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再婚,卻讓自己陷入危機:子女寧願我孤獨餘生

2020-12-23 雁楚談情說愛

路遙曾說:

命運總是不如願。但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覺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快樂。

青年時遇見光,到了中年依然渴望被愛。被愛的人總是幸福的,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的人。

期待愛,卻也因為盲目,往往會陷入以愛的名義設下的陷阱。

六十歲再婚,卻讓自己陷入危機:子女寧願我孤獨餘生。看完這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希望你能有所感悟。

01

我不是一個害怕變老的人,可是到了六十歲突然感覺生活失去了很多樂趣。我很早就離婚了,後來一直帶著孩子就沒有再婚了。

孩子讀書,考大學到工作找對象,我的人生一直圍著孩子轉。

經歷了之前那段失敗的婚姻,我也不想找了。而且那時候孩子還在上學,對我的子女而言,我的再婚完全就是給他們臉上抹黑,為自己找不自在。

所以就一直拖著,拖到了六十歲。六十歲孩子的孩子都長大了,不需要我帶了。我自己一個人住回了老家,偶爾打打牌、和一些老朋友聊聊天。

在我心裡我一直不算老,可是後來身邊認識的一些同齡人都因為生病相繼去世。我開始反思這一生,到老了也沒有一個人陪在我身邊,就動了找老伴的心思。

02

我心裡想著要找個條件好點的,因為一個沒有足夠經濟實力的人,無論什麼年紀再婚,都很難讓未來幸福。

後來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人,他老伴去世多年,自己一人經營一家小商店。到老了兒女不在身邊,就想找個能陪他說話的人。

我們很快就在了一起,我覺得我們年紀都大了,就不用辦婚禮了兩個人扯個證搭夥過日子就行了,他說看你決定,我沒什麼意見。

我把我的想法跟兒子說了之後,他表示其實不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是同居不扯證,就沒有那麼複雜,可是我覺得這是對人的不負責。

03

兒子不同意我們結婚,他覺得如果非要在一起,就住在一起好了,如果扯證了,兩家人糾纏在一起,以後錢呀、房子呀都不好分。為了這個事我們吵了好幾次。

我承認他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對方也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們的態度也是不想我們在一起。以後逢年過節兩家人相處起來也麻煩。但是我始終過不去心裡那道坎。

後來我又問了我的妹妹,她跟我說滿堂兒女比不上半路夫妻。平時有個三病兩痛想找個人說說話的時候,兒女總有顧不上的,有個人陪在你身邊也好。

我和他在一起雖然有時候也有矛盾,但是日子總歸過的下去。

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我總是不自在,他們年輕人思想和我們不一樣,人到老了就想找個人陪著自己,不孤單就行了,他們不懂老人的感受。

04

子女應該給父母更多的理解,父母老了,終有一天,他們也需要依靠,也害怕孤單。而孩子不能時時刻刻陪在父母身邊,也不能理解父母內心真正的需要,長期以往雙方會產生隔閡。

父母陪我們長大,他們總是會包容我們的錯誤,細心教導孩子。但孩子卻有諸多的顧忌,不願意支持父母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六十歲已經為孩子付出了很多,沒有必要時時考慮他們的感受,你也要為自己打算了。

結語: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的太多,而是計較的太多,這也是導致一個人不快樂的重要原因。

渴望找一個能為自己付出的人,又害怕在一起後牽絆太多,子女冷漠的態度,世俗附加的規則讓我們左右搖擺。

不如放下心中的偏見,堅定自己的想法,如果真的想要和一個人在一起,就去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END-

相關焦點

  • 他六十歲喪偶,兩年後想再婚,聽他的三個兒媳怎麼說
    男人到了六十歲,已是兒孫滿面,不用再去操心孩子們的事,跟老伴一起帶著孫子樂呵樂呵,等著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命運卻要捉弄人,使其不能圓滿如願。老年痛失相濡以沫幾十年的伴侶,感覺活著再也沒有意義,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年年新綠斷枯枝,歲歲黃葉化春泥。自然規律是不可更改的。60歲的文大哥,在愛妻病逝之後,身邊的親人都這麼勸慰著他。
  • 66歲男人坦言:七千退休金,不願找老伴,寧願餘生和保姆度日
    但是一位66歲的男人現如今卻坦言:「我每月七千退休金,不願找老伴,寧願餘生和保姆度日!」 他這樣選擇的理由如下,一起來聽聽看,你是否也同意對方的觀點呢?
  • 姨父去世後,50歲小姨再婚子女堅決反對,她一句話讓子女啞口無言
    在我讀書之時,對生老病死感覺不是很深刻,因為平時很少接觸類似的事情,感覺離我們很遙遠。直到工作之後,自己的一個親人過世,才對生離死別有了深刻的認識。就在我參加工作的地二年,我剛滿55歲的小姨夫因肺癌晚期不幸離世,留下了我小姨一個人孤零零地活在人世,小姨夫的離逝,對全家人都是一個慘痛的打擊,外公外婆也是很傷心難過,不過最傷心的當然是小姨了,痛失愛人的滋味自然是不好受了。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如果家庭裡有這樣的子女,那晚年生活都會過得苦不堪言。一位72歲老人哭訴:「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指望兒子養老。霍阿姨/72歲我72歲了,我只有一個獨生子,當年兒子出生後,我們一家人都特別開心,特別的疼愛兒子,因為有一個孩子在家,特別的熱鬧,本身我就很喜歡小孩子,所以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不管兒子需要什麼,我都會滿足。
  • 老年人再婚,與子女之間要處理好三件事,做到無後顧之憂
    1,不要和子女在一起生活,非親生子女很難接受你。獨立的生活,各自的空間,是兩代人之間最好的模式。尤其是再婚老人,老人有各自的兒女,對方的子女很難在感情上接受你。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房子,哪怕房子小點,條件差點,即使是租房子也要單過。
  • 64歲老人黃昏戀遇真愛,想要再婚,兒女為何百般阻撓?
    不願意忍受晚年孤獨的老人,就有了再婚再找個老伴的想法。但是,一位64歲老人想再婚,子女卻堅決不同意,讓兩位老人陷入兩難的境地。那麼,老年人再婚,子女為什麼不同意呢?其實,最簡單的理由不過就是金錢。接下來,聽聽王大爺是怎麼說的。
  • 一位63歲老人坦言:再婚後,嫁給比自己大10歲的老伴,我願餘生照顧他
    小區裡63歲的王姐,退休那年,認識了比自己大十歲的姚先生,兩人興趣愛好相似,有共同語言,彼此情投意合。當姚先生提出再婚要求時,王姐提出兩個要求,姚先生全都答應了。
  • 離婚6年,快邁入40歲門檻,從極度渴望再婚到如今只想單身度餘生
    你好:我離婚6年,今年39歲,從一開始的痛苦、迷茫,孤獨無助到瘋狂相親想再婚,到只要有男人對我展示一點點好感就以為陷入到單相思,到後來屢次被打擊,再到如今對感情不感興趣,把全部的精力都專注在了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上,照顧孩子
  • 68歲大爺癱瘓後才知道:子女再不好,也比再婚老伴好一萬倍
    一位六十八歲癱瘓大爺自述:「癱瘓後才知道,子女再不好,也比再婚老伴靠譜。」歐大爺/68歲我今年68歲,是一個很勤快的男人,當時我為了老婆孩子,但願付出一切,當時前老伴嫁給我的時候,我家裡特別窮,他從來都沒有說過什麼,依然陪伴我和我一起吃苦,去賺錢養家,後來通過我的努力,我拼出了一番天地,生活也好了很多。
  • 99歲老人哭訴被子女強辭保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很心酸
    就算自己手裡有錢,很多事情自己也無能無力。 99歲老人哭訴被子女強辭保姆:我一生沒這麼孤獨過 前兩天看了一個視頻,視頻中的老人99歲,有四兒兩女。老人年輕時是一名教師,還是書法名家,經濟獨立。
  • 人到六十,家庭的三大變故開始了:熬過去,孤獨;熬不過去,悽涼
    人到六十,我們已經進入了生命的晚秋,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如果能夠擁有一種「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心境,是最理想的一種狀態。但是,人到六十,我們也會面臨著一些想不到的困難,甚至是人生之坎。有人說,人到六十,我們可能會遭遇最難熬的「三大變故」:熬過去,孤獨;熬不過去,悽涼。細細想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這三個最難熬的「變故」,究竟是指什麼呢?
  • 六十歲的時候,晚年是否孤獨,取決於你有沒有「錢」
    人生最大的災難不是生老病死,而是在遇到錢能解決的問題時,自己卻無能為力,無可奈何地放棄機會,抱憾終生。人到六十歲,晚年生活是否過得幸福,你的「錢」會告訴你答案。而有錢,能讓一切突發狀態得到緩和,會有更多的辦法抵抗危機。人到六十歲,有錢,可以富養自己,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過舒適的生活,不會為了錢而發愁。人到晚年,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積蓄,面臨著很悽慘的境遇,生活會過得很拮据,只能窮養自己。
  • 再婚7年,67歲阿姨:老伴去世後,我被掃地出門,落得人財兩空
    導語一位67歲的大媽自述:再婚7年老伴去世,我被老伴兒子掃地出門,落得我人財兩空,晚年特別的悽慘。戴大媽/67歲我今年67歲,我的前老伴去世了10年,當時他去世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崩潰了,而且特別的傷心,每天沉浸在痛苦當中,當時我的子女害怕我做傻事,想讓我搬過去和他們一起住的,可是我不願意,因為我不想和年輕人住在一起,我怕和他們發生矛盾,所以我覺得在家住比較好一點。
  • 讓父母再婚就是孝順?張佳寧的支持是有條件的,適用徐靜蕾婚戀觀
    張佳寧加入《我家那閨女》後引發了該不該支持父母再婚的話題大討論,但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因為牽扯出來的前提條件實在太多太雜,只能適用政治課本的知識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譬如陳學冬同學在《奇葩說》中就公開表示自己寧願與父親斷絕關係也不會讓他喜歡的那個女人過門。
  • 陳學冬「斷絕父子關係」阻擾父親再婚,看《奇葩說》選手如何支招
    從一種孤獨,邁向了另一種孤獨,再婚家庭之痛,是親情對立的孤獨。01林林的父親打算再婚了。林林的母親三年前去世。現在父親要再婚,她覺得自己不能接受,很不高興,連著好幾天都跟朋友們表達不滿:「我爸怎麼就這麼拎不清呢!」那麼,林林到底為什麼不能接受父親再婚呢?
  •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到六十,請打開這四個錦囊,餘生安詳
    當我們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我們就真正地開始老了。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更要懂得為自己的餘生著想了。那些無謂的紛爭,我們要學會放下;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利益,我們要學會捨得。人到六十,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努力去過上屬於自己的,「清淨而安詳」的生活。所以,有人說:「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到六十,請打開這四個錦囊,餘生安詳,是很有道理的。那麼,人到六十,我們究竟要打開哪幾個「錦囊」呢?
  • 60歲再婚阿姨哭訴:退休工資6000元,卻連買菜的錢都沒有
    這句話讓我很有感觸,即使女人因為某些原因變得很堅強,但內心始終柔軟,是需要呵護和疼愛的。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從一而終,想法很美好,但能相濡以沫的感情很少,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經失去了伴侶,一個人孤獨著。
  • 2個64歲再婚老人自述:人老了千萬別再婚了,因為太煎熬了
    導語很多獨居老人,都會選擇找老伴,因為找老伴就是為了不讓自己那麼孤獨,為了晚年有個伴,可是晚年找老伴真的好嗎,這兩個64歲的再婚老人哭訴:到了晚年最好不要再婚,因為太難熬了。盧大爺/64歲我今年64歲,我的老伴得病去世了,當時我剛好退休,沒有老伴的日子,特別的孤獨,然後我就有了再婚的念頭,因為以前老伴在身邊的時候,我什麼都不用操心,也不用擔憂,每天回到家都有熱乎乎的飯菜,我現在每天回到家就空蕩蕩的,不再有人給我做飯,也不再有人和我說話,所以那種感覺真的很孤獨。
  • 他退休工資8千想找老伴,保姆:工資再高,我也寧願做一個保姆
    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獨,如果身邊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那麼晚年生活會非常孤獨。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離異或者喪偶的女性們,她們就不願意找老伴了,寧願自己去給別人當保姆,也不願意找個人一起過晚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60歲女人的愛情:無關一紙婚書,只是取悅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單身老年人的愛情,與自己的真心有關,與一紙婚書無關,只是取悅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到了老年,因為各種原因成為了單身,會在生活裡感覺日子的寂寞孤獨,希望能夠再找一個伴與自己一起度過餘生,看美麗的夕陽紅。現實生活裡的很多老年人的再婚,會受到子女的阻擋和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