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星雲集的四野程子華兵團,首任軍長們都是誰?有亮劍丁偉原型

2020-12-22 一壺濁酒論青史

東北野戰軍在1949年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參謀長(原東野參謀長劉亞樓任第14兵團司令員),譚政任政治部主任。

第四野戰軍下轄四個兵團,即肖勁光任司令員的第12兵團、程子華任司令員的第13兵團、劉亞樓任司令員任司令員的第14兵團、鄧華任司令員的第15兵團。

其中第13兵團下轄三個軍,即第三十八38軍、第47軍、第49軍,三個軍的首任軍長都是我軍赫赫有名的戰將。

第38軍軍長——李天佑

遼瀋戰役結束後,東野第1縱隊改稱第38軍,首任軍長是李天佑,政治委員梁必業,副軍長賀東生,參謀長曹裡懷;全軍轄四個師,即第112師、第113師、第114師、第151師。

李天佑,廣西省臨桂縣,1914年出生,他14歲就在桂系名將李明瑞的部隊當勤務兵,1929年李天佑參加了百色起義,歷任紅軍排長、副連長、連長、副團長、團長、紅三軍團第5師師長、紅1軍團第4師師長等職務。長徵期間李天佑率部在婁山關、大渡河、攻取遵義城、山城堡等戰鬥中均立下戰功。

抗戰期間,李天佑歷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團長、第343旅副旅長、343旅代旅長等職務。在著名的平型關大捷中,李天佑指揮的686團是主攻團。

解放戰爭期間,李天佑歷任北滿軍區參謀長、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第一縱隊司令員、第38軍軍長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李天佑歷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等職務。

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將軍銜,1970年因病逝世,享年56歲。

第47軍軍長——梁興初

第47軍的前身是東野第10縱隊,首任軍長梁興初,政委周赤萍,參謀長黃偉華,政治部主任孔石泉,全軍轄四個師,即第139師、第140師、第141師,第160師。

梁興初,江西省吉安市人,1912年出生,他1930年加入紅軍,歷任紅軍排長、連長、營長、團長等職務。

抗戰期間,梁興初歷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營長、副團長,115師教導第五旅旅長,新四軍獨立旅旅長,山東軍區第一師師長等職務。

解放戰爭期間,梁興初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1師師長,第6縱隊副司令員,第10縱隊司令員, 第47軍軍長,第三十八軍軍長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梁興初歷任志願軍38軍軍長、志願軍二十兵團代理司令員、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務。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梁興初率38軍橫掃敵軍,斃傷敵軍7千多,僅俘虜就抓了3千多,戰後彭德懷在擬好的嘉獎電報結尾加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38軍萬歲!」

1955年,梁興初被授予中將軍銜,1985年因病逝世,享年73歲。

第49軍軍長——鍾偉

第49軍是由原東野第12縱隊改編的,司令員鍾偉,政委袁昇平,副司令員熊伯濤,參謀長王亢,政治部主任陳志芳,全軍轄4個師,即第145師、第146師、第一四七147師、第162師。

鍾偉,湖南省平江縣人,1911年出生,他1930年加入紅軍,歷任紅軍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等職務。抗戰期間,歷任團政治委員、淮海軍區第四支隊司令員、新四軍第10旅副旅長等職。

解放戰爭期間,鍾偉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第10旅旅長,第2縱隊第5師師長、第12縱隊司令員、第49軍軍長等職務。

新中國成立後,鍾偉歷任廣西軍區參謀長,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等職務。

1955年鍾偉被授予少將軍銜,1984年因病逝世世,享年73歲。

結語

13兵團的3個首任軍長都是我軍非常著名的將領,李天佑和梁興初先後擔任著名的「萬歲軍」的軍長,而鍾偉就是《亮劍》中丁偉的原型。

李天佑是開國上將,梁興初是開國中將,鍾偉是開國少將,這裡面鍾偉的軍銜普遍被認為評定過低,當然55年授銜是有綜合考慮的,實際上鍾偉授銜後的職位是按中將以上標準定的。四野一個軍下轄4個師,可謂是齊裝滿員實力雄厚,以38軍為例,在渡江戰役中該軍將近6萬人,還有炮兵和工程兵,此時國民黨軍缺編嚴重,一個兵團也就幾萬人,至於戰鬥意志那就更是雲泥之別了。

相關焦點

  • 四野十八個軍的首任軍長都是誰?五五授銜時都是啥軍銜
    其實第38軍首任軍長並不是梁興初,而是李天佑,李天佑是四野一員戰功赫赫的上將,曾經指揮過解放四平、解放天津等戰役,於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39軍軍長劉震,出身於鄂豫皖根據地,成名於紅25軍,是從政工幹部轉任軍事幹部後獲得成功的典型將領。
  • 四野十大虎將都有誰?原來李雲龍的原型竟然是他!
    四野的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在抗日戰爭時期由多個八路軍、新四軍等多個部分聯合逐步發展起來,四野出現過十大虎將,各個都驍勇善戰足智過人,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四野十大虎將。四野十大虎將:大將黃克誠大將黃克誠, 湖南永興人,以剛直正派著稱。
  • 程子華指揮的宜沙戰役,參戰的四野4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什麼軍銜
    1949年7月,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指揮所屬第38、第47、第49軍和配屬的第39軍及湖北軍區獨立第1、第2師共約25萬人,發起宜(昌)沙(市)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1.5萬餘人,打開了南進湘西的大門,切斷了國民黨軍湘鄂邊區「綏靖」司令官宋希濂集團與華中軍政長官白崇禧集團的聯繫
  • 四野兵團司令員,一位大將兩位上將,而他卻是百萬大軍統帥
    如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以及我軍第一個渡海作戰,並且取得勝利的海南島戰役等著名戰鬥,都是第四野戰軍全體將士完成的,為加快解放戰爭勝利的步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東北的長白山一直打到天涯海角。 第四野戰軍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以及成就,和林總的指揮,以及第四野戰軍四位兵團司令員帶兵有方都有很大的關係。
  • 四野下轄四個兵團的第二副司令員,倆上將一中將一少將,是誰?
    第四野戰軍下轄4個兵團:第十二兵團,肖勁光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十三兵團,程子華任司令員,肖華任政治委員;第十四兵團,劉亞樓任司令員,莫文驊任政治委員;第十五兵團,鄧華任司令員,賴傳珠任政治委員。 第四野戰軍四個兵團,每個兵團有兩位副司令員,四個兵團的第一副司令員分別是陳伯鈞、李天佑、黃永勝、洪學智,他們後來都被授予上將軍銜。
  • 授銜時,四野有七位軍長授上將,為何三野的軍長大多都是中將?
    0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1955年,新中國舉行授銜儀式,四野18位軍長,有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反觀三野,16位軍長,有10人被授予中將軍銜,3人被授予少將軍銜。說到這裡,很多人心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何野戰軍之間軍長軍銜差別這麼大?首先來看看四野7位被授予上將軍銜的軍長履歷。劉震和韓先楚都是在紅25軍走出來的,前者在土地革命時期就成為紅軍師政委了,後者是(獨立營)營長。日本侵略期間,兩人都當過旅長兼軍分區司令。
  • 他是四野「三大少將」之一,54軍首任軍長,後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
    他是四野「三大少將」之一,54軍首任軍長,後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想必說到四野軍隊大家都十分興奮,這四個野戰區是當時非常著名的軍隊,曾經在解放戰爭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其中第四野戰軍有著非常多的傳奇經歷,我們今天要講的將軍就是在這個軍隊當中。
  • 他是四野名將,也是我軍最早的兵團司令員,為何卻沒有任何軍銜?
    1949年時,為了更好的指揮軍隊,解放軍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五大野戰軍分為更細緻的十六個兵團,加上三個起義改編的兵團,一共是十九個。這十九個兵團的司令員每一位都威名遠揚,其中有元帥徐向前,大將陳賡、許光達等,即便是起義的陳明仁、陶峙嶽、董其武建國後都被授予了上將,但有一人很奇怪,他是四野下轄的四大兵團司令員之一,所立下的戰功絕不少,卻成了這十九人中唯一沒有軍銜的,他的名字叫程子華。
  • 亮劍中李雲龍四位上級的原型分別是誰?兩位元帥、兩位大將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主要有四位上級:抗日戰爭時期的副總指揮、師長、旅長,以及解放戰爭時期的司令。那麼,這四位人物的歷史原型分別是誰呢?副總指揮即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而彭老總,稱呼為副總司令和副總指揮都是可以的。彭老總在亮劍中出場的鏡頭並不多,主要有兩次,一次是李家坡戰鬥時,嚴令師長一定要拿下李家坡。李家坡戰鬥,就是就是歷史上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關家戰鬥,在這次戰鬥中,我八路軍將日本岡崎大隊(就是亮劍中山崎大隊的原型)包圍在關家堖,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殲敵大部,但八路軍129師也付出了極大的犧牲。
  • 他號稱是中國的鐵血巴頓,也是李雲龍、丁偉原型,林彪愛將,沒留財產...
    《亮劍》中李雲龍、孔捷、丁偉這三個戰友組成「晉西北的鐵三角」,沉重打擊日偽侵略者。李雲龍有膽量、有個性、有眼光、能打硬仗、敢愛敢恨。其人物原型主要參考的是王近山中將事跡,性格特點也參考雜糅了鍾偉等將領的火爆脾氣。
  • 他是四野12兵團的軍長,建國後授上將,最後卻鋃鐺入獄!
    1949年改編之時,下面有4個兵團編制,是四大野戰軍中實力最強的一支,也是出名將最多的野戰軍。建國後授銜時,四野總共出了519位開國將軍,其中上將就佔據了19位(全部57位)。今天我們聊一下四野旗下一位軍長的故事,建國後他位列上將,後更是官至副國級,不過最後他卻鋃鐺入獄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青樹坪戰役,小諸葛名不虛傳,四野剛渡江就被桂軍打殘一個師
    不論是紅軍武裝割據時期,還是抗日戰爭時期,桂軍都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白崇禧作為桂系的二號人物,被譽為小諸葛,有著非常傑出的軍事才能。但是桂系的勢力主要在南方,所以在解放戰爭期間,桂軍並沒有和解放軍進行過幾次大規模的軍事較量。渡江戰役之後,四野的進攻方向剛好也是桂軍的老巢。當時四野最先進入中南地區的是鍾偉率領的四野49軍,軍長鍾偉。
  • 萬毅軍長調離42軍後,去哪兒了?他的繼任者是誰?
    萬毅將軍是四野第14兵團42軍的首任軍長。萬毅是滿族人,1907年出生。18歲那年,萬毅考入了東北軍陸軍軍士教導隊第4期步兵科,跟少帥張學良學習軍事,一年後成為少帥的少尉副官。進軍東北後,萬毅先後任東北人民自治軍吉遼軍區副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司令員、第1縱隊政委、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司令員,四野第42軍軍長。1949年4月,萬毅奉命調離42軍。那麼,他去哪兒了呢?萬毅的新崗位是擔任四野特種兵司令部司令員。
  • 《亮劍》李雲龍為什麼只當了代理軍長,他的老戰友卻都是正牌軍長
    《亮劍》中的李雲龍,是一個粗獷、大氣、講義氣的人物,雖然是個大老粗,但在心中有自己做事的準則。在和尚被強盜打死後,他看中了兄弟,寧可受到懲罰,也要殺死那些強盜,為和尚報仇。在戲中,李雲龍有許多好朋友,這些人一般都是將軍將士,與李雲龍並肩戰鬥。在這些人中,除趙剛外,與李雲龍關係最好的就是孔捷和丁偉。他倆雖然有時互相看不上對方,但從內心深處彼此欽佩對方,也都認為對方是自己的知己。他倆也因配合默契,作戰成績優異,被稱為「鐵三角」。
  • 吳克華:抗戰時期的師長,四野王牌軍長,為何僅授中將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四野的副兵團級將領洪學智、韓先楚、李天佑、劉震等人紛紛以傑出的戰功被授予上將軍銜,而四野另一位虎將吳克華卻僅僅被授予中將軍銜。吳克華,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四縱司令員、四野41軍軍長、15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務,是四野的王牌戰將之一,但他授銜時卻比同職務的韓先楚等人低,這是為什麼呢?
  • 將星雲集的紅四方面軍第四軍,長徵初期軍、師主要首長是誰?
    紅軍歷史上有三支「紅四軍」,一支為1928年6月井岡山會師後合編的工農紅軍第四軍,一支為1928年7月賀老總於湘鄂西組建的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還有一支為1931年1月鄂豫皖蘇區紅一軍、紅十五軍會師後合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軍,這三支紅四軍可以說分別與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對應。
  • 四野前委除了林、羅,還有六個人,他們都是誰?後來軍銜如何?
    四野前委除了林、羅,還有六個人,他們都是誰?後來軍銜如何? 前委是前敵委員會的簡稱,是我軍在戰爭年代,為組織領導某一地區的武裝起義或重大戰役而設立的黨的高級領導機關。
  • 抗美援朝,志願軍6個兵團司令員都有誰?都是什麼軍銜?
    那麼指揮志願軍6個兵團作戰,並取得戰爭勝利的各個兵團司令員都有誰?他們又都是什麼軍銜呢? 而且這支部隊是在四野第2兵團的基礎上擴編而來的,不論是戰士還是將領,都身經百戰,所以第13兵團的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覷。 為了能夠領導好這支部隊,中央特意派遣鄧華出任司令員,同時兼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和第一副政委,輔佐司令員彭總指揮全局作戰。鄧華作為一名老革命,1927年參加紅軍,擔任過紅軍師政委,八路軍團政委,軍分區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司令員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