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曾說:
命運總是不如願。但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覺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快樂。
青年時遇見光,到了中年依然渴望被愛。被愛的人總是幸福的,無論是哪個年齡階段的人。
期待愛,卻也因為盲目,往往會陷入以愛的名義設下的陷阱。
六十歲再婚,卻讓自己陷入危機:子女寧願我孤獨餘生。看完這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希望你能有所感悟。
01
我不是一個害怕變老的人,可是到了六十歲突然感覺生活失去了很多樂趣。我很早就離婚了,後來一直帶著孩子就沒有再婚了。
孩子讀書,考大學到工作找對象,我的人生一直圍著孩子轉。
經歷了之前那段失敗的婚姻,我也不想找了。而且那時候孩子還在上學,對我的子女而言,我的再婚完全就是給他們臉上抹黑,為自己找不自在。
所以就一直拖著,拖到了六十歲。六十歲孩子的孩子都長大了,不需要我帶了。我自己一個人住回了老家,偶爾打打牌、和一些老朋友聊聊天。
在我心裡我一直不算老,可是後來身邊認識的一些同齡人都因為生病相繼去世。我開始反思這一生,到老了也沒有一個人陪在我身邊,就動了找老伴的心思。
02
我心裡想著要找個條件好點的,因為一個沒有足夠經濟實力的人,無論什麼年紀再婚,都很難讓未來幸福。
後來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人,他老伴去世多年,自己一人經營一家小商店。到老了兒女不在身邊,就想找個能陪他說話的人。
我們很快就在了一起,我覺得我們年紀都大了,就不用辦婚禮了兩個人扯個證搭夥過日子就行了,他說看你決定,我沒什麼意見。
我把我的想法跟兒子說了之後,他表示其實不是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是同居不扯證,就沒有那麼複雜,可是我覺得這是對人的不負責。
03
兒子不同意我們結婚,他覺得如果非要在一起,就住在一起好了,如果扯證了,兩家人糾纏在一起,以後錢呀、房子呀都不好分。為了這個事我們吵了好幾次。
我承認他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對方也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們的態度也是不想我們在一起。以後逢年過節兩家人相處起來也麻煩。但是我始終過不去心裡那道坎。
後來我又問了我的妹妹,她跟我說滿堂兒女比不上半路夫妻。平時有個三病兩痛想找個人說說話的時候,兒女總有顧不上的,有個人陪在你身邊也好。
我和他在一起雖然有時候也有矛盾,但是日子總歸過的下去。
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我總是不自在,他們年輕人思想和我們不一樣,人到老了就想找個人陪著自己,不孤單就行了,他們不懂老人的感受。
04
子女應該給父母更多的理解,父母老了,終有一天,他們也需要依靠,也害怕孤單。而孩子不能時時刻刻陪在父母身邊,也不能理解父母內心真正的需要,長期以往雙方會產生隔閡。
父母陪我們長大,他們總是會包容我們的錯誤,細心教導孩子。但孩子卻有諸多的顧忌,不願意支持父母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
六十歲已經為孩子付出了很多,沒有必要時時考慮他們的感受,你也要為自己打算了。
結語: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失去的太多,而是計較的太多,這也是導致一個人不快樂的重要原因。
渴望找一個能為自己付出的人,又害怕在一起後牽絆太多,子女冷漠的態度,世俗附加的規則讓我們左右搖擺。
不如放下心中的偏見,堅定自己的想法,如果真的想要和一個人在一起,就去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END-