰是還原了真實的歷史。事實果真如此嗎?咱們還是來查閱一下歷史原型的年齡,然後再下結論不晚。
  • 《亮劍》是根據歷史改編創作的,那麼其中的角色的原型都是誰?
    2005年,抗日「神劇」《亮劍》橫空出世!記得當年初看這部日本人終於說日語了的抗戰片真的是讓我眼前一亮,隨後發現劇情也是極其精彩,為此我是被迷得不要不要的,只要是電視臺在放《亮劍》那就必須「幫一幫場子」!而且我相信這樣的人應該也不只我一個吧!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
  • 亮劍中出場人物的歷史原型,有一位是開國元帥
    李雲龍的原型是王近山將軍,還融合了一些鍾偉的性格和事跡。 王近山將軍於1930年6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共產黨。擔任過紅軍師長、八路軍旅長、野戰軍兵團副司令、志願軍兵團副司令等。 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川陝蘇區反「圍攻」、長徵、神頭嶺戰鬥、響堂鋪戰鬥、晉東南反"九路圍攻"、上黨戰役、邯鄲戰役、定陶戰役、襄樊戰役、進軍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西南戰役、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等。
  • 亮劍:王副軍長為何會怕李雲龍一個師長?因為他心虛
    副軍長只比師長高半級,而且在戰爭年代副職相當於養起來一樣,基本沒實權……師長卻是真正的實力派。究其原因影視劇中有了解釋,也為李雲龍之死伏筆。王牌師師長哪是一個雜牌軍副軍長比得了的!國民黨張靈甫王牌74師長在蔣介石眼裡比一個兵團司令都牛。老李最不缺的就是這種亮劍精神,別說你區區一個只管政工的副軍長,就是閻王爺來了,老李也敢薅下幾根鬍子。這樣的人,你不曉得他的厲害也罷了,卻跑去太歲頭上動土?李雲龍他一個團敢打平安縣城,一個師敢打太原,一個軍長,還是副的,要不是跑得快,估計也得挨打。
  • 《亮劍3》第一集就錯了:不出現這三個歷史人物,還有人吐槽嗎?
    十八集團軍一二九師師長的音容笑貌早已深入人心,《新龍門客棧》裡的東廠都督曹少欽變成了十八集團軍師長,這到底是幾個意思?不但「師長」形象與人們的期望相差十萬八千裡,就是我們最喜歡的幽默旅長,也讓人大跌眼鏡——誰不知道旅長是戴眼鏡的,怎麼一到新亮劍裡,就把眼鏡丟了?
  • 四野十大虎將都有誰?原來李雲龍的原型竟然是他!
    為人民海軍第一任司令,任職30年,是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海軍司令。82歲曾賦詩「從來養兵為徵戰,衛士戍疆老少安。宜將劍戟多砥礪,不教神州起烽煙。」四野十大虎將:上將劉亞樓上將劉亞樓,福建武平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紅四軍12師35團政委,紅二師政委,後任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1939年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參加衛國戰爭,被授少校軍銜。
  • 李雲龍原型之一,「旋風司令」韓先楚,他的子女現狀如何?
    那麼,這個被大家稱為「旋風司令」韓先楚,到底立下哪些戰功?他的後人又過得如何?韓先楚出生於1913年2月,他是湖北省紅安縣(原黃安)人。湖北紅安縣乃我國大名鼎鼎的「將軍第一縣」,共先後湧現出數百位將軍。在1955年授勳的上將中,有多位是紅安人。
  • 將星雲集的四野程子華兵團,首任軍長們都是誰?有亮劍丁偉原型
    李天佑,廣西省臨桂縣,1914年出生,他14歲就在桂系名將李明瑞的部隊當勤務兵,1929年李天佑參加了百色起義,歷任紅軍排長、副連長、連長、副團長、團長、紅三軍團第5師師長、紅1軍團第4師師長等職務。長徵期間李天佑率部在婁山關、大渡河、攻取遵義城、山城堡等戰鬥中均立下戰功。
  • 抗戰時期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為何都是中將?泛濫源於兩點原因
    1943年常德會戰時期,王耀武已經晉升第29集團軍副總司令兼74軍軍長,陸軍中將銜。而該軍時任副軍長李天霞、剛剛調走的副軍長施中誠,乃至於死守常德的第57師師長餘程萬,也都是掛二顆星的中將軍銜,從集團軍到軍再到師級,大家一邊齊,亂不亂?
  • 1949年,國軍第16兵團宣布起義,兵團司令和3位軍長是誰?
    1949年12月16日,國民黨第16兵團在什邡城中宣布起義,六萬餘名官兵投入到解放軍麾下,加速了大西南的解放進程。那麼,16兵團司令長官和下屬3位軍長是誰?他們在建國後又怎樣的結局?
  • 亮劍中這3大人物,他們的原型是誰?其中一位是開國中將
    亮劍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一部成功的抗戰片,出色地還原了當時的大部分情形,看得人們心裡激情澎湃。今天給大家介紹在亮劍中三位英雄的原型,都是不得了的人物。 首先是李雲龍,看過的人都知道,他是個鐵血英雄,在抗戰時期,帶領他的兄弟浴血奮戰,讓日本鬼子聞風喪膽。
  • 熱播電視劇《信者無敵》中,滇軍範天喜將軍的原型究竟是誰
    熱播電視劇《信者無敵》中的「雲雀」範天喜將軍,由著名演員陳寶國飾演。他把範天喜塑造成一位風流倜儻,行俠仗義,機智勇敢的滇軍將領。貌似荒誕無稽,實則聰明絕頂,處處盡顯英雄本色。近年來,就像觀眾質疑《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人物一樣,大家對範天喜的原型人物也引發過一番熱議。現在看來,與範天喜相似度最高的滇軍將領有兩人,其一是張衝,其二便是田鍾毅。
  • 他是四野悍將,三次違抗林總命令,卻被破格提拔為縱隊司令
    鍾偉這位將軍就是鍾偉,此仗過後,林總非但沒有批評,還通令全軍嘉獎他們,後來更是將他從師長直接提升為縱隊司令,據考證,在整個四野系統中都是唯一一次。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三師第十旅旅長,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東野十二縱司令,四野第四十九軍軍長等職。
  • 授銜時,四野的縱隊司令鍾偉授少將,他手下的師長為何卻是中將
    但是縱觀五五授銜,我們也發現了四野將領的一個怪現象,那就是作為四野十二縱隊司令員、第49軍首任軍長的鐘偉僅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而他的老部下,獨立第二師師長、49軍34師師長溫玉成卻是中將,這是為什麼呢?
  • 一個師長擁有中將軍銜,舊時代的中國軍隊,為何軍銜混亂?
    一個軍長,軍銜能夠是上將,師長則是中將,就連一個旅長也是少將軍銜。在我國現在的標準,一個集團軍軍長,基本上為少將。至於師或者旅的一把手,基本上都是大校。那麼,為何軍銜的區別會這麼大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故事。首先,我們需要從清朝末期的新軍制度開始聊。在庚子戰爭之後,清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開始建立新軍。其中,分為了北洋新軍和南洋新軍。
  • 上甘嶺戰役中兩個軍參戰,第十五軍下轄3個師,師長分別是誰
    1952年10月14上甘嶺戰役打響,這場戰鬥持續了43天,激烈程度前所未有,此次戰鬥志願軍一共有兩個軍參戰,分別是王近山領導的第12軍和秦基偉領導的第15軍,這兩位將軍在1955年大授銜時都被授予開國中將,秦基偉更是在1988年榮升為開國上將,成就非常大,那麼秦基偉率領的第十五軍下轄三個師的師長後來成就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